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法統之爭

高義歡交代了編書的事情,又讓陳匯廷再接再厲,繼續對自生銃進行改進,降低成本,儘快實現量產。

這個自生銃,距離量產還很遠,不過高義歡終於看到了實物,心裡還是比較高興。

此時受到工藝和材料的限制,他想在短時間內,用自生銃來作戰,估計不太可能,但東西既然造了出來,便遲早有用上的一天。

看完自生銃,高義歡又與衆人來到火藥作坊。

鐵、火藥、糧食,這三樣東西,是極爲重要的戰備之物。

糧食是基礎,關係吃飯的問題,有糧便心中不慌,鐵和火藥則是打仗的工具,有了他們,纔有同清軍對抗的底氣。

眼下高義歡糧食勉強自作,鐵礦也從李巖那裡討要過來,年初時,就已經發了三千人過去開採,鐵礦的儲備,會逐漸好轉。

這樣一來,剩下的問題,就是火藥了。

高義歡的隊伍中,火器的比例比較高,沒有火藥,那火銃便如同燒火棍一般。

爲了儲備火藥,高義歡早早弄了一個火藥作坊,有三百餘人負責製造火藥。

這時高義歡站在工坊外,看着僱工忙碌着,問身邊工坊的負責人道:“現在一月能產多少藥子?”

火藥作坊是由一個五十餘歲的老秀才管理,他拱手道:“回稟將軍,現今工坊一月能生產的火藥五百斤。”

高義歡聽後,神情一沉,“產量爲何沒有提高,一個月怎麼還是這麼少?”

這點火藥,打幾炮就完了,根本不夠軍隊使用。

老秀才有點惶恐道:“回稟將軍,產量提不上來,主要還是老問題。工坊內缺乏原料,特別是硫磺。如果要提升產量,此事還得麻煩將軍解決~”

火藥作坊建立之初,工坊就向他彙報過原料缺乏的問題。

火藥的配方很簡單,就是硝石,硫磺,木炭幾種。

其中木炭的來源總是不愁的,關鍵還是缺少硝石和硫磺。

古代有個俗語:“熬硝千日,不抵將軍一炮”,很能反應熬硝的艱辛。

明朝的硝石,主要來自雲貴和西北,另一個來源,就是民間的土法制硝。

如百姓的老房子、還有廁所旁邊的浮土,都會結出鹽狀結晶物,用燃燒的木炭戳一下會“哧哧”冒火星,把這些晶狀物刮下來,再精製提純一下就得到了火硝。

工坊的硝石,主要就是來自土法制硝。

前不久,高義歡讓工匠拿出辦法,暫時解決了硝石的問題,不想硫磺又告急了。

硫磺在火藥中成分雖然不大,但是卻起到一種粘合劑的作用。

大明的硫磺,主要是從日本進口,而高義歡之前的硫磺,則是從南直走私獲得,不過自從他打南直,滅了劉良佐後,明朝對這種戰略物資,控制就嚴格起來,連馬員外都很難搞到。

高義歡也不知道哪裡可以弄到硫磺,現在他對火器的運用加大,獲得穩定的硫磺來源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讓高義歡有點心急,“工坊自己有沒有想辦法嗎?”

老秀才作揖道:“回稟將軍,卑職也曾派人四處去收,只是很難收到,不過前不久,去河南府的人,在伏牛山西北欒川縣,卻帶回來一批硫磺。據回來的人說,那邊有個硫磺礦,但是已經被人開採,他們要價很高,工坊的銀錢不夠,沒法子大量購買~”

南欒居然有硫磺礦,高義歡不禁埋怨一句,“你怎麼不早說。”然後又揮了揮手,“這件是我已經知曉,你繼續生產,本將會盡快解決。”

高義歡沒想到硫磺就在自己的眼下,既然是在河南府,那他搞到硫磺應該沒有問題。

如今他糧食勉強自足,鑄造武器的鐵礦也有,火藥的問題也將得到解決,不會被人卡脖子,心裡便有底了。

當下高義歡又查看了衣甲作坊、震天雷作坊,纔回到府邸。

這時他剛到府門前,一名親兵便上前幫他牽住馬繮,然後急聲說道:“將軍回來的巧,卑職正要去請將軍回來哩~”

~~~~~~~

五月初,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錢謙益老家。

這時在一間廳堂內,屋門緊閉,裡面則坐着十多個東林黨的重要人物。

錢謙益作爲黨魁,自然是端坐中堂,旁邊則是樑雲構、黃宗義、林時對、金堡、丁時魁等一批門徒和在野大佬。

“衆位,幾日前,淮安巡撫路振飛,揍報北京失陷,陛下自縊的消息,已經到了南京。”錢謙益開口說道。

衆人聽後,心頭一顫,臉色紛紛大變,有的人開始掩面抽泣,黃宗義卻起身作揖道:“先生,不知道太子和幾位皇子,可逃出京師?”

錢謙益搖了搖頭,“現在消息比較複雜,有說太子同陛下一道殉國,也有說太子被人接走,並沒確切的消息傳來。”

金堡出聲道:“先生,不是盛傳山東高撫臺起兵勤王,去迎陛下和太子南巡麼,高撫臺有消息到南京沒有?”

錢謙益搖頭,“據鳳陽總督馬士英傳來的消息,高巡撫被賊將劉芳亮擊敗,已經敗退到濟寧州,並未迎回太子。”

在場的東林黨人不禁一陣沉默,整個崇禎朝,黨爭不斷,不過大體上,還是由東林黨人掌握了朝野的話語權。

現在崇禎朝覆滅,對於東林黨自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且朝廷既然是東林黨人掌握大半的位置,現在朝廷垮了,那作爲執政的大黨,有沒有責任?

一時間,廳堂裡一陣沉默,不少人爲崇禎殉國而感到悲傷,也自身的政治前途感到憂鬱。 Wωω● тt kan● ¢○

這點也不奇怪,既然是執政的大黨,他們自然不會想明朝跨掉,但明朝又確確實實的被他們搞垮,或者說他們佔了很大的責任。

錢謙益看着衆人,不禁沉聲道:“諸位,眼下還不是悲傷的時候。現在最關鍵是考慮今後的事情。是要考慮如果陛下和太子都已經殉國,該由誰繼承大位!”

這句話提醒了衆人,便有人道:“若是太子不能南下,那從法理上講,最適合繼承大位的便是福、桂二藩。”

此話一出,堂上衆人臉色立變,黃宗義、林時對、金堡等人,立刻站起身來,“福藩絕對不行~~~”

第1034章戰象衝陣第1046章俄軍偷襲第983章朱慈烺的反擊第124章豫南兵備道第204章扳回一城第470章王師上岸第312章龜孫,你跑呀。第344章何騰蛟兵發荊州第768章河東局勢第15章大明國情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229章劉良佐授首第969章尋找祥瑞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184章爭先投靠第801章兵臨太原第987章大戰開啓第497章攻取嶽州下第925章一定要搞到海船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991章汝南陷落第489章求錘得錘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643章正金錢莊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825章收拳蓄力第912章圍剿劉黑子第463章多鐸退兵第593章汝南保衛戰下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453章送多鐸一個驚喜第151章破敵策略第96章決戰中州十二第1031章襲擾糧道第61章瓜分戰果第949章清軍決河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250章自生火銃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867章救援先鋒第1005章進入南京第230章馬總督覺得高義歡還不錯第346章孫可望經略荊州第757章氣死代善第555章重塑信心第452章兵臨汝寧第946章對射第401章氣殺我也第965章福江藩第992章穿插突進第59章借錢糧第654章針對高義歡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569章馬軍對衝第846章城中內訌第26章半渡而擊第224章炮擊壽州第505章偷襲左軍第864章西魏包圍網第302章追至汝州第228章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第667章短兵相接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491章魏武軍飄了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932章夜斬馬光輝第238章上朝(三)第33章兵圍商丘第1017章激烈搏殺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629章代善撤軍第732章拒絕聽命第337章被打臉了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579章北上督戰第548章打出空間第533章陳名夏建言三策第867章救援先鋒第217章建立自己的手工業第904章進擊的孫可望第513章返回南陽第826章臨戰前夜第210章湖廣形勝第325章範永鬥要砸盤第676章牛金星獻降第411章陳圓圓第369章延安失守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918章黃土崖大捷第154章突襲韃營上第384章拿下夷陵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624章多鐸收兵第697章海上航行第182章先取荊州再徵巴蜀第330章魏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