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通州之戰(中)

統帥進攻部隊的清軍將領是伊爾根覺羅氏的華善,他一身甲冑,騎在馬上,望着正對面的明軍,表情十分嚴肅。

華善對身旁一名紅髮碧眼的歐洲人說道:“範大人,你有何高見,怎麼破敵?”

這名範大人,本名叫做範·杜夫,是一個荷蘭人。在荷蘭東亞勢力近乎被白明修連根拔起之後,靠着跟滿清之前經營的關係,荷蘭人派出了相當多的人來到清國,支持清國消滅現在的大明,奪回自己的利益。

可是清軍屢戰屢敗,荷蘭人奪回巴達維亞和臺灣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

範杜夫對華善道:“將軍,你所帶領的軍隊毫無疑問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敵軍剛剛抵達戰場,正在佈設他們的炮兵陣地。而根據我們所知的,敵軍的火炮非常厲害,一旦開火,對我軍的威脅是巨大的,所以,請您務必命令您強大的皇家軍隊,搗毀敵人的炮兵陣地。另外,看起來敵人的兩翼也有些薄弱,派遣方陣攻擊敵人的兩翼,將其往中間擠壓,也許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

這都是範杜夫按照以往的戰爭常識經驗做的建議,不過心底裡範杜夫已經有些放棄清軍了。大明奪回中華帝國的主導權似乎已經是必然之事,明國與荷蘭之間的海上戰爭仍舊在持續着,任何掛着荷蘭旗幟的船舶在中國附近的海域活動,都會遭到劫掠。

甚至中國海軍會登上任何一艘往來的商船,如果發現打的旗幟是其他國家的旗幟,但實際是一條荷蘭船隻的話,那麼仍舊會扣押。荷蘭已經吃不起繼續跟明國交戰的負擔了,荷蘭的競爭者葡萄牙和不列顛,這兩年正通過跟明國的貿易而大發利市,荷蘭人看着無比眼紅。

荷蘭已經想要通過談判的手段來解決跟明國的爭端,可即便如此,範杜夫在戰場上仍舊會盡忠職守,向他的清國僱主提供合理的建議,如果能夠對明國造成有效的殺傷,那也是非常不錯的結果。

“就依範大人的意思,猛攻敵軍炮陣,襲擊敵軍兩翼!”華善立即道。

這時候,很多的滿清將領都知道從緬甸以來,清軍對南明太子監國率領的大明覆國軍就從來沒有勝利過,可是讓他們去理解是技術含量差了幾個時代,組織度差了幾個時代這樣比較抽象的東西,他們是做不到的。大多數的軍將還是以比較傳統的眼光去看待的,即便他們知道明軍的武器很強,但是這只是一個從屬地位的原因,真正的地位還是將軍本身,或者是部隊本身。

清軍在接到命令之後,開始緩慢的行動起來,這支有着歐洲方陣,但是除此之外一切都非常滿清化的軍隊,怎麼都讓人看着不倫不類的。抱着燧發槍或者鳥槍的清兵們,邁着並不整齊的步子,一步步地向前邁進。而頂在他們前頭的,往往是好幾臺一字排開的盾車。

當然,最先開始衝擊的,自然是清軍的騎兵。

清軍的騎兵是分蒙古馬隊和滿洲騎兵的,他們發出着各種怪叫,操控着馬匹,兇悍地朝着明軍襲來。只不過已經提前挖好了壕溝的士兵們,對於這樣的一支騎兵,並未有什麼恐懼感。

4000清軍的騎兵嘩啦啦地衝了上來,聲勢很是嚇人。這個時候,明軍的炮兵並沒有完全設置好,所以沒有朝清兵開火,但是步兵們卻早已按捺不住,在清軍騎兵一衝過來的時候,就開始射擊。

“噠噠噠噠噠噠!”像是扯布一樣的重機槍發射聲,立即便主宰了這個戰場,清軍的騎兵如同中了魔法一樣,嘩啦啦地摔了下來。

原本士氣昂揚的滿清騎兵一下子就傻了,“別衝了,別衝了,衝上去是送死!”

結果,一部分滿清騎兵半路停了下來,然後從馬上跳下來,拿着步弓和火銃,朝着明軍那邊胡亂放着。這種戰術其實在關外的時候,滿洲八旗兵就這麼用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騎射無敵,而是類似歐洲龍騎兵式的戰鬥,上馬機動,下馬作戰。而面對比較孱弱的明軍和農民軍,這種快速衝擊,然後近距離用弓箭和火槍的騷擾,很容易打得明軍和農民局陣腳大亂。而就在這個時候,這些韃子兵就進行衝鋒肉搏,往往能夠收取比較好的戰果。

可是這會兒他們的做法,就跟搞笑一樣了。他們的弓箭和火銃根本達不到真正的射程,此時下馬放箭和開槍,是盲目的,完全是害怕接近明軍陣地。

而就在此時,明軍的炮兵也準備好了。

“開火!”炮兵團團長蔡志忠心情激盪,他手下的炮兵近乎於相近的時間點上,射出了一輪齊射。

明軍炮兵的齊射水平相當高,爲的是進行一定的校射,並在一定程度上覆蓋敵軍,形成廣域的火力打擊。

最亮眼的還是明軍此時最高技術水平的155毫米重炮,一五五榴彈直接砸進了清軍的陣中,爆出極致的火光和衝擊波,掀翻了一大片人。

在這場戰鬥中倖存的荷蘭人範杜夫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形容:“……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會有炮擊能夠有這樣大的威力,它如同上帝直接從天上降下的神罰一樣,充滿了威能,我能看到幾十名士兵在那爆炸之下被轟成了齏粉,幾十尺內到處都是被燒焦的血肉和難以辨認的人體器官。哦,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戰爭大概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變得如此恐怖,一支如同魔鬼一樣的軍隊,也就是從那開始,席捲整個世界,給世界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

一朵朵美麗的死亡之花,綻放在戰場上,炮兵團轄下四個營,共36門105毫米榴彈炮和36門155毫米榴彈炮很容易地就覆蓋了這片戰場。原本還昂揚着精神準備教訓明軍的清軍,在這樣的炮擊之下立即哭爹喊娘。

“跑啊,再不跑就給炸死了!”

“不能打,明軍根本打不過的!”

恐慌如瘟疫,四處蔓延!

130 破城計524 百船來航(中)331 大祭禪讓(二)157 廢宗室328 國士祠381 大明的朝鮮475 五國軍事同盟(上)331 大祭禪讓(二)028 緬北會戰(下)262 奪寨239 王爺商人209 太子殿下的日常(六)198 故都殘破519 死亡射手232 泉州夜襲722 他們的願望707 雪夜奪城514 防疫工作隊623 親王和女伯爵673 朕的江山(中)518 拒絕轉交485 直布羅陀海戰(下)541 關於歐洲的會議(下)603 摧枯拉朽456 世俗社會289 副本結束709 丹麥海峽(中)490 微小的開始777 美利堅權貴家族373 痛宰哥薩克350 晉王入草原431 地圖開疆348 向漢人求援219 流民事件(中)619 “美好”的多元047 大明寶鈔292 漏網之魚264 海上雨夜裡096 鄭氏徵糧578 縱深穿插630 強迫症418 大明爸爸終於要談判了478 騎對騎282 戰北洋(下)658 重坦刑天021 西陸兵法615 人口大計381 大明的朝鮮560 整肅風紀409 阻攔的父親390 琉球逐日(上)528 東歐的風(下)050 兩張告示690 大明人看戰爭142 決戰黔西南(二)667 並不順利的撤軍244 科技興邦514 防疫工作隊525 百船來航(下)458 請求保護025 支線249 徵兵募兵618 古巴250 冒襄171 明軍之魂462 伊斯法罕條約430 環球航線397 幕府的交涉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289 副本結束027 緬北會戰(中)288 錯覺之我能反殺294 人口普查074 澳北府072 被二十萬敵軍圍城是一種什麼感覺508 橫跨大陸786 掣肘261 武林高手錦衣衛272 通州之戰(中)332 大祭禪讓(三)665 準備不充分784 第三次戰役117 廣州商貿(下)013 破阿瓦(中)046 熙天府(下)361 汗血馬騎士070 野生敵人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563 陸戰七旅198 故都殘破337 駐屯軍團645 出師未捷身先死615 人口大計519 死亡射手735 帝國秩序009 戰緬甸(上)417 大明的斯里蘭卡267 水陸合擊(下)609 錦衣衛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