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並非衝動

將部隊擴充爲戰時的大編制,一個師兩萬人,這樣聯省十個師的部隊就擁有二十萬的兵力了。同時兵工部門還向各個部隊提供了更多的武器裝備,每個主力師的機槍數量達到五百挺,地方師達到三百挺,火炮數量主力師達到兩百門,地方部隊則達到一百二十門,不過給地方部隊這次提供了大量的重炮,在火力上算是跟主力部隊更接近了。

做完了一系列的工作後,趙澤勇也算是清醒了,他發現自己面對恥辱的承受能力可比以前差遠了,可能是因爲隨着力量的增強而脾氣見長了吧,當你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大人罵你幾句你不會太在意,可是當你已經是一個耄耋老人了,一個半大小子抽你一個嘴巴子,怕是你得直接氣死。

不過清醒後,趙澤勇並不後悔自己憤怒時做出的決定。反正是遲早要跟列強對抗的,就像是朱玉德所說的,他們不會和平交出自己手裡的特權的,列強國的治外法權不肯放棄,法國人在西南地區的特權不會放棄,日本在青島、東北的特權不肯放棄,同樣英國人也絕對不會放棄在長江上的特權。

但是長江是中國的長江,這可不是什麼國際水道,不是英國軍艦耀武揚威的地方。可是要把英國軍艦趕出長江,可不就需要武力嗎,靠談判?別扯了,歷史證明最靠譜的手段還是武力。德國人不是說過嗎,能用武力解決的就不考慮其他因素。

而要動用武力卻也需要一個契機,等你強了,也不能說隨便就打,那時候自然是找理由挑起事端。就像日本強大後,不停的在中國找尋的藉口一般,可是總不太被人認同。而萬縣慘案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靠着這一仗,將英國人驅逐出長江流域。不但能夠受到國民的認可,而且有可能被國際輿論同情。

被人欺壓了,自然需要得到補償,這是一條不成文的國際慣例,當然前提條件是,你有讓人補償你的實力。就像英國人打鴉片戰爭。當時可是得到了國際支持的,原因就是愚昧的清政府制度下,林則徐這樣的名臣竟然也採取不審判就要直接困死餓死英國商人的行動。普法戰爭普魯士也得到國際的認同,英國人在感情上都是支持普魯士的,還不是因爲多年以來都是法國在欺壓德國嗎。

現在中國人被人欺凌了,國人自然是羣情激奮。恨不能立刻生撕了英國人,這是民心可用之時,不用反而要喪失民心,國際社會上如何顛倒黑白也混淆不過去英國軍艦炮擊中國縣城的事實,總不會有人會認爲中國人的反彈是無理的,所以即便不能得到世界的支持,那麼也很可能贏得世界其他國家在中英衝突中的中立。這是一個好機會。這個機會可以讓中國只面對英國這一個對手,而不用擔心在來個英法聯軍或者八國聯軍來。

每每在面對外事的時候,中國很難碰到這樣的機會。鴉片戰爭不用說了,儘管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一個國家攻擊中國,可是美法俄等過,無不是在暗中相助。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更不用說了,英法兩個殖民頭子直接聯合起來攻進了北京。後來的各種教案,各種外交爭端,無不是各國同時向中國施壓。爲此他們甚至組成了對華利益陣線,在對中國問題上,以英國牽頭大家共同進退。後來的八國聯軍就是列強在華同一陣線最大的成果。

試想一下,這次中國人忍了,沒有就萬縣慘案跟英國人打一場。從而藉機會收回一些權利,那麼等將來和平了,在想從列強手裡收回權力,可就不是跟一個一個的列強談判了,而是要面對一個共同進退的集團。跟英國人談長江利益,可能日本人會擔心遲早要跟自己談東北問題,從而堅定的站在英國一邊。美國人也會擔心,破壞了英國的利益,也會損害他們門戶開放的利益,因爲英國的利益他們也多少均沾了一點。

面對一個英國人儘管也不容易,可是總好過將來面對一堆團結一致的強盜來的要強吧。這次跟英國人好好打一仗,然後宣佈廢除英國人在長江的權力,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戰爭過後總有利益調整的。就像中法戰爭剛結束的時候,在上海的洋人都覺得中國會趁着武力的勝利結果,收回租界的特權,於是大量的洋人拋售自己早租界的地產。這正是西方人慣有的思維模式和傳統,因此中國跟英國人打仗贏了,收回英國手裡的權利,輸了英國擴大他們的權利,這在他們看來都是正常合理的,倒時只要中國答應不動他們的權益,他們就不會替英國人出頭。

這次萬縣慘案是一個悲劇,同時也是中國人伸張權利的一次契機,中國人不能白死,當然萬縣人不死是最好的,可是那些人已經死了,如果他們的死能換取英國勢力退出長江的話,也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說句政治家不要臉的話,這真的是一次好機會,一次中法戰爭後最好的機會,中法戰爭不懂國際(其實是西方)外交傳統的清政府,以自己的處事原則,本着寬大處理,息事寧人,寬以待人的態度,大方的給予了法國更多的權利,而沒有收回法國人哪怕一丁點特權。這次機會趙澤勇卻不會錯過,他不是李鴻章,聯省不是清政府。

所以決定下達後,趙澤勇再次找到岑春煊他們開會,他向與會的各個政要宣告了自己做的決定,以及軍事部署,並且要求各個地方政要必須盡力配合軍隊的調動,各個地方的資源要向軍隊傾斜,協助軍隊的調動,軍事物資的補給等等。

同時向各個政要表示了,這次雖然是一個悲劇,但是卻也是一個好機會,聯省應該抓住,底線要做到在聯省範圍內,取消英國人的一切特權。並且專門鄭重的向岑春煊表示,自己做這些決定,並非是出於衝動。

第64節 姐姐美嗎第59節 廣西自治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131節 不同兵種的競爭第24節 反帝運動第17節 新軍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4節 種子公司第39節 海盜?海軍?第46節 摩托工廠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63節 張澈歸國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84節 點將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5節 入川請願第32節 桂林師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第204節 農會和工會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233節 山東戰役第38節 張澈第215節 武裝直升機第20節 爭奪代理權第144節 目標顯露第8節 平川第31節 主持海軍(2)第150節 遭遇戰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103節 矛盾重重第35節 三分雲南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92節 廉價承攬合同第80節 海軍班底第93節 前線第129節 收回英租界第80節 出川第24節 反帝運動第30節 倒唐第121節 獵殺英艦(3)第81節 跋扈的英國人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43節 起伏第14節 借槍第200節 五個月第36節 聯合艦隊第13節 代理縣政第9節 四大龍頭第57節 福特拯救者第61節 懲惡揚善第167節 捷克式機槍第211節 新的國家形態(1)第25節 刺殺案第64節 姐姐美嗎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213節 大家擁護聯邦第62節 我怕吃苦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43節 起伏第155節 大胃口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87節 學習飛行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9節 四大龍頭第76節 撣邦暴動第71節 第一親信第217節 你爸爸是總統了第53節 身兼兩職第59節 紡織業先行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88節 昆明市井第107節 森林產業第48節 檢查第67節 女人,香水口紅高跟絲襪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96節 銀行計劃第71節 交戰第42節 發現海盜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36節 聯合艦隊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82節 扶持乾兒子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5節 青黴素第93節 前線第一百十一八節 通告第24節 雲南王家第95節 內訌第61節 再訪女校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8節 平川第32節 桂林師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89節 貴州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