563 陸戰七旅

楊不正很多時候對白明修是一種查缺補漏的作用,這個S級策士對於事態的預測極其準確,而且所學所用五花八門,無所不包,基本上不存在什麼遺漏的東西。所以這一次楊不正提出大明要尤其重視從歐洲撤走大明僑民一事,還是讓白明修倍感壓力的。

儘管大明人走出來,去到世界各地不過才二十年的時間,但因爲大明奉行開放的政策,很多有闖勁的明人都來到了歐洲,他們中大部分人是經商做工,也有一些人是出於大明文化輸出的目的,在這裡傳播大明的先進理念乃至科學技術,還有數量不少的訪問學者、志願醫護工作者,總僑民數量在十一二萬。

這些僑民之中,比較大比例是居住在大明的三個身合國意大利、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的,剩下的則分佈在英法荷西葡、德意志地區等等。

由於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各有野心,所以非常努力地在引進大明人才,幫助他們建設工廠,開辦公司,還有一些教師和醫生在這些國家,他們受到的待遇往往比大明國內還要高,這才使得一部分人爲了更好的收入來到這些國家工作。不過大明的外交領事館都會對這些人員進行告誡,不能出賣國家的秘密和重要的知識技術。

當然,能夠被大明允許出來工作的工程師和老師什麼的,一般被認定即便出賣了技術和知識,也不會對大明造成嚴重的影響,真正掌握非常關鍵核心技術的人,是絕不可能讓他們出來爲老外工作的。

駐紮在大明直布羅陀宣慰司的大明海軍陸戰隊第7旅,接到了兵部的指令之後,進行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運送載具方面,我們還有一些缺口,不過根據我們的制度,在特殊情況下,我們會臨時徵用民用船隻,往來直布羅陀港的大明商船非常多,我們徵用十多艘應該就夠用了。”陸戰隊七旅旅長邵蔚鈐站在直布羅陀港的碼頭上,看着泊位上的大明海軍戰艦說道。

大西洋艦隊執行司令王聚惠點着頭,認真地對邵蔚鈐說道:“老邵啊,這次行動主要就看你們七旅了,陸戰七旅是大明留在歐洲前線的重要部隊,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吃重最大的單位。而且這一次如果發動撤僑行動,我們極有可能需要在戰場上跟西清大軍進行正面的交鋒,來掩護咱們的僑民撤退,你有沒有信心?”

邵蔚鈐不苟言笑,看不出自信還是不自信,只是非常職業地表示:“不清楚清軍到底是以什麼規模來作戰,不過哪怕我們面對的是十萬清軍、二十萬清軍,我們陸戰七旅都會作戰到底的。”

王聚惠非常欣慰地拍了拍邵蔚鈐,光頭的海軍艦隊司令王聚惠本身是一個系統僱傭兵人才,很有想法和能力的艦隊長,而邵蔚鈐則非常年輕,這位上校很年輕,僅三十三歲,他是經歷了甲申之變的一代人,見過殘暴的韃子屠戮鄉里的事情。對於西清,對於韃子,邵蔚鈐這代人有着刻骨銘心的痛恨。他們見過那些可恥的變節者,也見過一批批不甘被奴役而反抗至死的忠臣義士,到如今大明已經是如此龐大而強大的帝國了,西清不過是被大明趕到歐洲的一羣敗犬而已。如果他邵蔚鈐帶着陸戰七旅面對韃子還會害怕,那麼邵蔚鈐真的是給先輩們丟人了。邵蔚鈐覺得自己丟不起這個人,哪怕敵人再多,他都會奮戰到底。

王聚惠其實是更加樂觀一些的,說道:“領事館方面已經開始通知在歐洲的明人開始準備了,到時候會在統一的地點進行集中的撤僑。在危急的情況下,我們會直接呼叫咱們的空軍進行幫助。”

大明軍事領域的進步實在太大,很多東西幾乎是突然就出現,在大部分人還沒有熟悉的時候,就已經在軍事中扮演重要角色了。大明的空軍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儘管它存在的時間才僅僅數年而已。

邵蔚鈐笑了笑說道:“也是,我們還有空軍。”

在日常的學習中,所有的大明軍官都會被教導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制空權,比如對地支援一類的東西,可是出於保密以及不要過度嚇到小朋友的想法,所以大部分大明的軍官和士兵們,是沒有直觀理解,到底新形勢下的戰爭是如何進行的。能從空中打擊敵人是很不錯,但究竟有多麼大的效果,這個還要打個問號。

大明軍方從一開始就設立了空軍,而是沒有讓陸軍和海軍各領航空隊的情況。空軍作爲獨立軍種,有着統一的訓練和作戰。在配備上,更是相當齊全。爲了配合陸海軍,大明空軍不僅有着數量龐大的殲擊機、強擊機,而且還有數量龐大的轟炸機和運輸機。這些不同司職的機種,賦予了大明軍隊遠超這個時代任何軍隊的立體作戰的實力。

大明在歐洲前線並沒有駐紮特別多的空軍,倒是在後一線的埃及、伊拉克和天方駐紮了規模龐大的空軍,尤其是在沙漠中開闢了一些不爲人知的機場,專門儲放着大明的大型機羣。這樣一來在歐洲有事的時候,就能夠從這些戰備機場向歐洲轉移機羣,並且執行戰鬥任務。

歐洲大部分國家這時候都修建了程度不同的機場,能夠令大明的飛機起降。所以邵蔚鈐考慮可以利用大明的運輸機,運走一部分僑民。

而且,大量的大明對地攻擊的戰機,其實會爲海軍陸戰隊提供最好的火力支援,儘管陸戰七旅可能僅有數千人的兵力,但是他們能夠得到的戰場支援,卻可能是十萬兵力規模集團軍級別的支援。

邵蔚鈐和王聚惠都曾在被調往本土前,觀摩過大明戰術試驗基地那邊展示的空地協同作戰,對此記憶猶新。所以哪怕在兵力上有巨大劣勢,但這些沉着的軍官們是不慌的。

098 瓊州海戰(上)351 草原上的炮響234 南方平定097 忠成逆004 永曆094 千里通話782 意料之中055 晉王誅賊之戰(一)641 天命耶?089 祭庚寅之劫329 不住紫禁城125 壯家少女093 澳門482 帕維亞戰役675 旗丁或包衣547 大明的歸化700 無路可逃496 東歐風雲亂475 五國軍事同盟(上)270 天津鎮援兵770 樂浪初戰075 北望065 殺吳賊776 震驚於世519 死亡射手595 強迫的被保護467 不知如何處理的局面718 頓河兩岸268 清軍陸軍戰術的革新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085 提前出戰644 無處可逃433 殖民事業報告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781 如臨大敵的美皇254 新讀書人146 決戰黔西南(六)320 事發了270 天津鎮援兵252 高難任務652 未遂的爆炸案015 太子監國550 吳敏的新一輪大計劃022 遲疑的吳三桂672 朕的江山(上)353 入京開會784 第三次戰役515 騙術大師569 中歐對峙(下)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331 大祭禪讓(二)436 碼頭上的小騷亂239 王爺商人487 貴族和平民049 動員原住民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037 夜襲巴達維亞065 殺吳賊752 再回首是百年身559 西清萌動031 沙廉的英國人532 身合國覲見244 科技興邦514 防疫工作隊484 直布羅陀海戰(上)032 大洋公司199 錢牧齋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560 整肅風紀334 新皇帝的第一天465 迪拜677 會不會打403 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292 漏網之魚671 意大利准將752 再回首是百年身293 祭祀之事213 一場新的大戰正在醞釀355 一五計劃(上)095 失之交臂714 登陸不慘烈089 祭庚寅之劫227 被套路了363 逐走106 楊氏投誠298 妄使198 故都殘破507 西清的圖存426 草原渡冬254 新讀書人199 錢牧齋083 讀書人治國論188 石頭城下650 行刺628 丘吉爾509 印第安青年429 最榮耀的實習機會233 以暴制暴153 建社復產117 廣州商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