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離人亂世曲(三)

燕子軍直插皇城永安門外,與契丹生力軍狹路相逢,當第一輪猛攻開始時,于飛燕的錦繡一號重創契丹鐵騎,血肉橫飛,驚破皇城。

三天之後,燕子軍彈藥用盡,便以一敵五,展開了慘烈的肉博戰,于飛燕身先士卒,率領着燕子軍和皇城守軍擊退了契丹的一次又一次進攻,經過了五天五夜的英勇奮戰,保衛了京都城-東庭的心臟。

契丹被逐回了黑龍江以北,經過錦繡一號的戰役,無論皇室貴胄,還是庶人平民,糧田盡毀,宗廟夷平,燕子軍所率精銳幾乎全軍覆沒,倖存者不過五十餘人,而一直採取觀望態度的竇氏南軍卻隱在南城,不損一兵一足。

振奮人心的京都保衛戰剛剛結束,竇英華便煽動那些因戰事毀壞田產的貴族大臣們,狠狠參了于飛燕一本,理由是糟踏良田,毀壞宗廟,圖謀不軌。

永業三年大年初一,京都保衛戰的第一功臣于飛燕,由上騎都尉罷爲兵部廢員,待罪家中,後經原氏一黨力保,才由罷兵部廢員改作降職五品校騎都尉,即日譴返玉門關,鎮守河朔。

永業三年元月初三,我攜着齊放和韋虎在西安城外迎到了被趕回駐地的于飛燕,他身上仍然着赤金戰袍,鎧甲傷痕累累,血跡斑斑,自打贏勝仗後,爲安撫皇族,除去衆臣疑心,于飛燕只帶了兩個親隨,繳械進皇城,然而迎接他的是當即下獄的聖旨,直到接到被遣返原駐地的命令,他竟無一點時間換一身衣服。

于飛燕看到我似乎有些驚訝,立刻下了馬,他的眉宇間多了一絲憔悴,但虎目依然如炬,本來充滿驚喜地想跑過來給我一個熊抱,但忽然想起了什麼,低頭看了看自己左肩鮮紅的紗布,狼狽的鎧甲,就不好意思的笑了,退了一步,尷尬地放下了伸開的雙臂,踟躕地看着我,我不由一陣心酸,熱淚淌下,一個箭步飛奔上去,緊緊抱住了他:“大哥,你受苦了。”

于飛燕渾身一震,雙臂慢慢環上我,然後越來越緊,他的大手按着我的腦袋,就是不讓我擡頭看他,只聽他低沉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四妹,大哥以爲此生再也見不到你了。”

我幫着于飛燕清洗傷口,又讓齊放將那五十二個京都保衛戰倖存下來的燕子軍親隨安頓住下,譴了素輝去玉北齋請碧瑩,一陣忙亂方纔落定。

晚飯時分,碧瑩果然到來,我們二個女孩自然是大罵竇氏黑心黑肺黑肚腸,禍國殃民,殘害忠良,然後又是對着于飛燕心疼地流淚一番,難爲于飛燕卻樂呵呵道:“我現在活得不是好好的嗎?你二人且收了眼淚吧,莫要以爲眼淚水不不值錢的,殊不知女兒家的淚水可比金子還貴咧。”

我們二人這才破涕爲笑,我拉着他們到我以前住的北邊的屋子三人一起用了飯,于飛燕說在獄中,只有宋明磊冒死見過他一面,並賣通大理寺的獄卒善待於他,問起妹妹們的境況,宋明磊言辭閃爍,似有難言之隱,於是他有些焦急地問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碧瑩面色黯然地看着我, 而我根本不知道從何說起,口中的飯粒竟如同嚼臘一般,一向溫柔的碧瑩卻猛地放下了筷子,咬牙切齒地說道:“還不是那黑了心的原非白。”

我驚詫萬分地看着碧瑩,她冷靜地道出了原非白和生生不離,我心如刀絞,只見于飛燕呆在那裡看着我,滿臉震驚和不信……

我努力擠出一絲笑容,道了聲:“我給大哥去盛碗湯。”連披風也沒穿,便飛奔出來,我來到梅苑中庭,用雙手捂着嘴使勁不讓抽泣之聲傳出來,如果玉北齋的情報網已經知道了我中了生生不離,這就是爲什麼非珏不來找我了嗎?難道他以爲我會故意勾引他,讓他廢了苦心修練的武功嗎?所以他不要我了?于飛燕會怎麼看我呢?

裡間傳出一聲巨響,我的心一慌,提着裙子又跑回去,只見一桌好酒好菜都被掀反在地,于飛燕站在一片狼藉之中,額頭青筋暴烈,一聲暴喝:“原家……,原青江……,欺人太甚了。”

我淚如泉涌,趕到門外,讓于飛燕的親隨守在門外,不要讓西楓苑的冷麪侍衛過來,看向嚇得發傻的碧瑩,顫聲問道:“你是如何知道我中了生生不離的?珏四爺知道嗎?誰讓你告訴大哥的?”

碧瑩扁了扁嘴,流淚委屈道:“是宋二哥說的,我不知道果爾仁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就在你中了生生不離的那天,他就告訴珏四爺了,他不讓我告訴任何人,可是我知道你和珏四爺兩情相悅,木槿,我們不要再留在這裡了,讓大哥帶我們離開這裡吧。”

離開?我看向于飛燕,他的虎目圓睜,看向我卻出現了一絲希冀,他握着我的雙肩,堅定道:“木槿,我們走吧,這個世道越來越不太平了,竇家和原家遲早要火拼起來,若是原家倒了,滿門抄家滅族,我們小五義跟着遭殃,便是原家勝了,我們小五義也難全身而退,不如現在就走,我在江南和老二已置下田產,管他什麼生生不離,大哥陪着你一輩子,也定能保各位弟妹們生活無憂。

離開原家,泛舟江湖,去過那無憂無慮的田原生活?多麼美麗的理想,我微笑地搖搖頭:“大哥,你帶碧瑩和二哥走吧,我不走。”

“那是爲何?”碧瑩和于飛燕看着我同時出聲,于飛燕悶悶道:“莫非是怕那生生不離。

我平靜地笑道:“因爲錦繡,”我看向碧瑩,而她卻疑惑地看着我,顯然她還不知道錦繡和非白的淵緣,錦繡爲了非白願意吃任何的苦,然而可憐的她卻不知道原青江已瞭然非白和她的關係,甚至下藥來要挾她的姐姐,若是我們都走了,錦繡的未來又當如何?我打定主意,便緩緩說道:“我也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現在錦繡已是候爺的大妾,她是斷不會走的,我要留在這裡陪着錦繡。”

于飛燕慢慢放下雙手,臉色十分難看,碧瑩也很失望地瞧着我,一頓宴席不歡而散。

次日,我同碧瑩送別燕子軍,于飛燕又對我和碧瑩提了一次離開原家,而我竭力主張于飛燕帶碧瑩和宋明磊先走,那樣也能爲日後的生活尋個根基,于飛燕長嘆一聲:“三妹意下如何?”碧瑩看了看我和他,溫柔一笑:“若沒有小五義衆兄妹,碧瑩早就一命歸西了,一切都聽大哥和木槿的安排。”

于飛燕看着她笑了:“一人爲五人,五人爲一人,大哥溫決定留下來過了陪着四妹五妹過了竇家這一關,三妹願意嗎?”

碧瑩笑得更是甜美可人,陽光微灑,稱得她那琥珀的眼瞳流光溢彩:“只要衆兄妹不要嫌棄我這個最沒用的人,我吃再大的苦亦甘之如飴。”

我的喉頭一下子哽住了,熱淚盈眶,緊緊拉住碧瑩和于飛燕的手,千言萬語,已是泣不成聲,于飛燕一會兒擦我的眼淚,一會又去抹碧瑩的臉,手忙腳亂中,樂呵呵地傻笑着,身後那幾個倖存下來的燕子軍士兵也忍俊不禁。

分別的時刻終於到了,于飛燕跨上那匹跟隨他多年的西域戰馬“烏龍”,對我們俯視着,堅定地說道:“二位妹妹千萬珍重,飛燕此去定要擊破突厥,繳滅竇家,好還天下蒼生和小五義兄妹一個平安之地。”

我們三個互相舉着V字型的指頭,含淚而別。

永業三年,元月初十,已藥食不進多日的竇太皇太后,忽然睜開了眼睛,太醫認爲乃是迴光返照,於是急請正皇城樓上慰問百姓的熹宗入宮,竇太皇太后彌留之際,留下遺詔,要熹宗在她百年之後定要厚待竇家,罪無論大小萬不可抄家滅族,然後召見竇英華與竇麗華,留下先帝所賜的免死金牌,叮囑竇英華再三:“今上弱,原氏世之梟雄,吾薨日,必是吾氏滅門之日,汝能誅之,即當誅之,然竇氏侍奉軒轅氏三百多載,必當盡忠職受,萬不可謀逆篡位。”言罷,撒手人寰,享年八十二歲,熹宗哀慟萬分,竇皇后更是在鳳牀前哭暈過好幾次,於是東庭皇朝限入了新皇繼位後的第二次國喪。

竇太皇太后的病逝意味着竇家和原家的鬥爭終於從朝堂上的明爭暗鬥演變到血濺皇庭的地步。

永業三年正月十五,竇太皇太后發喪之日,原青江攜女扮男裝的錦繡、奉定及一百名侍衛入宮弔唁,在宣德門遭到竇氏伏擊,在錦繡和奉定的冒死相護下,才險險逃脫,隨行一百名高手全部遇害,錦繡和奉定身中數劍,原青江本人也胸口中了一劍,險險還生,卻落下了終生的固疾。

西邊宣德門原青江死裡逃生,竇英華急往東邊昌頤宮中,欲撲殺長公主駙馬原非清幸得靖夏王的宦官內應乘亂從秘道救出原非清和靖夏王,竇英華撲了個空,只得前往拘禁未及逃離的長公主軒轅淑琪。

《東庭正史》中《淑德貞烈公主傳》中詳細記載了,當時長公主正在昌頤宮內竇太皇太后靈柩前哭泣,竇英華帶着血染重甲的御林軍衝入靈堂,仗劍質問長公主:附馬何在,長公主厲聲痛罵竇氏兄妹乃亂臣賊子,禍亂後宮,顛覆社稷,竇英華一怒之下欲使兵士幽禁長公主於冷宮,長公主不堪受辱,自太后靈柩所放之處,鳳臨臺上高高跳下,宮婢救護不及,軒轅淑琪頭觸漢白玉石階,腦漿崩裂,血染孝服,死時年僅二十一歲。

這場被稱作“已酉宮變”的政變,是東庭末年最爲殘酷的宮庭政變,竇氏將所有目擊長公主之死,以及幫助附馬,夏靖王逃跑的宮婢宦官,連帶牽連人員多達六百五十一人,皆用弓弦絞斃,隨同竇太皇太后殉葬,熹宗趕到時只見到軒轅淑琪躺在血泊之中,沒有看到親姊慘死的全過程,也猜到她的死與竇英華是脫不了干係的,當時驚怒交加,手腳抽搐,雙眼翻白,口吐白沫,宮人驚慌地將熹宗擡入內宮,從此熹宗深惡竇氏,甚至與竇麗華的感情也大打了折扣。

即日竇氏宣召原氏和靖夏王軒轅復昱,謀逆叛亂,削去爵位,滿門抄斬,所有原氏舊黨皆抄家滅族,對於不滿竇氏的皇氏宗親,竇英華以熹宗的名義賜鳩酒,內眷流三千里,所有已酉宮變中受迫害的王公大臣及無辜百姓多達二萬餘人。

非白與其門客力挽狂瀾,使得原氏和靖夏王一族安然退出京都,原青江以“誅竇氏,清君側”之名召回于飛燕,遂以燕子軍爲主力,擁軍五十萬,退守洛陽,號召天下舉事,討伐竇氏。

“已酉宮變”完全拉開了亂世的序幕,天下義憤,竇氏兇殘,從此羣雄並起,紛爭不休,而我和小五義的命運巨輪也隨着這亂世開始不可逆變地轉動了起來。

插入書籤

第34章 離人亂世曲(二)第220章 流珠繡成堆(三)第199章 唯我大將軍(二)第290章 紅蓮孽火生(6)第45章 孔雀東南飛(一)第32章 生生且不離(五)第12章 清明雨紛紛第225章 江山匿龍吟(三)第179章 風雨故人歸(三)第28章 生生且不離(一)第223章 江山匿龍吟(一)第222章 流珠繡成堆(五)第222章 流珠繡成堆(五)第31章 生生且不離(四)第76章 人比黃花瘦第211章 幻遊紫陵洞(四)第60章 影莊焚悲歌(二)第242章 王師歌凱旋第21章 七夕長相守(二)第294章 紅蓮孽火生(10)第89章 花心似我心(一)第58章 鏡花戲水月第88章 試問卷簾人(四)第83章 京華漫煙雲(一)第179章 風雨故人歸(三)第334章 番外明日香(2)第224章 江山匿龍吟(二)第256章 清泉悲孽鱗(二)第57章 綠水殤流月第36章 離人亂世曲(四)第36章 離人亂世曲(四)第224章 江山匿龍吟(二)第43章 亡命夜驚魂(一)第18章 踏雪傾天下第119章 本是同根生(五)第60章 影莊焚悲歌(二)第147章 清水育蘭生(一)第43章 亡命夜驚魂(一)第251章 月冷霜華墜(一)第113章 寒蟄不住鳴(五)第31章 生生且不離(四)第154章 月轉梧桐影(二)第215章 幽靈夜傾城(四)第60章 影莊焚悲歌(二)第173章 新愁舊風亂(二)第182章 咫尺千山隔(一)第66章 莫問花香濃(二)第148章 清水育蘭生(四)第172章 新愁舊風亂(一)第205章 杏花吹滿頭(二)第180章 風雨故人歸(四)第31章 生生且不離(四)第12章 清明雨紛紛第71章 月移花影來(五)第69章 月移花影來(三)第192章 長是人千里(五)第223章 江山匿龍吟(一)第107章 疑變弓月城(四)第32章 生生且不離(五)第224章 江山匿龍吟(二)第247章 雪苑暗凝香(一)第274章 欲醉流霞灼(7)第83章 京華漫煙雲(一)第270章 欲醉流霞灼(3)第289章 紅蓮孽火生(5)第90章 花心似我心(二)第162章 玉人折揚柳(一)第38章 清泉濯木心(一)第67章 月移花影來(一)第180章 風雨故人歸(四)第95章 卻把花來嗅(二)第28章 生生且不離(一)第182章 咫尺千山隔(一)第26章 明月幾時有(四)第33章 離人亂世曲(一)第61章 影莊焚悲歌(三)第199章 唯我大將軍(二)第74章 酒闌花邀月第38章 清泉濯木心(一)第277章 碧落燕子樓(1)第45章 孔雀東南飛(一)第98章 孽輪碾花塵(二)第135章 長恨水長東(七)第48章 孔雀東南飛(四)第27章 明月幾時有(五)第78章 斷腸人天涯(一)第99章 孽輪碾花塵(三)第19章 宮燈傳情兮第271章 欲醉流霞灼(4)第95章 卻把花來嗅(二)第286章 紅蓮孽火生(2)第10章 明珠轉潤玉第162章 玉人折揚柳(一)第177章 風雨故人歸(一)第226章 江山匿龍吟(四)再見敬告第78章 斷腸人天涯(一)第73章 花淚傷月魂(二)第184章 咫尺千山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