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武漢大戰

咸寧被北伐軍佔領後,吳佩孚終於坐不住了,此時北方戰局已經完畢,由於把大量兵力調動到了南方跟北伐軍死磕,結果吳佩孚沒能力擔任主攻,最後恥辱的把主攻的位置讓給了奉軍,奉軍一鼓作氣拿下了久戰兵癖的馮玉祥國民軍,吳佩孚顧不得勝利後的慶祝,連夜南下湖北。

到了武漢才發現,前方藩籬盡撤,各種戰敗的消息瘋傳,漢口空氣非常緊張,租界堆布了沙包,房租一天天飛漲,汽車、馬車、洋車滿戴箱篋像潮水般流入租界,尤其是有財有地位的人跑得最快,吳佩孚大爲震怒,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吳在軍事會議上痛斥各路將領,並宣佈以劉玉春爲聯軍第八軍總司令,立刻發動反攻。吳佩孚認爲自己到了,軍心就穩定了,士氣必然大振,尤其是自己剛剛在北方消滅了心腹大患馮玉祥的部隊,正是氣勢旺盛的時刻,又帶來了援兵,此時不反攻更待何時。

可是很快自己剛剛任命的劉玉春,就從前方敗了下來,見到吳佩孚直挺挺地跪在地下,滿臉淌着熱淚說:“我對不起大帥,我的人死了一半,請大帥把我正法吧!”

吳佩孚正據案草擬反攻的詳細命令,獲知前線又敗了,停筆嘆了一口氣說:“好,你起來吧,你是盡了最大的力量。現在你仍回前方照料,我決定死在武昌了。”

吳佩孚立刻撕了反攻計劃,決定死守武漢三鎮,他下了三道命令:

(一)任命高汝桐爲漢陽防守司令;

(二)任命劉玉春爲武昌城防司令;

(三)任命靳雲鄂爲武、陽、夏警備總司令。

吳佩孚是下了決心,決定在武漢外圍跟北伐軍寸土必爭,吳佩孚親臨前線,令營務執法總司令趙榮華組織大刀隊分八路把守各要口,監視各軍,遇有退縮官兵即一刀一個。人頭滾滾,一日之間殺了退卻的團營長九人,逃兵正法者不計其數,對於沒有戰意的北洋軍,稍挽頹勢。

吳佩孚雖然用大刀督戰隊和機關槍督戰隊,可是兵敗如山倒,潰兵退就像打衝鋒一樣往回跑。一處處陣地失陷,前線距離吳佩孚的司令部越來越近,潰退的北兵竟向吳佩孚的火車開槍,打死了一名副官和兩名衛隊。

吳佩孚忍痛接受了失敗的命運。不再阻擋退兵,下令設立潰兵收容所,並在險要之地架設大炮以資防守。吳佩孚身邊除了劉玉春是一員戰將而外,四顧已無可用之將,吳佩孚不想用已經不太聽話靳雲鶚,可是靳到底還是一員戰將,勉強臨危又起用了他。

戰火終於告一段落,劉玉春滿頭大汗地跑到吳的火車司令部來,仍然直挺挺地跪下。流着眼淚說:“大帥,一切都不成了,這些敗兵已經喪魂落魄,靠他們守最後一道防線是不濟事的。”

吳佩孚熗然說道:“我絕不放棄武昌。我吳子玉寧肯死在戰場上也比死在牀上好。”

劉玉春慨然站起來挺胸大聲說:“大帥不能死,劉玉春願代大帥守武昌,劉玉春爲大帥戰死,死也瞑目。”

吳佩孚猛然雙淚奪眶而出。他提拔過不知多少封疆大吏,可是事到危急,竟無一人敢挺身任事。面前這名愛將本是一個無名之輩,卻忠義薄天,他慨然說:“事情都壞在峴亭(陳嘉謨)手裡,我不許他走開,要他同負城防責任。”

劉玉春48歲,河北省玉田縣人,身材高大魁梧,頭髮帶着灰白色,他原是第八師第十五旅旅長,並非吳佩孚的嫡系。但是劉玉春卻始終認爲,是吳佩孚提拔了自己,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當吳佩孚東山再起後,左右都是不堪一戰的衰兵懦將,劉玉春帶着自己的部隊忠誠不二的前來投奔,被吳佩孚提升爲第八師師長,繼而又升他爲第八軍軍長,吳佩孚北上攻擊馮玉祥國民軍時就把劉的三團編爲衛隊旅,用爲親兵。南方戰事吃緊時又調這三團馳赴前線,此時人稱劉玉春是吳身邊的趙子龍,其實吳、劉的關係並不長。

汀泗橋之戰一役,劉玉春的三個團長都戰死,39個連長只剩五個,士兵死傷過半。

現在大局糜爛,劉玉春又慷慨獨任死守武昌之責,不由吳佩孚不感慨。

武漢是中國的心臟,長江和漢水的交叉點,京漢和粵漢鐵路的銜接處,華中水陸交通的要衝,東連吳越,西通巴蜀,南接嶺表,北帶中原,自古即爲政略戰略必爭之地,左有鄱陽湖和洞庭湖,右有漢水和襄河,是長江中游的一個盆地,適合守勢的持久戰。

吳佩孚決定死守武漢,而革命軍追擊吳軍時被水淹阻滯,遂使吳軍能從容渡江北逃,一部分退入武昌城內。

吳佩孚覺得,恐怕武漢保衛戰算是他這輩子,打的最後一場仗了,不由悲由心生。

這邊,夏威卻是打過癮了,好久沒這麼痛快了。帶着山地旅一路衝鋒,都不帶歇氣的,爽。唯一不爽的是,吳佩孚的軍隊太不禁打了,在自己一路衝鋒下,連一個像樣的陣地都組織不起來。只可惜到了武漢附近,大水蔓延不得不放慢了進攻的腳步。

唐生智也爽了,他的前鋒李品仙師跟着聯省軍的屁股後面,抓逃兵都抓海了,不斷從前方成建制的送回俘虜擴充自己的部隊,一路打到武漢,竟然讓自己的部隊擴充到了八個師,七萬多人。放眼天下,唐生智頓覺自己也是個人物了。

聯省北伐司令部這邊卻又有些頭痛了,李宗仁不是不喜歡勝利,可是夏威進軍速度太快了,快的讓自己沒法協調戰鬥,各個部隊現在等於是自行其是,可是效果卻出奇的好。抓的俘虜太多了,已經超過了三萬人,儘管已經默許了唐生智大肆收攏俘虜,可是聯省手裡還是有太多俘虜要看管了,幾萬俘虜起碼要一個旅來看守,這對目前只有三個師的聯省軍來說,顯得太奢侈了。

劉猛和李如炯也放任了手下的部隊肆意汪洋一般的狂潮進攻,在戰鬥中學習戰鬥,他們也明白或許在一定情況下,不加約束,不設計劃,纔是最好的作戰計劃。現在武漢周邊地區,無處沒有聯省軍,跟敵軍犬牙交錯在一起。這時大水阻礙了進攻武漢,讓吳佩孚可以在武漢從容佈置,看來有一場像樣的仗要打了。各級指揮官也都再一次聚集起來,會攻武漢,將決定湖北的歸屬。

指揮部現在已經搬到了鄂州,自從拿下了咸寧後,武漢周邊的城市,什麼黃石了,黃岡了,都一氣而下。各級軍官那個不是戰功滿滿,指揮部中氣氛融洽極了。但是李宗仁卻覺得不能縱容這些人,黑着個臉。

“我說李司令啊,這戰局順利,你怎麼還不高興啊。莫非是因爲督軍沒給你升官?”

低下的軍官開玩笑道。這是第二師一個旅長,鄂州就是他的部隊打下來的。

李宗仁冷哼回答:“哼,你們一個個的都覺得自己戰功煊赫了,都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衆人頓覺氣氛不對。

李宗仁繼續:“打一個湖北打成這個樣子,就覺得自己要飛上天去了。就可以不服從命令了,建生,讀一下軍規條令給他們聽聽。”

白崇禧笑着搖搖頭。

“李司令你有什麼話就說吧,難不成誰又犯軍規了?”李宗仁冷笑道:“還又犯,誰犯?是都在犯,一次又一次的犯。把軍規都當兒戲了?竟然還有人怕接受命令,把無線電都關了,你們這是要幹什麼?”

經過這段時間的指揮作戰,李宗仁的威信是多少樹立起來了,訓起各級軍官也沒有什麼忌諱了。只見他話音落定,不少人都低下了頭,他們確實這麼幹了,他們擔心在打的正順利的時候,突然收到什麼不合胃口的任務。

“我要強調一下,武漢跟我們以前遇到的任何一個城市都不一樣,這裡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城市,幾十上百萬人口,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重大影響。而且還有大量洋人在此,不小心的話,還會釀成國際爭端。我們作爲軍人不應該干涉政治,可是最好也不要給上面惹麻煩。”

提到洋人大家都皺眉了,這段時間洋人沒少挑釁,尤其是到了長江流域後,洋人的艦船耀武揚威的樣子,讓大家都很不忿,不是怕洋人,只是蔣價石都發過命令,要保護洋人的生命安全,怕引起爭端對北伐大業不利。

“好了,這次會攻武漢,每個師,每個旅都有專門的任務,我最後在這裡下達命令,每個人都要堅守崗位,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休怪我的槍不認人。”

說完李宗仁就要宣讀命令,可突然通信兵報告,送來了一份急電。

“命各前線部隊,面對洋人挑釁,應予以堅決還擊!”

什麼意思,可以跟洋人幹仗了,頓時會議室內炸開了鍋,等這一刻等太久了啊。

李宗仁卻思索了起來,聯省總司令部不會無緣無故下達這種命令的,難道是發生了什麼變故不成。

李宗仁猜測的沒錯,英國人在重慶萬縣段水域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慘案,萬縣慘案。8月15日,就在李宗仁開武漢作戰會議前幾個小時,英帝國主義軍艦炮擊萬縣,造成了上千人中國人傷亡,此事引起了聯省高層的震怒。

第41節 有海盜?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161節 近衛狙擊手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89節 回蒙自第86節 心理學家第38節 張澈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115節 軍事調動第5節 青黴素第25節 刺殺案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25節 赴歐領獎第73節 襲營第97節 最新設計模式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71節 第一親信第90節 運輸壓力第27節 獲獎感言第49節 第二次粵桂戰爭第22節 影響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114節 局勢第227節 捷報(2)第49節 第二次粵桂戰爭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48節 被坑了第58節 技術大剽竊第225節 偷襲日本(2)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28節 去做特使第199節 巖白練兵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81節 跋扈的英國人第70節 爭地第227節 捷報(2)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115節 軍事調動第52節 魔鬼訓練營第202節 局勢混亂第167節 捷克式機槍第67節 隆中對第10節 朱老總第119節 獵殺英艦(1)第167節 捷克式機槍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50節 遭遇戰第61節 再訪女校第57節 福特拯救者第39節 海盜?海軍?第58節 聯省自治第1節 十年積聚第16節 缺錢了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94節 商議第71節 第一親信第50節 進佔廣西第29節 欽州軍港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1節 穿梭門第67節 女人,香水口紅高跟絲襪第30節 倒唐第20節 遇刺第160節 巴雷特第106節 犁定湖南第40節 被發現了第37節 雲南省長第94節 商議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158節 衝鋒,全面突擊第78節 航母消息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132節 無助的英國步兵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17節 新軍第96節 中糧公司第51節 編練滇軍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14節 借槍第124節 外交鬥法第72節 回滇目的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93節 十艘航母第152節 力圖全殲第96節 中糧公司第96節 銀行計劃第23節 事情大發了第151節 奇襲第231節 絕境第148節 英國老將第223節 各方態度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68節 立憲大計第159節 總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