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朝鮮變亂

太平宮的宮殿裡,兩名來自朝鮮的使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儘管禮節上大明沒有要求他們下跪,但是他們還是不能自已。

這次來的兩名使臣,一位就是之前出使上海曾經被白明修罵的臭頭的洪命夏,另一位則是朝鮮重臣宋時烈的得意門生閔鼎重。

“陛下,此番屬國動亂,真的不是蓄意而爲,我君已經擬國書,準備迎宣撫使入朝了,尊大明而謹行是朝鮮的恪守,而崔顯東之輩包藏禍心,意欲毀我朝鮮之社稷!如今我君生死未知,朝臣混亂,望天朝出兵相助,解小國之煩憂。”

白明修坐在自己的龍椅上,表情倒是看不出什麼生氣的表現,他道:“不用你們說,朕也會出兵解救大明臣子,不過你們朝鮮三番兩次不利於我大明,朕有點失去耐性,快想要中止朝鮮作爲屬國的存在了。”

他指了指南方,道:“記得,安南的那羣妄人對抗朝廷,如今安何在?”

自然是被他變成交趾省了,白明修扯出交趾的例子就是爲了嚇唬一下朝鮮人。不過這個例子也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比如交趾曾經本來就是大明的一部分,大明失去之後,現在算是重新拿回來了。

閔鼎重連忙道:“陛下,小國士人百姓無不感念大明,得聖君垂憐,治小國而利生民,是我小國之人想都不敢想之事,唯有奸佞邪徒崔顯東之輩,對天朝與我君無忠,罪當萬死。”

這兩名使臣巴巴地講了許多好話,只有一箇中心思想那就是他們朝鮮現在很願意接受大明派去的宣撫使管理朝政,只求大明不要追究他們的這次政變。

事實上洪命夏和閔鼎重二人也感覺十分疑惑,怎麼朝鮮一發生了什麼事情,大明就能立即知道了呢。雖然明人給他們簡單解釋了一下電報的原理,但是他們心中有那麼微小的一部分,可能還是在懷疑大明在騙他們的。

大明郵政系統已經在各地開始鋪設有線電報的線路了,這也是在白明修的親自主持之下發展出的東西。電報技術不是系統直接給予白明修的,而是白明修根據自己所知的那麼一點可憐的知識,配合一些系統給出的知識,組織了專人進行開發研究的,現階段有線電報的技術已經成熟可以利用了,無線電報也說不定很快就能進入實用化。大明郵政開始到處架設起了電報設施。從順天到瀋陽的電報線路經過兩個月時間的架設,終於成功地使用。現在還主要用於傳遞公文之類的東西,未來會普及至民用的領域。

白明修沒怎麼搭理兩個朝鮮使臣,現在朝鮮的問題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了。

“居然還有公然反對大明的人存在啊,究竟是腦子不好還是腦子不好呢?”

禮部尚書楊來瓊道:“朝鮮現在內部有比較嚴重的士大夫集團的爭鬥,分宋時烈領導的西人派,和尹希仲(尹鑴)領導的南人派。他們之間的鬥爭,其實來源於對儒學的爭論。不過不管是宋時烈還是尹希仲對於大明的態度都是尊明的。宋時烈是曾經的北伐抗清的領導者,不過現在對於大明要設朝鮮宣撫司一事,認爲是有失中華禮讓,並不贊同。尹希仲一向是駁斥程朱理學的,雖然他本人的儒學造詣是不怎麼樣,但是他比較接納我大明的新學,認爲宣撫使入朝也是可以嘗試的。說起來,其實就是很簡單的黨爭,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過現在看起來,完全不被朝鮮士大夫們在意的軍方勢力倒是在此次冒出了頭。”

白明修對於此時朝鮮的情況並不甚瞭解,而禮部尚書則能娓娓道來,顯示楊來瓊在大明的外交事務上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兵部尚書趙旭道:“現在我國外交官洪奇峰被困在朝鮮開京,崔顯東想要攻破他們的駐地,但是一時之間並沒有攻破。洪奇峰率領的使團,其中包括了我們派出的一個連規模的警衛部隊,爲的就是防備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時我們進行了一些僞裝,所以朝鮮方面並不清楚我們有一支這樣的軍事力量,所以崔顯東攻打我們的使團駐地,才吃了虧,沒有攻進去。”

白明修有些焦慮地說道:“主要是,現在我們並不清楚這個政變究竟是什麼規模,是崔顯東以一小部分朝鮮士兵進行的叛變,還是大規模的政變。崔顯東是否控制了開京?還是他在短期內會被朝鮮李氏給消滅掉,我們現在還都不知道。”

洪奇峰至今爲止只發出了一次迅鷹,在得到消息之後,瀋陽方面就立即拍電報統治順天了。駐紮瀋陽的明軍則在白明修下令之前便提前出動,以留出足夠的提前量。

白明修在知道情況後,便已是立即命明軍開進朝鮮,任何阻攔的力量,都必須儘速擊潰。

“攻擊大明使團駐地這件事,性質是相當惡劣的,不管究竟那朝鮮李氏是什麼態度,這個崔顯東一定要死,隨同他叛亂的人也一定要死。”白明修直接就給定了一個性。

可是他畢竟不是21世紀的軍隊指揮官,那個時候也許航母之類的兵力投射工具,可以很快將一個強國的力量投射出去,乃至二十一世紀之後,還有高超音速武器和無人機這樣的東西,能將一個國家的決心和力量快速地延展。現在白明修辦不到,只能讓他的明軍儘快。

大明的一支騎兵部隊已經很快從瀋陽出發,在跋涉兩日之後跨過了鴨綠江。而後續更多的明軍部隊也在向朝鮮方向集中。這次出動的力量也主要是駐屯軍團的兵力,白明修當初留駐屯軍團在東北就是爲了開發這片土地,沒成想這個時候終究還是要打仗的。不過駐屯軍團本來也就是滿狀態的明軍改了個名字,實力是非常可靠的,乃至武器都是現役的制式武器。

此時在開京,那位洪奇峰外交官以及一百餘名大明的士兵們,仍堅守在他們的駐地中。

681 新人換舊人472 共主邦聯任務735 帝國秩序481 鬧鐘還是喪鐘412 皇帝的下午茶463 放貸和行醫425 海軍少將分身292 漏網之魚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641 天命耶?794 就問你怕不怕662 皇帝督戰339 報告皇帝249 徵兵募兵724 慕尼黑戰役628 丘吉爾572 殊死一戰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094 千里通話478 騎對騎599 騙錢大戶,大明海軍197 士風漸復(下)455 治理的挑戰057 晉王誅賊之戰(三)194 沒人性的太子殿下347 劫掠蒙古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313 登岸523 百船來航(上)051 擊發槍743 開局一條艦571 戰車孤軍668 不被信任的大帝國301 光復遊行574 兩個皇帝576 奧朗則布的火刑臺556 反莫臥兒聯盟339 報告皇帝147 決戰黔西南(七)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105 嶺南煥新385 巨龍在東方630 強迫症601 烏勒登439 呂宋華村313 登岸639 正中下懷180 杭州福晉(一)551 以明爲榮049 動員原住民574 兩個皇帝044 北辰宮541 關於歐洲的會議(下)075 北望581 全線收緊450 藩軍軍營742 美帝與新明319 擠不進去啊484 直布羅陀海戰(上)340 棉花供應危機181 杭州福晉(二)366 林中襲擊330 大祭禪讓(一)272 通州之戰(中)298 妄使323 君子小人論610 傳武410 你能上學!320 事發了400 公審721 尤季西奇033 獅級戰列艦?不!你想多了743 開局一條艦271 通州之戰(上)343 微服下鄉565 戰爭的序幕759 白顧問213 一場新的大戰正在醞釀614 上升的北美545 大清很缺油148 決戰黔西南(八)027 緬北會戰(中)733 分歐洲而治(下)095 失之交臂488 軍法如山142 決戰黔西南(二)641 天命耶?243 前進的合作社482 帕維亞戰役472 共主邦聯任務124 田州421 同班是皇帝207 太子殿下的日常(四)623 親王和女伯爵480 困獸猶鬥西班牙140 國與民517 契約勞工664 解救飛行員513 倫敦的黑死病585 吳敏的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