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大明王師

“臣張煌言,叩見太子監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張煌言在下拜的時候,雙眼已經發紅,眼眶裡淚珠打轉,顯然處於極度激動的狀態裡。

畢竟自明季動亂開始,如張煌言這樣對大明忠心耿耿的志士已經吃了太多的哭,意志消沉了幾番,他們不是沒有動搖過,可是爲了自己心中的大義,爲了漢民族的脊樑和未來,爲了諸先賢傳承的微言大義,他們貫徹了這條路,矢志不渝,身死不悔。

當白明修橫空出世,帶着一支嶄新的大明覆國軍開始掃蕩南國的時候,張煌言的心終於澎湃起來,恢復明室可能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夢,而是真正有實現機會的未來。

白明修對於張煌言也是充滿敬意的,歷史上的張煌言在大勢已去之後解散義軍,最終被清軍所俘虜,在杭州他慷慨就義,並留下了流傳千古的《絕命詩》。他最終被葬在西湖,與文天祥、于謙爲鄰,此三人後被稱爲“西湖三傑”。

在明朝滅亡的時候,有不少仍懷有氣節的忠臣義士願意以身死節,稍差一些的也選擇終身不出仕清朝,或者落髮爲僧,避居山野。

這裡面有一些人,其實在別的方面並不是無所指摘的,或者說並無什麼特別出色的能力。不過張煌言不僅是人格和氣節值得白明脩敬佩,他的能力也同樣讓白明修認可。以一介書生,獨自在江南招兵抗清,甚至幾經挫折也始終如一。

在當初鄭成功發動南京之戰時,張煌言領軍攻佔蕪湖,陷四府、三州、二十四縣,軍隊發展到數萬人。如果不是當時鄭成功敗於南京城下,也許兩人聯手便已經攻陷大半江南地區了。

白明修親自將張煌言扶起來,這個此時四十三歲的男人面容儒雅,但是因爲情緒激動,而滿臉脹紅。

“張閣部,受苦了。”

“爲大明光復,何惜此身!”

有些人說這樣的話,白明修也就是一笑而過,但是張煌言說這話,白明修卻是十分鄭重了。

他點點頭,開始說正事,道:“這次我突然來到江南,就是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清廷必然以爲我明軍主要在防備穆裡瑪、李率泰等人,卻沒有想到,我們實際兵力充沛,準備完善,尤其是我大明覆國軍訓練精實、裝備強大,以舟師赴江南,連動江南義軍,足可成事。”

雖然張煌言非常希望明軍能夠來到江南,可是聽到白明修這麼說,本身還是非常擔憂:“殿下,如今我大明根本仍在嶺南,雖說江南此時守備確實鬆弛,兵力不過二三萬,但是殿下所率之軍,恐怕更少……”

白明修笑笑道:“這一次我帶來了大明覆國軍獨立旅,是我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有五千兵力,我的目標是先匯合閣部,攻佔寧波,震盪江南。而隨後,從廣東還會陸續前來第六師、第七師、第八師,共三萬多人馬,我們的兵力將壓過這邊的清軍。至於後勤方面更不需擔心,早在我出師廣西之前,其實在廣州府就已然準備了大量物資和武器彈藥,實際就是爲了發動這次的戰爭。江南一役,實則關係整個光復戰爭的成敗,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張煌言雖然心中擔憂,但他究竟還是果敢堅毅之輩,左思右想,他也是支持道:“殿下果真乃是行人之不能行,有大智慧和大勇氣!江南一地,迥異於其他地方,對於我大明的眷戀是極重的。只要殿下在江南打出旗號,想必各地義軍望風景從。而且哪怕軍糧不濟,江南士紳也必出錢出糧,迎殿下王師入主。”

這話白明修倒是真的相信,江南士紳在這幾年的日子十分不好過,原因在於清廷爲了打擊江南地主階層和知識分子,下了極大的功夫,甚至還搞出了“江南三大案”,分別爲奏銷案、遷海案和哭廟案。清廷不僅在催科上勒緊了江南士紳的脖子,而且還在禁止結社、大興文字獄等方面強力鎮壓江南士紳。最終甚至導致了江南士紳不再從政,大批轉爲從商甚至從藝,有清一代江南人開始不再關注社會現實,而慢慢缺乏社會責任感。

僅在三大案剛剛爆發的如今,江南士紳對於前朝的追思和懷念,幾乎是進入了一個巔峰的狀態。當然他們的追思和懷念,在白明修看來是極爲醜惡的。他們懷念的是自己曾經在大明是不納糧、能肆意攻訐政權、地位超然而放肆的特權地位,而這一切在清朝他們全部都失去了。

不是沒有如張煌言一樣的大明遺族是因爲氣節和忠義懷念前朝,但對江南士紳而言,他們真正考慮的還是現實好處。

白明修此時心中暗道:“江南士紳歡迎我那倒好,只是他們想不到,等我入了江南之後,玩的手段只會比清廷更加酷烈,當然我不會把江南知識分子的脊樑打斷,該交的稅一分不能少,想要再搞一個東林黨,我倒是不介意都給你們送去爪哇種橡膠去。”

白明修對張煌言道:“江南人心,我志在必得。如今大軍正在有序登陸,清軍仍未察覺我們已經在此上岸,所以稍作休息後,我會立即率軍攻打寧波府,張閣部,我另有任務交給你,請你聯絡江南各地人士,宣傳我大明王師迴歸,爭取賢才爲我大明所用。同時,我要清算投清的漢奸,以及在江南作惡的地主。”

張煌言欣然領命,白明修認爲以張煌言在江南的地位,他對於士人階層的號召力是巨大的,而真正對於下層民衆、工商業者和手工業者,他就要採取基層路線了。

“還是得趕緊佔據江南啊,系統可是許諾給我十萬基層幹部呢,只要撒下去,整個江南就穩了,江南一穩,再加上廣東,天下錢糧在我手者逾半,韃子不足爲慮。”

他望着一艘艘小船從大船上放下來,士兵們開始依次登上陸地,象山港此時並沒有多少碼頭設施,所以不得不先從大船上放下小船來進行登陸。白明修初戰想要速攻寧波,等穩定局勢之後,他考慮在寧波建構深水碼頭,使他那邊運力兩三千噸的大型帆船能夠順利靠泊。

395 長崎一戰509 印第安青年048 兵力何來316 神殿內的人間778 工業化建設544 經濟轉移328 國士祠057 晉王誅賊之戰(三)251 白蓮教尊632 這就是正義369 自建團伙492 馬德里條約521 環行美洲408 電車上的女同學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398 見鄭730 插旗228 肉搏也不虛你127 土司會盟049 動員原住民551 以明爲榮192 炮炸八旗089 祭庚寅之劫557 低種姓的出路182 杭州福晉(三)123 反伏擊(下)509 印第安青年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417 大明的斯里蘭卡257 瘋狂的想法707 雪夜奪城472 共主邦聯任務359 追擊和反追擊376 返京路上048 兵力何來218 流民事件(上)458 請求保護574 兩個皇帝257 瘋狂的想法073 守城716 撤軍之旅183 杭州福晉(四)477 補給爲先578 縱深穿插079 朝貢國587 航天人307 新來的總督241 永曆十七年的財政預算771 東線硬懟438 環球航行:呂宋029 門戶洞開083 讀書人治國論409 阻攔的父親287 大陣仗713 火力準備301 光復遊行408 電車上的女同學581 全線收緊116 商貿廣州(上)230 雞公山戰鬥341 共和院044 北辰宮015 太子監國602 老少將帥773 沒想到的潰敗352 遂行策略584 皇帝的末路267 水陸合擊(下)080 南沙316 神殿內的人間647 五九來了525 百船來航(下)779 重啓新明735 帝國秩序435 蓬萊仙島號634 震驚世界的轟炸137 戰狼太子在線砍頭065 殺吳賊199 錢牧齋420 報告老師102 大高手537 看大船061 晉王誅賊之戰(七)542 製造業過熱417 大明的斯里蘭卡399 東瀛藩軍388 外銷武器794 就問你怕不怕523 百船來航(上)605 有誰負重前行705 平波斯(下)110 連城璧431 地圖開疆569 中歐對峙(下)318 永曆返國767 戰事接近655 輕取低地779 重啓新明680 走失的清兵164 江南戰役籌備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