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販馬

與李承乾不同,聽了長孫皇后對柳亦凡的講述和評介,武媚沒有一點地輕視之意,反而在心裡面對這個人,留上了一絲心意。

一個歲不及弱冠的書生,平民白身,沒有絲毫的背景,僅靠着自己的才學,便能夠博得皇上和長孫皇后這般人物的讚賞和器重,並委任爲晉王殿下出宮後的府坻先生,這說明什麼?

武媚看了一眼旁邊一臉無謂,毫不在意地李承乾,輕搖了搖頭,這說明這個柳亦凡的潛力,遠非常人所能及,若是不出意外,五年,十年之後,必能在朝中搏得一個不低的官位。

若是能夠趁着現在去拉攏,收爲己用,將來必能成了一大臂力,只是可惜,他們家的這位太子殿下,似並不在意,平白錯過,而長孫皇后,似也沒有要讓太子收攏柳亦凡的打算,這個人,是她爲自己的小兒子留的。

武媚的年歲雖然爲大,但是這裡面的花花道道兒,她卻是看得很是清楚明白。

當然,武媚也沒有想過要出口提醒一下自己的夫君,之前一次,兩次,連着十數次地訓斥,已經讓武媚很是明白,她的這個夫君很反感她干涉他的事端,任何事,尤其是關於朝政權利分爭這一方面,武媚已經不想再去自找不痛快了。

而且,從今天的這件事情裡面,武媚對她的夫君也免起了一分輕視之心,有一點淡淡地失望。

聰明,幹吏,謀斷,總體上來說,李承乾這個太子很合格,也很有能力。但是他卻沒有識人用人之明,不止是這個柳亦凡,還有之前的那個張楚聞,柳二條,雖然李承乾多有拉攏。但是任誰都看得出,他是在顧及柳一條的情面,並非是真心錄用,在心裡面,他對於兩人的平白身份,還是多少的有一些輕視。

這不是一個上位者該有的心態。

沒有識人用人容人之心之量,沒有海納百川一樣的胸懷,武媚很難相信,他以後會是一個好皇帝,還有。當今皇上真地會把皇位傳禪與他麼?

武媚有些懷疑,雖然按目前的形勢的來看,除了李恪這位稍有些才能的皇子之外,李承乾已是再沒了比他還要出色的爭位地對手,但是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畢竟,皇上他老人家。現在還正是春秋鼎盛之齡,離那傳位之期,還遠得很,誰能保證,現在還是年幼的那些皇子之中,在五年,十年之後,不會出現一個比之李承乾,李恪還要出色許多的皇子?

長子,未必就能順位。當初皇上他老人家在玄武門,在太極殿,在太上皇的面前,以次子的身份登得大寶之時,不是也有說過有才者居的話語嗎?

有才者居,李承乾算是有才德之人嗎?

武媚又看了她的太子夫君一眼,性聰敏,有孝心,再加上去歲豫中各地的水患之災,因柳一條的參與而爲他在民間所博得地無盡民望。在衆多的皇子之中,李承乾也算得上是最有才德的一位了。

但是這些所謂的才德和名望,武媚知道,李世民知道,朝中很多人臣的心裡也都很是清楚。這是李世民。還有那個現在已不知跑到哪裡去了的柳一條,一起爲李承乾開創出來的。雖然說是會有一定地生命危險。但是朝中那些只要心性稍微敞亮一點的人,哪一個會想不到,豫中發不發水,在當時,還不是皇上一句話的事情?

“我兒在想什麼呢?”慈愛地輕撫了下武媚日益隆起的肚子,長孫皇后溫聲向武媚問道。對於這個聰明剔透的兒媳,長孫皇后一直都很喜愛,尤其是武媚又爲她懷上了孫子後,長孫皇后對武媚的疼愛更勝從前,每天都會派人去東宮打量一下,順便再爲武媚帶去一些滋補的吃食。

而這個武媚也是甚爲乖巧,每天只要是閒來無事,她都會到立政殿來爲長孫皇后請安,然後在立政殿一呆,就是一個上午或是一天的時間,這麼長時間以來,倒也是減緩了一些長孫皇后長樂和豫章這兩個女兒的思念之意,在心裡面,已經把武媚給看成了是她的另外一個女兒。

“沒,沒有什麼,是兒臣聽得側殿那裡傳來地歌聲,有些入迷了,”武媚小臉帶着一絲柔善地笑意,輕聲向長孫皇后說道:“亦凡先生的這首童謠幼曲,很奇特,兒臣聽着,由不得地也便想隨着唱起,一時走了神去,讓母后見笑了!”

“呵呵,無妨,亦凡先生的曲子,哪怕只是童謠,也有一種引人入勝的魔力,便是本宮聽之,心神也時常會隨之而去,變得一片空明。”長孫皇后微點了點頭,對武媚剛纔的失禮不以爲意,畢竟之前,她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不過說起這曲子來,本宮倒是又想起了以前的柳先生,”把手從武媚的肚上拿開,長孫皇后雙眼望着宮外,追憶着輕聲說道:“記得歲前,高陽那丫頭出嫁入房府的時候,在最後的喜宴之上,柳先生曾以玉笛,奏出了一曲天籟之音,一曲《粱祝》,豔驚全場,那種感覺本宮至今仍不能忘懷。”

“只是可惜,自那一曲之後,就再沒聽聞柳先生奏起,而宮裡地那些樂師,卻也是奏不出那天柳先生所奏的味道。”小押了一口茶水,長孫皇后微嘆了口氣,似又念起了那個不知所蹤的柳一條。

“哦?柳先生竟還會音律?”武媚有些詫異地輕問了一句,這件事情她以前還真是沒有聽人提起過。

“不是會,而是精通致極!”長孫皇后接口向武媚說道:“高陽出閣的時候,你還沒有來得長安,自是少有聽聞,不過宮裡時常會奏起的那曲《粱祝》,媚娘當是時有聽聞纔是,那種曲調兒,便是效仿柳先生當日所奏,不過神韻卻不及柳先生之萬一。”

“母后,”在武媚應聲之前,李承乾率先插言,拱手向長孫皇后一禮,道:“兒臣還有些公務要去處理,不能在些多陪”

“行了行了,有事情,就趕快去處理,莫要因爲母后而耽誤了你地公務。”長孫皇后輕衝着李承乾擺了擺了手,道:“有媚娘留在這裡陪着本宮就是了,去吧。”

知道她們兩個女人在這裡閒聊,李承乾一個大男人在一旁有些不自在,所以長孫皇后也沒有多留,稍交待了兩句,便讓李承乾退了下去。

“男人有男人地想法和事情要做,咱們女人不能干涉,也不宜干涉,”看着李承乾漸漸遠去,長孫皇后扭頭看了武媚一眼,道:“只要咱們能處理好家裡的事物,給他們一個安心安寧地家境,便夠了。”

“嗯,母后說得是,兒臣受教了!”武媚乖巧地點頭,做出一副心明神會的樣子。

“好了,隨本宮到後面的花園走走吧,現在已入初春,園子裡有些花兒,已經開了。”長孫皇后深看了武媚一眼,遂站起身,向着武媚說道着,輕擡步便率先向殿門外走去。武媚輕應了一聲,也隨之站起身來,碎步跟隨在長孫皇后的身後。

“什麼?你要去高昌國?”聞言,公孫賀蘭把剛翹起的二郎腿又給放了下來,有些吃驚地看着面前的這個刀疤臉,開口問道:“去做什麼?”

“紀和一個牧場的場主,去高昌還能做什麼?”李紀和親自爲公孫賀蘭端遞了一碗熱茶,道:“自然是去販馬謀利了,畢竟這麼大一個馬場,開銷也是不小,僅是爲附近的騎兵供馬,遠是不夠。”

“可我看你這裡,總共也沒有多少馬匹,到現在,怕是連八千匹都還不到吧?”公孫賀蘭看着李紀和說道:“還有,朝庭似乎有過嚴令,不許把馬匹販賣出境,你不會不知道吧?”

不知道李紀和安的是什麼目的,公孫賀蘭很是狐疑地在李紀和的刀疤臉上打量,想要看出些什麼端倪。

“呵呵,這個紀和自然是知道,不然也不會來尋得賀蘭少爺過來商議了。”李紀和輕笑了起來,臉上的刀疤越顯猙獰。

“正如賀蘭少爺所見,牧場裡的馬匹確還是不多,想要販賣出境,還早得很,紀和此去,也只是要探探門路,同時也想讓賀蘭少爺心裡有個準備。”

“賀蘭少爺不是外人,紀和也沒有相瞞的必要,”被公孫賀蘭看得有些不自在,李紀和輕拱起手,開口向公孫賀蘭說道:“當初紀和要來西北牧馬之時,柳先生就曾有過吩咐,三年之內,要讓大唐境內所有的騎兵,都騎乘上晏天牧場的馬匹。而境外的諸多蕃國,最好也能爲之多供出一些,其中以侯君集所在的高昌國,一定要全都換上咱們這裡的坐騎。”

第430章 再往長安第558章 顯露(3)第310章 離去第709章 殺心起第304章 好處第240章 避第101章 柺杖第109章 神醫柳一條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166章 求治第324章 落花與流水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84章 唐朝的托兒第107章 欲行往長安第129章 我本爲商賈第57章 柳氏書法第96章 所謂的書法難題第694章 李淳風到訪第137章 會診第804章 猜忌第193章 管家柳無塵第103章 杜子貴的邀請第790章 公主隨行第529章 施肥第614章 工程圖學第2章 新的家人第263章 閒散的日子第808章 人在柳府第167章 鍬成第423章 歸期不定第638章 露身浮面第40章 探望第635章 三原茶地影響第225章 良民柳一條第186章 陌農令第392章 聽曲兒第42章 娶媳婦兒?第67章 信箋第168章 知已第574章 救(2)第402章 水調歌頭第692章 耕作模式第43章 有女楚楚第786章 劫財第476章 到家第141章 開刀動骨(1)第528章 書法小成第30章 拜師禮第7章 柳二條的課後作業第537章 我是柳一條(1)第795章 李世績回來了(1)第190章 婚禮前一夜第107章 欲行往長安第564章 賀禮(2)第444章 入宮覲見(1)第411章 狄芝芝的師父第463章 長孫府(2)第273章 喜宴第641章 柳一條,回來了(2)第150章 大地主柳一條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75章 牛市第574章 救(2)第133章 宅院第267章 登門道歉第462章 長孫府(1)第26章 一頭牛兩貫第276章 歡賞歌舞第270章 遺傳病第744章 猜疑第276章 歡賞歌舞第541章 塌陷(2)第794章 人不過邊第319章 家裡的一些瑣事兒第585章 臨門第700章 迎皇后第566章 羅府婚宴(1)第839章 送人,送禮第327章 這事兒,不急第330章 再遇宇文方德第838章 無爲,隱忍第416章 教訓第303章 買地第448章 朕知道是你!(2)第26章 一頭牛兩貫第10章 唐朝老師的家訪第806章 去三原第191章 拜堂成親第590章 另有隱端第222章 老柳的腿第406章 伊犁馬第172章 風水福地第803章 小人房遺愛第680章 得信兒第132章 歸期不遠第84章 唐朝的托兒第335章 有心,無意第97章 求教第768章 殺柳一條的理由第409章 初見,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