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摧枯拉朽

徐州乃是江北重鎮,曾今是明朝四鎮之一,戰略位置相當重要,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對於東南政權而言,有守江必守淮之語,而徐州位於淮北,東南得之,便表示東南政權處於強勢,進可圖山東、中原,退可保淮江一線。

如果不得徐州,東南政權,便會處於弱勢,只有守江之力。

“快、快、快,都跑起來!”大運河兩岸的曠野上人頭攢動,士卒的衣甲在奔跑中嘩啦直響,軍士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但軍官依然並不滿意,騎馬站在高處給士卒打氣,催促大軍快行。

三十萬明軍攻下淮安後,兵分兩路,一路十萬人取歸德,作爲大軍側翼,一路二十萬衆,沿着運河北上,直撲徐州。

運河上,明軍戰船蔽江,船帆如雲,兩邊穿着紅色棉甲,扛着旌旗,拿着長矛,推着炮車的士卒綿延數十里,一眼望不到頭,場面宏大而壯觀。

這時在運河中一艘大船的甲板上,王彥、陳子龍、路振飛、黃得功、鄭鴻逵、鄭森、張煌言等人站在高大的船樓上,俯視兩岸宛如巨蟒前行的大軍,心中激盪。

王彥扭頭對衆人道:“此情此景,餘當賦詩一首!”

“少司徒請言,我等洗耳恭聽!”陳子龍等人笑道,衆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所感,臉上也是躍躍欲試的神情。

王彥當即騷氣的吟道,“天子北征起六師,雄兵百萬掃齊魯,試看虎賁爭大運,中原還需複姓朱。”

“好啊!餘也得了一首!”陳子龍微微笑道。

“哦,請少司馬吟誦!”

一旁黃得功卻完全插不上話,和這羣窮酸玩不到一起去,這羣人給點顏色就歡天喜地,遇見挫敗就哭天搶地,這他孃的打仗哩,吟你孃的詩~

······

明軍三十萬北伐,不到一月,橫掃淮南。

兩淮不比北方,這裡災害較少,也沒長期遭受兵禍,在混亂的明末,算是百姓還能生存得不錯的地方。

清軍佔據兩淮後,先是劫掠一番,補充國庫,滿足軍隊消耗,近一年多以來,在洪承疇的主政下,纔有了一定的恢復,但是相比明朝時,還是差了許多。

一兩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讓百姓忘記仇恨,所以江北出現百姓士紳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局面。

特別是兩淮的一些士紳,眼睛都快哭瞎了,王朝更替,倒黴的不只是普通百姓,這些士紳掌握巨大財富,自然會成爲清軍眼中的肥羊。

滿清依靠的是八旗王公、遼東漢人、北地最先投靠的士紳,論資排輩,怎麼也輪不到兩淮的士紳,所以他們其實是被打壓的對象。

這也是歷史上江浙大批士紳官員,投靠滿清後,又紛紛走向反清的一個重要原因,清廷並不代表他們的利益,他首先是維護,八旗王公,滿蒙八旗的利益,其次是維護漢人包衣,最先投效的漢奸利益,明朝纔是維護了江南士紳的利益,因爲朝廷裡不管那派當權,都是他們的人。

淮南的快速失陷,讓清廷沒有想到,也讓接替了阿濟格,鎮守兩淮的郡王尼堪沒有預料到。

朱慈烺畢竟是大明天子,影響力還是有的,聲望甚至要高於西魏的高大王。

淮南除了淮安城,因爲有八旗駐防,堅挺了半個月之外,其它城池大多望風而降。

清軍在兩淮和山東部署了十五萬大軍,其中淮南駐兵七萬,淮北駐兵五萬,山東駐兵三萬。

淮南的七萬清軍,只有不到五千人退到淮北,其他人馬並不是被明軍殲滅,而是臨陣倒戈,辮子一割,搖身一變,又成明朝大軍了。

這種情況下,讓守衛徐州的尼堪很不安,他手上有五萬五千餘大軍,手中精銳旗兵也有近七千人,但是他卻不敢派出騎兵出戰,去騷擾阻滯明軍接近徐州,而是大軍龜縮於城內不敢出來。

朱慈烺親征,發佈檄文招降明朝舊部,表示只要反正歸降,便既往不咎,動搖了徐州城內綠營兵的軍心,加之清軍遭受魏明兩軍的攻擊,內部又出了問題,一副快要嗝屁的樣子,造成了城中不穩。

尼堪擔心旗兵一旦出城,徐州的綠營會造反,所以不敢出城,只能坐困徐州待援。

尼堪率領淮北清軍主力,閉城堅守,徐州外圍的州縣,見明軍勢大,頓時便紛紛扯旗造反,到處都是反清復明的大旗。

十月中旬,徐州城下,軍帳蔓延,將徐州城團團包圍。

二十餘萬明軍,加上數以萬計的民夫,將徐州圍得水泄不通,讓任何一員久經沙場的戰將視之,都會被明軍之衆,驚得肝顫。

這時在徐州城東,明軍的中軍大帳內,年輕的皇帝朱慈烺,身穿明皇龍袍,腰間纏着玉帶,頭上戴着翼善冠,頗有威嚴。

忽然帳簾被挑起,一名穿着舊式明將盔甲的將領疾步小跑着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罪臣拜見陛下。近些年來,罪臣身在敵營,卻時常擔心陛下,今日得見陛下,已經成爲大明聖主,罪臣死也瞑目了!”

朱慈烺站起身來,繞過桌案,微笑着將那將領扶起,擺出欣喜的神情道:“朕就知道,將軍心懷大明,只要朕發兵北上,韓將軍就會響應。將軍請起,今後朕必定重用將軍。”

來將原是明朝青州守備韓昭宣,現在是清廷宿遷總兵,剛投降明軍。

當下朱慈烺勉勵幾句,便讓他安心退去,然後對帳外喚道:“叫下一個!”

不多時,帳外便有侍衛稟報,“陛下,李化鯨李總兵到了!”

朱慈烺坐回御案後,整理了一下衣袍,坐正身子,威嚴的一擡手,“進來!”

侍衛挑開帳簾,一名四十多歲的精悍男子,走到案前跪下,伏地拜道:“罪臣李化鯨拜見吾皇萬歲。當初淮安被圍,罪臣與大帥被迫降清,便一直等待今日。”

朱慈烺再次站起身來,繞過桌案將他扶起,面露欣喜,進入工作狀態,機械道,“朕就知道,將軍心懷大明,只要朕發兵北上,李將軍就會響應。將軍請起,今後朕必定重用將軍。”

······

朱慈烺大軍進抵徐州,清軍困守孤城,四野望風而降,兩淮瞬間便了顏色,百姓俱都網巾道服。

一時間,降軍數萬,朱慈烺到了徐州之後,連續數日,都在接見安撫反正的將領,以及有名望的士紳。

短短几日之間,朱慈烺就見了幾個總兵,十多個參將,劉澤清的舊部幾乎大半反正,他甚至還接近了山東來的綠營將領的信使。

士紳方面,朱慈烺見的人也不少,連被崇禎罷免的前總督丁啓睿,也讓其弟丁啓光跑來拜見,而朱慈烺也是來者不拒,先收爲麾下,好言安撫,許官許爵,等穩定後再來清算。

······

這時帳簾再次被挑起,朱慈烺機械式的準備起身,進來的卻是兵部侍郎陳子龍,他行禮道:“陛下,臣有事情稟報!”

“哦?”朱慈烺見是心腹,人放鬆了一些,背靠上椅子,問道:“卿家,有何事稟報?”

陳子龍從袖子裡取出一封信,“城中給了回覆,希望陛下能夠多給他們一點時間!”

朱慈烺年輕的臉上露出笑意,有點自得道:“這麼說,就是答應呢?把信拿過來,朕要觀看!”

陳子龍將信遞上,然後退回來,接着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報,西魏派人送來情報,讓我們小心河南和北京方向的清軍,切莫冒進。”

朱慈烺拿過信,正準備觀看,聽了這話,把臉一板,“朕用兵,需要高精忠來教嗎?”朱慈烺冷哼一聲,繼續道:“朕看高精忠是得知朕的大軍橫掃兩淮,心裡着急,生了眼疾。他要是沒有好的郎中瞧病,朕這邊人才濟濟,可以給他送兩個太醫!”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支持正版)

第417章夫人路線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968章只欠東風第559章奪取武關上第602章騎兵衝擊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1042章馬尾軍港第115章勢力激增第832章激烈廝殺第147章棱堡初成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723章血戰鎮遠關第16章盜賣軍資第1103章武鼎大帝第591章汝南保衛戰上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507章進抵武昌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41章升爲都尉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232章招降白文選第635章文藝工作要深入羣衆第694章爭奪西域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817章兩件寶物第605章敗入洛陽第569章馬軍對衝第667章短兵相接第259章聯絡南京第869章王子急哭了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927章同意交易第932章夜斬馬光輝第768章河東局勢第1054章援兵殺至第27章烏合之衆第952章兵臨黃河第25章不要太浪第868章主攻方向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第282章偷襲滎陽第274章高賊你在玩火第78章治疫燒磚第945章開局第1040章天下之東第778章夜間投降第919章兵臨兗州第2章高二哥失憶了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921章震動江淮第103章幫哥哥一個忙第699章接舷戰上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148章說服劉黑子第686章整編關寧第213章劉良佐會見清使第235章西安開朝第944章觀察敵陣第303章局勢複雜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16章講人話第1020章鄭芝龍降魏第568章吳軍阻擊第132章輪戰練兵第747章敗家玩意兒第200章坑人的高義歡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797章軍事貴族第661章臼炮轟關第660章孫可望的盤算第604章博洛要走運了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886章羞死洪老賊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625章劉順突圍第1065章突破口第332章夜襲關城第1066章暫時妥協第724章關城失陷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79章調兵西進第764章孫大王的野望第851章多爾袞和豪格第877章分化瓦剌第1051章初次交手第767章北上爭攻第123章鹿邑歸屬第684章嫂嫂也在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126章分攤糧食第614章豫南決戰(二)第237章上朝(二)第354章敗在高大帥之手,某不冤。第438章你們爲什麼要坑本王第461章天意啊第424章正式開局第496章攻取嶽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