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

卻說木蘭在五狼鎮,聞頡和讓帥印與康和阿執掌,料他必然善守,以老我兵。木蘭遂心生一計,令手下軍士不許埋鍋造飯,都在鎮上買吃,如有妄取民間一物者,登時斬首,那鎮上番民貪其利息,不論大家小戶,都賣酒賣肉。又令軍士學習番語,與番民呼兄喚弟,日習日熟,先成者受上賞。每逢朔望日期,差人請鎮上老者來營中飲酒食肉,相道寒溫,一鎮老幼男女,巴不得朱將軍永守此地。遇四時八節,鎮上百姓送酒送羊,獻果獻餅者,不計其數,木蘭賞齎更加厚倍。真個人人頌德,個個稱賢。又於營中囤糧之處,暗積柴草,內藏硝磺等物。營外僻處,浚造土坑、地道十二袕,每袕可藏二十餘人。

又守了多時,一日,哨馬來報道:“頡和領了一萬人馬,來搶五狼。”木蘭即召鎮上百姓哭訴道:“頡和此來,怨我已深。聞頡和要燒燬此鎮,以孤我唐兵之勢。我兵一勝,爾等可保,我兵一敗,爾等玉石難分。不若齊往南屏山避難,庶幾可免。”那鎮上百姓果然扶老攜幼,往南屏山去了。次日,哨馬報道:“頡和領兵討戰。”木蘭披掛騎駝而出,頡和大罵道:“前日誤中詭計,辱我一世威名,今日相見,決不饒你性命。”木蘭微微笑道:“無名敗將,強顏來此,豈不自羞?”催駝來迎,與頡和大戰三十合。康利性急,拍馬助戰,朱明上前接住,四將殺得高興。戰了二十餘合,唐將雙雙敗走。頡和揮兵掩殺,唐兵大亂,一齊望南屏而逃。頡和令康利追趕,自己搶了五狼鎮,見營中糧草甚衆,心下歡喜。

再說木蘭先已令人在南屏山上造下滾木、擂石。是日兵敗,奔上山來,康利追至,見山上已有準備,不敢上山,就在山下守住。山上番民大家造飯,與唐兵飽餐,守至三更之後,木蘭對衆百姓說道:“若至天明,我等無逃生之處,不若趁着此時,從山後逃走爲妙。”百姓皆道:“如此甚好。”木蘭引着唐兵,從山後逃走。原來南屏山離鎮,只有十幾裡。木蘭下得山來,復走五狼鎮。方交三更時候,那鎮上十二處土袕,共有二百餘人。到了三更之時,一齊推開地板,取出火種,在積柴之處放起火來。一時間。烈焰沖天。木蘭帶唐兵衝殺而來,番兵四散逃走。頡和在夢中驚醒,騎在馬上,右撞左突,不能得出,被木蘭一箭射中膀膊,跌下馬來,唐兵上前拿住。木蘭令軍士救火安民。

再說康利在南屏山下,看見五狼鎮火勢甚兇,喊叫連天,只得帶兵來救。被朱明擋住,大殺一陣,殺得番兵七零八落。康利無法,且戰且退,退至南屏山下。山上番民擂鼓助威,康利進退無路,唐兵又至,番兵各各逃命。朱明趕上,舉槍照心窩刺來,康利將腰一閃,用腑將槍幹挾住,二人用力一扯,一齊拖下馬來。唐兵上前,將康利綁了,往五狼而來。木蘭即令朱明往南屏山接衆百姓回鎮,木蘭親自撫慰一番,又命朱明解頡和、康利往元帥營中報功。

尉遲恭大喜,令將二將押上帳來。尉遲恭道:“前日放爾回去,勸你主來降,爲何又興兵犯我?今二次被擒,有何言說?”頡和道:“人臣之道,惟主是命。主降臣亦降,主不降臣焉能降?今日有死而已,何必多問!”元帥即令將他二人押下去,一個監在左營,一個監在右營。到二更時候,叫人將頡和帶進來。尉遲恭延之上座,置酒相待。尉遲恭道:“本帥一言奉申,求將軍靜聽。”頡和道:“末將感元帥不殺之恩,但求分付,無不從命。”尉遲恭道:“將軍若肯歸順大唐,與我約爲內應,兵平之日,本帥定保你永爲北番之主。”頡和道:“元帥果有此意,末將敢不效犬馬之勞?”尉遲恭遂殷勤勸酒。又談論多時,頡和告醉而退。尉遲恭又令人請康利上帳,待以上賓之禮。酒行數杯,尉遲恭道:“將軍若肯歸唐,先獻此關爲功,本帥一定保爾父親,永爲北番之主。”康利道:“元帥果有此意,末將原先獻此關。”尉遲恭大喜。二人又飲數杯,康利告退。

次日,元帥傳令將二人放了。二人得了性命,默默回營。康和阿見了,大怒道:“二次被擒,有何面目復回?本帥命你只勝了唐兵,便將五狼鎮燒盡而回,奈何覆被木蘭奪去,仍使猛虎負-?違吾將令,推出斬首!”二將叫道:“元帥暫留性命,有軍情事告稟。”康和阿道:“有何軍情,快些報來!”二人將尉遲恭言語,一一說出。康和阿道:“此老蠻反間之計也。聽了此言,有污吾耳,留你二人無益,快快推出斬首!”帳下武士將頡和、康利推出轅門去了。不知性命如何,下文分解。

第二十一回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第二十五回 突厥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第二十九回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第三十一回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第十八回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第十七回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第八回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第二十三回 太宗降詔責尉遲 突厥出榜募賢士第二十四回 真孝女遭厄刎頸 鐵道人遺書誅妖第三回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第十八回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第六回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第五回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第九回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八回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第二十回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第三十二回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第十八回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第七回 魏徵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第三十二回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第十八回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第七回 魏徵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第七回 魏徵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第四回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第一回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第二十六回 靖鬆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第一回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第二十九回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第二十一回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第二十三回 太宗降詔責尉遲 突厥出榜募賢士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二十七回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第三十二回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第二十六回 靖鬆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第五回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第三回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二回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第三十一回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第一回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第十七回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第十九回 宛邱城唐將獻捷 石子鋪寶林被擒第三十一回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第十六回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十四回 佔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第二十九回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第一回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第二回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第二十六回 靖鬆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第十一回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第二十九回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第十五回 黑水渡焦週迴上國 五臺山靖鬆贈明駝第二回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第十二回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降詔討突厥第二十六回 靖鬆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第三十回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回西天第二十八回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第六回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第二十一回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第十六回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第二十七回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第十三回 憐親病孝女從徵 聽波聲木蘭賦詩第十一回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第二十五回 突厥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第五回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第二回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第二十五回 突厥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第三十回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回西天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十六回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第二十三回 太宗降詔責尉遲 突厥出榜募賢士第十七回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第二十回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第二十九回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第三十回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回西天第四回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第八回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第二十五回 突厥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第四回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第十二回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降詔討突厥第七回 魏徵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第四回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第十三回 憐親病孝女從徵 聽波聲木蘭賦詩第七回 魏徵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二十六回 靖鬆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二十八回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第十六回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第六回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第十二回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降詔討突厥第十回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第十二回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降詔討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