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集結

經過了深思熟慮和各方面的權衡,羅斯福總統在9月21日通過了國會的授權,宣佈美國全國進入戰時緊急狀態,所有18-35歲的適齡人羣都需要去當地的聯邦預備役機構進行登記,全國90多種商品被列入戰爭物資,不允許私人進行買賣和囤積,全國的報刊和廣播公司的出版物和新聞稿都需要經過聯邦政 府專門機構的審覈纔可以出版和發佈,股市和金融市場也被聯邦政 府更加嚴密的控制起來。

除此之外,羅斯福總統特意召見了西部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和中部戰區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並任命他們爲新組建的美軍中西部戰區總司令和總參謀長,負責帶領美軍向聯邦佔領軍發起全面的反擊。

爲了說服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兩個人來擔任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職務,羅斯福賦予了他們幾乎無限的權利,他們可以調動美國國內的任意一隻部隊,不管它是隸屬於海軍、空軍或者陸軍,而且他們還可以調配美國全部的軍用物資,甚至包括美國海軍的大西洋艦隊。

另外,在兵力配備上,羅斯福也充分相信這兩位美國將領,全美國陸軍包括空軍和海軍總共110萬正規軍和90多萬預備役軍隊都由他們連個人任意挑選,就算是全要走都可以,此時羅斯福幾乎把全美國都交了出去,他只期望能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阻止聯邦空軍的轟炸並帶給美國人民一場勝利,哪怕是付出慘重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上任之後的麥克阿瑟和艾森豪威爾馬上行動起來,他們不再顧忌調往前線的部隊會不會遭到聯邦飛機的空襲,給所有接到命令的美軍部隊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在西部戰區司令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位置。

這次西部戰區共計從後方調上來近70萬陸軍,他們被分成了3個集團軍羣分別向蒙大拿、猶他、亞利桑那3個州集結,另外還有15左右的加拿大軍隊也被美軍督促着,從落基山脈東側翻越羣山。向溫哥華方向運動。

這次麥克阿瑟和他手下的美軍將領們不打算再用什麼取巧的戰術了,總統已經授權,他們不再怕失敗和傷亡,而且這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一戰,如果大勝了,美國還有翻盤的機會,如果失敗了。也就不用考慮什麼後路,這已經是全美國幾乎全部的作戰力量了,雖然後備役軍隊還在快速擴軍,但是那些連戰場都沒見過的新兵蛋子只能是紙面上的數據。

美軍如此大規模的調動,並且非常反常的不顧忌聯邦飛機的空襲,聯邦駐軍就算想看不見也不成。這麼明顯的動作只能說明美軍要拼命了。這種情況是聯邦軍隊早就預料到了的,德克薩斯州的所有大城市都遭到了空襲,雖然還沒有徹底摧毀當地的石油工業,但是如果美軍再不有所動作,德克薩斯州遲早要被炸爛。

面對着美軍的頻繁調動,聯邦空軍幾乎動用了所有的轟炸機和攻擊機,整日不停的向東邊各條公路上涌動的美軍部隊發起空襲。從亞利桑那到蒙大拿,從聖迭戈、西雅圖、波卡特洛起飛的聯邦飛機每天都會在各條主要公路的上空同美軍飛機進行纏鬥,而下面就是滿公路的美軍隊伍,他們冒着空襲的危險,向集結地強行軍,所有從中東部通向猶他州、蒙大拿州、亞利桑那州的公路兩旁都可以看到無數冒着煙的美軍卡車、坦克和墜毀的雙方戰機。

聯邦國防部收到前線發來美軍正在策劃大規模進攻的消息後,也立刻把手中的3個師兵力裝上了運輸船隊送往前線。現在從聯邦國內東部各主要港口裡,每天都有遠航運輸船隊出發前往珍珠港或者西雅圖、聖迭戈港。船上都裝滿了彈藥、火炮、飛機、坦克、水泥,這些船隊中只有三分之一是聯邦海軍或者陸軍的運輸船,其它的都是聯邦政 府僱傭的民間航運公司,也包括中華民國和南r本的遠洋船隊,甚至聯邦海軍的多艘航空母艦都開始充當燃油和飛機的運輸平臺。

如果說開戰的前幾月還是雙方在進行試探,那麼從9月份開始,南海聯邦和美利堅合衆國都已經把戰爭的機器全部開動了。現在兩國開始拼國力拼戰略資源的儲備了,戰爭一旦進入到這個階段,雙方都很難再講和,不拼出一個勝負來是不會結束的。因爲這樣的戰爭已經傷到了各自的內臟,如果不能獲勝而得到戰爭賠償,這個內傷是無法醫治好的,按照俗話講,就是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雖然美國是在本土作戰,佔着地利和人和的優勢,但是他們在武器裝備上的落後,造成了他們不得不動員更多的軍隊和物資,去抗衡聯邦的少數部隊,再加上運輸途中被空襲而損耗的數量,美國政 府在後勤的壓力上,一點都不比南海聯邦這種跨越大洋的遠途運輸輕,這也是爲什麼聯邦軍隊一直不願意向北美投入大量兵力的主要原因--後勤壓力太大。

美軍調往前線的隊伍,越靠近聖迭戈、波卡特洛地區,遭到的打擊就越強,失去了美軍飛機的保護,聯邦飛機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起來,他們甚至出動了鷹式地面攻擊機,用超低空的方式對公路附近的美軍進行掃射。這種飛機是專門用來攻擊地面目標的,它有着厚厚的裝甲和強大的對地火力,除了敵方的戰鬥機和大口徑防空炮之外,誰也拿它沒辦法,只能眼看着這個大傢伙從幾十米的空中慢慢飛過,向地面上的美軍傾斜着重機槍子彈和小口徑火箭彈。

在進入了聯邦防區300公里的範圍之後,美軍各路部隊受到的損失就開始直線上升,尤其是那些從東部剛剛調過來的美軍,他們沒有見過聯邦空軍的厲害,經常爲了趕路而全體擁擠在空曠的公路上,或者在休息的時候密集的待在公路兩側,這簡直就是給敵人飛機預備的大餐,有幾次美軍甚至出現整團整團的部隊被聯邦飛機消滅在行軍中。

但是這些傷亡對於幾十萬部隊來說,只能算是小損失,但是他們的重裝備損失就有點大了,很多部隊歷經了千辛萬苦抵達了集結點,人員還算齊整,但是重裝備往往丟了一大半,這讓西部戰區司令部非常惱火,但是光生氣也解決不了問題,現實就是這樣,聯邦的空中力量完全控制了它防區300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天空,美軍飛機在這個範圍之外還能依靠數量和聯邦空軍糾纏糾纏,一旦進入了這個範圍,就完全成了聯邦飛機的天下。

爲了對付聯邦空軍的瘋狂進攻,西部戰區司令部不得不下令所有集結部隊在穿越空曠地區時必須採用夜間行軍的方式,只有在附近有樹林或者山區中,纔可以在白天行軍。

戰鬥還沒有開始,美軍就受到了後勤運輸問題的困擾,他們的卡車、火車經常會遭到飛機的轟炸,損失很大,而且蒙大拿、猶他、亞利桑那這幾個州的鐵路、公路和橋樑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聯邦空軍爲了阻擋美軍的前進,甚至把幾座靠近交通線的水庫大壩給炸燬了,使得美軍的後勤部隊不得不繞道。

但是美國政 府和軍方這次是下定決心要和聯邦部隊死戰了,不管損失有多大,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裝備和物資向前線運輸,在這一點上,充分體現出來美國的高度工業化優勢。(未完待續。。。)

第42章 登陸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13章 基礎建設第68章 絕密單位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41章 未雨綢繆第52章 戰備(二)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58章 “潑婦”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5章 深挖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13章 基礎建設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0章 外籍軍團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5章 菊凋零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95章 猶太人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20章 羅德島第45章 民國(一)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1章 名不副實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44章 革命(二)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9章 藍飄帶獎第74章 皇帝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4章 本土防禦第22章 東海岸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54章 仇恨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53章 活話劇(一)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1章 南北日本第9章 遇襲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2章 進攻澳洲第57章 B-17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11章 裁決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1章 對壘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4章 德奧統一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46章 騷擾第64章 收網第56章 雷達第31章 南北日本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53章 活話劇(一)第106章 妥協第20章 按兵不動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65章 夜間空襲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39章 珍珠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