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

在布朗博士這個帶路黨的指引下,特戰隊準確找到了基地中,各種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數據。

打劫果然非常爽,不僅僅收穫了“瑪爾斯真菌”,還有獲得了漢姆來不及銷燬的各種生化研究成果。

包括之前用於襲擊黃修遠的馬蜂引誘劑的一系列技術,這裡都有非常詳細的資料。

這一次突襲太突然,又非常快,導致基地根本反應不過來,連最後備用的衛星電話,都被微型飛艇的電子干擾系統屏蔽了通信。

諾亞會對於這裡發生的一切,還沒有察覺到問題。

其實這是他們太過於自信了,認爲加勒比海是自己的後花園,根本沒有人可以威脅到自己。

恐荒島基地確實非常隱蔽,現在顯得默默無聞,但是在本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卻是臭名昭著的,全球人盡皆知的生化基地。

因爲黃修遠記憶中,最後一次全球生化危機,就是這個基地搞出來的。

這也是爲什麼,黃修遠會那麼熟悉這個基地的內部,因爲當年爲了剿滅變異人和生物,全球各地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那一次生化危機,從2044年開始爆發,迅速席捲中美洲,進而蔓延到全球,整整肆虐了5年時間。

最後並不是人類戰勝了瑪爾斯真菌,而是瑪爾斯真菌適應了藍星的環境,變得更加溫和,對於動物的致死率下降到千分之一以下。

當然,人類也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人口銳減了68.4%,不少動物倒是憑藉超強的適應力,變得更加強大,數量不減反增了很多。

或許有人以爲火星有真菌,那簡直是在瞎扯淡,但黃修遠卻知道,火星存在微生物的事情,是一個事實。

第一份關於火星存在真菌的公開論文,出現在2021年。

但是從未來逐步解密的相關資料中顯示,NASA和米國高層早在2005年左右,就開始初步確定火星存在微生物了。

之所以在2021年公開微生物的論文,那就是因爲華國的火星車“祝融”,就要登陸火星了,NASA才放出這篇論文,因爲他們知道瞞不住了。

果然在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後,不到一個月時間裡面,就陸續發現2次真菌形成的蘑菇,而且真菌數量並不少。

至此開始,人類對探索火星的航天計劃,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改,避免將火星的微生物帶回藍星。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其實火星的生物,早就造訪過藍星了。

從冥古宙開始,火星就因爲小行星帶的小行星頻發撞擊,有大量火星的原生微生物,被小行星帶到藍星。

只是絕大部分火星微生物,都因爲大氣層摩擦生熱,被燒死在最後一關。

但十幾億年來,卻不乏有幸運兒,成功逃過大氣層的過濾,偷渡到了藍星生態圈中。

在2053年出版的《太陽系生命起源》一書中,就介紹了19種火星和藍星共有微生物,通過基因檢測和對比分析,發現這19種火星微生物,和藍星的某些微生物,存在直接的共同祖先。

而最近一次偷渡成功的火星微生物,就是人盡皆知的瑪爾斯真菌。

人類總以爲自己是純粹的,但真實的人類,從來沒有純粹過。

現代人類基因庫的基因中,除了遠古主要祖先的智人基因,還有一部分尼人基因。

除此之外,人類的基因庫中,除了“人”的基因,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微生物”的基因。

特別是病毒這種奇特生物,它們的基因很容易鑲嵌到人類基因鏈條中,某種程度上,我們其實是病毒共生體。

這也是爲什麼,瑪爾斯真菌有辦法寄生在人體體內,然後逐步和人類共生。

只是一開始,由於瑪爾斯真菌不適應藍星環境,加上諾亞會的研究員,胡亂對瑪爾斯真菌進行轉基因實驗,結果玩脫了。

當瑪爾斯真菌逐步適應藍星環境後對宿主的致死率呈現出逐年下降,到黃修遠被去世那一年,當時瑪爾斯真菌的致死率,已經下降到四十五萬分之一左右。

其實,這也是微生物的生存法則之一。

很多微生物要麼是寄生型的,要麼是共生型的,而表現出哪種生存模式,並不是一成不變。

它們最終會“妥協”,由高致死率的寄生,逐步向低致死率的共生轉變,畢竟宿主死了,它們也要死。

在恐荒島真菌事件後,全球才痛下決心,決定全面嚴控生化研究,特別是對微生物進行轉基因的研究,更是高度警惕。

人類總以爲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卻低估了生物的適應力,特別是變異速度驚人的微生物。

“基因鎖”這種東西,對於微生物而言,是非常容易失效的,別說微生物了,就算是昆蟲,人類的轉基因技術,都很難控制它們。

桑巴就嘗試使用轉基因蚊子,消滅正常蚊子,結果很快正常蚊子飛速進化,僅僅用三四代的時間,就免疫了轉基因蚊子的絕育攻擊。

這種事情,黃修遠見得太多了,人類永遠是不長記性的,在轉基因技術上翻車的事件,數不勝數。

明明連哺乳動物和植物的轉基因技術,都搞得問題頻發。

竟然敢在微生物身上,亂搞轉基因實驗,如果是在實驗室的可控範圍內,也就算了。

偏偏又喜歡作死,將轉基因昆蟲、轉基因微生物,投入到生產和武器中,然後又傳播到自然界。

恐荒島事件,只是因爲太嚴重了,讓人類損失慘重,才被重視起來,但是有非常多真像,早就被掩蓋在歷史的紙堆裡。

在恐荒島事件後,人類拍攝了非常多相關電影,以及全面還原真實場景的VR虛擬遊戲——《恐荒島—瘟疫戰爭》。

當時黃修遠一直在秘密基地工作,無聊的時候,就玩過這個遊戲,這個遊戲裡面的恐荒島基地,和真實的恐荒島基地,是一模一樣。

加上非常多背景介紹,黃修遠知道這個基地是1990立項、1995年竣工,2007年進行二次改造,2013年期間開始研究瑪爾斯真菌。

至於爲什麼不去南極冰蓋,提前將隕石帶走。

不是黃修遠不想,而是當時恐荒島事件暴發後,諾亞會銷燬了一部分資料,其中關於瑪爾斯真菌的隕石發現地點,只剩下非常模糊的一句話:位於南極點附近。

沒有具體時間,也沒有具體位置,南極點周圍那麼廣闊,簡直是大海撈針。

最後黃修遠還是決定,從諾亞會手上直接搶。

但是黃修遠安排的時間,差一點錯過了,因爲他記憶中,瑪爾斯真菌在2013年1月11日,就在恐荒島基地了。

突擊編隊行動的時間,是1月23日,竟然剛剛好碰到瑪爾斯真菌被送到這裡。

只能說,冥冥之中的巧合,註定黃修遠要獲得瑪爾斯真菌。

第六十九章 鮮奶上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四百五十章 瑪爾斯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沙荒原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二百一十六章 萬億威懾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一百二十章 國際糧商第一百二十三章 畢業季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強勢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四章 處理手尾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四百九十二章 如影隨形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九十八章 竣工與空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芯片進度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四百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一十四章 演講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戰略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二百五十二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