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華歆的自白

燈光搖曳,一個有些微醉的中年文士坐在了案臺邊上,閉上了眼睛,也不知道是睡着了,還是在閉目養神。

不一會兒,他睜開了眼睛,朦朦朧朧地看向案臺上的油燈跳動的火焰,露出了一絲絲充滿回憶的笑容。

我叫華歆,字子魚。

少年時代我遊學四方,結交了不少朋友。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便是邴原和管寧兩個人,他們成爲了我少年時代乃至青年時代最好的朋友,知己。

有人說過,人生在世知己難求。他們兩個確實是我的知己,正是因爲如此,他們纔會對外面的人說,我的才華是我們三個當中最好的。因此別人將我們稱爲一條龍的時候,我爲龍首,邴原爲龍腹,而管寧爲龍尾。

如今回想起來,往事歷歷在目,可惜人事全非。

邴原是有才華,可是他更喜歡安逸的生活,我記得當初我和他說起爲官的事情,他總是微笑地搖頭,說什麼只願意開門受徒,當一個教書匠就夠了。對他來說,讓他面對官場上的你爭我鬥,那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因此他選擇當老師,也不願意當官。

對待這樣的知己,自己能做什麼呢?

至於管寧這個人,真是讓我氣憤!

說起來,管家也曾經是管仲之後,也是一方世家,可惜家道中落。到他這一代的時候,他父親死了,變賣掉家中的資產也難以安葬,後來鄉親父老見他可憐,又敬重管老爺生前的爲人,便大夥湊錢想替他把父親給葬了。可惜他並不領情,還對別人說自己家裡有多餘的錢財可以將父親安葬。面對倔強的他,鄉親們也毫無辦法。最後他靠着替人當三年的私塾先生把父親給葬了。

這個人自尊心很強,同時他不會接受別人任何一點帶着施捨性的幫助,同時他也看不起那些高官,總是一副清高的樣子。這就是他最大的缺點,不過有時候我還挺喜歡他這樣的缺點,因爲和他在一起,總是能聽到他對那些朝中高官們最尖酸的評判。

後來我們發現中原要亂了,於是三個人商量今後的出路。

對於我來說,天下越亂對我越好。要知道,天下不亂,我又如何能施展我胸中所學呢?我很自然地告訴他們,我想去洛陽,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機會擠身朝廷,可惜他們卻商議如何去遼東避難。

哎,看來相處多年的朋友,就要這樣分開了。心中十分的不捨得,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的舞臺絕不是山野,而是官場,而是戰亂的舞臺。

我知道管寧很窮,因此故意將金塊埋進地裡,希望他種地的時候能夠發現。果然他種地的時候是發現了我埋下的金塊,可惜的是他看得金塊竟然一動也不動,反而將金塊如同一般的石頭一般勾到了一邊,還繼續種菜。

我當時愣住了,難道剛纔挖出來的不是自己埋的金塊嗎?

我故意走了過去,拿過金塊來看,非常確定這就是自己埋下去的金塊,不由地說道:“幼安,這是金塊,你怎麼把它給扔了?”

你不是打算跑路去遼東嗎?沒錢你怎麼走?

他看了我兩眼,並不說話,但是我可以從他的眼神裡看出來,他的心裡在說:“這種施捨的幫助我管寧不需要。”他丟下鋤頭,轉身就走了。

我心中很是鬱悶,我真的沒有半點施捨的意思,我只是想幫助自己最好的朋友。不過似乎這個朋友並不領情,算了,或者他真的不需要自己的幫忙。

當天傍晚,我和他兩個人各有心事地坐在房間裡默默不出聲地看書。

不知道爲什麼突然間外面傳來非常熱鬧的喧譁聲和鑼鼓聲。我本來就因爲今天的事情覺得心情煩悶,如今有熱鬧可以看,我自然會出去一瞧究竟。

外面果然是好熱鬧,原來是某個大官回家省親剛好路過這裡,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單是儀仗就有幾百人之多。

倘若有一日我當了大官,我肯定會比他還要威風,我的官位肯定要比他還要高。

想到這裡,我不由暗下決心,要在這亂世當中闖出一片天地。

可是等我回到屋子裡繼續看書的時候,管寧看了我兩眼問道:“外面熱鬧嗎?”

我當下說道:“熱鬧,是一個大官的轎子路過這裡。單是儀仗就有幾百人,威風得很。”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說話的時候,帶着幾分仰慕之色,或者說是我的心中已經嚮往這樣的生活,這讓他看見了,他輕笑一聲。

也不知道他從哪裡找來一把匕首,竟然將我們坐着的席子一分爲二,然後說道:“你和我不是同一類人,我們也沒必要再做朋友了。從此之後,我們的關係,就像是這張席子一樣,一分爲二。”

他竟然和我割席斷交。

我當時氣得臉都紫了,好你個管寧,你清高,你高尚……

我生氣地說道:“不必了,像我這般唯利是圖的人,如何敢繼續做你管寧的朋友?我明天就走,不打擾你管聖人的清修!”

就這樣我離開了多年的朋友,來到了洛陽。

首先賞識我才華的人是一個叫何進的人,他是當朝大將軍,不過他賞識我的原因竟然是因爲我的虛名,他想將我收入府爲幕賓,卻被我拒絕了。

我雖然希望能混一個一官半職,可是絕不輕賣自己胸中才華。我華歆也要擇主,別以爲阿貓阿狗就可以使喚我。

我在洛陽呆了一年多,黃巾軍叛亂平息之後,我便回鄉了。回到鄉里,我到縣衙去做了主簿,平日裡都是深入簡出,我在等待,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個合適的人。

果然,在我等待當中,我又遇到了一個人,可惜他又不是我要等的人。

第二個賞識我的人就是我上級的上級,一個叫王芬的冀州太守。這王芬是一個憂國憂民的老頑固,他拉攏了一幫所謂的名士豪傑,大家聚在一起想要廢掉當今皇上,想擁合肥王爲帝。

對於這些笨蛋,我根本沒有理會。就憑他們,成不了大氣候。

後來這王芬果然因爲事情失敗死掉了,而我因爲拒絕了參與謀逆的事情出了名,據說皇帝聽了很高興,竟然下令要給我封官。可惜我還不是孝廉。皇帝馬上下令讓縣令表舉我爲孝廉,沒多久就將我升遷郎中。

對於皇帝這般的厚愛,真讓我受寵若驚。這皇帝什麼時候變得那麼愛才若渴了?他不是一向只愛錢,不愛才的嗎?

難道皇帝轉性了?

不管如何,我第二次到了洛陽。可是待我到洛陽之後,才發現洛陽已經是風雨飄搖了。因爲皇帝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外戚和宦官的爭鬥一天比一天激烈,朝廷上下的官員都分成了兩派。

原來皇帝有兩個兒子,一個皇子協,一個皇子辯,而這兩個王子又分別有宦官和外戚亮派勢力支持,這皇帝一死,天下必然會大亂。

本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我當了三個月郎中,便借我病重爲由辭官回鄉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沒待我回到家中,皇帝就駕崩了。

新皇繼位,我也被國舅爺大將軍何進強徵入京爲尚書令。對於這樣的任命,我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最後,我還是逗留在了洛陽。想起來,這是我一生當中經歷最危險的一段時間。

洛陽每一天都有人被殺,而且都是大官,開始是何進殺宦官的黨羽,後來董卓進京了,就是殺朝中的大員。

我很低調,我從不多嘴議論什麼。此刻的我,能求的就是自保。

很顯然,董卓對我這樣謹慎,毫無背景的人還是很放心的。就這樣我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好幾個月,在洛陽最黑暗的歲月裡,我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十八路諸侯圍困洛陽,董卓要求遷都,而我就趁這個時候,上書希望外調爲官。此刻不走,我只怕再也沒有跑路的機會了。

對於我這個毫無背景的人,董卓還是不介意放我離去的,而我只要求了一個小小的下邽縣令,他根本不會在意那麼許多。就這樣,我逃脫了董卓的控制。

也正是通過這幾次,我發現,學姜太公釣魚是不合實際的,這個時代坐在家裡等別人上門請自己,實在太難遇到明主了。爲此,我決定自己去找明主。

於是我選擇了袁術。

袁家四世三公,名聲在外,就算他不是明主,在他的身邊肯定能撈到好處。

不過沒想到,袁術答應給我好處的時候,也給了留下了難題。他答應給我的豫章太守,並不在他的手上。豫章太守之職,朝廷派了朱晧來搶,而如今的豫章太守諸葛玄又有劉表爲支持。

如今還加上徐州劉備的帳下的嚴新,這豫章可是一個棘手的地方。

不過混水摸魚的事情,又豈能難得了我?嚴新,你不是謀士榜上第一人嗎?如今倒要讓你看看我這個籍籍無名之人是如何將你打敗的!

(第一更送上!各位讀者大大,喜歡本書的,就收藏一下,推薦一下吧!麒麟再次謝過!)

第29章 滅奴平羌第21章 典梓之心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67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一)第35章 縣官不好當第1章 漁舟唱晚第82章 曹操撤軍(一)第一百〇四章 落幕二第52章 下邳之戰(七)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8章 狂士劉巴(一)第23章 崔州平(二)第11章 這就是亂世!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39章 平地驚雷第22章 典韋所愛……出人意外第59章 初冬的許都(二)第9章 這樣的相見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27章 墨家學派第26章 幷州風雲(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二)第3章 知己難求,真情相交(二)第41章 壽張城破(二)第4章 嫣然山莊第93章 走爲上(一)第42章 打劫原來可以這樣第42章 荊州來書第一百〇五章 戰二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55章 狩獵(一)第48章 心向明月(三)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二)第57章 劍心第32章 烽煙再起(二)第21章 薊城之戰(一)第6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7章 戰局詭異(一)第7章 舊友相見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三)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76章 徐州之戰(八)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89章 不平靜的夜晚(四)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2章 我們可以是朋友第93章 真的是意外……第99章 林若的決斷(二)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三)第29章 一統之路(下)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105章 你是史阿?(一)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23章 明槍暗箭第51章 各有勝負(二)第55章 陳宮眼中的嚴新第103章 拿下代郡(三)第5章 賞菊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58章 初冬的許都(一)第15章 真鬼狐遇到假鬼狐第34章 臥龍出山(三)第22章 曹公被困第44章 瞞天過海(五)第一百〇二章 定二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41章 風雲再起(三)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72章 官渡之戰(六)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二)第46章 九連環(二)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40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二)第7章 生意人(二)第31章 以逸待勞(下)第23章 明槍暗箭第31章 神童之死(二)第48章 司馬之死(二)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27章 墨家學派第14章 溶入(一)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45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二)第18章 劉備稱王(二)第70章 徐州之戰(二)第11章 劉備是好人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8章 風起(二)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八)第63章 退去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