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甩賣潛艇

“賣!他們要多少咱們賣多少,另外問問他們,許可可以賣,技術也可以賣,但是製造潛艇的鋼材和特種合金他們自己能生產嗎?如果不能,那麼就告訴他們,沒有這些鋼材和特種合金,潛艇下水之後就是一個鐵棺材,不用敵人攻擊,自己就沉了。”這是劉芾對於蘇俄海軍提出的要求的最後答覆。

經過了反覆的磋商,最後,蘇俄海軍固執的堅持了自己的要求,必須連同生產許可和技術一起買,鋼材等原料由蘇俄海軍向南海聯邦購買。並且又增加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求南海聯邦海軍協助蘇俄海軍,在他們的波利亞爾內修建一座潛艇基地。

但是,蘇俄海軍不是用貨幣來支付上述的這些款項,他們沒錢,也沒有什麼貨物可以交換,現在俄國境內還在打仗,而且國聯正在對蘇維埃政府採取封鎖,所以蘇俄海軍提出了一個支付的方式,那就是用黃金和藝術品支付這筆軍購費用,不用問啊,那些黃金和藝術品都是蘇維埃政府沒收的俄國皇室和貴族的資產中的一部分。

在經過了劉芾的同意之後,這筆總額在5000萬美元的交易終於搞定了,其中1900萬美元爲30艘潛艇的貨款,而其他的3100萬美元爲潛艇的備用魚雷和20名聯邦海軍技術和培訓人員爲蘇俄海軍培訓潛艇人員的費用。

蘇俄海軍將用68噸黃金支付這筆費用,然後由南海聯邦境內的一家銀行,向蘇俄海軍提供1億美元的10年低息貸款,用以購買潛艇的生產許可和技術以及建造潛艇基地的部分費用。

這次蘇俄海軍和南海聯邦的軍購交易一直處於嚴格的保密之中,而交易也將採取秘密交易的方式,再蘇俄海軍支付了頭一筆貨款之後,10艘改裝好的聯邦潛艇將由聯邦海軍的潛艇部隊負責駕駛,由5艘開往德國的運糧船做掩護,穿越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向北直抵巴倫支海,最終停靠在波利亞爾,這也算是聯邦海軍給蘇俄海軍搞的一次潛艇實戰演習,而其後的20艘潛艇也將在一年之內,分成2到3批駛往波利亞爾。

相對於蘇俄海軍對潛艇的如飢似渴,智利、阿根廷、巴西和意大利等國就顯得比較猶豫了。一方面,他們的國內情況比較負責。存在着不同的勢力,有的傾向於英國,有的傾向於美國,有的喜歡戰列艦,有的願意發展飛機母艦,意見很難統一;另一方面。他們國家的海軍並沒有解除過潛艇,也沒有這方面的作戰經驗,雖然南海聯邦海軍潛艇的大名和赫赫戰績他們也早有耳聞,但是如果購買了這些潛艇,能不能在自己國家的海軍手中發揮出正常的水平他們心裡也沒譜。

最後,還是智利人更急迫一些,因爲他們國家的海軍中。2艘主力戰列艦建好之後,就被正在打一戰的英國人給徵用了,雖然賠償了全部建造費用,但是智利海軍一直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戰艦可以使用,面對着阿根廷海軍的擴張,智利海軍心急如焚。

但是戰列艦這個東西,不光是造價昂貴,而且從設計到建造然後再到最後的舾裝和海試。沒有3年時間就別想拿到手,而智利人已經等不了那麼久了,他們急需可以對抗阿根廷海軍戰列艦的武器,於是,當智利海軍代表在基隆外海觀看了南海聯邦海軍給他們演示的潛艇作戰羣相互配合,對大型艦隊進行有效供給的實彈演習之後,立刻就下了決心。先行購買15艘“金槍魚級”潛艇,組成自己的潛艇部隊,用來對抗阿根廷海軍的戰列艦。

“大黃魚級”和“金槍魚級”潛艇的建造時間大多在1900年以前,至今的使用年限以超過了20年。按照當時的造價,一艘“大黃魚級”大概需要120萬美元,而一艘“金槍魚級”需要150萬美元。而聯邦海軍賣給蘇俄海軍的兩種潛艇分別是按照70萬和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的,這個價格還包括了艇上攜帶的魚雷和一部分常用配件,所以劉芾覺得已經很仁義了。

智利海軍並沒有在價格上做過多糾纏,他們同蘇俄一樣,提出了用貨物衝抵一部分貨款的要求,而智利人能夠提供的貨物,就是他們國家的特產,硝石。

硝石這種礦物用處非常大,也非常多,它不僅是一種顏料,也是製造火柴、玻璃、化肥和火藥的必需品,還可以提取硝酸鉀,用於化工、機械、製藥、食品加工等多種領域,而智利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生產天然硝石的國家。

對於智利海軍的這個要求,南海聯邦政府欣然接受,硝石這個東西聯邦也不產,而且用量還不少,用硝石當貨幣對於聯邦來說,一點都不純在障礙。於是,兩國政府一拍而合,在智利政府的第一艘運送硝石的船抵達達沃港之後,15艘“金槍魚級”潛艇就會啓程前往智利,聯邦海軍的培訓人員,也將隨之抵達智利,並幫助智利海軍建立起一支能夠作戰的潛艇部隊,當然了,這些培訓也不是免費的,如果仔細算起來,比買潛艇都貴。

1922年3月,英、美、南、法、意5國,經過幾個月的談判,終於達成了一致,共同簽署了一份裁減各國海軍裝備和限制海軍作戰艦船噸位的協議,由於這份協議是在美國華盛頓簽署的,所以就叫做《華盛頓海軍條約》。

在這份海軍條約中規定:

英、美、南、法、意5國的主力艦總噸位比爲5:5:4:1.75:1.75,而按照現在各國現有的主力艦,做出了一個噸位的保留數量,英國將可以保留558950噸的主力艦;美國保留了525850噸的主力艦;南海聯邦保留456160噸主力艦;法國保留221170噸主力艦;意大利保留182800噸主力艦。

簽約各國在簽約之日起,就不能再建造噸位超過35560的戰列艦,也不能建造噸位超過27432的航空母艦,而戰列艦的主炮口徑不得超過406毫米也就是16英寸,其他戰艦的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03毫米也就是8英寸。

另外,條約中還規定了如何替換老舊船隻,如何規定商船的規格,如何禁止買賣退役軍艦等協定,由於南海聯邦的堅持,這份條約中未對潛艇進行限制,潛艇的噸位也將不算在主力艦噸位中。

相對於簽約的各國都需要退役拆解一部分軍艦,南海聯邦不光連一艘軍艦都不用退役,而且離45萬多噸主力艦的距離還差好遠,由於聯邦海軍沒有戰列艦這種非常佔噸位的大傢伙,所以光靠幾艘飛機母艦和重巡遠遠湊不夠這個標準,所以這個條約對於南海聯邦的海軍發展來說,短期內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無非是限制了聯邦建造飛機母艦的噸位和數量而已。

簽訂和條約,下一步就是各國派遣觀察團,開始互相覈對其他簽約國的海軍艦艇數量和噸位,然後編成各國的海軍花名冊,按照這個花名冊去核對各國都應該留那艘,退役那艘,拆解那艘。

對於這個工作,劉芾還是比較敏感的,他立刻吩咐內務部和軍情局一定要牢牢的盯住這些前來覈查船隻數量和噸位的觀察團成員,能看的可以給他們看,不能看的一眼都不許看,而且所有船隻都只能在達沃海軍基地核查,其他海軍、空軍、陸軍基地一律不開放,並且要嚴格限制這些觀察團成員的活動範圍。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就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剛剛簽訂後不久,南海聯邦出售潛艇的事情就被英國政府發現了。雖然智利政府和海軍已經非常努力的保守着這個秘密,但是在英國勢力非常強大的智利,這個消息還是被人透露給了英國方面。

第61章 佈網(二)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6章 貴族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78章 電視轉播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38章 珍珠港第4章 德奧統一第8章 三路並進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95章 猶太人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6章 戰爭擴大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8章 絕密單位第2章 登陸難第52章 戰備(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69章 建國(一)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36章 蘇德宣戰第57章 情報工作第2章 以戰代練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17章 渾水摸魚第43章 革命(一)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2章 移民潮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30章 Z字旗第18章 西線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00章 毒氣彈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22章 水下幽靈第78章 撒達母炮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50章 飛機二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3章 歐洲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39章 珍珠港(二)第37章 有點緊張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4章 德奧統一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4章 裝病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143章 車禍(二)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67章 核反應堆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51章 戰備(一)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22章 問題(三)第7章 爪哇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72章 誘餌(一)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41章 海南島(三)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84章 得手第74章 皇帝第22章 進攻澳洲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