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

永曆十六年(1662)的冬天,白明修在江南過了。這一年他去了澳洲、又返回到了廣州,發動了西南戰爭,又海路進佔了江南,似乎做了許多的事情。十一月份的時候,白明修從南京回到上海,而早在之前,理政院就已經全面搬遷到了上海市。

雖然廣州府方面對於朝廷的搬遷還是有些不捨和失落,但畢竟就連廣州人自己都知道,廣州從來都沒有作爲都城的資歷,地處嶺南的廣州雖然經濟越發繁榮了,但是地緣位置還是太南,不適宜成爲一國之都。明人都知道,在太子收復南京之後,南京應該成爲新的行政首都,倒是白明修並未給予南京真正的首都身份,而是稱之爲舊都,由江寧改回應天府。

說起來,由於永曆仍身在熙天府,所以熙天府也算得上是某種程度上的首都。只不過現在明人都務實地只知太子監國,不知有皇帝陛下,幾乎下意識地都忽略了永曆的存在。畢竟從永曆登基開始,這位皇帝總是在不聽地落跑和失敗,並未有什麼真正建樹。而年僅十五歲的太子卻不同,不僅整合各路抗清力量,收服李定國、鄭成功等藩王,而且連戰連勝,獲取了南明今日之局面,是無可爭議的雄主。

白明修留駐上海主要考慮的還不是政治上的事情,想的主要還是利用上海的優勢,進一步發展江南的經濟和貿易。理政院也自然開創了一番全新的局面,不僅是在廣東帶來了一批新培養的官員,而且白明修還補充了一大批來自系統招募的行政人才。

廣東那邊許多事情已經有了雛形,加上從理政院手中完全接替行政職能的省政府,從治政到發展經濟已經有模有樣。廣東在這幾個月裡,已經是以五小工業爲基礎,開始興建起一大批公有私有的輕重工業,成果算是相當喜人。爲了讓江南工業也發展起來,廣東各國有企業的一批員工,又借調到了上海這邊來,進行援建。

這一套完全就是歷史上新中國的“全國一盤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做法,白明修用得很是嫺熟,也得益於他手中一批能力優秀的人才所支持。

白明修的案頭上現在已經是累積成山的各種公文,這裡面許多東西其實並不需要他親自處理,只不過是一番彙報,白明修如果有什麼意見,會做一些批示,跟原本明朝內閣的批紅是差不多的做法。

在理政院的行政體系之下,內閣的權力還是非常大的,基本上真正在處理政務的都是唐北廬帶領的內閣官員們。白明修作爲太子監國,並不太會超越內閣直接武斷修改什麼政務,他更多是在軍事上,或者一些經濟大事上做一些要求。

白明修手中捏着一張信紙,這封是來自他的便宜老爹永曆的回信。白明修基本上每過一段時間,就會非常“謙恭”地向正牌皇帝陛下寫一封信,介紹一下他近期來取得了哪些成就,順便再虛僞地表達一番想念父皇母后。永曆的回信也是差不多的節奏,誇讚一下吾兒能幹,大明中興盡是吾兒之功,然後再寫一些什麼王皇后因爲思念兒子而清減消瘦的話語。

從字裡行間,能夠看出永曆在澳洲過得還算挺開心,畢竟永曆的前半身基本上都在逃命中度過,每當皇帝時跟着父王逃避農民軍的追殺,當了皇帝就逃避清軍的追殺,好不容易逃到了一個不會有人追殺的地方,天大地廣,還有一羣人伺候着,永曆整個人都放鬆下來,甚至還發福了不少。

給白明修的信裡,永曆自我誇讚他迷上了打獵,而且槍法越來越好,他讓人給白明修帶來了一身皮襖,說是他獵殺了一隻鱷魚之後,讓皮匠製作的一身衣服。

白明修見到永曆玩物喪志,沒有心思做什麼正事就很放心了。畢竟現在永曆還是正牌的皇帝,如果他反覆提出要回到本土,甚至收回他的太子監國之權,也會讓他很困擾,即便白明修知道永曆即便這麼做也根本不會取得任何效果。大明覆國軍現在只認他,理政院的官員們也都是他的派系。永曆在澳洲更是都被白明修的人看着,也什麼做不了。

白明修隨便寫了一點文字,又簽了個條子,命司禮監弄一些珍玩、好茶葉什麼的,給北辰宮享用。白明修手裡的司禮監跟以前都是宦官的司禮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白明修在澳洲的時候就取消了閹人傳統,原本大明有十二監、內宮二十四衙一類的機構,白明修嚴格簡化相關機構之後,僅設了司禮監。

司禮監也跟原來能夠代皇帝批紅的那種大權力宦官機構不同,主要的職能有點類似於“皇室大管家”,司禮監設一名內務總管,是沒有品級的,專門爲太子進行服務,負責日常的起居飲食、官邸清掃、安排行程之類的事,更重要的則是負責皇室資產運營管理。

皇室資產是完全與政府分開來的,作爲太子監國,白明修乃至在澳洲的永曆帝,是一分錢都不從政府拿的,司禮監專門負責管理皇室資產,並養活皇室人員。不過由於白明修已經甩掉了大明宗室這些人,所以皇產就是養活他一家子,也沒太大難度。

白明修前後從系統那裡搞了不少錢,司禮監跟理政院財政部的關係,倒是有點類似於私人老闆的銀行賬戶和公司賬戶。白明修不曾從國庫中抽錢,則基本上是從個人賬戶轉入公司賬戶。

司禮監管理的皇室資產大約20萬明兩,不算很多,是以非常現代的方式進行投資組合的,分別購買了田產、公司股份,甚至一些公司的大股東。白明修從回到本土之後,沒有強佔過一畝田地,所有屬於皇室的田產,都是司禮監以市價向國資委購買的。

相比同時代歐洲各王室那種橫徵暴斂的情況,大明皇室現在資產情形已經乾淨得令人髮指。

649 工業創新展231 叛逆鄉紳340 棉花供應危機406 與土人交易125 壯家少女040 潘明巖793 空潛一體256 霧靄京城336 韃子的剩餘價值460 哥薩克戰韃靼789 跨位面交易平臺498 破土重生072 被二十萬敵軍圍城是一種什麼感覺373 痛宰哥薩克099 瓊州海戰(中)147 決戰黔西南(七)774 高斯克對高大爺127 土司會盟345 漠北風雲606 巴黎峰會(上)151 西南事畢634 震驚世界的轟炸177 混編艦隊665 準備不充分518 拒絕轉交197 士風漸復(下)308 不造大艦的海軍499 費揚古稱帝051 擊發槍491 西班牙國王駕崩692 列車炮617 整治局面466 海軍演習128 拿土司029 門戶洞開416 改換東家426 草原渡冬190 戰江寧(中)361 汗血馬騎士172 主意正的何千總758 一攬子援助686 山地激戰(下)191 戰江寧(下)078 葡萄牙人隨軍624 王位套白狼397 幕府的交涉701 獵殺潛艇534 傳薪火者459 伏爾加647 五九來了157 廢宗室105 嶺南煥新385 皇帝也要高考(下)452 雅魯藏布江口552 國策顧問楊不正196 士風漸復(上)705 平波斯(下)535 光復二十三年203 滿清想議和544 經濟轉移242 基建起步404 捕獵大師014 破阿瓦(下)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072 被二十萬敵軍圍城是一種什麼感覺712 登陸是假消息075 北望313 登岸138 下一步的伐清戰略116 商貿廣州(上)030 準備赴澳508 橫跨大陸297 羣醜284 三帝457 包工隊211 教敵082 鄭成功155 炫技037 夜襲巴達維亞736 戰犯627 接受條件225 蠻夷之行052 責任感121 戰略右勾拳791 獵殺潛艇(上)427 血色內亞587 航天人197 士風漸復(下)269 面對要塞704 平波斯(上)412 皇帝的下午茶214 長江物流694 法西南會戰(中)326 大明外交448 新緬甸177 混編艦隊795 一個禮物260 完糧481 鬧鐘還是喪鐘114 槍炮與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