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

徐礎這回被送上馬車,走了將近兩刻鐘,路程倒是不長,走走停停耽誤許多工夫,下車之後,他跟隨孫雅鹿進入一間小屋,隔着薄薄的門板,能夠聽到另一頭的爭吵聲。

太多人的叫聲混雜在一起,徐礎只能偶爾聽清幾個詞,其中就有“秦州”兩字。

屋裡有一鋪矮炕,上面擺放小几,孫雅鹿請徐礎坐下,親自斟茶,小聲道:“官兵在漢州大敗。”

“漢州?”徐礎很意外,他一直等候的是秦州消息。

“賊軍——很可能是曹神洗的主意——據守西京,暗中派人前往漢州,籠絡那裡的小股賊軍,聚爲一部,偷襲荊州軍的糧道。荊州軍聞訊大駭,連夜逃遁,然後……唉。”

又是老套路,各州官兵互不信任,荊州軍逃走的時候,甚至沒跟友軍打聲招呼,等到消息傳開,淮州軍隨即撤退,跑出數十里之後,纔派人通知冀州軍主帥。

西京外面還剩下冀州軍與幷州軍,這兩州是主力,依然可以一戰,但是士氣驟降,爲誰打頭陣爭執不下。

隔壁房間裡,衆人爭論不休的就是這件事情,人執一端,誰也不能說服其他人。

孫雅鹿最後道:“徐公子想必明白我帶你來這裡的意思,歡顏郡主想聽聽你的看法。”

“西京與鄴城相隔遙遠,這邊做出決定,那邊的戰事可能已告終結。冀州軍的統帥是哪一位?”

“左武侯將軍楊彤彩。”孫雅鹿馬上答道。

“姐姐是張息帝貴妃的那位楊將軍?”

“是,選他也是不得已,王鐵眉王將軍遇難之後,冀州軍無首,頗有將士思念舊主皇甫開。楊將軍雖然沒單獨帶過兵,但是曾經跟隨先帝南征北戰,聲望仍存,鄴城武將當中,只有他能壓得住皇甫一家。”

皇甫開、皇甫階父子佔據遼東,在賀榮部調解下,他們率領一支軍隊加入冀州軍,雖是強援,也是鄴城的心病,不得不找一位勳貴掌軍。

徐礎對楊彤彩不是很瞭解,只知道此人不以軍功聞名,於是又問道:“幷州軍呢?”

“前屯衛將軍沈庵,晉王的一位遠房叔叔,徐公子應該聽說過此人。”

“略有耳聞。”

“徐公子覺得這兩人都不足以打敗西京賊軍?”

“這兩人若有真本事,就不會坐視荊州、淮州軍逃走。皇甫開駐軍何處?”

“潼關,這是他自己要求的,但他將大部分兵卒都交給了楊將軍,自己只留數千人。”

“嗯,我已明白,孫先生不必着急。”

孫雅鹿笑了一聲,“這種時候說不急都是撒謊,但是徐公子應該更急一些。我能將你帶到這裡,就是因爲郡主的一句話,她說亂世需用非常之人,苟有利於國家,再大、再重的罪過都可以原諒——徐公子至少得證明自己是非常之人,要不然,我沒法向郡主交待,郡主沒法向太皇太后交待。”

孫雅鹿看來真是着急,語氣、神情都沒有平時的穩重。

徐礎卻依然不急,笑道:“歡顏郡主已有主意,她召集衆人,不爲問計,而是要聽其言,從中找出一位合適的執行者,應該快有結果了。”

孫雅鹿微微一愣,“郡主若有主意,肯定會先與我商議……”

“沒錯,如此重要的一次議事,孫先生沒有獲邀參加,反而被派去接來一名囚徒,正說明歡顏郡主認爲此事無可商議,她需要的只是一個合適的人。”

孫雅鹿又是一愣,“既然如此,郡主何必請徐公子過來呢?”

“等等就知道了。”

兩人慢慢喝茶,再不說話。

良久之後,隔壁的聲音漸漸弱下去,孫雅鹿道:“在下剛纔一時失態,讓徐公子見笑。”

“孫先生之急,乃是出於關心,鄴城得此忠臣,我唯有敬佩,並無嘲笑。”

“嘿,徐公子……也有會說話的時候。徐公子剛纔所言極是,郡主想來已有主意。荊州、淮州軍先後撤兵,官兵軍心必亂,敗相已露。此時再盼着冀州與幷州軍大破賊軍,徒勞無益,不如想辦法減少損失。鄴城需要的是一位有膽有識的將軍,能夠帶兵西進,阻止冀州軍的全線潰退,然後帶回儘可能多的將士。”

“想必如此。”

隔壁聲音已經減弱到聽不清,很快傳來雜亂的腳步聲,顯然是衆人告退,議事已然結束。

濟北王世子張釋虞走進來,向徐礎點下頭,一言不發,對他的出現並不意外。

孫雅鹿讓出自己的位置,又去將矮炕對面的一張椅子擺正,自己卻不坐,倒好茶水,侍立一邊。

又等一會,歡顏郡主進屋,同樣不說話,坐到椅子上,慢慢喝茶,看樣子還在思考某個難題。

張釋虞先忍不住,起身道:“侍郎尹甫帶兵、兩王監軍前往支援,沒準仍能攻下西京,即便不能,也足以接回冀州將士,不至於一敗塗地。總之西邊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歡顏,你還有什麼擔心,這就說出來吧,大家一塊商量。這裡沒有外人,無需隱瞞。”

說到“外人”兩個字時,張釋虞瞥了一眼徐礎和孫雅鹿。

歡顏郡主放下茶杯,開口道:“麻煩孫先生說下四方形勢,好讓徐公子心裡有數。”

“是。”孫雅鹿一直陪着徐礎,但是沒有郡主的允許,一句多餘的話也不說,“西京的情況我剛剛說過,還需補充兩句:荊州奚家和淮州盛家都派使者過來,一個說是本部不穩,必須退兵平亂,一個說是江東失火,必須儘快回去佈防,以免受到殃及。”

“江東的情況一如所料,石頭城裡已沒有皇帝,樑昭與蘭恂願意歸順鄴城,那是在西京的消息傳來之前。寧抱關也派來使者,聲稱只要鄴城封他寧王,他也願意稱臣。”

“北邊的賀榮部比較仗義,賀榮平山聲稱,只需鄴城一句話,十萬騎兵數日內就能南下,任憑調遣。”

孫雅鹿說完了,看一眼歡顏郡主,見無補充,退立一邊。

張釋虞道:“事已至此,鄴城士民當同舟共濟,以度難關。徐公子也別推辭,你既然住在冀州界內,就是冀州之人,危急之時,應當出一份力。”

徐礎拱手道:“只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你就別謙遜了,大家都知道你神機妙算,曾經用在冀州軍身上,這回幫我們用到敵人身上吧。”

“好啊,可是……需要我做什麼?”

張釋虞微一皺眉,“明擺着嘛,請你參議一下,看鄴城如何擺脫眼下的困境,重新贏得天下諸州。”

徐礎想了一會,“世子需儘快登基。”

張釋虞眉頭皺得更緊,“這就是你想出的主意?如果需要奉承話,我會另找他人。”

“這是我的真心話。鄴城能夠聯合諸州軍平亂,所恃者有二,一是賀榮部以爲後援,二是各家皆有擴張之意。但這兩者也是軟肋,賀榮部只可爲紙上強援,不可真的動用……”

張釋虞打斷道:“這話可不對,十萬騎兵呢,幹嘛不用?”

歡顏郡主道:“聽徐公子說完。”

張釋虞笑了笑,沒再插話。

徐礎繼續道:“各家皆願向外擴張,自然也要防備別家擴入自家地盤。所以荊州軍一退,淮州軍也退,兩州都對江東和東都懷有野心,怕對方搶先。而淮州軍既然撤兵,冀州軍也只能儘快班師,以免南邊之憂。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此之謂也。曹神洗計已得逞,無人可破。”

張釋虞沒忍住,“說完了?還不知道是誰的計,甚至是不是計尚屬未知,沒準漢州之亂只是意外,荊州軍庸人自擾,壞了平亂之事。”

“即便此前無人設計,荊州軍一退,西京降世軍也會將之變成計策。”

“等冀州將士安全退回,鄴城自然無憂,問題是聯軍一破,再難聚合,諸州又將各自爲政。”張釋虞將話題引回原處。

“所以世子需儘快登基稱帝,趁諸州混亂之際,先下手奪得正統之位,然後再圖號令天下。”

“就像徐公子佔據思過谷那樣?”張釋虞笑問道,“範門弟子可一直沒承認徐公子的‘正統’。”

“但他們也沒有另推‘正統’。”

張釋虞嘿嘿兩聲,雖然稱帝的人是他,他卻不能表現得太着急,需要聽歡顏郡主的意見。

歡顏郡主道:“此時稱帝,雖得正統,卻也會惹來諸州猜忌,如何應對?”

“稱帝之後,必須拉攏到淮州,只要得到盛家的支持,則帝位可穩。”

張釋虞道:“先不說是否應該在這個時候稱帝,晉城的強援不應該是賀榮部嗎?爲什麼要拉攏淮州?”

“賀榮部有不臣之心,可借其力狐假虎威,不可引至身邊。淮州靠近冀州,互爲犄角,盛家野心不著,憑此兩點,乃是最適合的盟友,世子便是將天下之半讓與盛家,也要將其爭取過來。”

“天下之半?”張釋虞邊笑邊搖頭,“可能是我想太得多,我隱約覺得,徐公子似乎特別不喜歡賀榮部,不會是因爲我妹妹吧?”

徐礎拒絕回答。

歡顏郡主起身,“就是這樣,世子與我這就去見老太后,商議登基之事,之後是北託賀榮,還是南引盛家,再議。”

“兩王在外,登基不可操之過急……”張釋虞顯得很爲難。

“兩王尚未出城,一同到老太后面前商議就是。”歡顏郡主當先出屋。

張釋清隨後,轉身向徐礎告辭,眨下眼睛,以示感謝。

孫雅鹿沒有跟出去,“徐公子這算是爲鄴城出謀劃策嗎?”

徐礎搖搖頭,“這都是歡顏心中早有的想法,我說出來不過是爲自保。請孫先生諒解,鄴城風雨飄搖,我無意爲之出謀劃策。”

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二十一章 棧道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零九章 頭顱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一章 名實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一章 名實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四百八十章 三名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五十三章 匕首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一百零四章 反勝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忠將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二十六章 敵友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一百章 新朝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敗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