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猛虎出山

評定室中,除了這些怕本家出軍之時,遭到北條家進攻的家臣外,剩下還有一部分家臣到不這麼想,北條家現在被其東面的佐竹、裡間等勢力綁住了手腳,北條家想趁本家攻打今川的時候,率軍來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算其趁機出軍,也不可能派出多少軍勢,雖然北條家會因此嚐到些甜頭,不過待本家攻下遠駿,回軍之後,也能將被其所佔之地輕易奪回,而且還有了進攻北條家的藉口,到那時,本家坐擁信、甲、遠、駿四國百萬石領地,帶甲之士數萬,又有金礦爲軍費,破北條奪其地豈不是易如反掌?事後,上杉家又能算的了什麼,一戰便可破之。

生出這樣想法的家臣,大多都是這幾年纔剛剛被提拔起來的年輕武士,他們是武田家中,最希望對外開戰的一羣人,因爲只有本家不斷征戰,他們才能獲得足夠的功勳得到晉升,而且隨着本家領地的不斷擴大,他們也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行。

想到這裡,其中一名年輕的武士說道:“主公,屬下並不贊同山縣大人的意見,現在北條家看似強大,其實不過是冢中枯骨而已,如今其又與佐竹,裡見等家糾纏不清,根本無暇西顧,此時正是本家揮師西進的最好時機,像這樣的天賜良機一旦錯過的話,以後主公一定會爲之悔恨的。

而且,就算北條家真的出軍救援今川家,率軍進攻本家領地,憑藉主公麾下精銳之軍,也定能將其擊退,等奪得遠駿之後,便可以此爲藉口與北條開展,如此一來,在奪得北條家領地之後,放眼天下,誰還敢與本家爭鋒?還請主公定奪。”

不少少壯派家臣聽完這番話後,心情開始激動起來,武田家制霸天下的藍圖已經隨着話音落下,開始在他們心中生成,若真像他所說的那樣,天下必被武田家所得,到時候,只要自己不在戰場中陣亡,想要獲得一國一城封賞,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嗎?

這一建議在許多武田家老臣眼中過於激進了,在他們開來,這些初出茅廬的新進家臣的想法都太過幼稚了,正因爲他們年輕,所以十數年前,本家與北條家交戰時的慘烈他們不曾體會過,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北條家有多麼強大。

北條氏不但佔領了廣闊且富庶的土地,麾下足輕更是有數萬之衆,而且北條五色備雖然不如本家赤備,但也是精銳中的精銳,況且五色備在數量上,比本家赤備要多出一倍不止,若真與北條家開戰的話,勝負還真難以預料,贏了當然是皆大歡喜,倘若要是失敗了,那便是領地被奪,家名被滅,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就算他們不爲武田家考慮,也要爲自己的前途多考慮考慮。

高阪昌信更是這種思想的代表人物,與今川家交戰,主公決絕,所以勢在必行,不過若是能佔領遠駿,而不與北條交惡的話,那就更完美了,想到這裡只聽高阪昌信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爲,應該在進攻之前,派出能言善辯之士出使北條,以求得諒解,如此一來,發動今川攻勢便可無後顧之憂了。還請主公三思。”說完,高阪昌信深施一禮。

武田信玄之所以將家臣們全集起來商議此事,也是一時拿不定主意所致,雖然他擁有天下第一軍法家的美譽,不過碰到實力不下於自己的相模獅子,也不得不慎之又慎,高手之間過招,往往一個細小的決策失誤,便能導致滿盤皆輸,他武田家已經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時遭受重創,這番進攻今川也是爲了早日恢復實力,所以此次對今川家作戰,武田信玄決不允許出現任何意外。

他已經把可能發生的問題全都考慮清楚了,唯獨對身後的北條家感到頭疼。

就在武田信玄愁眉不展之時,他不經意間看見真田幸隆此刻正在微笑着,他立刻想到,這可是自己新任命的軍師,既然現在有不決之事,爲何不向他詢問?

想到這裡,只聽武田信玄開口問道:“幸隆,你對此有何見解?有話不妨直說。”

真田幸隆既然知道武田信玄的心意,所以早就想好了計策,只見他上前一步,不慌不忙的說道:“回主公,屬下到是想到一計,可解主公之憂。”

在場的家臣們聽完之後,眼前一亮,不由心中暗想,對啊,有軍師在此,自己還瞎操什麼心啊,到時候,定下計策,主公指哪打哪,不就完了嗎。他們不禁又想到,若是真田幸隆真能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來,那其智謀便不在已經故去的山本軍師之下,用不了多久,他真田一族就會得到主公的提攜,從現在開始,說什麼也要與其交好,否則就算被其算計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想到這裡,很多老臣一邊等待答案,一邊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真田信隆,而且很多年輕的家臣現在身份太低,就算他們想到此處,也不可能和真田幸隆攀上關係,所以開始打起真田信綱、真田昌輝的主意來。

武田信玄見真田幸隆果真有解決的辦法,也不由激動起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他很久很久了,他不禁有些後悔,要是自己早些向其詢問今川攻略的話,恐怕現在駿河,遠江兩國早就被自己收入囊中了。

只聽武田信玄笑着說道:“不知軍師將如何用計,奪取那兩國之地呢?”

真田信隆也不再賣關子,直接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爲,若想奪得遠駿,就應該與鬆平家秘密結盟平分今川之地,而那鬆平元康豈有不動心之理?屬下聽聞,鬆平元康在脫離今川,與織田結盟後,便有率軍東進的打算,可誰知其領地內突然爆發一向一揆,這才拖延之今,現在三河一向一揆已經基本被平定,而鬆平家也因此和今川家撕破臉面,主公只需遣一人前往三河,此計便可成。

待兩家結盟之後,讓其率軍先進攻今川家,今川軍勢必會被大量派往遠江作戰,而且以今川氏真的懦弱性格,也一定會向本家求援,主公趁此時機進軍,並趁駿河防守空虛之際,假言幫其守城,實爲奪城,就算北條家最後有所察覺,但到時本家已佔兩地,早已回軍,北條家又能奈我何?此計是否可行,還請主公定奪。”

武田信玄聽完,不由開懷大笑起來,這計策絕妙的超過了他的預計,他心中暗想,若是從此計看來,這真田幸隆的智謀恐怕和山本勘助不相上下,不過山本重於戰術,而真田幸隆卻重於戰略,可謂各有千秋,若是山本勘助還在世的話,武田家一統天下便不再是夢想,唉,不過可惜山本勘助已經不在,本家若想奪得天下,恐怕還要費一番功夫才行,看來以後像這樣的人才,還要多多重用纔是。

想到這裡,武田信玄說道:“幸隆之策正合我心”

“主公且慢”就在武田信玄要拍板定下戰略的時候,土屋昌次開口說道:“主公,若是按照軍師此計策出軍,那豈不只能據有駿河一國,便宜了鬆平元康?”

武田信玄在聽完真田幸隆計策之時,便已經想到此處,他並沒有將鬆平元康放在心上,和鬆平家結盟,只不過是獲得出軍遠駿的藉口罷了,又不是真打算與其永結盟好,鬆平家國力本就與本家相距甚遠,又剛剛遭受大難,就算他揮師東進,又能獲得多少土地?而本家就不同了,雖然川中島合戰時,也遭受重創,不過一是已經休養生息了將近三年的時間,二是和鬆平家相比,本家本就強大,所以完全可以在奪得駿河之後,再奪遠江,到那時,就算遠江已經被鬆平家佔去,本家也可以輕易奪回,若是順利的話,還可趁機將三河攻下,又怎會讓他得了便宜?

只見武田信玄擺了擺手說道:“此事不用擔心,鬆平家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又有多少戰力,待本家奪得駿河之後,在奪其遠江不遲。”

有不少家臣一直在爲這個問題而糾結,不過聽主公這麼一說,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只聽他們連聲說道:“主公英明,屬下等聽從主公調遣。”

武田信玄對家臣們的態度很是滿意,不由點頭說道:“好,既然如此,穴山信君何在?”

穴山信君冷不防聽主公點到自己的名字,連忙上前一步說道:“屬下在”

“剛纔軍師所說計策你可明白?”武田信玄悠悠開口問道。

穴山信君雖然在智謀上不及山本勘助,真田幸隆,但卻也是精於算計之人,如今身爲武田家外務奉行的他,主要工作內容就是負責武田家的外交事宜,所以他現在已經猜出主公單喚自己的目的了,既然已經猜透,所以穴山信君顯得很是從容,畢竟鬆平家弱小,就算鬆平元康看破此計,但又怎敢不答應同盟之事?若是主公命自己前往三河,商談兩家結盟之事,那這今川攻略的第一功,非自己莫屬了。

想到這裡之後,穴山信君除了從容之外,對此去三河還多了一絲期待。“回主公,屬下明白軍師之意,還請主公下令”

武田信全見他年紀雖然不大,但卻十分沉穩,不由放下心來,也不再遲疑,直接說道:“好,我命你前去三河與鬆平家商議結盟之事。此事只准成功,不許失敗。”

“是主公,屬下必不辜負主公重託。”

“你去準備吧,散會”

,到網址

第五九零章 你來我往第三零一章 修路致富(今日第一更)第三零八章 捷報連連(今日第二更)第二零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零一章 牛刀殺雞第五一二章 死路一條第六七二章 近在咫尺第二四九章 家紋已定第三八七章 破開死局第一四六章 技高一籌第六六八章 進退維谷第四七三章 當機立斷第七一一章 奸佞當道第八九九章 肉的作用第八十三章 揮師東援第一零四章 敵軍將至第三八二章鉤心鬥角第六七二章 近在咫尺第二四八章 集思廣益第六五七章 鐵血忠魂第四八三章 學無止境第五二九章 強勢歸順第七九七章 丹波攻略 一第六五九章 血戰宮川(二)第八九零章 未戰先怯第三四二章 成敗得失(今日第二更求推薦)第五五二章 真真假假第九九八章 海上爭霸(七)第二七九章 永祿大逆第五零二章 先敗一人第九一一章 最後準備(六)第四七一章 急轉直上第三七零章 淺希近求第五九七章 消息傳來第四三六章 改變目標第四二五章 正奇之道第一零三零章 最終決戰(八)第一零一六章 決戰之前(三)第一零零九章 國崩之威(六)第六五七章 鐵血忠魂第四四二章 黃雀在後第四一九章 羣情奮勇第八一八章 一色滅亡第六七九章 搏命一擊第五一二章 死路一條第三五二章 忠義之心(求月票,推薦)第八三九章 沒當回事第二七三章 寸草不留第四五二章 精銳對決(八)294 必敗無疑第七十二章 小忍石川(今日爆發第二更)第二零六章 苦勸無果第六八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五六章 飲水思源(求月票,推薦)第二四三章 棄暗投明第二八四章 難當大任第三五九章 誓死抵抗(求月票,推薦)第六四四章 派系之爭(一)第七七零章 不辭而別第六四一章 陰雲籠罩第八零二章 兩害相較第八零六章 破城在即第五十四章 犬山密謀第一零二四章 最終決戰(二)第二四八章 集思廣益第四二七章 處變不驚第六四八章 明知故問第七一二章 唯等不破第八七七章 率軍阻截第七二三章 衆臣之首第三六四章 怒海爭鋒(二)(求月票,推薦)第一五二章 進退難決第九零八章 最後準備(三)第五六五章 家門之幸第六零零章 十面埋伏(三)第二三三章 美濃硬漢第一七四章 茶道之道第六十一章 犬山城代第六七五章 天平失衡第七零三章 看家本領第一七零章 能言善辯第六九六章 金錢當道第七八九章 中下之資第一八四章 轉仕高山第五一七章 狂傲少年第四八二章 姑且一試第三一三章 無奈之舉(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七四六章 有得有失第五四五章 激勵士氣第五四五章 激勵士氣第七六六章 信濃局勢第七五七章 舉家來投第三章 軍略對答第五六七章 兩小無猜第八五九章 一羣活寶第三九九章 喜從天降第八二六章 對陣北條第一二七章 寺外受阻第四三一章 三株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