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捉拿

榮箏憑着以前的經歷,和大表嫂一起商議了今天的春宴,不求有功,只求無過。

戲臺已經搭建好了,今天請的是長春班。長春班雖然沒有程子英那樣的名伶,但唱的全本西廂卻是汴梁裡最出彩的一個。

榮家雖然還是齊家的姻親,不過這次卻沒給榮家下帖子。馬氏是被嫌棄了,杜氏那裡申二太太已經沒了臉面,見了面只有尷尬的份。

被邀請的人家陸陸續續的趕來了。申二太太和任三太太負責接待,呂老夫人坐在椿萱堂的花廳上,讓榮箏、蘊霞姐妹等陪在跟前。有客人來了,她便起身與那些太太、奶奶們寒暄幾句。

不過逢人就會拉着榮箏介紹:“這是我外孫女。”

前面的蜚語流長並沒有完全銷聲匿跡,這些太太奶奶們也都好奇的盯着榮箏瞧。卻見榮綺年玉貌,舉止嫺雅大方,又恭肅有禮,暗地裡一時半會兒還真不能把傳言中那個榮三小姐的形象聯繫在一起。

黃太太帶着他們家的夏娟來赴宴。前陣子的不愉快,黃太太還以爲得罪了齊家,沒想到齊家竟然這麼大度,還給她下帖子請她來看戲。黃太太倒有些尷尬,不得不妝飾了一番,帶了次女來赴宴。

呂老夫人見了黃太太還和以前那樣的熱絡,又誇讚夏娟:“你們家的二小姐倒長得漂亮。”

黃太太訕訕然道:“小戶人家出來的,沒見過什麼世面。她有些怯生,老夫人就別笑話她了。”

“花朵一般的小姑娘,就該帶出來見見世面。天天在家裡繡花也怪悶的。”

其他幾位夫人太太跟着附和了兩句。

黃太太見榮箏從外面走來,她看了一眼,又立馬的垂下了頭。

呂老夫人笑吟吟的說道:“黃太太,這是我外孫女,你該認識吧?”

黃太太連忙頷首說:“認識,當然認識。”

“今年的春宴就是我外孫女和她舅母們商量着辦的。我倒覺得這個孩子細心。”

榮箏依禮上前向黃太太行禮問安。

黃太太甚是尷尬,連聲說:“小姐快請起。”又道:“走得匆忙沒備什麼見面禮。這個你拿着。”說着便將腕上的一隻翡翠鐲子擼了下來。

呂老夫人向榮箏點頭,榮箏雙手接過了,盈盈的道了謝。

在座的人好些都看出來了,呂老夫人要折騰這場春宴。看樣子是要給外孫女長臉。來人家做客,切莫得罪了人家小姑娘,惹得老夫人不高興失了禮數。

等到客人來得差不多了,呂老夫人請諸位夫人、太太、奶奶、小姐們入席。呂老夫人點了全本的西廂,始終讓榮箏伴在她的左右。

端惠郡主沒有出現。這在呂老夫人的意料之中。不過卻想不能來的話,何不讓人捎句話。

除了那些太太奶奶們,前來的小姐也有七八位。榮箏和蘊霞她們負責招呼前來的這些小姐們,蘊歡性子懦弱,不擅於應酬。蘊虹又年紀小,倒把榮箏和蘊霞忙得暈頭轉向。

黃夏娟因爲之前得了母親的教訓,不得和榮箏來往過多,加上那些流言,她一直對榮箏帶着幾分審視和態度。一個人坐在角落裡靜靜的喝着茶,吃着點心。

劉知府家的一對小姐倒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加上時不時的妙語如珠,很是招人喜歡。

吳氏送來了一隻雪白的鸚鵡給她們玩,鸚鵡架掛在月洞門上,撲棱着翅膀。蘊霞想要它說話,拿了食物引逗,折騰了好久,那隻鸚鵡纔給了面子,說了句:“妞妞!妞妞!”

引得一衆小姐來了興趣,紛紛要上來逗那鸚鵡。劉家的七小姐和九小姐還要教那鸚鵡唸詩。

只有黃夏娟一人坐着未動。

榮箏怕黃夏娟受冷落,主動上前和她道:“我屬羊的。不知該稱呼您爲姐姐還是妹妹?”

黃夏娟便道:“我屬馬。”

“那麼就是姐姐了。”榮箏有意要和黃夏娟套近乎,不過幾回合下來,黃夏娟的態度始終不冷不淡的,榮箏是個識趣的人。只好作罷。

過了一會子,呂老夫人身邊的一個小丫頭走了來和榮箏道:“表小姐,郡主來了,老太太讓您過去。”

榮箏聽說便起身,屋裡的其他小姐們也紛紛要說去給郡主請安。

三三兩兩的出了椿萱堂的花廳。

端惠因爲有事耽擱了,來得有些晚。此刻她正在呂老夫人跟前寒暄。呂老夫人陪坐在跟前。也不知說了什麼,惹得端惠微微一笑。

榮箏走至跟前,向端惠行了禮。

端惠打量了榮箏兩眼,含笑着點頭:“這是榮三小姐吧,好些日子沒有見你,倒像是長高了不少,像個大姑娘了。也越發的出挑了。”

呂老夫人客氣道:“郡主擡愛,她倒是我的心肝寶貝。”

端惠又道:“倒有幾分像她母親。”

榮箏對自己的母親長什麼樣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她有些茫然的看了一眼呂老夫人。

緊接着其他幾位女子紛紛的來給端惠請安,端惠點點頭,那黃太太走了過來,拉着黃夏娟道:“郡主,這是我二女兒。”

端惠點頭道:“生得倒齊整。”

那黃太太又和端惠郡主提起了初六王府裡擺年酒的事,誇讚王府的席面好,人多,熱鬧。對太妃、王妃,甚至世子妃都恭維了一番。

端惠心道,她和這個太太不熟,這位太太到底在打什麼主意呢。

黃太太很是熱絡的與端惠郡主周旋,黃夏娟坐在下面,她對母親的獻媚有些反感。

臺上依舊唱着《西廂》,榮箏陪着呂老夫人看了半折,來了個小丫鬟低聲在榮箏在耳邊低語了幾句:“表小姐,有位自稱姓沐的少爺說要見見您。正在這後面的穿堂裡。”

榮箏微怔,心道什麼姓沐的少爺?她有些疑惑的看了眼那個小丫鬟又問:“那人長什麼樣?”

小丫鬟道:“高高大大的,很是俊朗。”

榮箏暗道,莫非是沐瑄?他也來了齊家?她看了一眼端惠郡主,卻見黃太太還在跟前湊趣,端惠倒是一臉的平靜。暗道看樣子是和郡主一起來的。

她便起身對呂老夫人耳語了幾句:“姥姥,我去去就來。”

呂老夫人道:“別耽擱久了。快回來。”

榮箏含笑道:“我知道的。”隨即她便跟了小丫鬟出了椿萱堂,

等榮箏趕到穿堂的時候,沐瑄已經等候多時了。

榮箏因爲走得有些急促,到了時微微的有些喘。臉也紅撲撲的,她看見了沐瑄果然站在那裡,上前道:“沐大爺找我有什麼事嗎?”

沐瑄見了她,心中卻是說不出的輕快來,道:“我有事和你商量。”

榮箏見這穿堂風大。時不時的會有人來,不是說話的地方,便道:“沐大爺來這邊吧。”

小丫鬟在前面引路,沐瑄跟着榮箏邁進了門檻,跨進了椿萱堂的後院。兩人就站在牆根處說話。

沐瑄便道:“榮三小姐,我讓人去接了雷波他母親來汴梁。只是沒有地方安頓,所以暫時想借你杏花巷那邊的宅子住幾天,你看使不使得?”

榮箏聽後不假思索道:“小事一樁,反正雷波也住在那裡。這事不拘讓誰給我帶句話就好,怎麼好勞沐大爺親自跑這一趟。”

沐瑄微低了頭道:“我送姐姐過來。順便告訴小姐。要是派了其他人來一時半會兒的沒有說清楚,不是誤了事麼。”

沐瑄覺得面對榮箏的時候略微的有些不自在,甚至不敢擡頭看她。自從那次在杏花巷見過面後,沐瑄總覺得他的情緒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些日子來,總覺得空落落的。明明他今天不用跟着郡主一道來齊家。偏生他跟了來,路上那種期盼和渴望,渴望見到榮箏時的心情,直到真正的見到了榮箏。他變得有些不敢面對她了。

沐瑄覺得這惱人的情緒有些莫名其妙。自認爲青燈古佛的過了十幾年,他早學得如何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變得鎮定。可是在這個女人前面。他彷彿已經忘了該怎麼控制。

“沐大爺既然來了怎麼不上前面去見見我姥姥?”

沐瑄忙道:“不了,都是些女眷肯定不便。我只是想見見榮三小姐而已。”

“啊。”榮箏顯得還沒反應過來。

沐瑄道:“沒別的事,我該走了。榮三小姐保重!只怕將來還有要麻煩你的地方,到時候再請教。”

榮箏點頭說:“好。您慢走。”榮箏又讓跟前替她捎話的那個小丫鬟去幫沐瑄帶路。

她走了出去,走了沒幾步,卻看見了那樹下有個身影閃過。榮箏心下疑惑,是誰在偷聽他們說話?榮箏快步上前,那個身影閃過,她已經認出來了。高聲叫道:“黃二小姐,您在這裡做什麼?”

黃夏娟見榮箏已經認出了她,避也無處避,等到榮箏上前來,她低着頭說:“我不是有意要偷聽你們說話的。正好從這裡經過。”

榮箏見她神色慌張暗暗的吃驚,忙道:“那你幹嘛見了我就要躲啊。”

黃夏娟急忙替自己辯解:“我怕你惱。”

“我惱什麼,他問了我一件事,又沒別的事。”

兩人站在院子裡說着,突然見蘊霞不知從哪裡閃了出來,把兩人都嚇了一跳。蘊霞當場就揭穿了黃夏娟:“黃二小姐,難道不是你跟蹤阿箏,這會兒裝什麼無辜啊。”

黃夏娟萬萬沒想到齊蘊霞竟然會在她後面,紅着臉分辯道:“胡說什麼,我哪裡會跟蹤人?”

蘊霞也顧不得黃夏娟說的是啥,便上前挽了榮箏的胳膊,和她道:“呸,你明明看見她離開沒多久,就藉口要方便然後一路跟蹤。這後院又沒淨房,你來這裡做什麼?你還說你沒有跟蹤。你和你母親一樣都是那麼讓人討厭。也不知道老太太乾嘛還要請你們來!”

黃夏娟見齊蘊霞揭穿了她,當時又羞又惱,當真是百口莫辯,委屈的就哭了起來。

蘊霞對榮箏道:“走,我們上前面去。”

“哦,好。”榮箏回頭看了一眼黃夏娟那可憐巴巴的樣子,什麼也沒說。

蘊霞低聲和榮箏道:“虧我瞧着她不對勁跟了來,不然她要是和她母親一樣張着嘴胡亂說怎麼辦。”

“我沒想到她竟會這樣。”

蘊霞卻對沐瑄有些好奇,問道:“你和那個人私自見面爲的什麼事?”

“他是郡主的胞弟,想借母親名下的那處宅子用用。”

蘊霞覺得這事奇怪,難道他們沐家還少宅子不成?她又笑道:“我彷彿看見了他兩眼,長得真好看。”

“胡說什麼呢。等會兒到了前面可不許說漏了嘴。”榮箏警告着她。

蘊霞握嘴笑道:“放心吧。我是說你怎麼沒看上我五哥,原來是看上了他!”

“又許你胡說了,你再這樣我可生氣了!”榮箏微慍。

蘊霞見榮箏真惱了,忙告饒道:“好了,好了。我不說就是了。不過你要是有什麼事可不許瞞我啊。”

“我幾時瞞過你了!”

蘊霞仔細想想還真沒什麼事。

兩人回到了這邊,臺上的戲文依舊。呂老夫人見榮箏過來了,便命她隨自己坐着。黃太太已經回自己的席位上去了。端惠坐在那裡一臉的端肅。

黃夏娟也回來了,黃太太問道:“你說要去方便,怎麼去了這麼久?”

黃夏娟道:“差點走錯了路。”

黃太太也沒多想。

蘊霞向黃夏娟剜了一眼,警告她:你要是敢亂說試試!

等到開席的時候,幾個丫鬟提了攢盒過來。吳氏幫着擺放。呂老夫人便命榮箏幫郡主佈菜。

這個攢盒齊家也是花了心思的,每一席攢盒的內容都不一樣,大多數都是根據各位的口味來做的。不過一件小事而已,能做得這麼細心已經很不簡單。當下個個都吃得滿意。

就是端惠郡主見了她喜歡的雞油小松菌和天目筍火腿湯也眼前一亮。

呂老夫人見衆人都露出了滿意的神情,她再大大方方的說了句:“這是我外孫女想的法子。”

大家又是一片贊賀之聲。只有黃夏娟坐在那裡渾身的彆扭。

端惠郡主用了午飯就要告辭了。她是來得最晚的一個,卻是走得最早的。呂老夫人亦不好勉強,吩咐兩位太太去相送。(。)

第39章 冰釋第25章 枝節第70章 相見第114章 串門第147章 離別第56章 生辰第162章 直覺第178章 誕下第58章 造勢第79章 太妃第138章 竟然是他第48章 春宴第99章 出事第92章 年酒第127章 不安第49章 尷尬第85章 回府第189章 困住第182章 選擇第136章 婆媳第164章 情深第132章 琴瑟第101章 心動第72章 餞行第57章 賀喜第98章 籌劃第116章 真相第128章 添妝第31章 莊子第81章 `` 打點第95章 準備第190章 重圍第4章 吃棗第75章 求準第70章 相見第131章 新生第77章 調任第168章 歸來第128章 添妝第139章 幡然第3章 回訪第156章 掂量第105章 捉拿第30章 舊人第3章 回訪第34章 尋人第173章 兄弟第134章 叵測第60章 指派第168章 歸來第139章 幡然第98章 籌劃第25章 枝節第19章 說親第166章 守志第8章 團圓第30章 舊人第29章 舊賬第159章 圈套第132章 琴瑟第35章 姐弟第75章 求準第15章 警示第115章 緊張第94章 蜚語第99章 出事第150章 詫異第128章 添妝第67章 奔走第27章 疑點第2章 南柯一夢第170章 質問第64章 擔憂第99章 出事第61章 回稟第150章 詫異第87章 愚蠢第23章 元宵第17章 王府第115章 緊張第183章 陪伴第2章 南柯一夢第26章 驚夢第127章 不安第116章 真相第42章 失蹤第112章 脫險第187章 沒臉第154章 惶惑第112章 脫險第8章 團圓第70章 相見第47章 長者賜第162章 直覺第168章 歸來第7章 和氣第18章 詩會第129章 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