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

就在國外的原油供應,陸續停歇的時候。

國內的互聯網上,這件事也在瘋狂發酵之中,各種各樣的消息滿天飛,各路牛鬼蛇神都出來大談闊論。

按照這些大V的論調,國內儲備的原油,根本撐不住半年時間,最多五個月,就會出現原油和天然氣缺口。

而兩桶油也“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樣,發了幾篇不痛不癢的公告,說國內原油供應充足,不需要擔心云云,但就是不給具體庫存。

很快幾個號稱“內部人士”的大V,發了非常詳細的庫存分析帖子,判斷當前國內的原油儲備只剩下9000萬噸左右,預計缺口將高達1.5~1.6億噸,油荒將在2012年5月左右出現。

然後這幾個傢伙就被封號刪帖了,頓時越來越多人相信了這件事。

1月17日,汽油、柴油價格再次上調,當天汽油零售價報10.3元每升,柴油零售價報10.1元每升,雙雙突破了10元大關。

面對高漲的油價,國內燃油車的車主紛紛大呼坑爹。

魔都。

剛剛踩着共享單車到停車點的餘海濤,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放好單車後,看到提着公文包的同事,好奇的上前去:“趙哥,你怎麼開共享汽車了?”

中年人無奈的回道:“別提了,最近油價太高了,還不如開共享汽車划算,用共享汽車一個月可省好幾百。”

“幸好我沒有車。”餘海濤苦中作樂的開玩笑道。

“我那破車開了幾年了,本來沒有打算去改用燃氣的,現在看來不改不行了。”中年人一邊走,一邊肉痛的說道。

餘海濤和中年人,一到公司裡面,就聽到了好幾個有車一族的同事,在唉聲嘆氣的埋怨着油價。

而非常吝嗇的格子衫同事,拿着紅茶笑呵呵的說道:“幸好我買了東風的燃氣車,現在感覺真的太划算了。”

“呵呵,說不定過幾天天然氣也跟着漲價了。”老趙不懷好意的說道。

格子衫卻得意洋洋的攤攤手:“老趙,你恐怕要失望了,昨天魯省到魔都的燃氣管道剛剛開通,聽說藍色時代、北控和聯合他們承諾今年不會漲價。”

“沒天理!爲什麼天然氣不漲價,汽油天天漲?”老趙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爲天然氣都是國產的不用進口,汽油要進口。”格子衫一副愛莫能助的表情。

幾個有車一族的員工,合計了半天,按照現在這個趨勢,開燃油車真的太坑爹了,雖然改燃氣和混合動力要花費兩萬多,但是算起來,還是非常划算的。

傍晚,一下班。

老趙就回家開車,去附近的飛鵬營業點。

一到飛鵬的營業點,他才發現自己來晚了,前面排着二十多輛小轎車,似乎都是來改造燃氣或者混合動力的。

不過他發現車輛進去的速度非常快,半個多小時後,就到了他了。

一進入營業點,飛鵬的維修工二話不說,就將一張改造清單遞給他:“我們長話短說,你要改混合動力,還是燃氣加混合動力。”

“……收費各多少?”老趙沒有輕易下定論。

維修員有條不紊的解釋道:“單純混合動力,2萬3起步,如果是加燃氣,3萬5起步。”

“那就燃氣加混合動力吧!”

“好,我們談一談具體的配置……”

沒一會,老趙選好了一套3.86萬的改造方案,簽好了合同後,他留下車鑰匙,便可以走了。

他的本田雅閣,被開上集裝箱車裡面,準備運到魔都周邊的縣城去,畢竟飛鵬集團再財大氣粗,也不會奢侈到在魔都市中心開大型汽車維修廠。

飛鵬的大型維修廠,都設置在比較偏遠的周邊縣城。

老趙在這裡站了二十多分鐘,發現來改造的車輛絡繹不絕,看來高油價的逼迫下,車主也不得不做出合理的選擇。

與此同時。

珠三角的莞城。

這裡是全國著名的塑料製品生產區之一,大量出口的玩具、塑料製品,很多都在這裡生產加工,然後直接出口到全球各地。

只是臨近春節的注塑廠老闆們,卻沒有一點歡度新春的念頭。

因爲最近的原油價格暴漲,導致下游的聚乙烯等原材料,價格也跟着飆升。

加上近期匯率上浮,他們這些低端的普通產品,出口競爭力明顯在下降着,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注塑廠,有反超國內的趨勢。

不過控制着當地環保業務的藍色時代,也開始行動起來了。

藍色時代莞城分公司的經理葉常青,召開了一次泛珠三角企業家聚會。

莞城當地的玩具廠、注塑廠老闆們,憂心忡忡的看着葉常青,不少人還希望藍色時代可以降低污染處理費,緩解他們的成本壓力。

“各位,污染處理費並沒有什麼下降空間。”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 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 免費領!

聽到葉常青這句話,不少人大失所望。

不過接下來葉常青的一番話,讓衆人燃起了一絲希望:“但是我們公司,也不忍心看到各位破產,因此我們公司打算從回收的塑料廢料中,拿出一部分投入到市場中。”

“葉總,貴公司有多少聚乙烯?”

“廢塑料會不會不合格?”

“對呀!西洲聯盟的標準非常高的,如果廢塑料不合格,會有麻煩的。”

葉常青壓了壓手:“各位靜一靜,聽我說完,再討論也不遲。”

頓時現場安靜了下來。

“我們公司的廢塑料標準是非常高的,都經過嚴格的重新處理,和化工廠生產的聚乙烯、聚丙烯之類沒有區別,畢竟我們公司的信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對此在場絕大多數人都點了點頭,燧人系的公司,在信譽這方面,確實是有目共睹的,大家放心了不少,現在就不知道具體可以供應多少。

“大家不用擔心數量,在未來一年內,我們公司將向市場投放1500萬噸塑料原材料。”

“多少?”

“1500萬?”

“我是聽多了一個萬,還是葉總看多了一個零?”

實際上,外界並不瞭解三大環保集團的內部情況,三大環保集團每年從社會上回收的廢塑料規模,在1400~1600萬噸左右。

而在鮀城的全球廢棄物回收中心,每年進口各種廢棄塑料製品,規模達到了2400~2600萬噸。

這些塑料中,除了一小部分被作爲制氣原材料使用,還有很多被處理後,儲備在各地的制氣原材料庫中。

畢竟固體的塑料,比起氣體的液化氣、天然氣好儲存,安全性相對比較高。

因此在不知不覺中,三大環保集團庫存的廢塑料,規模就達到了4750萬噸左右。

現在國內的用氣安全,基本可以自給自足,備用的廢塑料,完全可以直接取消。

爲了壓平塑料的原材料價格,三大環保集團打算開放庫存,保證國內塑料原材料的價格平穩落地。

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五百五十六章 風雲際會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四百八十九章 毒雲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覽會第三百零五章 半導體變化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三百零七章 種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瀾微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四百六十二章 技術與消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選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來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動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五十七章 城市蛻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撕裂鏈條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四百九十五章 羅網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疑雲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