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

時間不知不覺,又來到了五一黃金週。

長谷川在東京呆了三天,便搭乘國際航班,直達羊城白雲機場,或許是用工作麻痹自己,或者是逃避那殘酷的現實。

來到羊城後,他已經做好了相關的航程安排。

高鐵上,他和助手看着窗外飛逝的景色,這片土地的發展太快了,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前幾年他還來過湛江,如今卻有一種非常陌生的錯覺,老舊破爛的農村,變成了整潔的田園鄉村。

趁機假期出行的人非常多,和充滿頹廢灰暗的東京地鐵不一樣,在這裡,長谷川聽到最多的言語,是朝氣蓬勃和自信心。

不知從何時起,這個世界就變得和他預想中的走向不一樣了。

在長谷川倆人的前一排,是剛好放假的戴小海和老婆楊敏,以及倆人的小孩。

戴小海翻看着手機,突然手機的時光博客熱度榜上,一條新聞的熱度迅速攀升,沒一會就成爲熱度前三的話題。

“咦?竟然全面開放二胎了?”

正給孩子拿零食的楊敏,沒好氣的說道:“我都帶環了,纔來這個消息?”

“環也可以取下來的。”戴小海一邊回答,一邊仔細翻看着新聞,然後繼續說道:“不過,如果生多一個孩子,咱們家又多了一份負擔。”

“也是,好糾結。”楊敏也挺無奈的。

他仔細翻看了相關內容,才發現這一次全面開放二胎,不僅僅是二胎那麼簡單,還有一大堆補貼。

包括孕期帶薪假、孕期免費醫療、哺乳期帶薪假、新生代綜合補助基金。

其中孕期帶薪假,一共是10個月,公司或者單位,每個月必須支付當地最低工資給孕婦。

另外丈夫可以在此期間,獲得三個月的帶薪假,以及每一個工作月,不低於10天的陪伴假期。

孕期免費醫療,其實是女媧計劃的一部分,目的就是爲了蒐集嬰兒和父母的基因,然後跟蹤研究。

哺乳期帶薪假,分爲三個階段,共36個月,第一期是居家哺乳期12個月,相當於孕期帶薪假的延長;

第二期是半工作期12個月,公司和單位安排比較適合的工作種類,每個月不高於15天,每天不超過6小時的工作,工資不得低於同崗位的75%。

第三期是復工期12個月,女員工開始逐步恢復正常工作,但每個月假期不得少於9天,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7小時。

最後一個,就是新生代綜合補助基金,一胎一次性補貼5萬元,二胎一次性補貼10萬元;家庭確實困難,或者無業孕婦,可以申請特別生育補助,補助金20~40萬左右。

不過補貼,並不以現金的方式發放,而是採用專項專用的方式,指定嬰兒奶粉、嬰兒用品、嬰兒食品和孕婦食品用品供應商,直接拿着賬戶銀行卡,在網上和直營店購買。

爲了避免出現藥店,那種套刷醫保卡的情況,這一次採用了全面的大數據篩查系統,只要婦嬰商店出現兩次套刷,立刻吊銷承銷資格,並處罰款。

而使用婦嬰補助卡套刷的被補助賬戶,將被扣除10倍套刷金額。

顯然這一次大規模補貼,目的就是爲了改善婦嬰的生活質量,可不是給某些人謀利的。

戴小海也比較贊同嚴厲處罰,這樣不僅可以威懾商家,又可以杜絕一些爛仔,吃婦嬰補助。

畢竟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些賭鬼、酒棍、癮君子、好吃懶做之類的傢伙,肯定會利用婦嬰補助,套錢給自己用。

在社會中,這樣的爛人大有人在,因此必須卡死套錢的可能,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聽完這些,楊敏有些懷疑人生了:“這個補貼好多,我感覺自己吃大虧了,早知道就晚兩年再生了。”

“咱們可以二胎。”戴小海笑道。

在後一排的長谷川,也在筆記本上查到了這一條新聞,對此他並沒有什麼意外。

現在實力雄厚、物產豐富、糧食富足的華國,完全有能力提供如此龐大的補貼。

而目前已經開始出現生育率下滑,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此時出臺如此給力的生育刺激計劃,目的就是爲了遏制這種趨勢。

其實隨着兩極格局的確立,全球短時間內,爆發大規模交鋒的可能性非常低。

而戰略智庫和黃修遠等人,也開始佈局未來的星際戰略,隨着技術的發展,人類一旦可以真正移民外太空,那需要的人口,絕對不是小地區可以負擔得起的。

人口沒有過億,都玩不起全面的航天產業。

國內目前人口逼近14億,但如果不再刺激生育,到2030年前後,人口將減少到12.8億左右;到2050年前後,可能只剩下7~8億人口,而且人口老齡化嚴重。

根據戰略智庫對於星際時代的評估,要保證星際時代的發展潛力,主體種族人口,最好可以維持在24~26億左右,附屬種族人口維持在10~12億左右。

從未來記憶中,黃修遠知道未來的新冷戰時代,國內就是吃過人口的虧,進行好幾輪生育刺激計劃,可惜只能勉強維持13億人口。

而當時的北美,別看表面上只有不到4億人口,但是他們可以虹吸全球的人才精英。

相當於,他們不需要承擔幾十億人口的壓力,又可以獲得這幾十億人口中的精華人才。

某種程度上,國內是在用一己之力,和全球精英的縫合怪在競爭。

而在黃修遠影響下,世界早已面目全非,在如今的亞洲範圍內,華國也在形成自己的人才虹吸效應。

但是黃修遠和一衆戰略智庫的智囊們,還是提議本土人口刺激計劃。

因爲目前全球的高學歷人口中,西方仍然佔據非常巨大的優勢,這些高學歷白人,移民的第一選擇,往往是西洲和北美,而不是東亞。

就算是將東亞怪物房整合起來,加上東南亞和一部分中亞、露西亞人才,國內在高學歷人口總量上,仍然少於西方整體。

幸好目前西方內部矛盾重重,沒有形成統一的聯合體,還不能將這些人才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因此國內要保持領先優勢,搶先成爲星際文明,必須爆人口,同時優化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

燧人系的鄉鎮培訓中心,已經和官方達成一致,將職業中學、職業大學和研究所連成一線。

通過這種模式,一步步從小培養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爲未來的星際時代做人才儲備。

人口、培養、團結,三者結合在一起,足以發揮出好幾倍的力量。

對於吸納其他地區的人才之類,也是並沒有太過於熱衷,畢竟求人不如求己。

而且外面的人,還要小心提防,既擔心混入間諜,又要擔心尾大不掉。

外來人才可以用,也只能使用在不敏感領域上。

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四百三十五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一百六十六章 電與熱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六百二十章 窒息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二百六十章 此起彼伏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七十九章 擴大基數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