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總統和總理

趙澤勇做出的最大讓步就是允許南京政府施行總理制,自己在總理制下當總統。

聽起來很拗口,但其實就是說,自己放棄最大的權力,換取了總統這個名義領袖的位置。

所謂的總統制和總理制,是兩種不同的代議制政治模式,典型的總統制是美國和法國那種制度,總統就是一國的最高權力者,總統擁有的是實權,國務卿是總統任命的。而總理制呢,典型的是後世德國那種制度,總理是最高領導人,總統不過是國家的象徵,有點像英國王室,或者像加拿大總督那種角色。

要區分這兩種制度的由來,就不得不說說英國的民主發展了。當年英國人是君主立憲制,但是這種制度也是在摸索中前行的,大家都不知道國王到底該有什麼權力,不該有什麼權力。在憲法中國王的權力還是很大的,比如宣戰權,對外國宣戰,沒有國王認可是不可能的,在比如立法的權力,一條法律不經過國王的承認是無效的。

可是英國接連出現了幾代國王,有智商不足的,有自閉從不出宮廷的,有因爲一直生活在德國根本就不懂英語的,有好戰分子一直在歐洲打仗根本不回英國的,在這幾代國王時期,國王根本就不管事情,凡事都由首相決定,幾個國王將近一個世紀都是如此,結果就養成了一種傳統,首相處理事務,而國王只簽字。而且變得只有籤同意的權力,沒有否定和提意見的權力了。國王徹底成爲一個象徵。

而所謂的總理制正是以英國的立憲製爲對象設計的,所在國先選出一個總統,這個總統擔當英國國王的角色,也就是隻簽字不管事,一般情況下可以當夠屆滿,不管是國家出問題也好,不出問題也罷,他既不管事也不擔心。一切都跟他沒關係,他就是個簽字的機器。當然這樣的總統存在感是很低的,後世都知道德國總理是女強人默克爾,誰知道德國總理是誰啊,起碼趙澤勇搜遍了腦袋沒這個印象。

現在趙澤勇也要擔任這個角色了。

而南京政府的總理是孫科。孫中山的兒子。

別小瞧孫科,儘管年紀不小,可是也是國黨的元老了。早在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同盟會的時候,還在上學的孫科就是同盟會成員了,資歷深的不可思議。等辛亥革命成功後,孫科總算是從學校裡走出來了,給自己老爹當秘書,嗯。衆多秘書中的一員。

後世有人諷刺說,瞧瞧人家多舒服,在學校裡面上學,就十足的積累資歷,還不到十歲就是革命黨人了。其實說這話的人根本就是無知。或者是看事情從來都抱有惡意。孫中山有很多缺點,包括人性的骯髒面。比如爲了取宋家女兒,拋棄結髮妻子。比如爲了權力,讓手下發誓向他效忠,搞個人崇拜建立個人權力。但是在兒子加入同盟會這樣的事情上,孫中山做的其實是很得人心的。

要知道那時候革命前景根本就是一片渺茫,而造反是要砍頭的,是要誅九族的,歷史上很多人造反都是不會用真名的,比如李闖王等明末八大王,用的都是外號,正是因爲擔心連累家人親戚。而孫中山當時就讓自己的幼子加入同盟會,其實是安革命者們的心,是爲了表明自己革命到底的決心的。當時是給了很多人以鼓舞。這可不是爲了讓兒子做官二代,好早早的積累資歷。

現在孫中山死了,而其他很多原來之所以對孫科有好感,正是因爲當年之事。所以這次選舉完總統後,跟着就選舉了總理,總理候選人本來有好幾個,胡漢民、汪精衛等政治大佬都赫然在列,可惜最後反而由於他們都勢均力敵,反而是這個與世無爭,靠着父蔭的孫科被選上了。大家都希望,孫中山的後人,能夠繼續保證他們的榮華富貴。

按照程序,趙澤勇需要到南京就任總統,然後他要簽字任命孫科爲總理,其實就是確認選舉的結果而已,而且趙澤勇是沒有否定權的,這就是可笑的西方傳統。有人譏笑,假如法院判決國王死刑,國王也只能在判決書上簽字確認自己死刑,因爲他根本就沒有否定權。

當然這是出於一種自覺,一種對傳統的尊重,英國國王從來沒有否定過什麼,也沒有試圖以自己的簽字權力進行某種陰謀,或者試圖將這種象徵性的權力變成實權。同樣的情況還有美國總統的情況,在而二戰之前,所有的美國總統,當夠兩屆之後,就不再進行競選,一直到羅斯福,就是因爲開國的華盛頓直當了兩屆,於是後面的總統都這樣做,這就變成了一種傳統。二戰之後,美國人發現傳統是能夠被打破的,於是爲了防止出現終生總統的情況,他們制定了新的法律,規定了總統任期最多兩屆。美國人的做法,慢慢被全世界學習,基本上各國的任期都是兩屆。

西方人對傳統的尊重,還有對權力交替制度的尊重,是值得人敬佩的。如果同樣的事情放到中國,卻產生出重重的矛盾,沒人願意接受自己的權力被架空的情況出現。孫中山當臨時總統的時候,他表示要建立總統制,後來他讓位給袁世凱,卻要求施行總理制,要架空袁世凱,所以生出後面許許多多矛盾。而南美那些總統,當了兩屆之後卻不願意放棄權力,此時他們會選擇更改憲法,讓總統可以無限連任。就連俄羅斯,普京下臺後,也不過是改爲總理,當一屆總理後,繼續當總統。當然普京是比南美那些政客好一些,儘管他玩弄權力交替制度,讓這種制度顯得很沒有尊嚴,但是好過更改憲法要來強些。

現在南京政府那些政客又在玩弄政治手段了。他們希望像對付袁世凱那樣來對付趙澤勇。給趙澤勇一個虛名,實權還是孫科這個對他們沒有什麼威脅的二代來掌管。

可是事在人爲。趙澤勇之所以願意接受當這個有名無實的總統,自然是有自己的對策的,趙澤勇當然不希望當一個架空的象徵性人物,當然暫時也不想破壞規矩。但是權力遊戲玩的人不同,那結果也是不同的。有心人可以看看後世天朝的情況,每每開會的時候,有一屆是人大委員長跟在總書記的後面,有時候是總理跟在後面。而中國人開會的位置是有講究的,這意味着權力在某種層面上是因人而異的。在比如俄羅斯,普京當總統的時候,一切自然是普京說了算,他當總理的時候,誰敢說他會聽總統的,他跟總統小梅意見相左的時候。你看看是誰會妥協。

趙澤勇不打算破壞制度,但是也不想乖乖當一個象徵,否則他就沒必要爭這個位置了。說白了,趙澤勇希望做民國的普京,名義上自己只是個象徵,做事情掌握權力的是孫科這個阿斗。可是權力這東西看你怎麼用了。

趙澤勇到南京就任的時候,已經是十月底了,又是一年,這時間過的真快。

進南京時候還發生了很緊張的事情,那就是趙澤勇要求南京衛戍部隊跟自己帶去的警衛部隊換防。他可不敢居住在一個被蔣價石部隊控制的城市。而南京的部隊堅決不肯撤出去,爲此趙澤勇不惜調動了自己的長江海軍。嗯就是打撈的那十幾艘英國沉船修復建立的將防部隊,總部設在武漢,調動海軍運送了安慶的蒙自師一個師到達南京,以武力逼迫,最終迫使南京部隊撤出城外,調往無錫駐防。

進城後,在國會宣佈就職,宣佈尊重臨時約法等孫中山時代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此時還沒有完善的憲法,趙澤勇打算自己上臺後要加緊制定,所以暫時還不用向憲法效忠。但是必須宣佈效忠三民主義,擁護孫中山在世時的一些政策不動搖,其中就包括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從這一點上看,此時在國會中,因爲蔣價石的下野,堅持一個純潔國黨的右派是失勢的,而堅持三大政策的左派是佔優的。

就職後第一件事,就是在孫科的總理任命書上簽字,趙澤勇毫不猶豫。

真正的政治遊戲纔剛剛開始啊,自己任命的這個小胖子,不知道玩不玩的轉。

當了總統後,趙澤勇沒打算低調行事,老老實實做一個影子皇帝。而是隔三差五的出去晃盪一下,到處視察建設情況,碼頭上,航道上,工廠裡,田野間,時常看到趙澤勇的身影,而他也是報紙的中心人物,幾乎每天都能在報紙上看到他的照片,而孫科則被人忽視了。

這就是趙澤勇要的效果,權力是什麼,只有當大家都以爲你纔是有權力的,那麼你纔是有權力的,你說的話別人才會聽,哪怕法律規定你並沒有權力。現在蔣價石已經下野了,可是誰要調動一下他的黃埔系試試,那時候你就知道,真正的兵權在誰的手裡了。所以說權力這東西十分的微妙,它是不可捉摸的,甚至掌握權力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失去權力,也許突然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的話再也沒人聽了。

而且權力往往會傾向於找尋有能力的人。比如在一個單位中,幾個領導的權力歸屬不明確的時候,大家往往會聽取那個最有能力的人的意見,而其他領導甚至自己都不想管事,漸漸的大家會發現,真正的權力會變動,變的跟規定情況不相符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儘管趙澤勇現在是什麼事情都不管,所有的事情都是孫科在處理。比如組建新一屆政府,比如制定一系列法律,比如籌集政府資金,發售政府債券等。可是孫科幾乎每一樣做得好的,組建新政府,受到了蔣價石派勢力的強烈干擾阻礙,制定法律文件等基本執行不下去,而發售債券籌集資金呢,也基本上沒人買,他乾的是焦頭爛額,而慢慢的人心就越來越對他失望,大家覺得這個人不靠譜啊。

十二月,也就是在趙澤勇當選總統兩個月後,在孫科充分顯露出來自己阿斗的本性,在大家包括想有作爲的政府官員,愛國的民衆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對孫科產生了失望的感情的時候,趙澤勇覺得自己該出手了。

他決定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對一些國民最敏感問題的態度。

趙澤勇秘書辦召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邀請了各界人等,各地的報社記者。

當記者們看到新聞發佈會的內容清單的時候,大家都瘋狂了,都是熱點啊。結果還沒等新聞發佈會開始呢,大家就把這些內容當作號外發出去了,好像這份內容清單就是了不得的爆料一樣。結果呢,新聞發佈會沒開始呢,就已經超熱了,讓所有人對這場發佈會爆滿了興趣。這倒是有點後世炒作的味道了,某項會議還沒開始呢,新聞媒體就開始熱炒,等開會了,關注的人自然非常多。

“號外號外,趙澤勇總統明日將與報界同仁探討言論自由問題。”

“號外號外,總統府即將召開新聞發佈會接受社會對民生問題的探討。”

“號外號外,南京政府總統趙澤勇將接受記者提問關於裁撤軍閥的問題。”

“號外號外,南京政府總統府將對租界問題做出說明。”

“號外號外,南京趙總統將會對收回海關問題表態。”

“號外號外,趙澤勇將對不平等條約問題接受記者採訪。”

“號外號外,國府總統將就洋人特權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號外號外,趙總統將接受記者對日本山東駐軍問題的採訪。”

中國人對國家層面的問題熱衷程度是空前的,儘管讓老百姓上街遊行,甚至緊緊是投個票都很難,怕受到牽連,一點麻煩都不想惹,可是對國家,甚至是國際局勢卻是十分熱心的。趙澤勇曾經就很看不懂,自己的幾個老師傅,大字都不識幾個,卻天天守在新聞聯播前,探討國際形勢,激烈的討論中國什麼時候跟美國幹一仗。

而現在媒體熱炒的問題,也正是那些敏感的國際外交問題,也正是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比如國府北伐前就一直提到的打到帝國主義,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特權,收過國家主權的一些政策。尤其是日本在山東軍隊的問題,是熱點中的熱點。

而這些問題之所以成爲熱點,也跟孫科政府的不作爲有關係。老百姓熱切希望國家強盛,可是孫科政府在對待洋人的問題上,跟蔣價石政府一樣軟弱。更可氣的是,孫科他們在上臺前,可是以這些問題積極逼迫過蔣價石的,現在蔣價石下臺了,他們在這些問題上也沒有絲毫辦法,洋人就是不妥協,不退讓,通過談判他們收不回來,卻又沒有武力解決的勇氣和魄力,現在就換蔣價石那一派給孫科他們施壓了,整天就這些問題在報紙上發動反對政府的言論。而且不滿的羣衆已經開始走上街頭,孫科的總理府都被圍過三回了。聽說蔣價石已經在積極做準備要再次出山了,當然這次他會當總理,總統還是趙澤勇。

但是趙澤勇不會給他機會的,被趙澤勇打到在地的人,到現在爲止還沒有再次爬起來的紀律,唐繼堯老死異鄉,陸榮廷老死異鄉這都是明晃晃的例子。在趙澤勇看來,被他打到的敵人,就已經失去了再次跟自己爲敵的資本,現在趙澤勇眼裡的對手是那個乳臭未乾的孫科,而這次新聞發佈會就是對付孫科的最佳戰場,而日本在山東的駐軍問題,則是對付他的最犀利之武器。因爲這是老百姓最關心,而孫科政府做的最不好的,是他們民怨最大的問題。

第86節 心理學家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214節 坑兒的鑽石第140節 回家第32節 桂林師第76節 撣邦暴動第67節 隆中對第97節 崇陽出馬第45節 老總有請第13節 代理縣政第16節 聯省大議會第3節 事情鬧大了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69節 農會在川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223節 各方態度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151節 奇襲第100節 處分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26節 辦報第226節 捷報(1)第167節 捷克式機槍第13節 錢臣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72節 回滇目的第233節 山東戰役第231節 絕境第10節 朱老總第40節 被發現了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10節 金融戰第96節 被配角了第90節 運輸壓力第16節 聯省大議會第200節 五個月第24節 反帝運動第15節 署理蒙自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7節 給我也來一套第84節 這不是賭第98節 王崇陽的算計第204節 農會和工會第11節 成都之戰第209節 對日準備第49節 省長很忙第72節 我愛中國第36節 聯合艦隊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200節 五個月第4節 過牆梯第7節 外務司長第71節 第一親信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204節 農會和工會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05節 蔣價石下野第62節 女權陣地第9節 四大龍頭第81節 北伐路線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62節 女權陣地第138節 達索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100節 年輪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152節 力圖全殲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90節 美國顧問團第113節 萬縣慘案第46節 摩托工廠第91節 演習第10節 朱老總第69節 農會在川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16節 缺錢了第69節 農會在川第140節 回家第150節 遭遇戰第109節 汀泗橋戰役第86節 心理學家第217節 你爸爸是總統了第60節 李白雙雄第14節 三蹦子第4節 過牆梯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67節 女人,香水口紅高跟絲襪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41節 有海盜?第62節 我怕吃苦第41節 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