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借刀殺人

宋師爺拿回文房四寶之後,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筆削春秋,把這奏報的公文給多番潤色,足足用了一個時辰,纔算把這篇公文寫得“完美無瑕”。

在兩人潤色後的故事之中,知縣大人當然是偉光正的,戰死的官差們也都是英勇的,就連可能會走漏風聲的李大官人,都給了一個積善鄉紳的稱號。

丁知縣到任之後,佈下天羅地網,李鬼無處可逃,走投無路之下,投奔了榆山賊落草。

李鬼和榆山賊下山,到城裡採買糧食,被李家的管事撞到,暗中給衙門通風報信,可惜走漏了風聲,以至慘遭滅口。

在丁知縣派人明察暗訪之下,終於發現李鬼蹤跡,遂派衙役前去捉拿,只恨衙役之中有榆山賊的細作,暗中通風報信,以至一衆官差盡數落入陷阱,全軍覆沒。

至於細作是哪些人?

那還用問嗎?

別人都戰死了,就你活着回來,還說和榆山賊沒有勾結?

甚至於上任知縣被害,都少不得和他們脫不開關係。

至於他們會否喊冤翻供,呵呵……通匪罪人的話,豈能用做呈堂證供?

計議已定之後,丁知縣開始謄寫公文,而宋師爺則帶着幾名心腹,前去拿人。

那些僥倖逃回來的官差,還沒從死裡逃生的慌亂之中平復下來呢,就被宋師爺一網成擒,統統丟到了監牢裡面。

辦完這些事情之後,宋師爺又前往李家莊下請帖,請李大官人過府赴宴。

知道事情真相的官差們都抓了起來,剩下少數幾個知情之人中,就這李大官人是外人。

剿匪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他推動的,少不得要和他事先勾兌好,別在他那邊出了紕漏。

李管家由原本的與賊人交易被黑吃黑,變成了現在的給官府通風報信被害,性質不同,讓李大官人面上也好看一些。

但如果這姓李的不給面子,那臨時把替罪羊改一改,換成他也未嘗不可。

黑鍋扣誰頭上不是扣啊?

那些差人們只要能夠脫罪,可是一定會乖乖配合的。

雖然陷害當地士紳,後患無窮,但現在火都燒到眉毛了,也顧不得許多了。

破家的知縣,滅門的府尹,這可不是說笑的!

-----------------

李雲是家傳的都頭,自從大宋成立以來,這沂水縣的都頭就都是李家的囊中之物。

憑藉着都頭的位置,李家早就已經成了地方的員外,雖然家中沒有舉人進士,但本地士紳也都得給幾分面子。

自古皇權不下鄉,知縣大人想要掌控本地,少不得需要本地豪強的支持。

鐵打的都頭,流水的知縣,任何一個試圖取代李家都頭位置的人,最後要麼聲名掃地,成了知縣大人的替罪羊,要麼就乾脆出了意外屍橫荒野。

久而久之,李雲難免多了幾分驕狂之氣。

他原本以爲,現在的境況將會持續下去,李家可以世代富貴,誰也拿李家沒辦法。

然則天降橫禍,知縣大人在衙門後院被賊人給砍死了!

李雲作爲沂水縣的都頭,護衛縣尊不利,罪責不輕。

那羣整日裡花前月下無所事事的老爺們,這次的效率超出異常的高,次日便有一隊人馬來到沂水縣,將相關人等盡數拿了審問。

作爲多年的胥吏,李雲如何不知這羣人的目的何在?

那天殺的賊人都已經逃匿無蹤了,

還審個什麼審?

不外乎想借此撈些花用罷了!

爲了保住性命,李雲多方打點,把祖輩幾代積攢下來的財富都破了個乾淨,纔算勉強保住性命,但都頭的位置卻就此丟了。

自以爲自家的作用在縣內無可替代的李雲,這才知道,沒有大頭巾護體,就不過是待宰的羔羊罷了,積攢再多的財富,都不過是爲貴人們準備的。

但他李家向來是胥吏傳家,傳承的是衙門內的本事,最多會些槍棒,根本就不懂如何讀書考舉,眼看家門就要破敗,居然又峰迴路轉了。

李大官人的管家,向來負責賊贓事務,與周邊山賊多年交情,這次卻不知爲何,得罪了榆山賊,被亂刀砍死,連帶着整個店鋪都被搶了。

知縣大人受不住壓力,召集衙役們剿賊。

李雲又使了錢,弄了個普通衙役的身份,原想跟着入山殺賊,再慢慢使手段奪回位置。

卻不想,那奪了他都頭位置的錢客通,心中對他多有忌憚,帶着大批人手入山,卻偏生把他丟下守衙。

他恨得牙根直癢癢,但形勢不由人,半點不敢逾矩,生怕被其找機會將他開革了。

誰知那榆山賊從李家店鋪裡搶走了不少武器鎧甲,不但沒被剿滅,反而將官差們一網打盡,殺了個落花流水。

那姓錢的剛做了幾天都頭,就把性命丟在了密林之中,只能說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死了這麼多人,知縣大人手中無人可用,沒奈何,只好又把他提拔起來,重新做了都頭。

這真真是天意如此啊!

命中註定,這都頭一職,就該他李家所有,別人強求不得。

他一面賭咒發誓,向知縣大人保證,必定以其馬首是瞻,一面又暗中物色合適人手,打算重建班底,再把這縣內的事務重新納入掌中。

是夜,李大官人來丁知縣府上赴宴,李雲急忙趕到知縣老爺宅前候着,以備貴人傳喚。

過了一個多時辰, 他才見到丁知縣親自將李大官人送出門來,兩人都是笑容滿面,言笑殷殷,想是一切順遂。

等李大官人上了車,啓程返家之後,李雲纔看到,丁知縣嘴角似乎閃過了一絲不屑的笑容,轉頭和宋師爺一併向宅內走去,隱隱約約李雲似乎好像聽到一句:

“哼,算他識相!”

他們卻不知道,李大官人入了車廂之後,臉上的笑容就實在是掩蓋不住了,雙手捂嘴,無聲狂笑,前仰後合。

究竟自家店鋪裡失落了多少財貨,又少了多少武器裝備,李大官人怎會不清楚?

他明知那些衙役根本就不是榆山賊的對手,卻一言不發,故意看他們送死,其目的就是要借刀殺人。

原本縣內的格局較爲固定,所有的衙役官差都和各家士紳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也正是靠着這些小吏,士紳們才能夠將縣內的事務牢牢掌控在手裡,哪怕是知縣過來,也得看他們的臉色。

然而李鬼突如其來殺了知縣,所有的官差都被牽累到了,新的官差都是丁知縣提拔起來的,士紳們使用起來不那麼得心應手了。

與其慢慢許諾好處拉攏這羣人,不如干脆快刀斬亂麻,借刀殺人,讓他們都死在李鬼手下,然後丁知縣又重新變回光桿司令,只能繼續仰仗原來的舊人。

而如今丁知縣的做法,正合他的心意,讓州里的官軍過來,把李鬼剿了,他出了一口惡氣不說,還能順勢收回損失的武器鎧甲。

又是一次借刀殺人!

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第6章 見利忘義者,殺第26章 縣內動態第40章 血宴第13章 練兵第75章 青色氣運第105章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第88章 還請方丈幫忙引薦一十二第109章 脫身第22章 這就降了?第85章 割草無雙第62章 必須得討要個說法第68章 地飛星和地走星第4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52章 剿賊第23章 正面對陣第91章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第28章 先下手爲強第79章 再起衝突第106章 精打細算第66章 鳩佔鵲巢第9章 定計第6章 見利忘義者,殺第58章 雙管齊下第9章 定計第1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83章 若殺個皇帝,能得多少氣運?第21章 兒戲一般的攻城第77章 死誰手裡不一樣?第101章 驚天大案第96章 現世報第72章 不是一路人第91章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第63章 歪打正着第39章 結個善緣第90章 何爲大事?何爲小事?第51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101章 驚天大案第88章 還請方丈幫忙引薦一十二第28章 先下手爲強第28章 先下手爲強第48章 山寨內部的暗流第55章 天猛星出場第8章 投名狀第39章 結個善緣第47章 待士紳如韭菜第87章 連鎖反應第18章 借刀殺人第56章 功勞再大,大得過狄青否?第43章 截殺官軍第104章 奇門兵刃第87章 連鎖反應第96章 現世報第6章 見利忘義者,殺第46章 朝廷欲招安第96章 現世報第60章 將計就計第47章 待士紳如韭菜第79章 再起衝突第43章 截殺官軍第74章 爺爺也不把你們當人!第38章 擒賊先擒王第5章 這顆鳥頭可值貫?第47章 待士紳如韭菜第50章 招安了第79章 再起衝突第106章 精打細算第34章 士紳就得滅門第90章 何爲大事?何爲小事?第10章 偶遇第93章 無憂洞第84章 一波肥第61章 丁知縣絕對是友軍第88章 還請方丈幫忙引薦一十二第26章 縣內動態第4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103章 發難第2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75章 青色氣運第82章 只要你叫,某便會應第57章 丁知縣的大禮第80章 來時容易去時難第37章 仁義榆山賊第94章 順藤摸瓜第42章 滅親第56章 功勞再大,大得過狄青否?第109章 脫身第10章 偶遇第66章 鳩佔鵲巢第88章 還請方丈幫忙引薦一十二第45章 這一點也不符合歷史第108章 生不逢時的掛逼第15章 冤家路窄第72章 不是一路人第16章 替天行道第4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70章 謀劃梁山第79章 再起衝突第89章 臺下交易第86章 速召仙師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