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

月球。

北半球的雨海西北部分,就是廣寒宮基地所在的虹灣。

此時的廣寒宮基地,比之一開始的規模,已經擴大了非常多,廣寒宮基地目前有大大小小24個太空艙,形成三個建築羣。

即:科研區、生活區、港口區。

其中港口區距離其他兩個區最遠,有4.5公里左右的距離,主要用地面雷達艙、維修艙和燃料儲備艙組成。

港口有一片平整過的泊位,面積有9平方公里左右,另外還有一塊鋪滿複合板材的實驗停泊區,面積只有300平方不到。

而生活區則是由8個功能各異的生活艙組成,可以容納10名宇航員,同時在基地生活6~12個月。

最後的科研區,是廣寒宮基地艙室最多的區域,一共有13個功能各異的科研實驗艙。

另外,此時的港口區內,還停泊着一艘應急飛船,可以隨時升空,前往月球軌道上的蟾宮空間站。

目前駐紮在廣寒宮基地的宇航員,一共6人,包括之前過來月球做科研的程存武。

此時程存武正在科研區內,他和另一名科研型的宇航員餘勝天,忙碌着各種電場合成實驗。

電場合成技術作爲太空戰略的必要技術之一,越發受到重視,近百億華元的不斷投入,藍星上的電場合成技術進步非常大,各種衍生技術也是日新月異。

而來到月球的程存武也沒有閒着,他和餘勝天倆人,加上藍星的實驗數據,也在調整着月球上的電場合成技術。

實驗艙—丙2。

這個實驗艙配備了一套800千瓦的電場合成反應爐,以及一套附屬的配套設備。

而實驗艙—丙1,這個實驗艙配備了一臺電解反應爐,可以電解絕大多數的物質。

餘勝天將一百多公斤的月海玄武岩粉末,用機械臂和儲存桶,倒入反應爐中。

月球的玄武岩,和藍星的玄武岩,雖然都是玄武岩,但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

在虹灣的地表,蘊含着豐富的玄武岩,這些玄武岩絕大多數都是貧鹼金屬和鋁的玄武岩。

通過質譜儀,可以看出這些玄武岩粉末,含有比較高的二氧化硅、氧化鈣、氧化鐵、氧化鎂和鉻。

其中氧化鐵的含量相當高,虹灣的玄武岩中,氧化鐵平均含量在17.36%左右,是藍星玄武岩的2倍。

而金屬鉻的含量,更是藍星玄武岩的10倍左右。

他按下電解開關,瞬間特定的微波加熱系統啓動,通過特定的光波,加熱特定的化合物,然後通過電場和電流,快速分解出其中的物質。

很快鐵單質、氧氣之類,被一一分解出來,然後被儲備到特定的儲存箱中。

程存武在實驗艙—丙2,他現在正在通過電場合成硅納米層,目前他已經成功合成了泡沫硅鋼。

而硅納米層,作爲燧人系在藍星的看家本領,對於打造航天器和月球基地,都有至關重要的應用。

程存武自然希望可以在月球復刻這種材料,這對於接下來,快速擴建月球基地非常重要。

只是在催化劑和電場的共同作用下,硅納米層雖然快速形成了,但比起藍星的硅納米鍍層,這種月球硅納米鍍層,出現了非常不均勻的情況,導致整體結構的強度非常拉垮。

從反應爐中,取出一片鋁合金,然後放入電子顯微鏡觀察,程存武看到了表面高低不平的硅納米鍍層,甚至有好幾處鍍層缺口。

顯然這一次實驗用失敗了,他眉頭緊皺的思考着實驗,又用基地的大型服務器,模擬了合成過程,還是沒有發現問題出在哪裡。

餘勝天輕飄飄的走了進來,通過內置在頭盔中的通話系統,開口問道:“還是沒有成功?”

“是呀!硅納米鍍層一直無法成功,在各種金屬片上,都呈現出密集的缺陷結構,這根本無法提升強度。”程存武非常苦惱。

思考了一會,餘勝天提議道:“將實驗數據發回藍星,讓藍星的超算幫忙計算,基地的服務器只有每秒八千億浮點運算力,而且我們只有兩個人。”

“爲今之計,只能如此了。”

倆人按照實驗室操作流程,將所有的用品、程序恢復到之前的位置,反應出來的材料和殘渣,也全部處理好。

哪怕是一支筆、一個按鈕,都必須按照規定復位,這是確保安全的硬性規定。

也正是這種近乎變態的規定,確保了大中華聯邦的航天器、空間站和月球基地,至今很少出現致命的失誤。

完成復位工作,倆人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輕飄飄地邁步向生活區走去。

幾個月的月球生活,讓程存武逐漸習慣了這種低重力,來到科研區的交通艙,倆人進入一套外骨骼型的宇航服中。

走進入氣密區域,隨即後面的氣密閘門合攏,系統開始抽取氣密區域的空氣。

[准許出艙]

艙門向左移動,外面是淡黃的月壤,艙門口有密佈足跡的土路,延伸到一百米外,那裡纔是生活區。

程存武和餘勝天走出氣密艙,外骨骼裝甲向對面的生活區走去,之所以分成兩個區域,主要是爲了以防萬一。

畢竟實驗區有可能出現危險,加上月球可能被隕石撞擊,將兩個區域分開比較安全。

走了大約七十米左右,他們就進入正在建設的交通管道艙,一種由藍星設計好,利用月球本地材料製造的交通艙。

通常這種交通艙的長度爲20米,外直徑5.3米,內直徑4.8~5.1米。

程存武研發成功的泡沫硅鋼,就是這種交通艙的骨架,而一直沒有進展的硅納米鍍層,則是準備作爲外殼使用的。

最後加上從藍星帶來的一部分精密零配件,交通艙可以實現96%左右的材料,由月球本地供應,從而減少基地對藍星的依賴。

目前已經建設了一個交通管道艙的骨架,第二個交通管道艙的骨架也在快速鋪設,就等程存武的硅納米鍍層工藝完成,就可以小批量的生產外殼。

突然,程存武停下腳步,注視着北側一個孤零零的艙室,那是前些天剛剛組裝的地質實驗艙。

他可以看到地質實驗艙的鑽桿正快速旋轉着。

進入生活區的交通氣密艙,他看到了走過來的石克己:“克己,地質實驗艙已經開始工作了嗎?”

石克己點了點頭:“嗯!今天中午開始鑽探,這邊的月壤厚度不算太深,半個小時之前,就鑽到了岩層。”

“現在鑽到多深了?”

“6.8米左右。”

程存武看了看鑽探出來的物質分析情況,月海的月壤厚度並不是一致的,而是根據形成的時間和地形,有不同的厚度。

基地附近的月壤厚度,大約在4.7米左右,分成六個主要的土壤層。

表面是20釐米左右的疏鬆土層,20釐米以下,則是被壓得堅實的土層,可能是頻繁的月球地震,導致下面的土層被壓實了。

而各層月壤之間的元素成分,也有一些區別。

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八十四章 效果和採訪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三百五十三章 爆雷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傳短片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遊記(五)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