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偷襲成功

“蟈蟈”小分隊在抵達加拿大西部海域後,轉悠了2天,一條正經船也沒見到,那些小漁船根本就不是目標,雖然是挑釁行動,但是聯邦海軍也不能無恥到用潛艇去對付小漁船程度。

茫茫大海上找不到加拿大船隻,那就只能去港口附近搜尋了,“蟈蟈”小分隊在地圖上找了半天,只能選擇了溫哥華港,因爲加拿大西海岸根本就沒啥大港口,想在那些小漁村一樣的地方找到加拿大海軍,難度太大了,只有這個溫哥華港,還算是個大港口,這個規模的港口裡,怎麼也得有2艘海軍艦艇吧。

但是在靠近溫哥華港之後,“蟈蟈”們都傻眼了,這裡的海上航道太複雜了,整個溫哥華港深深的躲在溫哥華島以東,而且海灣裡還有無數個小島橫亙在航道上,雖然聯邦海軍手中有詳細的航道圖紙,但是想從這裡進入港區,也是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

更讓“蟈蟈”小分隊難辦的是這個航道的南側就屬於美國境內了,離此幾十公里之外就是美國的西部大城市西雅圖,港灣裡的加拿大軍艦一艘沒看到,美國巡邏艇卻是接連不斷的出現。

本來這個任務就是個高危險的活,“蟈蟈”們也顧不上計算成功率了,留下了2艘潛艇在海灣外面當做接應,其餘的3艘潛艇在傍晚跟隨着一艘加拿大貨輪悄悄的向港區內潛去。

由於南海聯邦在太平洋上一直是美國的主要假想敵,在加上它又公然入侵和佔領了澳大利亞,對美國的威脅驟然上升,所以美國海軍在西海岸一帶的防衛還是比較上心的,不光太平洋艦隊比原本歷史上的太平洋艦隊規模大了不少。在西海岸很多重要港口處還都安排了裝有潛艇探測器的巡邏艇進行巡邏,嚴防有可能進入港區的聯邦潛艇。

今天在西雅圖港外執勤的是2艘“克萊姆森級”驅逐艦,舷號dd-211和舷號dd-258的奧爾登號和奧克利號。這種比較老式的驅逐艦是美國在20年代製造的,一共生產了150多艘,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艦體中部有4根菸囪。這些驅逐艦大部分都被美國政府援助給了英國海軍作爲船隊的護航艦艇。剩下少部分則留在太平洋艦隊中,作爲一些港口的巡邏艦艇。

當這兩艘驅逐艦行駛到喬治亞海峽美國一側的出口附近時,奧爾登號上面的潛艇探測器裡突然出現了一個回波,探測器的操作員在檢查了機器和海面情況之後,確定這不是機器故障或者海上其他障礙物的誤報,立刻就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驅逐艦的艦長。

在收到這個情報後。這位美國驅逐艦艦長並沒有立刻採取行動,而且向西雅圖港口方面詢問了今天晚間的船隻通航情況,在等待港口回覆的時候,這個回波又從探測器上消失了。這位艦長也就沒再繼續搜索附近海面,而且繼續按照預定的航線進行巡邏。

這也不能怪這位艦長工作不認真,因爲奧爾登號上面的潛艇探測器是今年年初才安裝上去的。不僅機器是新的,操作員也是新培訓的,由於美國海軍近幾年在艦艇上普遍安裝了這種機器,所以在操作人員數量上有些跟不上機器的安裝速度了,很多操作員都是艦上的通訊兵臨時去反潛學校培訓半年,然後就擔任探測器的操作員。

雖然半年的培訓基本已經能夠滿足正常操作潛艇探測器的工作,但是這種探測器還在使用示波器來顯示回波的波形。通過波形的變化來判斷反射物的方位和數據,這就非常考驗操作員的經驗和實戰能力了,遠不是幾個月的培訓就能完成的。

由於這種潛艇探測器經常誤報,所以驅逐艦上的官兵對這個玩意並不是太信任,他們對於另一種反潛裝置水聽器反而更看重一些,在剛纔潛艇探測器發現信號的時候,水聽器裡並沒有明顯的發動機噪聲,所以大家又把這次當成了誤報。

3個小時的海上巡邏任務馬上就要結束了,奧爾登號和奧克利號正要從喬治亞海峽中右轉回到西雅圖港。就在這時,一陣悶雷一樣的響聲從10多海里之外的溫哥華港區傳來。然後驅逐艦桅杆上的瞭望兵也發來了信號,在10多海里之外的海面上,有船隻起火燃燒,還伴隨着類似爆炸一樣的現象。

面對這種情況,2位美國驅逐艦指揮官立即採取了行動。那就是越過美加邊境,向出事地點駛去,在他們看來,這裡和美國沒什麼區別,如果只是因爲一條並不存在的海上邊境線就不去營救落難船隻的話,這個事情傳出去要比隨意穿越美加邊境更嚴重,兩國的新聞界就得把這兩位艦長用吐沫給淹死。

10多分鐘後,2艘驅逐艦來到了事發地點附近的海面,這裡已經又2艘小漁船先趕到了,它們正在搭救落在水中的人,那艘出事的船現在已經看不到蹤影了,2艘驅逐艦也放下救生艇,加入了援救的行列。

但是當幾名落水的人被救上來之後,2艘美國驅逐艦的指揮官都發怒了,因爲這艘出事的船是加拿大皇家海軍的巡邏艇,倖存的水手長告訴美國同行,他們的船是被一枚魚雷擊中才沉沒的,在魚雷擊中船體前,左舷的水手和艦長都清楚的看到了水中的航跡,大部分左舷的水兵連同艦長都在爆炸中失去了蹤影,當時他在船尾,直接被衝擊波拋進了大海。

潛艇!!!魚雷攻擊!!!這兩個詞深深的刺激了2爲美國海軍艦長,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居然有潛艇會溜進海灣來攻擊加拿大海軍的船隻,這簡直就是在抽美國海軍的大嘴巴,誰不知道加拿大海軍就是名義上的存在,他們的軍艦連200海里都開不出去,只能在港口附近自娛自樂一下,就這樣的老實孩子居然還有人上門欺負,這個真沒法忍。

2名美國驅逐艦艦長稍微商量了一下,就各自回到艦上,一邊向美國太平洋艦隊發報,一邊拉響了警報,在海峽中搜索敵方的潛艇。由於海峽是在是太狹小了,“蟈蟈”小分隊的3艘潛艇在進入海峽之後,只能維持在潛望鏡深度,一點一點的往裡挪,好不容易在溫哥華港外發現了一艘慢騰騰行駛的掛着加拿大海軍旗的近岸巡邏艇,3艘聯邦潛艇商量了一下,只留下了一艘潛艇對目標進行攻擊,其餘的兩艘潛艇先撤出海峽,給負責攻擊的潛艇留出撤退的水道。

攻擊一艘好不防備,航速只有10多節的巡邏艇,對於這些聯邦海軍潛艇兵來說,還不如演習難度大呢,只用了一枚魚雷,這艘400多噸的小鐵船就成了一個火球。完成了攻擊的潛艇只看了1分鐘,就收起潛望鏡,等着對方前來救援的船隻抵達,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艘加拿大海軍的軍艦當獵物。

誰知道2艘美國驅逐艦居然越過邊境跑到加拿大這邊來了,潛艇上的指揮官這下可犯難了。攻擊吧,紀律不允許,這次的任務只包括攻擊加拿大海軍軍艦,不許攻擊美國海軍。跑吧,潛艇指揮官知道美國海軍大部分軍艦都安裝了潛艇探測器,雖然不是很靈敏,但是在這種狹小的海峽中,潛艇無法深潛,也無法機動,被發現的可能性很大;耐心潛在水裡等這驅逐艦走吧,也不成,2艘驅逐艦好像正在進行反潛搜索,早晚會把自己定位嘍,到時候再想跑就跑不了了。

潛艇裡的聲吶兵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的艇長驅逐艦的反潛圈離自己越來越近了,再不走就真走不了了。年近40的艇長咬了咬牙,命令潛艇以慢速向海峽出口運動,並冒險把潛航深度下降了10米,按照海圖上的顯示,這已經是潛艇可以航行的最深深度了,爲了能夠逃出去,艇長不得不冒險一次。(未完待續。。。)

第34章 偷襲成功第25章 菊凋零第64章 計劃破產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42章 車禍第145章 33號舞伴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48章 民國(四)第6章 再次談判第29章 勢均力敵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6章 也算悲壯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3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2章 佈網(三)第78章 電視轉播第72章 誘餌(一)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130章 懷疑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42章 登陸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66章 聯邦缺鐵第57章 B-17第90章 集結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75章 7、8、9三個省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38章 不夜城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9章 暈倒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64章 收網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0章 攻心戰第75章 7、8、9三個省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章 聯合調查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4章 賭約第62章 巴頓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6章 戰略轟炸第77章 他的理想第3章 行蹤泄露第20章 按兵不動第23章 親王喬治第21章 問題(二)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1章 漏網之魚第74章 皇帝第86章 險勝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120章 羅德島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61章 佈網(二)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23章 親王喬治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5章 得寸進尺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35章 大訂單第66章 聯邦缺鐵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74章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