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

由於聯邦的通告與聯邦軍隊登陸東馬來西亞都在同一天,英國政府並沒有來得及做出及時的反應,而它在遠東的部隊更是大部分都矇在鼓裡,很多英軍軍官在成爲了聯邦軍隊的俘虜之後,還詢問聯邦軍隊爲何突然對英屬馬來西亞發起進攻,在得到回答之後,才知道由於自己的國家操縱國聯,企圖給荷蘭人撐腰,結果激怒了南海聯邦,聯邦政府決定用佔領東馬來西亞來回應國聯這份通告,並向世界各國證明一下,在東南亞這塊區域中,到底應該是誰說了算。

登陸的第3天,聯邦陸軍協同聯邦海軍,從陸地和海上同時包圍了古晉市,這裡是東馬來西亞沙撈越地區的最大的城市,也是英軍駐東馬來西亞的指揮部所在,城中的英國第十一印度旅的旅長在經過了3個小時猶豫之後,向聯邦陸軍投降了,在投降之前,他已經用指揮所中的電臺向位於新加坡的英軍駐馬來司令部通報了自己的處境和他所知道的聯邦軍隊的裝備和規模。

在英軍第十一印度旅投降之後,整個東馬來西亞境內,就再沒有英軍的部隊了,而那些僕從軍隊,在看到自己的主人都投降了,還能有什麼戰鬥的慾望就可想而知了。

“3天,只用了3天”這就是在聯邦政府宣佈佔領東馬來西亞和文萊之後,《紐約每日時報》的特刊封面上的標題,在整版的大標題旁邊,是一張當年劉芾赴美參加羅莎莉亞葬禮是的照片。

在這篇特刊中,詳細介紹了南海聯邦這些年走過的軌跡,並且着重介紹了聯邦政府在一戰當中,向雙方同時出售各種物資的情況,最後指出,正是由於當年美國政府的縱容,才導致了南海聯邦能夠借勢而起,並最終成爲了一個對抗西方文明的獨裁大國。

雖然《紐約每日時報》拼命的給南海聯邦臉上抹黑,但是還是有很多報紙中性的報道了這次衝突的前因後果,當那份國聯的通告和南海聯邦總統的發言被轉載上報紙之後,很多美國人終於明白了南海聯邦不是喪心病狂的對抗西方文明,而是由於國家和政府遭到了西方的羞辱,而選擇的一種反抗方式,當然了,這種反抗方式有些過於激烈,不過很多美國人並不反感。

但是這種情況在英國乃至歐洲,卻是另一個樣子,英國的多個城市都爆發了遊行示威,英國的普通人們被剛剛取得的一戰勝利衝昏了頭,他們絲毫沒有考慮在昨天,白糖還不能按需供應,香料的價格也是戰前的5倍之多,很多家庭中都少了一位甚至二位年輕人。

英國政府根本就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成這個樣子,當初荷蘭人向國聯提出要求時,英國人和法國人都想借着荷蘭人的訴求難爲一下南海聯邦,而且爲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拉上了美國這個壯男。本來,這種利用國際勢力,打壓其他新崛起的國家的事情他們經常幹,受打壓者一般都是選擇忍耐或者妥協,而在佔到便宜滿足了面子之後,這幾位世界老大也就借坡下驢,回家偷着樂去了。

這次,雖然對手有點硬,但是國聯外加美國的勢力更是有史以來的最強欺負人陣容,幾國政府在發出那份通知之前,已經商量了多次,都覺得這次不能輕易放南海聯邦過關,至少要讓他把蘇門答臘島給吐出來,並且掌握在南海聯邦手中的潛艇技術,也必須拿出來,否則,在遠東留着這麼一個海軍利器,對各國在遠東的利益來說,都是一個大麻煩。

小算盤打得嘩嘩響,但是現實無情的給了這幾個不懷好意的國家一個大大的耳光,直抽的英國人找不到北,法國人頭腦發矇,美國人咧着嘴噝噝抽冷氣。

這個南海聯邦居然不按照套路出牌,既沒有抗議,也沒有叫屈,並且用極快的速度,連解釋和撤退的機會都不給這幾位大哥,把捋胳膊挽袖子的架勢都省了,直接一拳就打過來,看聯邦的急切之情,好像早就盼着英國人來惹自己。

這一拳光打得急也就罷了,這拳還又準又狠,打得英國這位世界大佬鼻血長流,顏面全無。

這下,本來還可以通過各種外交手段和政治手腕來解決的問題,直接升級成了南海聯邦與英國政府之間的戰爭,英國人不僅要應戰,還得儘快應戰,而且這場戰爭還必須要贏,不光要贏,還要贏得風風光光的,把對手打趴下之後,自己的身上土都不能多沾,這樣才能顯示出大英帝國作爲世界第一大帝國的正確性和必然性。

1920年3月11日,大英帝國向南海聯邦宣戰,同日,法國和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都向南海聯邦宣戰,而美國政府也打算按照之前和國聯的約定,一起向南海聯邦宣戰,但是美國政府提交的宣戰提案,又被參院給否了。

宣戰是宣戰了,但是宣戰的這些國家中,法國已經在一戰中被打殘了,讓它真正派遣海軍去遠東參戰難度非常大,而像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國家,即使能夠派兵來攻打南海聯邦,但是他們沒有強大的海軍,由於南海聯邦的大部分領土都是島嶼,沒有海軍,怎麼去參戰?更別說南海聯邦正是以海軍起家的,只要看看日本的現狀,就可以知道南海聯邦的海軍不是花架子了,更別說十多年前,聯邦曾經以一己之力,硬抗5國聯合艦隊,並且幾乎全殲了那幾十艘戰艦。

除去了那些站腳賺吆喝的幫手,真正能對南海聯邦造成實際威脅的,也只有英國人一家了,不過,這時候的英國人也不好過。在一戰中,雖然英國率領的協約國最後取得了勝利,並且成功肢解了德國這個歐洲大陸上的威脅,但是英國人也被德國打出了內傷。

在戰後,英國的海上運輸力量損失極大,至今,南海聯邦的幾十座造船廠內,大部分承造的都是英國人的輪船,雖然英國取得了一些新的殖民地,但是在戰後,很多殖民地都或多或少的爆發了當地人的反抗運動,這讓英國政府非常頭疼。

除了國內的航運業和部分工業受到了很大損失之外,英國在經濟上收到的傷害也非常重,在戰前,美國是英國最大的債務國,而在戰後,美國成了英國最大的債權國,爲了取得戰爭的勝利,英國可以說是砸鍋賣鐵,欠了一屁股債,雖然依仗着遍佈全國的殖民地的輸血,英國人暫時還沒有臉色蒼白,但是身體已經虛弱到一定程度了。

另外,在戰後,美國政府已經提出了未來世界海上力量的分配建議,美國人想和英國人在海上平起平坐,這讓英國這個以海軍爲生命的島國非常氣憤也非常驚恐。

就在英國人準備收拾這個爛攤子時,荷蘭人的一個請求又讓英國人陷入了一場戰爭,儘管英國人從心裡不願意打,也沒有強有力的盟國去幫助自己,但是東馬來西亞的被佔領,把英國人逼上了戰爭的道路,無法回頭。

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6章 衝鋒隊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56章 一戰爆發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32章 移民潮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30章 懷疑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42章 登陸第53章 實力對比第38章 辛亥革命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76章 捉對廝殺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37章 故人來訪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58章 反貪反黑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66章 聯邦缺鐵第25章 菊凋零第43章 革命(一)第88章 增兵第28章 以日製日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95章 猶太人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40章 決死空襲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29章 沒良心炮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0章 快速艦隊第13章 登陸琉球第58章 反貪反黑第23章 大戰結束第54章 仇恨第11章 海戰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49章 飛機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54章 仇恨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23章 世界輿論第87章 調整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章 聯合調查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17章 電視機第2章 醞釀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05章 博弈(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3章 登陸琉球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章 權力真空第17章 工業基地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8章 制度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7章 調整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30章 拒不合作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99章 關東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