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休屠王庭

夏國自被滅國之後,各種矛盾早就顯現端倪。

夏國滅國後,拓跋燾並未殺害夏國的宗室,也沒有完全冷落夏國的士族,而是對有才能的官員繼續任用,將貪贓枉法或毫無作爲的或殺或貶,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員,又從魏國國內調遣了大量的漢臣和鮮卑將領,以胡漢共治、夏魏共治的法子治理地方。

從大局上來看,這自然是非常完美的一種模式,可是夏國初定,魏國的洗牌讓許多曾經的舊勢力一下子落入了谷底,這些舊勢力就使出各種辦法來扯後腿、

偏偏人心初定,又不能大開殺戒,每一個到夏國去任官的魏國官員都對此苦不堪言,他們不但要和本土的“夏國派”官員爭鬥,還要使出各種心力和這些舊地的門閥宗主士族們周旋,可謂是勞心勞力,稍不留神就有覆滅之險。

除此以外,胡夏作爲繼承了後秦大片領地的國家,同時也容納了無數的少數民族。

羌人、氐、鮮卑、羯、盧水胡、白龍胡、匈奴餘支等等都在夏地居住,這片黃河流域如今養育了無數民族,他們曾經能和夏地的赫連氏分庭抗禮,靠的就是忽而合忽而戰的部落政策,就連昔日的赫連夏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可以說,夏國的問題比魏國的更加嚴峻複雜,魏國土地並不肥沃,山西到內蒙古這塊地方還是以放牧爲主,最大的問題在於食物短缺,而非內部的征伐;

而夏地坐擁沃土,最大的問題卻是內外矛盾不斷,君主常年以高壓手段鎮壓起義和不滿,導致越鎮壓越反彈,今日還安撫完了,明日就又反了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聽到羌人反了,夏國本土原來的官員都沒顯現出什麼異樣的表情,魏國的官員和將領們卻是各個驚疑不定,齊齊向着拓跋素看去。

自狄子玉和休屠王金家的後人歸降大魏,拓跋燾對他們是又有賜封又有官職,可他們不過才一年的時間就反了,魏國會如何對待反叛的他們,變成了日後這片土地的新主人對待防抗的態度。

是安撫、招降、還是鎮壓?

所有人都等待着統萬大將軍拓跋素的選擇。

賀穆蘭身後的蓋吳捏緊雙拳,身體甚至因爲緊張而不停的顫抖。賀穆蘭原本也在等候拓跋素的答案,卻見徒弟如此失態,忍不住將一隻手搭在他的肩上,“你怎麼了?”

“師父,我怕……”

蓋吳哆嗦了一下,咬緊牙關。

“我害怕。”

賀穆蘭錯愕。

“師父不知,在當政者眼裡,所有的雜胡都是一樣的。過去無數年來,無論漢人還是胡人當政,只要有一個部落叛變了,接下來各族接受的都是可怕的懲罰……”

蓋吳在這片土地出生長大,對這片土地帶來的傷痛也就更加記憶猶新。

“爲了殺雞儆猴,其他沒有犯錯的部落也要爲國主服役、貢獻牛羊和人丁以作物資;爲表示自己沒有反意,若國主要征討叛變的部落,往往就從其他雜胡之中抽調壯丁作爲先鋒,削弱雜胡的實力……”

‘先鋒?’

賀穆蘭一愣。一般先鋒軍都是一軍之中的精銳,絕不會使用沒有操練過的新軍,爲何要用臨時徵用的雜胡爲……

然而只是一瞬間,賀穆蘭就明白了過來。

所謂“先鋒”,不過就是“炮灰”的一種修飾言辭而已。

就如柔然人用奴隸做“死營”,鮮卑部落主會用領地的雜胡和罪犯做“人障”一般,這種以活人作爲炮灰驅散騎兵陣勢的慣例各國都有,只不過每個國家的殘酷程度不一樣罷了。

胡人胡人,本質還是兇殘的,爲了自己的生存,可以把人性中的血腥和殘忍的那一面表露的淋漓盡致。

這種“人障”直到二/戰期間都沒有杜絕,只要到了打仗的時候,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賀穆蘭一明白了蓋吳所說的,免不了厭惡地蹙起了眉頭。

蓋吳害怕拓跋燾也會因爲羌人的反叛而“肅清”夏國領地的所有雜胡,所以一想到這位將軍可能會率領大軍出征,竟因爲精神過於集中而緊張的不停顫抖。

陳節以往和盧水胡人相處的極好,見蓋吳的肌肉緊繃到筋脈都迸出的地步,忍不住開口安慰:

“你莫擔心成這樣,如今杏城只剩老弱婦孺,就算徵兵也徵不到你們。而且我魏國行軍,向來是動用軍戶,其他臨時徵召的壯丁反倒拖累軍中行軍的速度。有將軍在呢,就算陛下真的因此對境內的胡族生出了惡感,我們家將軍也會勸諫的,是吧?”

賀穆蘭也確實不能接受因爲一支叛亂而連坐所有民族的行爲,這是一種變態的“種/族/主/義”,所以肯定地點了點頭:“若陛下真有這樣的命令,我一定會勸諫。”

“謝謝。”蓋吳漸漸鬆開了拳頭,聲音低沉,“謝謝你們。可你們不知我們過的有多苦……我們……”

他的聲音漸漸低去,幾近無法聽清的地步。

“我們再也無法再來一次這樣的打擊了。”

他的父親甚至爲了族人不陷入戰爭而身死……

他好恨。

恨這些挑起事端的羌人和休屠人。

恨這些在背後慫恿羌人和休屠人的勢力。

百姓何其無辜,他們只不過想安安生生的過自己的日子罷了!

拓跋素的腦子裡也在想着如何應對這次的反叛。自他鎮守統萬,和長安互爲倚仗,轄內的雜胡幾乎都沒有生出過異動。

如今先是長安亂了,然後馬上就有羌人和休屠人以此爲藉口反叛,這時機和速度也未免太讓人意味深長了一點。

若說其中沒有內應通風報信,他一點也不相信。

那麼,內應究竟是誰?羌人和休屠人的蠢蠢欲動是不是對大魏的一次試探?他要是在這裡做出決斷,會不會明日就送到了羌人和休屠人的手中,做出相應的對策?

拓跋素看着眼巴巴望着他的那些官員們,又不能不發表意見,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就在這時,他感覺有人正看着他。

拓跋素用餘光一掃,只見拓跋提對他使了個眼色,微微地搖了搖頭。

右席的高深幾乎是躍躍欲試地等待着戰爭的到來。

他在長安已經荒廢了太久,以至於經常做夢夢見的都是自己在戰場馳騁的場景。

他的槍在渴望飲血,他的馬在渴望疾奔,他希望狠狠斬下敵人的頭顱,以證明他的鮮血裡還有屬於野獸的部分,而不是被一個名爲“善”的籠子永遠的困住,就這麼可笑又迂腐的度過他的一生!

拓跋素能混到統萬大將軍自然不全是靠的家世,他見拓跋提似有話說,自然明白京中應該已經把這種局面猜到了,當即下令逐退所有閒雜人等,所有的舞姬歌伎和伺候宴席的下人全部離開飲宴廳,只留下官員和將領。

閒雜人等一退,就開始陸陸續續有將領請戰。

“將軍,休屠人桀驁不馴,居然掠了百姓入山,其行爲令人髮指,已經不可能感化他們,末將願領軍前往平叛!”

“將軍,末將也願意前往!”

“羌人更是可惡,夏地的商隊原本就不多,居然還劫掠!”

商隊一向是各地賦稅的主要來源,長安尤其是如此,一聽說羌人阻了商路,一羣官員更是怒不可遏,恨不得把羌人們吊打一頓纔好。

拓跋素看向拓跋提,試圖在他這裡得到什麼啓示,誰料庫莫提卻看了一眼身側的赫連定,開口問道:“赫連公鎮守夏地已久,對各族的情況自是極爲了解,以赫連公的看法,我們如今該如何應對呢?”

這竟是向赫連定求教了!

其實赫連定無論是年齡、閱歷、地位,其實都比庫莫提要高出一大截,只不過他現在是亡國之人,而拓跋提是戰勝國的王爺,所以顯得赫連定要弱勢一些。

可要是問策,在場諸人,還真沒有一個能比得過赫連定。

人人都以爲以這隻“蒼鷹”的高傲,是絕不會向赫連定低頭的,誰料拓跋提毫不猶豫的就詢問赫連定的意見,竟半點沒有入城時和赫連定互別苗頭的樣子,豈不是讓人愕然?

然而拓跋提如此誠懇發問,赫連定給的答案卻不太近人意。

“給我三千人馬,我便能讓休屠部族和羌人部族前來長安受俘。”

此話一說,莫說底下官員忍不住要翻白眼,就連賀穆蘭都有些想要嘆氣。

你現在是魏國的客人啊親!哪裡有讓客人領着主人的兵去打仗的道理!

就算能夠打下來,究竟又算是什麼呢!羌人和休屠人反叛是匈奴人鎮壓的,這完全治標不治本好嗎!

赫連定卻是胸中自有丘壑,只是懶得和這些“凡人”解釋。過去這麼多年,他要做什麼都是自己去做,做完帶着成果來見。

譬如他奔襲魏國、他反攻長安、他佔了西秦。

他的部下早已經習慣了不問緣由,只聽憑他的話去做,這是由於他的地位決定的,但他現在卻已經不是那位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平原公了,如此自信又幹脆的結論,倒顯得他有些敷衍。

庫莫提卻覺得赫連定的脾氣很像拓跋燾,聞言帶着笑意說道:“我自然相信赫連公的本事,可赫連公如今還要去平城,這些微末小事,還是交給我們來辦吧。我想聽聽休屠人和羌人的情況,我大魏自認對他們已經非常優厚,爲何他們還會再反?”

赫連定收起懶散的神色,仔細地打量了庫莫提一番,似是現在才把他當成值得正眼看的角色。

在場衆人都在叫嚷平叛、鎮壓,所以他也就投其所好,隨口說了他能收服他們的話,當然,若他們真給他三千兵馬,他也確實能讓休屠部落的部落主乖乖前來俯首就縛。

庫莫提問的仔細,赫連定也就正色說道:“休屠王金崖是金日磾的子嗣,一直自認爲是匈奴王庭的正統,往日便不服教化,屢屢有不馴之意。魏國鐵騎勇猛,他們不可正面對抗,便在魏夏兩國之間左右逢源,討要好處。魏國大勝,他們顯得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而大魏又拍了官員去管轄他們,反倒比夏國在時更加嚴苛,會反也在意料之中。”

赫連定解釋的詳細:“你莫覺得休屠一族人少,他們既然自認是匈奴的正統,自然就會行正統之事。休屠王名爲王,部族卻如同昔日匈奴王庭一般的劃分,不但有左右將軍,也有左右賢王,各級官員雖管理的事務和人數極少,但大小也是一個官兒。”

他哈哈一笑:“你別覺得他們在族中執行王庭那一套猶如兒戲,他們自己玩的倒挺當真的,這時候你們派個‘鎮西將軍’去接管休屠所在的地方,那到底是休屠王大,還是將軍大?那些‘大小官吏’是聽休屠王的,還是聽將軍的?休屠的凝聚力來自於昔日王庭的榮耀,一旦被分了權,很容易淪爲鮮卑的附庸,金崖心中害怕,自然要先發制人。”

“說到底,不過是爲了金家一家的地位罷了。”庫莫提了然的點了點頭。“金崖大概想,若休屠人都聽魏國將軍的,休屠王也就沒必要存在了。”

“不僅僅如此。”

赫連定身邊的赫連止水從小接受家中教導,見識也不同一般:“休屠自己也有自己的稅收方法,以往夏國時,我們是按整個休屠族羣向休屠王收稅,然後休屠王以‘匈奴王庭’的方式向部民收了繳納。”

這樣一來,其實夏國什麼都不管,只管找休屠王拿東西就行。你部民有沒有多,有沒有少,今年到底是豐收還是大旱,全然不管,我只取一。

而休屠王付了“一”,回去再找部民分攤,這便是他們王庭的“收稅”。

“但魏國實行的是‘戶攤’,按戶收稅和服役,一地官員和將軍剛到休屠地方,肯定是要統計戶數、計算人口,這樣一來,休屠王的一點權利全部被剝奪,而魏國直接按戶徵稅導致部民要交兩次稅,一次給休屠王庭,一次給魏國。他們習慣了給休屠王納稅,如今還要再給魏國一次,自然生出敵意……”

赫連止水這一解釋,沒有人認爲赫連定所說的“猶如兒戲”是真的兒戲了。一個地方角色扮演到連稅收這種東西都出現了,和國中國又有什麼區別?!

賀穆蘭猛然想到了魏國佔領的劉宋地方,梁州和雍州等地宗主遍立,也是瞞報人口,自給自足,魏國無法測算到具體的人數和戶數,便只能每年一次統一向各鄔壁的“宗主”收稅,至於到底少收了多少,也無法計算的清。

夏國的胡人勢小,魏國官員還敢去清查人口,可南方那些鄔壁主手中握有兵器和軍隊,還有大量鄔堡作爲防禦,一旦動真格的,連南方大片土地說不得都要被劉宋奪回,竟比這裡局勢更加危險。

如此一想,賀穆蘭只覺得拓跋燾身上的重擔重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也無怪乎後來無人可信,瘋狂暴虐。

她搖了搖頭,只嘆了口氣。

“花將軍嘆氣,可是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庫莫提突然開口點起花木蘭的名字。

衆人觀望賀穆蘭,期待她能說出什麼不一樣的意見。

“我在想,休屠人既然自奉爲匈奴正統,恐怕也如匈奴一般逐水草而居,移動王庭。既然人口流動,其實便不適宜按照居住地固定的‘戶攤’方式來收稅。黑山地方的牧民尚且不按戶納稅,到了隴西地方反倒要按戶了,未免有些過於死板。”

賀穆蘭實事求是的說,“夏地既然風土人情和魏地皆不相同,就應該靈活變通,否則反倒生出禍端。不過這都是後話,如今休屠人已經反了,該想的是如何消除誤會,讓休屠王和休屠人重新恢復以前的生活纔是。”

按戶收稅,前提得有“戶”。

戶口綁定在土地上是常識,這些胡人都沒有地,按戶分簡直就是扯淡。放牧又不是種田,收成是估算的出來的,若擱在她身上,她也不願意固定交。

提出“按戶分配”的,自然是魏國那一派的官員,這件事夏國曾有的官員都大力反對過,但稅收關係一個國家的根本,所以這個政策最後還是由魏人來主導了。

賀穆蘭是魏人,卻覺得魏人制定的政策不好,讓許多夏國的官員,包括赫連父子都很是驚訝。

庫莫提卻似是知道賀穆蘭會說出這樣的話,神態莫測地望向她:“哦,那以你的意思,竟是不同意打?”

拓跋素也跟着笑了起來:“這倒是奇怪了,我魏國年輕一代中最會打仗的將軍,竟然不願意打仗。你不打仗,你的部下都吃什麼?”

賀穆蘭也不分辨,她知道特立獨行的結果就是被世人當做怪人,所以只是輕笑:“不過是動了惻隱之心罷了,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能不打仗總是好的。不管怎麼說,這些休屠人如今也算是我魏國人了。”

庫莫提來這裡,明爲調查王斤之事,其實卻是爲了調查夏國諸族叛變的原因。就算有人挑撥,也一定是先心生不滿有所怨懟,才能被人挑唆成功。

但在鎮壓的態度上,庫莫提和拓跋燾是一致的。

敢劫掠平民百姓爲質,這先河一開,魏國必當大亂。無論最後休屠打或不打,提出這建議的人都得死。

這人是不是休屠王,又或者休屠王願不願意交出整個人,就決定了最後是打還是安撫。胡族一向不按章法行事,說不定誓死不交也有可能。

想到這些,庫莫提倒覺得直接打方便多了╮(╯▽╰)╭。

對於賀穆蘭的話,赫連定和拓跋素都覺得不以爲然。庫莫提看了一眼席中的官員,什麼表情的都有,從各自的神情中也能看出一點東西,心中微微有了數。

想來今日宴席一散,諸人離開太守府,是何派系、又與誰碰頭,恐怕就一目瞭然。

只是要辛苦了那些白鷺官了。

拓跋素和庫莫提小聲商量了一會兒,最後拓跋素下了令,先火速將消息傳報平城,長安和統萬的大軍做好戰鬥準備,明日清早在太守府再行就此事進行定論,究竟是打是招撫,總要確定合適的人選,還要準備輜重等物。

這一番好好的宴會,最終還是不歡而散。

高深想要的左擁右抱沒有享受到,而他期盼的戰爭似乎被賀穆蘭一番話一說也有了另外的發展,心中頓時失望至極,看向賀穆蘭的眼神也變得幽怨了起來。

賀穆蘭正支着下巴想休屠和羌人的事情,狄子玉既然沒死,拉出去溜溜也許羌人不會那麼瘋狂,可現在的問題是狄子玉是重犯,恐怕沒有人願意冒着這個風險把他放出去溜溜……

她正思索間,卻發現一箇中年的文士站在了她的面前,正微微彎着身子看她。

這文士正是遊家出名的大儒遊雅。

賀穆蘭哪裡敢在這位面前託大,立刻站了起來行禮。遊雅沒有管她的虛禮,反倒把她手臂一抓,眼光大亮地問道:“聽你剛纔的說法,你對賦稅和律法之事似乎也有所研究?你認爲以休屠人這樣的情況,如何收稅纔算正常?休屠人居無定所,又如何徵稅?夏國之前的方法雖好,可國庫卻有了損失,你可想過如何……”

他拉着賀穆蘭嘮嘮叨叨問了一大串,把賀穆蘭問的是臉上茫然一片,渾然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成了研究賦稅和律法的了。

倒是遊雅身後的遊可有些不好意思,在她身側解釋道:“我這叔父家學就是律法,而叔父之前曾做過縣令和太守,所以……”

賀穆蘭莫名地眨了眨眼。

所以啥?

你倒是說清楚啊。

“遊大人,抱歉,我要借花木蘭一用。”

一隻大掌突然出現在兩人的手臂之上,輕而易舉的把花木蘭引了出來。

“啊,潁川王安好。”

遊可立刻行禮退後。

遊雅滿臉怒容地望着庫莫提:“我和花將軍商討國策,王爺爲何要打攪?”

“遊使君,我們是來調查王斤的案子的,不是來這裡討論如何徵稅的。如今羌人的事情和王斤之案大有聯繫,我欲找木蘭問清原委,還望使君行個方便。這事現在是你我的職責,不是嗎?”

他似笑非笑,遊雅聞言頓時語塞,只好拂袖而去。

庫莫提目送走了遊雅和他身後的遊可,這才轉過身子,一直引着賀穆蘭到太守府後院僻靜之處。

賀穆蘭知道庫莫提肯定有話要說,只垂手聆聽。

果不其然,庫莫提望着天空的圓月半晌,突然肅容問起她來:“花將軍,你可知爲何虎賁軍會隨我過來?”

賀穆蘭一怔:“難道不是爲了護送赫連公回京?”

庫莫提點了點頭。

“是,也不是。花將軍,你剛剛說的都對,只有一點……”

庫莫提微微嘆息。

“雜胡反叛,這一仗,無論起因是如何,都非打不可。”

第419章 救命之恩第162章 自掘城牆第119章 馬蹄聲聲第402章 兒童節無責任番外第210章 香餑餑第100章 我很堵第394章 惡有惡報第322章 咚咚咚咚84 第四個夥伴一第230章 悲憤欲絕第395章 善良可愛第428章 不死不休第370章 高擡貴手第468章 兩全其美第107章 夜半遇襲第333章 大限將至第347章 驚天危機第98章 投懷送抱第90章 小鬍子太守76 新的旅程第395章 善良可愛第402章 兒童節無責任番外第319章 請君入甕第303章 心生不忍第184章 同火參上第23章 初升之朝陽第2章 鎮宅木蘭第163章 率部歸降第444章 兩線膠着第467章 娶妻生子第414章 虎賁立威第296章 侯府豪宅第66章 再次比武第270章 幕後之人第129章 兄弟之情第103章 請打醬油第15章 吾家木蘭第199章 婦女之友第326章 所謂親人182 暗算不成第254章 揚名立萬78 浮屠探險第487章 番外王慕雲x素和君第301章 北涼從人48 拓跋晃的希望第四 個夥伴四第431章 歡喜團圓第231章 柔然的噩夢第366章 宮中隱秘第373章 無奸不商第394章 惡有惡報第487章 番外王慕雲x素和君第4章 抓賊木蘭第303章 心生不忍第307章 突遇暗殺第293章 對賭彩頭第487章 番外王慕雲x素和君第148章 一波三折第461章 最後的選擇78 浮屠探險第194章 絕地反殺第472章 有過在身第226章 兩軍對峙第343章 前往陳郡第二 個夥伴六第121章 先練臉皮第460章 萬法歸一第432章 北涼□□第二 個火伴二第207章 禿髮王子第138章 聽我怒吼第72章 陳節的桃花第106章 意外之財第302章 人心難測第369章 虛弱王子第371章 天台遺風第413章 故人相遇第35章 帥“崩”了第175章 心屬黑山第369章 虛弱王子55 又是蓋吳第389章 陰謀陽謀第261章 母上大人第358章 博弈之間第140章 我們的木蘭第一 個火伴三第225章 與誰共享46 認親大會第122章 能者多勞81 攔路喊冤第400章 鷸蚌相爭第273章 妖怪附身第183章 大比之後第246章 撕衣大戰(下)第126章 人盡其用第461章 最後的選擇第333章 大限將至第401章 盆滿鉢滿第316章 狹路相逢第256章 錯付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