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

龍圖騰的一個發佈會,就引發了全球股市的動盪。

光刻法的半導體產業全面敗退,讓之前還有些態度曖昧的西洲半導體企業,更加依賴紡織法半導體。

哪怕尼德蘭有阿斯麥這個光刻機巨頭,他們也非常無奈,意法半導體、英飛凌和恩智浦確實想維持光刻法的產業鏈,奈何紡織法太強大,直接壓制光刻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產業單一的臺積電、聯電、聯發科等南波灣的半導體企業,估計是凶多吉少了。

而高麗三星不死也脫層皮。

東瀛佔據光刻法半導體的一部分上游,同樣影響非常巨大,目前只能靠英特爾和格芯、德州儀器的訂單,勉強維持半死不活的狀態。

也就是說,東北亞地區的光刻法半導體,基本被打殘了。

接下來就要看紡織法半導體聯盟,如何處理這三個地區的半導體企業。

光刻法半導體企業的慘敗,引發的連鎖反應,開始一點點擴大着,也在逐步發酵着,估計今年六月份前後,就會出現大變動。

另一邊。

黃修遠的替身機器人,來到了太陽谷產業園的龍圖騰光能研究所,一直負責蝸牛工業技術工作的杜金華,近期也在該產業園內。

聽到黃修遠過來,杜金華急忙出來迎接。

“黃總,歡迎過來太陽谷蒞臨指導。”

他笑着搖搖頭:“別見外,帶我進去看看,聽說你們研發了一個好東西。”

杜金華臉上露出一絲自豪:“是的,黃總請跟我來。”

一行人進入光能研究所內部。

在研究所的內部,杜金華給他介紹了光能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陳建先。

該研究員也是燧人系科研部中,最年輕的首席研究員,才27歲就當上了,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太可能被提拔上來的。

“董事長,非常高興見到您!”陳建先激動的伸出手來。

黃修遠也笑着和對方握手:“都是自己人,大家的努力成果,別藏着掖着,讓我開開眼界。”

“董事長見笑了。”杜金華示意陳建先好好表現。

陳建先自然會意,董事長過來考察成果,要是關鍵時刻掉鏈子,那他們就對不起自己的努力了。

研究所的太陽能電池板製備實驗室內,陳建先拿出一片剛剛合成的太陽能電池板,如數家珍一般的介紹起來:

“董事長,這就是我們最新研發的新技術,通過複合納米蛋白石結構層,在太陽能電池板上,可以極大提升硅納米層的光波共振效應,從而實現載流子倍增。”

黃修遠拿起那片太陽能電池板,看起來和普通複合型太陽能電池板差不多,但其內部增加了一層納米蛋白石結構層。

之前在金納米棒顆粒上,就是因爲其特殊的納米結構,可以促使金納米棒對近紅外光,產生一種共振效應。

而新太陽能電池板上的蛋白石納米結構層,同樣是利用了特殊納米結構,對光波的共振效應。

這種蛋白石納米結構,可以提升硅納米層的共振效應,從而提升載流子的產生數量,而載流子的數量,其實就是太陽能發電量的內在覈心。

提升一倍的載流子激發量,就意味着發電量提升了一倍。

當然,這個技術僅僅可以利用在光伏發電上,對於光熱發電是沒有效果的。

而之前蝸牛工業的硅納米光伏發電效率,是29.2%左右,這還是技術進步後的效率,之前一開始的時候,光伏的效率只有28%左右。

也就是說,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應用,直接讓光伏發電效率,從29.2%提升到58.4%。

加上光熱發電的12.3%,太陽能發電的綜合效率,提升到70.7%的新高度。

黃修遠讚歎不已:“這是革命性的提升。”

“我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沒有高效率的光伏基礎,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效果會大打折扣。”陳建先謙虛的回道。

黃修遠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稍微提了一句,光能研究所就真搞出了一個如此強大的技術。

在他的未來記憶中,自然有關於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技術,不過未來的蛋白石納米結構層中,也僅僅只能將光伏發電效率提升到45.7%左右。

顯然陳建先團隊,在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研究上,超出了未來的範疇。

黃修遠搖了搖頭:“不,你們的技術確實是革命性的進步,目前這項技術,是否具備低成本量產的條件?”

“董事長,我們正在嘗試,不過需要一段時間,當前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的造價,還相對比較高。”杜金華解釋道。

“大概多少?”

杜金華也露出一絲無奈:“每平方米蛋白石納米結構層,生產成本大概在5.6萬元左右。”

聽到這個價格,黃修遠也知道偏高了:“這個價格確實挺高的,不過航天領域可以考慮一下,民用產品需要降低成本。”

“我也是這樣想的。”杜金華點了點頭。

而陳建先等研究員,同樣明白這個成本太高了,一平方米成本就要5.6萬,對於成本有限制的民用領域,明顯會拉長成本回收週期。

而在不計成本的航天領域,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接下來,陳建先在實驗室內,演示了模擬自然環境發電,果然發電效率提升了非常多。

普通光伏板、複合型太陽能電池板、超複合型太陽能電池板,三者在同樣的光照環境下,產生的電能密度差別巨大。

普通光伏板是14%左右。

複合板是41.5%左右。

超複合板則是70.7%左右。

在同樣的光照下條件下,超複合板一片相當於普通光伏板五片,蛋白石納米結構層技術帶來的效率提升,對於國內的發電系統而言,將可以進一步挖掘太陽能發電的潛力。

黃修遠看完模擬測試後,向杜金華吩咐道:

“金華,這項技術潛力巨大,你們要加大研發力度,爭取將生產成本壓低下來,只要每平方成本低於一萬,就可以進入民用了。”

杜金華應下這件事:“明白,我會向科研部說明情況,讓他們加大光能研究所的研發經費。”

“對了,如果高效率版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降低成本,可以考慮壓低效率,只要性價比最高,效率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董事長高見,我們一定努力。”陳建先急忙回道。

這個技術的出現,確實給黃修遠帶來一些驚喜,同時也證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現在的科研條件下,存在超越未來的可能性,也證明他大規模投入的科研經費,正在加速催生一系列新技術。

說不定,他一直心心念唸的抗中子技術,也有可能被研發出來。

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一百二十一章 整合兼併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與金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一百五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手棋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安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三百章 隱藏的殺機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五百零五章 無懈可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響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六章 影響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與魚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七百七十三章 外層探索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四百零九章 運輸成本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