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家

浩瀚的藍天下,山青水碧,草長鶯飛,綠水淙淙 。村外的農田裡村民們正在辛勤勞作,犬吠雞鳴,好一派農家景象。

彼時,張家村中央,年老的槐樹下坐着幾個話家常的婦人。其中一個約莫四十歲左右,身材微胖的婦人首先開口了。參差不齊的牙齒裡吐出兩瓣瓜子殼,高聲說道:“哎,你們聽說了沒?村尾那個張婆子撿了個野孩子當孫子呢!那寶貝勁兒呢!嘖嘖嘖……” 說完還甩了甩那張油膩膩的老臉,活似說了什麼多讓人鄙夷的事一樣。

其他有嘴碎的婦人跟着附和,也有剩下一兩個不作聲的。那胖婦人見了,雖然沒說什麼,可是一張臉拉的老長。

而作爲村裡人議論的當事人,塗恩此刻還有點懵!

他只記得當時聽到老婆子承諾以後只有他一個親人,會把愛全部給他的時候,他心裡覺得是不錯的,畢竟被愛總是比愛人幸福不是嗎!

然後他就跟着老婆子回家了。

也是回到家中,他才從老婆子口中得知她本姓邵。

後來嫁到了張家,剛開始村裡人也叫她邵嬸子,可是在她男人死後,村裡的人就管她叫張婆子了。

至於今天起鬨第一個叫塗恩“乞丐”的男人是這個村裡最富有的人了,名字也好記。

張富貴!富貴,富貴 ,人如其名嘛!

可惜卻總不幹人事,從張婆子的語氣裡可以聽出她對此人的不屑。

那回嘴的女人張婆子到沒說什麼,只讓他以後見到人叫林嬸子。終於到了家門口,塗恩望着那灰撲撲的泥瓦房,默了。

進屋後張婆子先給塗恩煮了一碗麪,趁着張婆子煮麪的功夫,塗恩到處轉了轉,發現這還真是家徒四壁啊!

不一會兒面煮好了,張緣看着碗裡那兩個黃澄澄的煎雞蛋,只覺得喉嚨一酸,眼眶泛紅,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裡有淚水在打晃,一圈兩圈卻固執的一直不肯垂下來。

敏銳如他,自然在一進這個家門的時候就大概瞭解了這個家裡的情況。

用一個成語形容張婆子:孤寡老人!

再加一個前綴:沒有其他收入,只能靠種地保持溫飽的孤寡老人。

就是這樣一個自顧不暇的老婦人,卻在做出承諾後,真的把他當做親孫子來疼。只是一個照面,就願意給他煮上一碗雞蛋麪,怎麼可能不叫他動容。

食物雖廉價,情意卻珍貴!

更何況,在塗恩這種經歷過末日的人經歷眼裡,那碗雞蛋麪的價值也抵得上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