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去明朝化

高義歡一走就是幾個月,堆積了不少事務需要他去處理。

昨天他方回來,官員們曉得他疲乏,所以都沒過來打擾。

等他休息了一夜,衆官便約好了一起過來,拜見高大帥。

高義歡聽了,將粥碗放下,“備些茶點,讓他們在花廳內等候,本帥稍後就過來。”

親兵抱拳稱是,躬身退出。

高義歡遂即起身,丫鬟們取來蟒袍、玉帶、黑皮靴,幫他穿戴好,最後頭上戴上樑冠,便往花廳而去。

不多時,高義歡便來到花廳,便見十多名官員坐在堂中,除了李巖、魯義方等文官外,不少將領也到了。

這時衆人正在堂裡小聲交談着,外面忽有士卒喊道:“大帥駕到!”

大堂內頓時安靜下來,衆人齊齊站起身來,恭迎高大帥入內。

這次魏武軍和朝廷發生衝突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事實上魏武軍和南京朝廷其實已經分裂。

雖說以前魏武軍也沒融入明朝之中,而是保持相當大的獨立性,但是那時魏武軍的態度,畢竟不是很明確,讓人會有魏武軍最後會成爲明朝一份子的感覺。

可現在看來,這種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以前,還有人分不清,現在有點政治頭腦的心裡都清楚,魏武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勢力,高大帥實際上已經是一國之主,想要建制稱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現在只是出於情勢和大局考慮,還打着明朝旗號,一旦高大帥覺得時機成熟,那麼建制稱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高義歡快步走了進來,大馬金刀的坐定,然後笑着擺手,示意衆人都坐,顯得有些意氣風發。

這時丫鬟們給衆人補了點茶水,退出大堂,高義歡看了衆人一眼,笑道:“今天大家一起來見我,可是有什麼事情要說。”

雖然這次魏武軍與南京的衝突已經解決,大家表面上也是和和氣氣,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朝廷肯定是把他們給恨上了。

高家莊的老人和高義歡的鄉黨們不用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依附於高義歡的順系,也需要高義歡的庇護,文官們也都是打上高義歡的印跡。

既然高義歡已經得罪了朝廷,那大家夥兒就得把這個小集團給經營好,因爲他們已經意識到,大家都沒有退路了。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特別是他們這種割據勢力,一旦事敗,絕大多數都是要被砍頭的,剩下的人就算不死,也只能隱姓埋名,躲避朝廷的清算,喪失自己的前途。

既然上了高義歡的車,那他們就打起精神,不能再對魏武軍和明朝和平相處,存有幻想了。

李巖代表衆人站起身來,拱手道:“大帥,今天過來是爲了兩件事情,向大帥建議。”

高義歡笑道:“李先生請說。”

李巖遂即道:“先說第一件事,卑職與幾位同僚商議後,覺得我們魏武軍的兵力,還是不夠。目前我們魏武軍共計有是十五萬衆,看似很多,但是要防守的地方太多,真正用起來,依然不夠。雖說防守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想要進取,兵力就捉襟見肘了。”

魏武軍的精銳人馬,有五萬多人,還有五萬多招募一年多的新軍,另外五萬人馬則是收編的三萬順軍,以及從左鎮中挑出來的兩萬人馬,此外還有六千水軍正在募集。

十五萬大軍如果用好,高義歡覺得守衛現有的地盤是足夠了,不過想要繼續擴張,兵力確實不足。

如果高義歡想要擴張,無論他要取四川、關中,還是江南,總得帶上十多萬兵馬才行。

沒有十多萬兵馬,根本取不了任何一地,但是出兵十多萬,家裡立時就空了。

這個時候突然遭到黑手,老巢被人攻擊,立時進退兩難,首尾不能相顧。

高義歡也有擴軍的打算,“李先生的意思是繼續擴軍?”

李巖點了點頭,“回稟大帥,卑職以爲還需擴充五萬大軍,這些新募士卒,將主要來源於各州縣的民團,還有屯堡的屯丁,卑職會給大帥一個具體的方案。”

高義歡聽後,卻看向魯義方,“戶曹那邊能支持麼?”

高義歡知道他現在的財政,每年赤字近二三百萬兩,全靠以前的繳獲支撐。

府庫中就剩下四百萬兩餘銀,挺過今年之後,明年財政就會出大問題,如果再擴充五萬人,財政狀況就會更加惡化。

本來戶曹是不太支持繼續擴軍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魏武軍光守成是不夠的,必須要不斷增強實力,才能應對各方的挑戰,最後纔能有一條活路。

原本還想着背靠明朝,好乘涼,現在必須要打消這種念頭。

等明朝緩過勁來,肯定饒不了他們。

魯義方道:“大帥,我們拿下湘北,控制湖廣的賦稅後,財政將會有所改觀,不過戶曹壓力確實很大。如果大帥決議擴軍,戶曹只能保證今歲不出問題,可是從明年起,就只能保證糧食夠吃,但餉銀肯定是發不出了。”

劉表統治荊州時,據說有二十萬士卒,高義歡的地盤比劉表的地盤要大得多,養二十萬兵應該沒有問題,只不過高義歡給士卒的待遇太好了些,軍餉開得比較高,所以才這麼吃力。

如果只給口飯吃,那他拉出五十萬,甚至跟多人都沒問題,但要給餉賜田,問題就大了。

雖然問題很大,但是擴軍也是勢在必行。新招募的人馬,可以向左鎮降卒一樣,給個丙種營的待遇,這樣壓力就會小許多。

高義歡微微沉默,便開口道:“本帥同意擴軍,錢的事情,本帥來想辦法。控制了湖廣這個糧倉,還怕沒銀子麼?”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必然都是征戰之年,即便不擴軍,魏武軍的財政也會出現問題,而擴軍後,纔有可能打出去,才能改變局面。

另外,現在魏武軍手中有足夠的糧食,這等於是個定心丸,所以大家雖有猶豫,但是卻都沒反對。

高義歡說完,又看向李巖問道:“第二件事呢?”

李巖看了一旁坐着的樑以樟道:“樑先生說吧!”

樑以樟站起來向高義歡一禮,清了下嗓子,緩緩道:“大帥,現在我們控制豫南,還有大半個湖廣,需要不少的官員。卑職認爲我們該建立一套選官制度,開科舉,辦書院了!”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既然遲早要和明朝翻臉,就得儘早的去明朝化。

聽了這條建議,高義歡已經明白,無論是擴軍,還是樑以樟提的建議,都是幕僚們在爲以後做考慮。

現在的科舉制度,是給明朝選官,而不是給魏武軍選拔人才。現在魏武軍治下,不少人才都會選擇去南京考試,去明朝做官。

魏武軍要壯大,除了軍力強盛外,行政也得跟上來,就得改變這種局面。

建立一套人才選拔制度,將治下的人心收攏起來,確實很有必要,這也是安撫治下讀書人和士紳的一個手段。

一旦這套制度建立起來,高義歡就能逐漸消除明朝對治下士紳文人的影響,即便以後明朝同他翻臉,他也不慌,不用擔心文官出太大的問題。

高義歡稍微思考,就點頭道:“開科舉得有個名頭,得與南京的科舉區分開來。既然如此,那本帥就組建一個軍政府,以軍政府的名義開科取士,網羅人才。”

高義歡的思路被打開,許多想法涌上心頭,笑着對衆人道:“今天諸位就在帥府吃飯,我們一起好好談談,把這幾件事都定下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962章一場意外第358章老孫有錢人啊第884章兩條情報第230章馬總督覺得高義歡還不錯第896章生擒洪承疇第889章晴天霹靂第276章栽了吧第932章夜斬馬光輝第310章鐵騎撞陣第602章騎兵衝擊第664章關寧軍依然很慫第1005章進入南京第136章第一次擺陣作戰第285章焦土抗清第350章老孫很被動第1020章鄭芝龍降魏第603章擊垮耿仲明第1066章暫時妥協第491章魏武軍飄了第92章決戰中州八第361章督憲~督憲~醒一醒第893章劈了何洛會第225章強攻城池上第532章劉黑子很危險第634章遷都西安第910章祖墳被刨第981章湖廣戰場第246章多爾袞輔政第392章牛金星降清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198章出兵迎戰第755章兩面間諜第930章徐州易幟第647章科舉結束第1012章勾結荷蘭人第647章科舉結束第223章兵臨城下第703章臥榻之側第256章虜兵南下第279章再斬阿巴泰第125章召集士紳第856章要有野心第257章狡猾的東虜第715章誰是羊,誰是虎第652章魏王大歡下第732章拒絕聽命第570章夏國相慌得一逼第474章奪回漢川縣第679章請爲藩屬第165章藤縣破韃第129章山東消息第162章官軍北上第778章夜間投降第656章開花彈第1052章後軍出擊第916章山寨激戰第971章泰山封禪第870章兵臨莎車第898章兩條策略第272章劫糧都845章殺韃,報仇第561章奪取武關下第1099章攻下夏門第381章攻擊夷陵第165章藤縣破韃第311章官道激戰第581章攻下延安上第172章回師汝寧第159章回河南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858章多爾袞很堅強第1071章出征朝鮮第571章能跑也是本事第909章巡視中州第221章大帥,穩住!第872章巴爾楚克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661章臼炮轟關第527章柔軟的劉黑子第767章北上爭攻第787章摧枯拉朽第650章忍辱負重吳三桂第919章兵臨兗州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888章兵臨錦州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565章高義歡大大的狡猾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865章求援使者第832章激烈廝殺第255章招攬人才第225章強攻城池上第568章吳軍阻擊第485章皇帝發怒第837章以人爲糧封推感言第770章河東開局第736章伏擊鰲拜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