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

壽司店內,除了老闆田中一家三口,客人並不算太多。

外面飄起了雪花,街道上也顯得冷冷清清,本來就相對蕭條的小城市,在經濟危機下,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在這一片腐朽中,也有新的萌芽在生長。

東瀛農業協會在失去保護政策後,在糧食聯盟面前不堪一擊,本土高昂的農業生產成本,讓他們難以和糧食聯盟競爭。

實際上東瀛的農民數量非常少,而且呈現出嚴重老齡化和逐年減少的趨勢,2005年還有310萬人左右,到今年只剩下210萬人,城市吞噬了大量的人口。

此時九州島的經濟,開始向文化產品代工、旅遊、服務業轉變,以及吸收東瀛在汽車、新材料、機牀、光學、機器人等產業的技術遺產。

別看這幾年國內發展飛快,但是東瀛在汽車、新材料、機牀、光學、機器人等產業上,仍然有一席之地,只是需要將其中的水份和弄虛作假清除。

而豐田、松下、索尼、本田、三菱和新東瀛鋼鐵等,也知道這是一個機會,趁機將一部分產業轉移到九州四國地區。

在另一邊,很多華資企業也密集出手,併購了不少東瀛企業,特別是在技術領域上的公司,補充了華資企業的一部分技術底蘊。

雖然東瀛製造業近些年來,出現了非常多質量翻車事件,卻仍然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地方,畢竟底子雄厚,當幾十年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不是開玩笑的。

要不是他們處於東亞怪物房裡面,去其他地區發展,絕對是一個區域霸主級別的存在。

吃到一半,長谷川聽到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

“田中老闆,你訂的東西到了,過來簽收一下。”

忙着做壽司的田中,向妻子吩咐道:“理子,麻煩你去簽收一下。”

“好的。”理子是一個傳統的女人,邁着小碎步向門口走去,瑾美也跟着出去。

店門口。

一輛混合動力小貨車,打開了側門,裡面是一個個泡沫箱,這是一輛冷凍小貨車,專門運輸新鮮的蔬菜水果、海鮮肉類。

中年快遞員穿着藍色制服,上面有飛鵬快遞公司的標誌,他拿着一臺工作手機:“田中太太,這是你家訂購的東西,請查驗一下。”

“嗨!麻煩你了!”理子接過一把裁紙刀,蹲下去劃開幾個泡沫箱的膠帶,裡面是黃海三文魚、鮀城鰻魚、吞拿魚、多春魚、八爪魚和海膽,這些都是日料常用的食材。

她看了看新鮮程度和重量,發現都沒有問題,又劃開最後兩個泡沫箱,裡面是白蘿蔔、黃瓜、海草、芒果、包菜和山葵之類。

檢查沒有問題後,理子笑着說道:“沒有問題,可以簽收了。”

“謝謝惠顧,這是簽收單。”中年快遞員將一份快遞單和圓珠筆遞過去。

很快完成了簽收,理子和瑾美倆人將東西一點點搬到後廚,然後迅速轉移到冰箱裡面。

特別是蔬菜,有專門的蔬菜冰箱,確保這些蔬菜不會很快變質。

此時東瀛境內的物價飛漲,特別是蔬菜水果之類,本來就價格虛高,現在更是漲了五倍左右。

做好了最後三份壽司,田中老闆拿着一份炸豬排和一瓶梅子酒,來到高橋光的桌子一旁坐下,就炸豬排和梅子酒遞給高橋光:

“光,非常感謝你的幫忙,來我請你喝酒。”

“那我就不客氣!”高橋光也沒有客氣,田中可以購買到這些價廉物美的食材,還是他幫的忙。

高橋之前就抱怨國內的物價太高,後來無意間,發現自己可以通過電商平臺,拿華元直接購買到價廉物美的食材後,他就不在國內購買蔬菜水果之類了。

其實這和當年外資扶持電商,衝擊國內實體經濟的策略,如出一轍。

而且在東瀛這種本土資源匱乏的地區,電商平臺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更加可怕和顯著。

當然,這種衝擊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居民生活質量會提升,壞處則是農民和超市的生意會受到影響。

至於便利店之類,東瀛這邊的情況,和國內有一些不一樣,他們在成本控制上,強於一般的電商,就算是受到匯率影響,仍然有一定的抵抗力。

加上這些便利店連鎖公司,也不是傻子,他們很多供應商,就是華資企業,電商很難撼動他們。

影響最大的行業,大概是餐飲業和超市。

爲了降低成本,很多餐飲店都和田中一樣,選擇了時光商城的生鮮批發,這是生存壓力下,必然的選擇。

隨着時間推移,九州四國琉球這一邊,經濟迅速恢復着,而財閥勢力和諾亞會盤根錯節的本州島,則陷入了經濟困境之中。

這種強烈的割裂下,導致不少技術人員、年輕人向西部迴流。

在佐世保正北方向的北九州,此時太核集團的總裁雷昌武,正在帶着屬下,在該地進行考察。

這裡的位置非常好,和高麗的釜山隔海相望,和釜山的鎮海基地直線距離,只有223公里左右。

而東北方向,就是近在咫尺的本州島最西端——下關,即我們熟知的馬關。

雷昌武放下望遠鏡,他對這個位置非常滿意,根據太核集團的計劃,他們將在這裡建設一座碳粉儲能發電站。

通過這座碳粉儲能發電站,調節九州島、本州島西部的電網,配合四國島的鳴門碳粉儲能發電站,實現對東瀛境內絕大部分區域的電網調控。

然後加大對該地區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和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實現去核化。

另外太核集團與高麗能源開發集團、能源聯盟合作,計劃鋪設兩條燃氣管道,分別是黃海燃氣管道和對馬海峽燃氣管道。

通過這兩條燃氣管道,將國內富餘的燃氣,供應給高麗和東瀛西部,逐步掌握兩地的核心能源。

雷昌武非常重視這兩個計劃,要長久控制這兩個地區,就必須讓他們更加依賴華國,無論是消費、旅遊和高科技,還是農業和農業、礦物,都要全面掌握起來。

該發展的產業可以扶持,但是絕對不能允許他們擁有太多產業鏈,也不能讓他們獨佔某一個產業鏈核心環節。

只有捏着這條底線,他們就逃不出手掌心。

看完九州電力公司規劃的位置,雷昌武搖了搖頭說道:“太小家子氣了,將這兩個山地都圈起來,方便以後擴建。”

“嗨!我一定讓當地儘快完成土地收購。”九州電力公司社長的大島顯遠,急忙點頭哈腰起來。

電力市場的佈局,對太核集團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戰略任務之一,雷昌武考察了北九州後,又飛琉球羣島的那霸。

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二百零六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六百零一章 天門號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人性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零八章 人類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七百七十八章 次世代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