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勇武薛仁貴

半個月後,公孫武德與程處默一行已經快馬加鞭,提前趕至肅州,趕到時,肅州城的城門已開,城內戰火四起,到處都是殺喊之聲,眼見着城池即將失守,公孫武德一聲令下,親自率軍衝進街巷,一場慘烈的廝殺就此展開。

身處戰事之中,晉王李治的小臉兒變得有些慘白,儘管來前就已知曉此行兇險無比,但是李治實沒想到,他竟然這麼快的就見到了這種一直距他都很是遙遠的廝殺場面,若說不怕,那純是嘴硬,沒有人在第一次親臨戰事時會心平氣靜,無所畏懼。

不過,好一點的就是,李治一直都記得自己的身份,也記得自己此行的目的爲何,所以從始至終,小夥家雖心有慼慼,但總體表現倒還算得上鎮定,輕微地哆嗦着身子,強迫着自己安穩地坐在馬背上,堅定地看着前方的廝殺。

“殿下不必憂心,”提馬上前,薛仁貴一臉沉靜地拱手向李治說道:“城池方破,入城的賊人有限,且李績將軍原本就在組織驅逐,再加之咱們這些外援趕至,我方士氣必增,只要有人能夠衝去守住城門,入城的這些高昌兵必成甕中之鱉,不足爲慮。”

“哦?”李治頗爲意外地扭頭看了薛仁貴一眼,他沒想到這個由老師引薦過來,原以爲只是一個武藝不俗的護衛,不想現下竟還有如此見解。

“若是給薛護衛一支人馬,不知薛護衛可有把握奪回城門並堅守不退?”看出薛仁貴似有自薦的心思,而且也有一股想要建功的迫切,是以,見薛仁貴從始至終都沉穩有度,且又自信滿滿,李治不由出聲探問。

在李治的心裡,老師引薦過來的,縱是一個武夫,也必有不凡之處。而且,若是此計成功,薛仁貴固然是建了奇功,但是作爲薛仁貴的上峰與引薦之人,李治也必能引得李績與公孫武德這兩位主將的重視,這於李治來說,實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何樂而不爲?

“三百人!”薛仁貴眼前一亮,彎身從腳蹬處將他特爲戰事所備的長槍拿起,看着李治堅聲說道:“只要殿下能給屬下三百槍兵,仁貴誓必奪回城門,不讓城外高昌兵士進城一步!”

危難之時方顯身手,在薛仁貴看來,沒有什麼時候會比現在衝出更爲合適,解救一城百姓,挽回主師即顯之敗勢,可謂是建功立業就在眼前,就看你有沒有能力把握得住。

就如以前的東家所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薛仁貴自認學習武藝、兵法、陣法十數年,當屬有備之人,若是連這個機會都把握不住的話,什麼建功立業,馳騁沙場豈不都是妄談?

“好!”見薛仁貴自信滿滿,李治不由高應了一聲,道:“本王給你五百精兵,速去將城門堵住,若是你真能助成此事,回頭本王定會親自向主師爲你請功!”

“承蒙殿下看重,仁貴定不負殿下所望。”薛仁貴拱手應了一聲,之後又有些猶豫地開聲向李治說道:“只是,只是殿下的安全……”

“本王的安危你無須擔憂,”李治故作鎮定地輕擺了擺手,道:“只要你能守住城門,本王在此自是不會再有什麼兇險,而且本王府中的護衛也不都是擺設,自能護得本王的周詳,薛護衛只管放心前去就是。”

“如此,殿下保重!”說完,薛仁貴衝着李治拱了拱手,之後帶着手下的五百長槍精兵就衝入了戰場,一步步地向城門處逼近。

長槍紛飛,血肉模糊,薛仁貴所過之處,幾是沒有一合之敵,全都被他一槍挑倒,當場斃命。隨在他後面的五百精兵見首領如此勇猛,不由士氣大增,隨着薛仁貴一起,猶如虎入狼羣一般,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從東至西,就已前推了近千米的距離,眼見着就衝到了城門下方。

“這位薛護衛,真乃一員虎將也!”李治的身邊,一條胳膊的趙恭存騎在馬上,看着前方薛仁貴一行的拼殺,不禁撫須輕嘆。

“先生所言極是,”看着在戰場中如入無人之境的薛仁貴,李治心下也不免有些驚詫,沒想到一向溫文敦厚的薛護衛,一到戰場之上,竟會變得如此勇猛,簡直就是天生爲戰而生虎將嘛。

“就是不知他的兵法、謀略如何,”李治低頭沉思,若是他有將帥之才,加之這一身勇武之力,日後這位薛護衛的前程倒是大有可爲,說不得他能成爲大唐第二個李績也不一定。不過這些,都得日後慢慢考較了,若是今日薛仁貴真能立下此功,對他日後的前程無疑會是一大助力。

“兵法謀略尚且不論,”趙恭存輕聲說道:“只他這一身勇武,就已有萬夫莫開之勢,能得如此猛將,是殿下之幸也,希望日後殿下能善待於他。看其秉性,非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若是殿下能在其尚未得勢之時及時幫襯一把,日後他也必會厚報於殿下。”

“這是自然,”知道趙恭存爲何會有此言,無非是擔心自己會起了貪念,想佔了薛仁貴的功勞,李治輕點着腦袋,道:“他是柳先生所引薦之人,縱是沒有這一身勇武,本王也絕不會虧待於他,先生儘管放心便是,禮賢下士,收攏人心這一點,本王還是懂的。”

“殿下英明!”趙恭存恭聲迴應了一句,之後便不再多言,只是靜靜地坐在馬背上觀看着前面的戰局。

另一邊,公孫武德已與李績匯於一處,眼見着涌入城內的敵兵越來越多,李績與公孫武德不由都想到了圍堵城門之策,正在思量着該派誰去爲好的時候,卻看到城下混亂的戰局之中,一位白袍小將正帶着一隊大唐士兵在城下一路擊殺,直逼城門,兩位老將不由皆是一愣,此人是誰?

“薛仁貴?!”公孫賀蘭輕叫了一聲,見李績與公孫武德向自己看來,不由出聲解釋道:“他曾是柳大哥府上的護衛,一身武力不在小侄之下,沒想到他竟他隨軍到了此處。”

曾經被薛仁貴胖揍過一頓的公孫賀蘭對薛仁貴自是印象深刻,雖然離得老遠,但是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來人。

“好像是晉王殿下身邊的隨從?”公孫武德也有了些許印象,有些不確定地輕聲說道:“老夫好似在晉王殿下身邊見過他兩次,沒想到這竟是一員虎將。”

若不是今日戰事危急,想來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晉王殿下身邊的護衛,平素不顯山不露水的薛仁貴,竟還有這般勇猛無敵的一面。

所謂英雄惜英雄,爲將爲帥者,最喜見到的就是這般萬夫莫敵的猛將,一向最是擅長在戰場拼殺的公孫武德,自是知道想要在戰局之中直線前行是有多麼地艱難,所以,在他看到薛仁貴一行這般猶如猛虎下山,在亂戰之中筆直衝向城門的舉動時,愛才之心不由泛起,心思活動着,怎麼才能將這員虎將要到自己的帳下來。

“既然不是高昌的奸細,那自是再好不過,”見有些勇士相助,李績心下大慰,道:“看他去處,似有意要奪下城門,賀蘭賢侄,你且去助他一助,務必將城門奪下!”

“是,大帥!”高應了一聲,早就有些按奈不住的公孫賀蘭直接就帶着手下衝了出去。

當公孫賀蘭帶着部下衝到薛仁貴一行近前時,薛仁貴已經牢牢地將城門給控制在了手裡,一人策馬於門前,面對着衝涌而來的諸多敵軍,一步不退。

“薛大哥,咱們又見面了!”公孫賀蘭亦是策馬提槍,將周圍的敵軍橫掃一片,同時高聲向薛仁貴招呼。

“原來是賀蘭兄弟!”見是熟人,在殺敵的同時,薛仁貴亦是高聲迴應:“前些時聽聞賢弟遭奸人陷害,東家心中甚憂,爲兄也是甚爲掛念,今日再次得見賢弟,見賢弟風采更勝往昔,真是可喜可賀啊!”

“勞薛大哥掛念!”想起之前被太子陷害之事,公孫賀蘭不免有些臉紅,像是那般被人算計,終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所以他也就不想再提,忙着將話題岔開,道:“男兒當從軍,似薛大哥這般武藝超羣之士,早就應在這沙場馳騁,晚會待此間事了,小弟請薛大哥暢飲!”

“爲兄也正有此意!”兩人對視一眼,不由同時開懷暢笑。

“那位身着白袍的小將是何人?!”城門外,候君集高坐戰馬,搖指着守在城門處的薛仁貴,出聲向身邊的諸將詢問。

“有此人在,今日怕是要無功而返了。”見無人應聲,候君集半眯着又眼,輕聲一嘆。

“大帥,末將請戰,去取那小將首級!”殘劍出列請戰,對城門處的唐將似頗爲不服。

“開闊之地,或還有一戰之機,”候君集輕搖了搖頭,頗爲惋惜地出聲說道:“城門陝小之處,去之無功,而且唐軍有了增援,再打下去也只是徒增死傷,行了,今天就到這兒吧。”

第800章 可憐的房遺愛第542章 善後第42章 娶媳婦兒?第622章 出兵第103章 杜子貴的邀請第110章 瞧病長孫氏第401章 教訓第819章 聖旨第786章 劫財第151章 青蛙落水令第348章 審訊第314章 侯選太子妃?第594章 教誨第176章 安撫收心第719章 悟了第14章 做餌第690章 高昌國的事端(2)第278章 贈曲第223章 腿債,腿來償!第467章 賀壽(2)第39章 有着落了第511章 不解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146章 再遇大司農第608章 好大一隻孔明燈(2)第858章 聯姻第141章 開刀動骨(1)第522章 擺不脫的誣陷第617章 童年第30章 拜師禮第214章 黃鶴樓第629章 衝突第836章 退款第332章 屈伸之道第690章 高昌國的事端(2)第657章 端倪第632章 楊叔的心意第496章 義母第76章 相牛第336章 李恪相邀第55章 接觸第213章 辭行而去第647章 秦府行醫(3)第526章 憫農(2)第739章 回返第321章 有女武媚第846章 李承乾請戰第420章 探望第820章 長孫皇后的喝斥第10章 唐朝老師的家訪第399章 三原買馬第38章 曲轅犁第346章 心思第342章 桑玥第445章 入宮覲見(2)第348章 審訊第12章 牛吼第225章 良民柳一條第140章 保障第701章 觀探第822章 初見成效第294章 疫病之方(2)第617章 童年第29章 教導第262章 回家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465章 新家第584章 善後(3)第347章 遇刺第104章 杜家家主第354章 王彩翼第300章 離去第706章 忽悠第751章 壽宴(2)第360章 精裝版的酒水第476章 到家第780章 私屯米糧?第760章 狠心的柳一條第324章 落花與流水第528章 書法小成第274章 兩個小朋友第165章 趙府家事第860章 歸隱第40章 探望第802章 吃喝玩樂打砸搶第763章 讓稚奴也去吧第78章 遇刺第283章 留住第673章 少來煩我第818章 李績升職第362章 品酒第133章 宅院第483章 武媚的心思第312章 高昌國王第267章 登門道歉第288章 敲竹槓第38章 曲轅犁第833章 夫妻夜話第703章 虛無之命第550章 皇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