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畫像

“賀蘭兄是未來公孫家的家主,身子金貴,可再經不得什麼意外。”杜子貴說得情真意切,不過柳一條卻從他的話裡聽出一些敵意,針對於他柳一條的敵意。

這個小公子哥什麼意思?柳一條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看了杜之貴一眼,以前好像沒有得罪過他啊?

公孫賀蘭雖然大氣,但卻不粗魯,自然也聽出了杜之貴話裡的一絲苗頭,臉上頓時有些不快,他對杜子貴說道:“小弟謝子貴兄掛懷了,不過這世上本就沒有盡善盡美之事。小弟也不是那種經不起風浪的嬌貴公子,如果大哥真有能使我站起來的器具,即使有一定的風險,我也定會試上一試。”

公孫賀蘭看了柳一條一眼,道:“而且,我相信大哥的東西,定不會讓我失望。”

聽了公孫賀蘭的話,柳一條笑了。直到現在他才發現,原來公孫賀蘭這小子竟是這麼地可愛。

柳一條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向公孫賀蘭讚道:“賀蘭賢弟所言不錯,好男兒行於天地之間,胸中當有浩然之氣,豈能爲一點小小的意外和危險就怯步止身,讓人貽笑?”

“一條賢侄所言甚是!大丈夫理當迎難而上,哪有知難而退的道理!”隨着這聲粗獷的聲音,公孫武達推門而入。公孫文達也跟在他的後面。

“公孫伯父!”柳一條與杜子貴趕緊起身上前躬身行禮。

“嗯。”公孫武達點了點頭,讚賞地看了柳一條一眼,柳一條剛纔的話,深得他心。

在下人搬上來的凳子上坐下,公孫武達向柳、杜二人擺了擺手,道:“兩位賢侄也都坐吧,在老夫的面前,不必過於拘謹。”

“謝伯父!”兩個人又衝公孫武達哥兩行了一禮,這才又再次坐下。

“大伯,您此刻過來,可是不什麼要事?”公孫賀蘭把身子往後靠了靠,輕聲地問道。

“哦,我這是來跟你們辭行的。”公孫武達慈愛地看着公孫賀蘭道:“現下刺客已被抓獲,小蘭兒的傷勢也已基本穩定,再加上京中還有諸多事務需要去處理,所以,今日上午,我便要返京了。”

“啊,大伯這就要走麼?”公孫賀蘭坐起身來,臉上有萬分地不捨。對公孫武達,他在心裡有一種很深層的崇拜,可比對他那老頭子老爹要親多了。

見公孫賀蘭如此,公孫武德一瞪眼,道:“莫要作此等小女兒態,我公孫家的男兒豈可如此?!長安距此也不過半日的路程,你要是想念大伯,待傷好之後揮馬便來長安尋我便是。”

“嗯,大伯教訓得是。小蘭兒失態了。”公孫賀蘭忙斂去心下的不捨,道:“不知大伯準備何時起程?小蘭兒下不得牀榻,怕是不能起來相送了。”

東宮之內,一中年文士被一內待領着進了太子的書房。

書房內,李承乾正與李紀和小聲敘話。

“臣,刑部侍郎閻立本,見過太子殿下!”閻立本恭敬地彎身向太子行了一禮。

李承乾坐直了身子,看了閻立本一眼,點了點頭,道:“閻大人不必多禮,且先坐下吧。”

閻立本又行了一禮,道:“謝太子殿下賜坐。”之後便小心地彎身坐下,雙手接過侍者遞上來的茶水,擡起頭來小聲地問道:“不知太子殿下深夜召下官前來,有何吩咐?”

李承乾端起茶碗輕吹了吹,又將茶碗放到桌上,看着閻立本,道:“孤聽聞閻大人除了文采出衆外,還作得一手好畫,且尤擅於描繪人物神情,所畫人物,無一不與真人相似。故此,孤便想請閻大人爲孤也作上一幅。不知閻大人可方便?”

“太子殿下有命,下官豈敢不從。”閻立本站起身,向李承乾拱手道:“請太子殿下爲下官供些筆墨紙硯,下官這便爲殿下潑墨一幅。”

“誒,這個不急。”李承乾擺了下手道:“此次請閻大人所畫之人並非是孤,而是另外一人。且此人有些特殊,現並不在這東宮之內。”

李承乾看了旁邊的李紀和一眼,道:“而且此人的真正樣貌也只有李紀和大人一人見過,孤便是想請閻大人能依着李大人的描述,將此人的相貌躍於紙上。不知這對閻大人來講,可有難度?”

“這,”閻立本沉吟了一下,僅憑口述,畫一個自己未曾見過之人,貌似從來都沒有試過。

擡頭看了一下太子,見李承乾一臉殷切的樣子,不像是在開玩笑,閻立本狠了狠心,便拱着手向李承乾說道:“下官願意一試,只是若畫得不像,還請太子殿下不要怪罪。”

“這個閻大人不必擔心,孤也知這樣有些強人所難,故不管結果如何,孤都不會怪罪大人的。”李承乾給閻立本吃了一粒定心丸兒,然後像李紀和使了個眼色。對閻立本說道:“筆、墨、紙、硯孤已爲閻大人準備妥當,閻大人只管放心作畫便是。孤先失陪了。”

“恭送太子殿下!”閻立本和李紀和齊齊起身行禮,將李承乾恭送出太子書房。

“閻大人,咱們這便開始吧?”直起身,李紀和輕笑着向閻立本說道。

“嗯,”閻立本點了點頭,對李紀和說道:“還請李大人先詳細地爲本官描述一下這要畫之人的長像。”

“有勞閻大人了,”李紀和開始詳細地描述起來:“男子,年齡約在十八、九歲,有髮髻,頭上有簪,但是卻還有一些頭髮散亂出來。眉毛烏黑,濃郁,呈劍鋒狀。眼睛稍大,黑白分明,有神。鼻子高挺,臉盤偏瘦.....”

李紀和每描述一句,閻立本便在紙上畫出一個器官來。待李紀和說完,一個人形的頭像便出現在了紙上。

“李大人請過目,可有哪個地方有出入?”閻立本將畫好的人物遞給李紀和,並向他問道。

“呃,”李紀和拿着紙,看了半天,最後還是篤定地指着畫像上的一條眉毛,說道:“閻大人,除了這個眉毛有些相像外,其他的都是似而非。咱們,還是再來過吧?”

第717章 白疊子帶來的益處第565章 視察第229章 侯府求醫第859章 戰事落幕第348章 審訊第827章 民心第326章 柳二條入獄第52章 燈市第8章 楊叔來訪第739章 回返第853章 勇武薛仁貴第771章 誰更囂張第390章 求教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515章 態度第157章 探訪袁方第525章 憫農(1)第401章 教訓第11章 唐伯虎的學生第850章 李承乾,逃了第458章 兄弟相見(1)第625章 明日歌第123章 香勃勃第107章 欲行往長安第365章 厚賜第293章 疫病之方第555章 羅通的猜疑第502章 質問第71章 散祭先祖第348章 審訊第491章 柳氏茶坊(4)第591章 撫慰第549章 草帽兒(3)第130章 拼第613章 朕很看好你(3)第63章 認了一個小弟第511章 不解第510章 謀面第214章 黃鶴樓第61章 雙截棍兒第227章 豫章的請求第590章 另有隱端第396章 狼愛上羊第849章 將計就計第607章 好大一隻孔明燈(1)第167章 鍬成第104章 杜家家主第284章 摟抱第785章 馴馬第175章 習書欲拜師第75章 牛市第226章 謀官第455章 任幽的手段第260章 這不是我的金子第49章 萬事俱備第120章 慢性重金屬中毒第550章 皇長孫第386章 回家第622章 出兵第525章 憫農(1)第855章 柳一條的目的第116章 再次病發第627章 肥羊第176章 安撫收心第169章 三百佃農第201章 跟皇上籤約第294章 疫病之方(2)第533章 刺殺第477章 柳成來了第503章 兩塊吊墜兒第717章 白疊子帶來的益處第445章 入宮覲見(2)第728章 探望第702章 柳、李相見第841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15章 全都抓起來第201章 跟皇上籤約第642章 李世民的質問第490章 柳氏茶坊(3)第276章 歡賞歌舞第243章 入新宅第105章 梅花庵第450章 來自羅府的邀請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702章 柳、李相見第90章 四個月第517章 誆第373章 紀和?李紀和?第589章 瞞天過海第439章 衝突第300章 離去第761章 葡萄酒的“錢”景第203章 往江南第817章 錢糧捐贈第一批第811章 知己第520章 事敗第676章 齊王,瘋了(1)第252章 助陣第221章 父病,速歸!第824章 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