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通車儀式

“陛下駕到!”

忽然一聲通報驚醒衆人,渭水大橋的修建何止是驚動了諸子百家,朝野上下同樣也備受關注,就連李世民也一改之前被刺殺鬱悶,聽到這個好消息之後龍顏大悅,親自前來參見通橋典禮。

“見過陛下!”

李雲和墨頓等人頓時迎了上前,行李道。

“免禮,李愛卿果然沒有辜負朕的信任,五年的時間終於將渭水大橋建成。”李世民看着面前宏偉的大橋,也不禁露出一絲震撼的表情。

“李春之後果然名不虛傳,以微臣看,李雲已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張亮在李世民身後附和道。

他乃是工部尚書,渭水大橋乃是工部的功績,再加上李世民也要出席,他這個工部尚書自然不會缺席。

“張大人過譽了。”李雲謙虛道。

“當得起,李春修建趙州橋不過十多丈而已,而李愛卿修建的渭水大橋恐怕足足一里之長吧!”李世民咂舌道。

“回陛下,得益於新式的建橋材料和懸索橋的理念,渭水大橋水面跨度足足有二百丈之多。”李雲傲然道。

“二百丈!”頓時所有人一片譁然。

一里長大約後世的五百米,而二百丈已經是六百米了,單單多出來的領頭也比趙州橋長了,這一刻李雲乃是全場最閃耀的明星,哪怕墨家子也被其比了下去。

李雲接着介紹道:“除了長度之外,渭水大橋還採用了長度雙向六車道和人行道。單向可以並排通向三匹馬車,和供行人通過。”

李世民緩緩點頭,普通的橋樑大多都是單行道或者是並排能夠過兩輛馬車就已經差不多了,然而渭水大橋乃是長安城北部的大動脈,往來的車輛不知有多少,過窄的橋樑根本無法滿足通行需求,雙向六車道再目前來看,的確有些浪費,但是從長遠來看,整個北方通行再無隱憂。

“更重要的是,此橋足足可以承重單車三萬斤,理論上的極限是單車十萬斤,橋身壽命爲理論上爲百年,如果定期檢修加固足以使用兩百年以上。”李雲道。

“三萬斤,一百年!”工部尚書不禁咂舌,誰也沒有想到僅憑鋼索懸吊起來,竟然可以達到如此高的承重,而且可以堅持這麼多年。

要知道現在墨家村生產的最大承載馬車也不過是五千斤,至於一百年的壽命,別看後世的趙州橋傳承了千年,要是經常用重達數千斤的馬車通行,恐怕也堅持不了百年。

“而且橋身高於渭水最高水位十米,根本不影響渭水行舟,而且微臣還在不遠處修建一處碼頭,讓渭水大橋聯通水運和陸運。”李雲指着不遠處的一個剛剛建好的碼頭道,水運加陸運,渭水大橋的重要性定然更上一籌。

水運乃是大唐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渭水更是肩負長安城運輸的重任,不過渭水畢竟是內河,船隻普遍不大,橋樑高出水位十米,根本不影響水位。

“高出水位十米,那這麼重的馬車怎麼上的去。”李世民不由訝然道。

“陛下放心,爲了讓馬車上下方便,微臣特意從橋面引出將近五里的平緩的路面,足以讓馬車順利通過橋樑,而且旁邊都還有匝道方便馬車上下。”李雲介紹道。

李世民轉身看去,只見過了橋面,一條平坦的水泥路沿着橋面一直鋪了兩裡之多,其後三裡則是紅磚馬路,十多米的緩坡竟然用五里的路來緩衝,幾乎和平地並無區別,根本不影響緩坡。

“用水泥鋪路!”工部尚書看着那足足有二里的水泥路,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水泥的昂貴不用多說,而且稀少,然而李雲竟然都將其用來修路,不過用水泥修路也有好處,那就是可是隨意塑造形狀,整個路面同樣也是用橋墩撐住,路面下可以通車,以供從匝道上下來的馬車通行。

“此橋設計之巧,當屬天下第一。”李世民點頭稱讚道。

“陛下所言甚是,不過以微臣來看,渭水大橋這個天下第一恐怕當不了多久,天下還有更寬更長的橋樑等着李大人來修建。”張亮一臉喜色道,看向李雲的眼神多了幾分柔和,當然這並非是他一定要用李雲,而是天下除了李雲恐怕再無人能夠建造出如此雄偉的大橋。

“張大人,這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呀!渭水大橋可是耗盡了墨家村五年的賦稅這才修建起來,那可是足足近二十萬貫的鉅款,工部要是再修幾座這樣的橋樑,那還不得掏空國庫呀!”新任的民部尚書唐儉苦笑道。

原來的民部尚書戴胄年歲過高,已經告老辭官,原來的民部侍郎唐儉順勢接過了民部尚書的職務。

一旁的墨頓不由感慨,原來新一代的老臣慢慢的老去,不知不覺中已經退了下來,朝中各部已經慢慢的換了新人。

“二十萬貫!”張亮不禁咂舌,這些錢財乃是從墨家村的賦稅中扣除,他並不覺得多麼昂貴,然而真的要工部掏幾十萬貫來修橋,頓時他心中有些不捨得。

“唐大人此言偏頗,橋樑乃是利國利民之舉,就是花再多的錢也值得,而且修橋也並非是一直賠本,還可以以橋養橋,假設每過一輛馬車收費十文錢,每天通過三千輛馬車,那就是三十貫錢,那一年就是一萬貫,二十年就可以回本,而這座橋卻可以使用上百年的時間,足足五倍的回報率,唐大人還認爲修橋費錢麼?”墨頓上前朗聲道。

唐儉聞言眼神一閃,渭水大橋乃是長安城的北向通道,和隴海線一般無二繁華,每天通過五千輛馬車已經是保守估計了,而且滿載貨物的馬車收費十文錢極爲合理,更讓唐儉心動的是修橋足足五倍的回報率,也就是說,一座橋的收費足以可以再修建五座橋,這五座橋再產生的效益可以繼續修建其他橋樑,如此一來,朝堂只需前期投入,後期就,以橋養橋,更能讓天下河流皆架上橋樑,讓天下暢通無阻,更別說這對大唐經濟推動的隱形效益。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醫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有礦,任性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棱陣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墨理》出世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六百三十章 審覈第一百六十章 馬蹄鐵第一百二十三章 孫思邈第二百一十九章 泳池建成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間諜案第五百四十六章 撤軍之議第三百四十章 磚路狂潮(補昨天)第五百五十章 歡慶的長安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二章 三橫五縱圖第九百九十章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草率了第四百二十章 貞觀八年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薛延陀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解題(二)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女主武王是誰?第七百零三章 銀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弱化版軍用墨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傷人又傷己的必殺技第四百零三章 近視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李世民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圓桌會議結束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井第八百零七章 酒肉穿腸過第五百七十七章 山東大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塊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註定悲劇的婚姻第四百零六章 隴海線第二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七百七十四章 輪渡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民用火藥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長孫皇后薨第九百八十一章 合夥股第二百零二章 避暑第二彈第七百六十一章 反轉第八百三十八章 爲他人做嫁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武媚娘傳奇第三百一十章 道士斷腕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外十道計劃開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恐怖的墨家機關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蜀道計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財大氣粗式修路第九百零七章 言同音第七百三十一章 孔家入京第六十一章 李承乾第五百零二章 兄弟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墨方大火第四百零二章 極盡榮耀第一百七十八章 墨家美食城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八百三十八章 爲他人做嫁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糊塗‘仗’第四百四十章 組建火器監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一統 兼愛非攻第七百七十五章 新女主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刺殺和誅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朝堂爭鋒第九百九十四章 墨家江南合作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圍第七百六十四章 花王之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賣地模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儒服墨服之爭第九百五十四章 小說的威力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野性武媚娘第九百八十六章 破局(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以詞破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四百九十三章 絕世神兵(二合一)第二章 貧窮的墨家村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一個鞦韆的時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吃肉和喝湯第九百二十九章 最公平的戶婚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外甥坑舅,舅坑外甥第七百一十九章 百家恭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儒刊易主第五百二十八章 新式軍糧第八百四十三章 誤會一場第九百六十章 木牛流馬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爭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一詩之威第九百五十六章 心中之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福禍相伏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告的威力第二百章 避暑計劃第一章 墨家子弟第九百一十二章 各有所得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御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