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

視線回到華國國內。

魯省泉城的雲檢博覽會展覽區。

不少當地民衆,也在各個公司的展覽區閒逛,饒有興趣地瀏覽各種產品,有不少公司都拿出了概念性產品。

其中蝸牛工業就拿出了很多概念性產品。

何仲禮和妻子林瑤剛好放假,從淄博過來泉城走訪親朋好友,剛好今天是博覽會最後一天,他便過來逛一逛。

去魯省藥玻的展覽區,和幾個同事打了個招呼,他和妻子林瑤走馬觀花一般,在各個企業的展覽區走走看看。

走着走着,剛好來到了蝸牛工業的展覽區。

蝸牛工業的商標圖案,是一個蝸牛的形狀,圖案下面標着蝸牛工業,以及企業口號——[質量即生命,勇於創新]。

他走進展覽區內,裡面分成好幾個小區域,包括五金製品、玻璃製品、家用電器、廚房器具、生產設備、特殊定製、精密儀器等。

“仲禮,這個公司也是燧人系的吧?”

何仲禮點了點頭:“是的,他們的產品好多呀!”

隨手拿起一個保溫杯,重量異常輕,他一看就知道是玻璃真空式保溫杯,硅納米鍍層被蝸牛工業都玩出花來了。

一旁還是很多鍍晶陶瓷製品,鍋碗瓢盆都有,這也是國內今年來的熱潮之一,最先這樣搞的公司,是當時其中一個獲得電鍍劑授權的代工廠,他們最先開發了鍍晶陶瓷系列。

這股風潮又進而影響到瓷磚行業,現在已經有三家獲得授權的陶瓷公司,開始生產鍍晶瓷磚,通常應用在牆面磚上,防沾塵和抗摔撞效果非常好。

何仲禮還看到了防彈玻璃、隔音隔熱保溫玻璃之類的產品。

“咦?概念性產品?”

在他面前的概念性產品,其實就是熱電窗,將熱電片製造成百葉窗的模樣,可以節約室內空間,不需要安裝空調。

“能效比2.3,半導體制冷都這麼厲害了。”

“這個比空調好嗎?”林瑤好奇的問道。

一旁的業務員介紹道:“這個熱電百葉窗,能耗會比普通空調高一些,不過好處是靜音、製冷快,還可以當暖氣片使用。”

隨即業務員給倆人演示了一遍,用遙控按下製冷,頓時百葉窗的內側就開始製冷。

林瑤感受到一股微涼,可能是天氣太冷的原因,感覺不太明顯。

而當業務員按下制熱後,百葉窗的葉片自動一百八十度旋轉,頓時何仲禮和林瑤就感受到一股熱氣撲面而來。

何仲禮想到一個問題:“不錯。不過會不會有安全問題,畢竟熱電片這樣直接暴露着。”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業務員笑着點了點頭,隨即解釋道:“所以這個是概念性產品,如果安裝在室內,我們計劃設計多一層內側的普通百葉窗,避免直接接觸。”

“原來如此。”何仲禮覺得這個產品的創意不錯,對於那些追求房屋整體美感,感覺空調佔地方和影響觀感的消費者,這種產品有一定的需求。

然後業務員又給倆人介紹了另一個概念性產品。

一個普通小冰箱,還是格力的產品。

“這個冰箱,是我們公司臨時改造的,並沒有開始量產。”業務員解釋了一句,然後開始介紹起來:

“這個冰箱可以快速製冷,達到低溫速凍的效果,在幾分鐘內,就可以讓物品達到冰點。”

說完,業務員從保溫瓶倒出一杯熱水,放入冰箱中,按下急凍,不到三分鐘時間,杯子裡面的熱水,表面開始結了一層冰渣子。

“這個冰箱可以滿足一些有急凍需要的用戶。”

“看來我是用不上了。”何仲禮搖了搖頭笑道。

業務員也沒有感到意外:“沒關係,反正這個是概念產品,現在還處於產品設計和市場調研,你可以提一些意見。”

蝸牛工業推出的概念性產品不在少數,何仲禮還遇到了過來這邊考察的格力董女士、九陽王旭寧等人。

像熱電百葉窗、急凍冰箱之類,確實存在市場。

真正吸引民衆目光和行業關注的產品,是智能家居概念。

在蝸牛展覽區的內部,有一個智能家居體驗館,何仲禮和林瑤在業務員的指引下,用手指輕輕地觸碰到門板上,上面的指紋感應模塊,立刻將倆人的情況反饋進去。

“這是指紋感應系統,配合貓眼攝像頭,可以實現自動開門。”

大門自動解鎖,進入屋內後,業務員介紹了熟人到訪提醒,將全部系統連接起來後,可以通過音響通知主人。

看到衛生間都有不少人在考察,何仲禮小聲的問道:“小敏,你們的衛生間都搞智能家居?”

“待會等人少一點,我帶兩位去體驗一番。”

三人感受一個手機當遙控器的智能化控制,拿着白龍手機在手上嘗試了一些操控,林瑤好奇的問道:“小敏,你們公司的手機爲什麼不上市,我挺看好這個產品的。”

“因爲芯片問題,這些白龍手機現在還用聯發科的芯片,公司不想將這種核心零件交給外人。”

所謂的外人,其實就是存在不可控因素的供應商,由於白龍手機是自己內部使用的,聯發科並沒有因爲禁令斷供芯片,但是燧人公司絕對不會將這種要害零配件交給聯發科。

“那真是太遺憾了。”林瑤確實挺喜歡白龍手機的。

不一會,衛生間那邊的體驗人羣減少了一些,業務員小敏帶着何仲禮、林瑤,走進衛生間內部。

在蹲便器的一旁,小敏介紹道:“兩位,這個蹲便器除了配備常規的功能之外,還可以對尿液、糞便、漱口水,進行快速檢測。”

說完將從一旁倒了一杯液體,倒入蹲便器中,按下一旁的尿檢,幾分鐘後,衛生間的鏡子上,出現一排檢測數據。

[微量血尿、存在尿道感染,疑似膀胱結石,建議前往正規醫院複檢。]

“這麼先進?”

何仲禮有些意動:“這個價格多少?”

“這暫時是實驗室產品,因爲很多檢測的感應器和系統集成,成本太高了,要量產需要一段時間。”

“弄得我都想買一套了。”何仲禮撓了撓頭,對於家人的健康,民衆是異常關心的。

這也是蝸牛智能家居的一個賣點之一,通過蹲便器檢測排泄物,進而反饋檢測數據,可以讓很多人提前發現身體的問題。

這對於社恐人羣,絕對是一個神器,這減少了他們去醫院的尷尬。

這個家庭檢測系統,目前還不太完善,很多病理學數據需要進一步的搭建數據庫,還有加強檢測的準確性,不然三天兩頭誤報,消費者都可能被嚇出神經衰弱。

突然智能家居體驗館門,傳來一陣陣哭鬧聲。

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五百七十六章 通信發展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三十九章 自證清白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四)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稿暫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應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三百零二章 順路考察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效貨幣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東遊記(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四百七十八章 採訪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七十九章 搶修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零八章 東遊記(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賠償與出擊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二百七十二章 零敲碎打第二百八十四章 價格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二百四十八章 穩定軍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七百八十章 遠征第九十章 脫鹽與檢田第六百四十四章 噩夢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製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農村(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二百七十八章 互聯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一百一十六章 體系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