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區分軍銜,臺灣陸海空三軍的軍服上都統一了軍銜的標記,首先是在軍帽上有明顯的帽章,其中紅色的帽章代表空軍,藍色的帽章代表海軍、金色的帽章代表空軍;然後是肩章,除了用顏色區分兵種外,肩章上還有區分士兵和軍官的不同圖案和線條;最後是臂章,除了區分兵種的顏色和軍銜的圖案和線條外,臂章上還有部隊番號和具體信息。除了這些信息以外,每個士兵和軍官都有一條像美國人的那種合金身份牌,它上面除了詳細記載了姓名、籍貫、年齡、部隊番號、血型等信息以外,還有一串12位的數字碼,這個數字碼是由國防部的軍事情報機構開發出來的一種編碼,它記載了佩戴人的入伍時間、檔案編號和在**防部中的登記信息,除了國防部的軍情部門以外,一般人看不懂,也很難解讀,所以這個身份牌是區別一個士兵身份的最權威物品。
除了半自動步槍、輕機槍、重機槍、手榴彈、迫擊炮、加榴炮、裝甲車、地雷這些常備武器以外,這些年,研究所裡的武器開發部門還開發出來一種火焰噴射器。這種由劉芾提出簡單原理,並由研發部門研製出來的新武器由高壓空氣提供動力,在使用時可以把經過稠化的汽油噴射出40米遠並點火燃燒,這種稠化汽油是由一種臺灣產的農藥混合汽油而成,它燃燒能力強於普通汽油,並有強大的附着能力,而且由於內含劇毒農藥,其燃燒後的煙霧也對人由很大的傷害。
這種被劉芾命名爲“滋水槍”的火焰噴射器總重只有23公斤,內裝9升稠化汽油,爲了防止被流彈打中罐體引起爆炸,生產這種噴射器的陸軍機械廠還特意做了一個像鐵鍋一樣的防彈鋼罩扣在了燃料鋼瓶和高壓氣瓶上。
雖然這種武器陸軍並不是太喜歡,因爲他們覺得與其把敵人燒死不如一槍打死,況且這種噴射器還要跑到距離敵人幾十米的地方發射,那不是找死嗎。不過在劉芾的特別關注下,臺灣陸軍還是訂購併裝備了部隊,並按照劉芾的命令,爭取在一年之內,把這種火焰噴射器裝備到每個營,並作爲一種特殊武器使用。
除了火焰噴射器,研究所還爲陸軍研製了一種武器,不過這種武器現在還處於極度保密階段,這種武器被劉芾命名爲“殺蟲劑”計劃,除了少數參與的人以外,連陸軍部的大部分官員都不知道。
說完了陸軍,就該海軍了。自從打完了第一次臺灣保衛戰,海軍就再也沒撈到什麼大型的海戰,除了封鎖日本西南部海域和幾條日本對外的航線以外,就是開着潛艇、武裝商船在日本、琉球、菲律賓、越南、海南島等地的近海來回轉悠,收集當地的水溫、潮汐、大陸架、海水深淺的水文數據,然後交給海軍部,經過統一計算、整理之後,繪製更爲詳細的海圖。
雖然沒有了大型的海上行動,但是劉芾並沒有減少對臺灣海軍的建設投入,原有的大黃魚級和金槍魚級潛艇都紛紛退役並封存起來,鯊魚級潛艇也逐漸更換了新式柴油機、電動機、無線電、聲吶等設備,再加上不斷完善的533毫米重型魚雷,使其的適航性、通訊能力和攻擊威力都有提高。並且還新研製了一款“虎鯨級”的新型遠洋攻擊潛艇,不過目前還在圖紙上,並沒有開始建造。
目前臺灣的潛艇部隊總數量保持在150艘左右,由於海軍基地和泊位的限制,暫時不能大批量裝備更多的潛艇。
除了潛艇部隊,臺灣的水面艦艇近十年來也發展迅速,最初的基隆級驅逐艦經過多年的改進,已經衍生出3個型號:柴油動力型、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其中柴油動力的已經建造了8艘,蒸汽輪機推動的已經建造了4艘,而燃氣輪機的只建造了一艘,由於大功率燃氣輪機的性能還不穩定,所以屬於實驗性質。
另外,洲級重巡也已經建成了3艘,其中2艘是柴油機推動,最新建造的一艘改爲蒸汽輪機推動。而作爲劉芾最爲看重的飛機母艦,只完工了一艘半,第一艘“持國號”已經舾裝完畢,並編入了臺灣海軍第一飛機母艦編隊,正在配合海軍航空兵,在臺灣東南部海域進行秘密戰術訓練;而第二艘“增長號”已經下水,正在舾裝中,估計要到年底才能完成全部裝備的安裝和調試,並加入海軍序列。至於計劃中的第三艘“廣目號”,纔剛剛在基隆海軍造船廠鋪設龍骨,估計要加入海軍序列的話,還得等2年左右。
這幾艘航母的名字都是劉芾從一本佛經中找來的,當時這幾艘飛機母艦的命名着實讓劉芾頭疼了好幾天,由於肚子中墨水有點稀,所以最後不得不借助於書籍,終於在一本佛經中得到了啓示。
其實後世的航空母艦名字劉芾知道不少,什麼英國皇家海軍的皇家方舟號、百眼巨人號;日本聯合艦隊的鳳翔號、龍驤號、天城號、信濃號;美國海軍的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等等,但是這些航母的名字都是別的國家的名字、神和城市,只有唯一的一艘算是準航母的名字是中文,遼寧號。但是現在遼寧屬於中華民國,對於劉芾來說,屬於外國,用外國城市名當自己國家的航母名字,有些不倫不類,所以劉芾決定,還是起一個比較中國化的名字吧。
“持國”、“增長”、“廣目”、“多聞”,這是中國佛教中的四大天王的稱號,他們不僅是神仙,而是還有“風調雨順”的寓意,所以劉芾覺得挺吉祥的,就拿來當了飛機母艦的名字,並且把這個類型的飛機母艦定義爲“天王級”。不過由於臺灣海軍只計劃建造3艘飛機母艦,所以“多聞”這個稱號可能暫時看不到了。
有了飛機母艦,就不能沒有飛機,其實,在這個時代造飛機比造戰艦要容易多了。這個時代的飛機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飛機上唯一一個需要考研科研和製造等綜合能力的部件就是飛機的汽油發動機。而臺灣最拿手的就是小型汽油和柴油發動機,因爲劉芾從後世帶過來一些原型機,而這些原型機除了一些材料之外,已經基本後世的發動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
從臺灣開始研製飛機以後,劉芾並沒有下令大批量生產,只是生產了一小部分,作爲培訓飛行員之用。經過近十年的飛行和訓練,不僅培養出一大批技術過硬的飛行員,而且還找到了很多飛機的設計和製造問題。
一直等到開始建造飛機母艦,臺灣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纔開始陸續裝備新定型生產的幾種戰鬥機和轟炸機。其中,空軍計劃到1913年底,裝備200架“野鴨”型轟炸機和運輸機和100架“軍艦鳥”型的陸軍型號戰鬥機。而海軍航空兵部隊則計劃裝備300架“鰹鳥”型和300架“軍艦鳥”型,用於已經組建的第一飛機母艦編隊和即將組建的第二、第三飛機母艦編隊。
雖然以目前的標準來算,臺灣的海、陸、空軍的裝備都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的水平,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後勁不足,用於防禦綽綽有餘,一旦捲入長期或者大面積進攻作戰,戰線過長的話,以目前臺灣的工業製造能力和資源儲備狀況,不出1年,就將彈盡糧絕。所以,劉芾不打算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什麼大動作,而是把眼光放在了周圍的幾個地方。
首先就是菲律賓羣島,由於地理位置問題,這裡是劉芾勢在必得的一塊土地,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得到菲律賓已經有了5成把握,剩下的5成就要看美菲談判的結果和美國人撤離菲律賓以後,臺灣以何種方式進入菲律賓並實際佔領。
另外,劉芾還看上了屬於法國的殖民地越南,對於缺少金屬資源的臺灣來說,越南可算是一塊大肥肉。按照劉芾在後世瞭解到的情況和那本旅遊手冊上的介紹,越南不僅礦產資源豐富,而且種類也非常多,品質更是上等。其中煤、鐵、鋁、石油都是臺灣急需的資源,如果能佔領越南,將會對劉芾以後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