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基建起步

基礎設施建設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一個經常使用的術語就是乘數效應,指的是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錢往往可以帶來幾倍的國民收入的提升。

南明現在正式推動大發展的階段,除了上海新城這個基本上比較完備的地方,其他的所有城市都要引來新的建設。比較重要的基建主要是交通方面,現在工部和交通部已經提出了初步地連通各省的國道、省道和縣道建設,並且提出了三橫三縱的鐵路第一期建設。

南明在澳洲已經有鐵路在運營,相關的技術白明修也從系統那裡得到了,只不過是這段時期白明修一直都忙着打仗,也沒有騰出精力來去建設鐵路。

不過現在不管是在財力上還是人力上,南明都有一個很大的增強,也讓白明修有信心上馬大型工程了。

三橫三縱鐵路網,三橫指的是徐蘭鐵路、滬漢蓉鐵路、廣河昆鐵路,三縱指的是京滬鐵路、京廣鐵路和西蓉昆鐵路。這裡面其實還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被大明佔領,但是並不妨礙白明修這廂開始規劃和初步建造。

京滬和京廣兩條線,溝通南北方,更是取代漕運的一個重要方式。西蓉昆鐵路則連接西安、成都昆明,是一條西部專線了,白明修希望能夠促進西部跟進東部的高速發展。不過在建成順序上,西蓉昆鐵路上馬一定是在京廣和京滬兩條線通車之後,四川的人口顯著增加以後,不然這樣的一條鐵路線的成本肯定收不回來。畢竟白明修這會兒還指望鐵路能多賺錢的。

徐蘭鐵路的意義在於溝通西北,滬漢蓉鐵路則是長江水運的有力補充,至於廣河昆則是對西南經濟有着重大意義,而且這條鐵路實際上幹線連通廣州、南寧和昆明,另一條支線則從南寧通往河內,將交趾省牢牢地頂在大明的身體上。

這年頭修鐵路自然是要比後世便宜得多,鐵路總公司的計算是修建100公里的鐵路,花費大約在一百萬兩,這也得益於大明有着東南亞豐富的木材來源,加上本土鍊鋼鐵產出鋼軌價格也不算貴。

不過即便如此,修通一條京滬鐵路,也得花個一千多萬兩了。

白明修拍板定案,先上馬京廣鐵路的一部分,漢廣線,從武昌修到廣州。其他的幾條鐵路項目,從長計議,慢慢來。

對現在的大明而言,公路網絡和港口碼頭的建設可能還要略優先於鐵路建設。公路網絡可以將分散在各地的經濟產品集中送往主要的港口城市,再由港口輸送到其他城市乃至於賣給外國人,帶來大量的貿易收入。

大明對於商業不抽釐金了,而且也不設大量的關卡,收取什麼過路費,這就自然給商業活動帶來的便利。通過新政策,南方的很多省份已經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商業活動暴增。而且也如理政院估計得那樣,人口流動的情況開始變得頻繁。

除了交通上面的建設,各種新式建築物的建設也是一個重點。畢竟從工廠的廠房,到學校醫院,再到各種新式的城市住宅,就有的比較傳統的建築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也不適宜大規模的利用了。這自然就需要引入更爲現代一點的建築學和建築技術。這方面白明修是直接招募了一些系統的建築人才,基本上每次只要他看見這方面的相關人才,他就直接兌換出來。

現在大明也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大明建設集團,並且開始在各地都有佈局。基本上各地有需求建設新的建築物,必須採用更新的標準,否則在府公署、縣公署那裡都無法獲得審批。不少人倒是還不習慣政府管得那麼寬的現象,農村建房暫且不論,在城市內建造任何東西都必須有政府批的建築許可證。

明建集團基本上就是少數一兩個建築師、工程師帶頭,然後招募一幫力工,手把手地教這些人如何建造鋼筋混凝土結構,或者其他形制的新式住宅。這樣也產生了一個情況,就是跟着明建的建築隊混過幾個工程的傢伙,如果腦袋靈性、自己也肯學肯幹,往往就學到了本事,可以自己拉一支隊伍接工程了。雖然設計能力他們還缺乏,不過即便是明建集團的一些設計,都是找規劃院、建築設計院之類的單位搞,私人老闆們也有樣學樣。更何況比較標準化的廠房、公寓樓、教學樓一類的東西,一套設計可以套用在非常多的地方,於是僅僅兩三年後,就有一批私人建築公司興起,開始跟明建集團搶生意了。

這本身也是白明修樂見其成的事情,他拉起明建這個公司,本來就是做一個示範,希望的就是看到更多的企業能夠有樣學樣的自己學會搞事情。

不過在這個時間點上,明建集團所能顧及的城市,只有少數的一些大中型府城縣城,向下沉澱的能力還比較缺乏。不過白明修也相信幾年之內,一批經由大明新的教育系統出來的學生,可能上過工程學校、建築學校,慢慢也能夠帶來繁榮了。

白明修也清醒地認識到了,他即便手握一個天大的金手指,但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是不容違背的,這個國家還是要慢慢地進行發展,他也只能在自己能夠涉及的地方增加一些助力,更多地還是要看國家和人民自己感知工業時代的脈絡,逐步變革社會的本身。

理性是這麼說的,不過白明修還是在瘋狂地壓榨從系統中能夠壓榨到的任何資源,建設更多的工廠、建造更多的道路、創造出更多的工業工作機會,開辦更多的學校、掃除更多的文盲,培養更多的人才。

在這個中心思想的指揮下,白明修本人都忙得連軸轉。《大明日報》甚至還除了專題報道,講述太子監國殿下爲了治理國家有多麼的拼命和努力,言下之意就是各級公務人員乃至普通人,都必須勤奮努力。

629 “光榮革命”211 教敵474 造訪里斯本189 戰江寧(上)188 石頭城下566 24小時令745 亂入之戰列艦578 縱深穿插386 最好的生產技術和機器452 雅魯藏布江口743 開局一條艦604 高材生的選擇018 澳船送槍606 巴黎峰會(上)719 耶夢加得335 間客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758 一攬子援助536 印度洋的海盜263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741 下一段旅程362 給禽獸一個時間表257 瘋狂的想法249 徵兵募兵616 非法移民085 提前出戰415 可怕的大明海軍793 空潛一體486 進佔直布羅陀792 獵殺潛艇(下)456 世俗社會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037 夜襲巴達維亞353 入京開會125 壯家少女051 擊發槍340 棉花供應危機389 歷史版圖298 妄使030 準備赴澳382 盛者大明489 真不是故意欺負你444 金融霸權的雛形617 整治局面134 強制支線498 破土重生221 開打777 美利堅權貴家族289 副本結束737 一生崢嶸750 待戰676 一種風險382 盛者大明735 帝國秩序427 血色內亞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685 山地激戰(上)723 不萊梅的早晨287 大陣仗697 承麟之策428 外交官們的憂慮105 嶺南煥新655 輕取低地700 無路可逃020 臨江盟誓691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627 接受條件145 決戰黔西南(五)107 議政王大臣會議270 天津鎮援兵534 傳薪火者063 晉王誅賊之戰(九)223 流民轉移民582 最後的挑戰188 石頭城下228 肉搏也不虛你780 斗轉星移629 “光榮革命”214 長江物流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604 高材生的選擇089 祭庚寅之劫175 不起眼的大成就717 法東大攔截234 南方平定153 建社復產369 自建團伙718 頓河兩岸573 戰機和越野車462 伊斯法罕條約329 不住紫禁城774 高斯克對高大爺040 潘明巖224 題詩懟韃563 陸戰七旅345 漠北風雲581 全線收緊422 晉升到下一文明的機會461 金髮辮子274 砍頭出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