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

與此同時。

負責公司營運的林百傑,拿到深度回收工藝後,他正在思考着如何盈利的事情。

技術轉化組的組長蔣海霖,看完了一系列技術後,內心是非常驚訝的,因爲燧人公司掌握的這些技術,足以創造一個大產業。

“林總,我看可以找一些需要排污的工廠,和他們合作。”

林百傑擡了擡眼鏡:“說一下具體操作。”

“那些大型工廠的排污非常大,又是環保部門重點關注的目標,單單是污水處理設備都是幾百萬起步,然後每年又要支出大量的電費、沉降分解耗材費用、管理費用等,又是一筆支出。”

對此林百傑倒是知道,他之前工作的信發鋁電、豐田合資廠,就有相關需求。

“據我所知,汕美的信利電子廠,就是一個工業廢水排放大戶,每年粗略處理廢水,就支出了七百多萬,我一個同學在他們內部工作,聽說今年信利電子廠有想法,從國外引進一套專業的污水處理設備,對方報價3400萬米元。”

“3400萬米元?這幫外國佬下手就是狠。”林百傑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蔣海霖繼續說道:“或許我們可以考慮,畢竟單單設備就3400萬米元了,加上日後的耗材和電費,我估計不會太低。”

覺得這件事有操作空間的林百傑,點了點頭:“確實,那就和信利電子廠談一談,我相信他們不會拒絕的。”

……

信利電子廠。

總經理辦公室。

門口一陣敲門聲響起。

“進來。”總經理林斌頭也不擡的說道。

助理開門走進來,將一份文件遞過去:“林總,燧人公司在剛剛向我們發了一份合作諮詢郵件,這是具體內容。”

“燧人公司?就是那個收垃圾的燧人公司?”

“是的,就是他們公司。”

看了一眼郵件內容,林斌有些詫異,因爲燧人公司竟然想承包信利電子廠的污水和工業垃圾處理。

“林總,我們或許可以考慮一下,畢竟考特那邊報價太高了,而且每年其他費用也不低。”助理小心翼翼的建議道。

“他們有這個技術嗎?別到時候污水不達標,讓我們吃罰單。”

助理急忙回道:“前幾天,他們公司還上過國家新聞,他們董事長還親自喝了處理後的水,技術應該還可以。”

林斌猶豫不決了一會:“那就和他們預約一個時間,看看對方的報價。”

“沒問題。”

信利電子廠有談判的意思,很快雙方就確定了一個談判時間。

8月15日。

炎熱的夏天,來空氣都帶着難以消除的燥熱。

林百傑、蔣海霖代表燧人公司,來到了汕美大道與香城路交界處,雙方約定見面的地點,就在信利集團旗下的巴黎半島酒店。

二樓的商務包廂內。

林斌這幾天,也抽空了解了一下燧人公司,儘管這個公司是回收垃圾的,但是擁有的資本並不弱。

單單是燧人公司的董事長,上一次的5億捐款,就足以證明燧人公司不缺資金。

雙方寒暄了幾分鐘,林斌便試探的問道:“貴公司真具備處理電子污水和廢棄物的技術?”

“那是自然,如果合同簽下去,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可是需要支付貴公司違約金的。”林百傑信心十足地回道。

林斌一想也對,合同一簽訂,如果燧人公司違約,那信利集團肯定要對方賠償違約金,他便接着問道:

“那貴公司的設備報價多少?”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我們公司的設備並不出售,而是承包信利電子廠的排污,包括污水和固體廢物,不包括廢氣。”

林斌神色古怪起來,這種承包還真是少見:“那費用是多少?如何收費?”

“以信利電子廠目前的規模爲基準,每年3000萬處理費,如果信利電子廠日後擴大規模,那就需要另行討論增加處理費。”

“每年3000萬?太高了。”林斌搖了搖頭。

林百傑卻拿出另一個條件:“貴公司沒有考慮另一件事,那就是廢水處理後的再利用,可以減少工廠的水費。”

“這也不多吧!現在工業用水也就兩塊錢一方。”信利電子廠的另一個副總反駁道。

林百傑微笑着:“哈哈,難道貴公司的用水可以直接使用?據我所知,電子廠的一部分生產用水,可需要純淨水的,這些純淨水的處理費用不少吧!”

“難道燧人公司處理後的水,就是純淨水了?”那名副總質疑道。

林百傑從公文包取出一份檢測報告遞過去:“這是之前的三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於我們公司處理水的檢測報告,我向各位保證,如果達不到純淨水標準,就算我方違約。”

“可是這個價格……”

雙方據理力爭,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確定爲每年2400萬處理費,合同籤五年。

而信利電子廠方面,需要自備污水蓄水池、純淨水蓄水池,以及根據燧人公司的設計方案,設置管道、抽水設備。

其他固體廢物方面,則全部堆放在一間倉庫,定期通知燧人公司運走即可。

根據合同的條款,除非遭遇不可抗力,否則燧人公司不得無故暫停污染物處理,而且必須保證水質達標。

而信利集團方面,污染處理費必須按月提前支付,如果沒有按時支付費用,燧人公司有權利單方面中止合同,並要求賠償違約金。

合同一簽訂,信利電子廠方面,就拿到了一份設計方案,開始籌備污水池、淨水池、管道和抽水設備。

另一邊。

林百傑又帶着人,馬不停蹄向另外兩個工廠而去。

這兩個工廠,一個是信利電子廠的同行——德昌公司;另一個是嶺峰紙業。

德昌公司的電子廠、嶺峰紙業的造紙廠,都在埔邊鎮這邊,距離燧人公司的總部還不遠。

經過一番談判,和德昌公司簽下了污染處理費,價格是每年1200萬;和嶺峰紙業簽下的價格,則是每年720萬。

這個三個合同,就爲燧人公司,每年帶來4320萬的收入。

黃修遠看了合同後,也沒有太在意,現在這些公司還不知道,等到2014年新環保法出臺,加上官方要去落後產能,他們就明白燧人公司的重要性。

而高度依賴燧人公司處理污染的工廠,將不得不考慮燧人公司的態度,除非他們願意痛下決心,自己搞獨立自主的污染處理。

只是這樣做,會明顯得不償失。

第一個問題,是一次性的設備支出巨大;第二個問題,是運行費用可能比燧人公司的收費還高;第三,則是污染物處理,可能達不到燧人公司的水平。

一旦控制工廠的污染處理,相當於捏住了工廠的腎臟,沒有燧人公司,他們可能要直接領飯盒。

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議與約見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四百三十八章 消息和目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零九章 致命溫度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風廠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善方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緇衣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鉀風雲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四百五十三章 往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六章 鉅額獎金第六百七十章 羨慕嫉妒恨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六百五十五章 深潛者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六十八章 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