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第701章 國庫缺錢,被包圍的匈奴!

殿上,張皇后見終於沒人反對了,頓時欣慰的點了點頭。

隨即定下基調道:“既然諸位臣工都一致推舉雲王,那繼承皇位的皇子就定爲雲王了,關於繼位的一應事宜就由禮部同戶部負責準備操辦。

另外,大行皇帝和太子的後事不能再拖了,今日開始敲鐘正式開始,禮部即可開始安排一行事宜。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雲王便在大行皇帝靈前即位,這個在我朝是有先例的,汪尚書應當沒什麼意見吧?”

張皇后說着,將目光看向了汪陽。

汪陽重重點了點頭:“只要戶部那邊配合得當,臣禮部這邊定能安排妥當!”

張皇后又將目光看向了戶部。

然,戶部尚書崔文此時卻是一臉的爲難。

張皇后見了便出聲問道:“怎麼?崔尚書有何不同意見嗎?”

崔文卻也不隱瞞,苦着臉道:“稟皇后娘娘,自汴京光復以來,我戶部先是安置百姓再是給予守城將士的撫卹等就已經將國庫裡的庫銀花的七七八八了。

就這若不是還有前些時日曹公公運入庫房的兩百萬兩及時填補支撐了兩項開支,怕是這兩天朝廷的運轉就堅持不下去了。

如今不光是雲王的登基大禮,同時還要爲大行皇帝和先太子舉辦喪葬之禮。

這三樣任何一樣的花費都將數十萬兩上下。

其中大行皇帝按先帝規制,一應花費最少也在70萬兩上下。

先太子不必這許多卻也至少需要費銀30萬兩。

最後是這三樣中最耗銀的登基大典,保守估計耗銀最少在百萬上下。

如此一來,三樣一起辦的話,國庫最少要拿出二百萬兩銀錢方纔足夠。

可如今國庫內存銀僅剩不到二十萬兩,根本不足三樣所需,老臣不知該如何是好啊!”

崔文一張佈滿皺紋的老臉上滿是無奈。

殿上百官也是一陣驚呼。

上頭的張皇后更是張了張嘴,半響沒說出話來。

古語有言,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然而如今朝廷差的又何止是一文錢?

這是整整二百萬兩啊!

這該何處去尋?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來報。

說是雲王身邊的隨身太監王懷恩請求入殿。

衆人正奇這個雲王身邊的大太監過來幹啥時。

得到允許進來的王懷恩在向張皇后行禮後當即從懷中掏出了一沓銀票高舉道:

“稟皇后娘娘,剛纔王爺言朝廷近期國事艱難,恐許多緊要之事有心無力,故而特意叮囑奴婢送來二百萬兩飛雲錢莊的即兌銀票先借予朝廷,待到日後國庫有銀時歸還!”

王懷恩此話一出,其他人還沒來得及反應,戶部尚書崔文卻是立刻兩眼放光,兩步便衝到了王懷恩身邊,一把就抓住了這沓銀票的一角,一點也不像是個六七十歲的老人。

“哎呀呀,還是雲王殿下明白朝廷之艱難,這可真是及時雨啊,老朽代戶部謝過雲王了!”

一邊說着,崔文就一邊要拿過銀票。

然而任憑他怎麼用力,卻無論如何都不能把銀票從王懷恩手中抽出,頓時愕然的看着他。

王懷恩卻看都沒看他,而是目光看向了上首的張皇后。

張皇后頓時失笑,呵斥道:“崔尚書,汝乃戶部尚書怎可見了銀子便這般模樣,還得注意朝廷大臣的體面!還不退回去?” 崔文頓時尷尬的撓了撓頭,抓着銀票的手禁不住又用了下力,結果還是抓不出來,頓時只能無奈的退了回去拱手道:“臣失儀了,娘娘實在不知,我戶部如今有多……”

他的慘還沒賣完,張皇后就已經打斷了他。

“好了,崔尚書稍安勿躁。”

崔文便只得閉嘴不言,但那雙渴望的眼睛卻依然直勾勾的看着王懷恩手中的一沓銀票。

張皇后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即端正坐姿看向王懷恩微微點頭道:“本宮代表朝廷便先從雲王這裡藉着二百萬兩,待到時候國庫有銀定然歸還。”

“娘娘聖明!”

王懷恩說着,將原本捏在手裡的銀票改爲捧在了手中。

張皇后身邊的一個太監走了下來,從王懷恩手中取過了這一沓銀票,這讓崔文的目光從王懷恩手中轉移到了他手中。

在張皇后的示意下,這二百萬兩的銀票最終還是送到了崔文手中。

張皇后叮囑道:“崔尚書,剛纔本宮可是當着衆朝臣的面以朝廷的名義向雲王借的銀子,待將來國庫有了銀子可是定要歸還的,不然便是朝廷失了信,也是本宮這個擔保人失了信,你可莫讓本宮失信啊!”

崔文趕忙點頭:“娘娘放心,國庫有了銀子老臣定然歸還!”

如今銀子的事也解決了,上朝的主要問題也都有了答案和處置。

在曹爽的唱喝聲中,汴京被破後的第一次朝會便算是結束了。

而在此次朝會結束後不久,皇宮內頓時響起了鐘聲。

鐘聲連綿不絕傳盪出去,而汴京城內的其餘寺廟也都跟着敲起了鍾。

整個汴京城迅速籠罩在了一片鐘聲的迴盪當中。

這是皇帝去世的喪鐘,雖然汴京收復已經三天了,但大多數的百姓都還不知道皇帝已然駕崩。

而這喪鐘就是將此事告知了天下百姓,你們的皇帝駕崩了!

按照朝廷規制,皇帝駕崩,這喪鐘當連響三萬聲。

而時任的太子逝世也要敲,只不過一萬聲就好。

如此算來,這次這喪鐘當連敲四萬下。

按照以往的經驗,通常三萬聲三天三夜基本就夠了。

若是四萬聲,這鐘聲恐要回蕩整整四天四夜。

事實也正是如此,整整四天四夜,整個汴京及周邊都被這不斷迴盪的鐘聲所迴盪。

當第三天結束時鐘聲還在繼續狗,衆人這才直到,原來不止是皇帝就連太子也跟着一起沒了。

而這個消息,頓時在整個汴京城傳開,引起巨大的討論聲。

同時這四天時間中皇帝太子駕崩的消息也已用飛鴿傳信的方式向着大宋其他郡縣傳去。

而就在整個汴京都籠罩在皇帝和太子的葬禮氣氛中時。

關中郡和汴京連接的山陽道處,正在逃竄的匈奴大軍卻是正面跟正急匆匆趕回來的趙充國所率領的十萬天武軍撞了個正着。

而就在這時他們同時也發現,不知道何時,他們的身後也跟上了一支宋人軍隊。

仔細一看,這後面打的旗幟不是龍衛軍和神衛軍又是哪個?!

哦吼!

直接被兩面包夾了!

………(本章完)

第182章 我不會被家暴吧?594.第594章 五萬重騎兵?你是當本單于傻嗎569.第569章 本王兵強馬壯!提拉:就很煩!513.第513章 南里境遇582.第582章 真實謊言!第228章 忽悠!接着忽悠!243.第243章 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身毒:“647.第646章 除非他們踏過本王妃的屍體入城658.第657章 鎮壓亂軍,被包圍的郡守衙門!273.第273章 本王攤牌了!322.第322章 無兵可調?964.第960章 諸勳貴在冊!421.第421章 入城衝突516.第516章 瘟疫是一場另類的戰爭!第878章 牢房內的賈正經398.第398章 線索,村鬥,大名?第870章 老奸巨猾崔尚書767.第764章 藏污納垢大相國寺(一萬字章!443.第443章 托克這個蠢貨!721.第720章 錢糧各半495.第495章 閹了倭國皇太子939.第935章 陛下,臣請告老還鄉!718.第717章 朝堂鬧劇第853章 光宗耀祖!第142章 皇城司的目的762.第759章 整軍!出兵!442.第442章 召開閱兵,心思各異787.第784章 飢鼠,碩鼠第169章 “純善”305.第305章 份額確定,出行,既視感。第847章 圍而不攻,老子餓死你們!821.第817章 大帥我劉伯亨是忠心朝廷的啊!650.第649章 突變!524.第524章 人哪兒去了?581.第581章 本王要你們公主!451.第451章 想要啊?我不給!就是玩兒嘿!第193章 成婚,回封地817.第813章 漸江戰事結束316.第316章 你有什麼可不服的?631.第630章 手拿把掐,隻手擒單于!751.第748章 憤怒的汴京百姓807.第804章 尚書大人不好了,那羣當兵的打1012.推書538.第538章 朝堂定策528.第528章 屠夫!百萬屠殺!314.第314章 賬本,決定!366.第366章 下藥第68章 請假694.第693章 終至汴京偷匈奴屁股!第112章 淘汰之路第835章 逃跑車隊430.第430章 內閣?第848章 想跟朝廷碰一碰!第212章 坦白局!445.第445章 國家之魂,民族之魂!931.第927章 控制草原826.第822章 小時候就敢調戲良家婦女,長大352.第352章 下鄉358.第358章 豐盛的伙食,俘虜們的震驚742.第740章 發現丁家蹤跡!823.第819章 壞了,老爹收錢不發貨,苦主上第51章 訓話,目標909.第905章 今年稅收,明年財政規劃。520.第520章 繞來繞去,竟繞到了自己人身上第76章 三輪拋射!677.第676章 亂成一鍋粥的東部草原,誰都在第125章 傷兵過往,吃人的糧食234.第234章 斥候戰第81章 大決戰(三)455.第455章 知道錯了有什麼用?282.第282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第22章 討價還價760.第757章 羣衆中還有壞人啊!393.第393章 當街殺人!井家大少!第184章 實戰?腹黑的二大爺!337.第33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917.第913章 激戰1030.第1024章 那野人!不得靠近!827.第823章 皇莊管事王大海!第116章 李威的緊急奏報695.第694章 吞掉八萬匈奴兵!972.第968章 謠言第131章 人口掠奪計劃,悄悄地進村,打槍滴442.第442章 召開閱兵,心思各異987.第983章 動清查組成員?想死你就來,給982.第978章 掘士紳的根978.第974章 冷靜的趙俊289.第289章 毒計,利益251.第251章 戰後,大軍回撤,大使館初立。第18章 拋棄696.第695章 萌生退意552.第552章 京城,給朕召丁聶過來!530.第530章 宰相論皇子!第28章 困苦822.第818章 兄弟們!我們反了!657.第656章 我們去拿巴掌呼狗官63.第63章 全軍大比武(一)492.第492章 你不會是有了吧?350.第350章 行路難,終到駐點522.第522章 昏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