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朕有個打算

第909章 朕有個打算

“進去看看!”

站在一旁的餘承堯連忙道:“皇上請!”

只見餘承堯上前兩步,打開了糧倉的一道門,從這裡就可進入倉內。

趙延洵徑直往前走去,在他身後跟着戶部尚書等官員,一個個雖然臉上平靜,但實際上卻顯得有些緊張。

雖然他們自認爲做得足夠好,但智者千慮還必有一失,他們就怕哪裡出了紕漏。

走進糧倉內,趙延洵踩在木板上,蹲下身抓起了一把麥子。

緊接着趙延洵問道:“往西北運的糧食,可都計劃妥當了?”

“回稟皇上,全都計劃妥當了,每日都有糧食走水路運往西北!”戶部尚書王世偉答道。

“嗯,今年秋收雖算不上豐收,可朝廷不再那般拮据,至少可以少餓死些百姓了!”

去年尤其是去年冬季,天下餓死凍死的百姓,沒有十萬也有八萬。

這些數字沉甸甸的,趙延洵當然不希望死人,所以他會盡可能做到最好。

趙延洵在糧倉轉悠時,樞密使陳安明和兵部尚書曾長鬆,此刻也來到了糧倉內。

“皇上,西北有情況!”

當着其他人的面兒,陳安明說得很隱晦,是爲了不讓事情擴大化。

“什麼事!”趙延洵平靜問道。

“西北總督羅倫彈劾禁軍跋扈……”

“禁軍諸將指責西北總督署不公……”

一聽這話,趙延洵直呼好傢伙,這兩幫人怎會鬧騰起來。

盡皆着他從兩人手中接過了奏報,坐在椅子上仔細看了起來。

倒是周圍衆人,此刻一個個眼神交流,那表情才叫一個精彩。

如果說此前朝廷最緊要的,是關於全國範圍內的土地清茶,那麼現在最重要的則是西北邊防局面。

可就是這麼個情況,駐防西北的禁軍竟和總督署鬧掰了,而且看樣子其中的矛盾還不是一般的小,這裡面樂子可就大了。

沒錯,有人確實有看樂子的心思,而且朝廷內外這種人還不少。

趙延洵是造反上位這沒什麼,可他向士大夫文官揮了屠刀,官員中利益受損的是多數,這些人有看樂子的心思很正常。

當然了,只要趙延洵的屠刀鋒利,這些人不管有什麼心思,都只會老老實實憋在心裡,時間長了也就不覺得委屈了。

收起奏報,趙延洵一時間想到了很多,但一時間卻難以決斷。

“回宮!”

“遵旨!”

西北的事幹系重大,趙延洵沒有當場表態,並不出乎在場衆人預料。

回到了皇宮,趙延洵立刻召集心腹大臣議事。

內閣大學士成文光,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承平,左右樞密使陳安明和關和泰,此刻正站在幹安宮內。

大殿裡這四個人,乃是趙延洵在隴右起家的班底,可以說是最忠心的一批人。

“西北發生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成文光在此官階最高,只聽他說道:“回稟皇上,臣等已經知曉!”

御座上,趙延洵絲毫不遲疑,隨即問道:“你們說該怎麼辦?”

消息傳回來至少有一個時辰,在場衆人對此都有思考。

“皇上,臣以爲此事,雙方皆有過錯,皇上可下旨申飭,令他們精誠合作,務必守好邊關!”

說這話的是周承平,老實說這話意義不大,畢竟沒有解決本質問題。

“皇上,周大人所言極是,但臣以爲……或許可以專設機構,負責禁軍糧草物資轉運,如此各司其職,矛盾便消弭無形了!”關和泰鄭重答道。

專門設置轉運使,負責主持對禁軍的物資調配,聽起來倒是不錯,可還是有一些問題。

“轉運使品級如何設置?與西北總督署是何關係?是否與戶部工部直接聯繫?又有何人能勝此任?”

趙延洵一連問出四個問題,雖然每個問題都有答案,卻又牽扯出了新的問題。

之所以設置西北總督署,爲的就是統一調配物資,統籌兼顧提高效率。

如今又設一司,比西北總督署級別低了無用,平級的話只怕又會起爭端,除非能找到靠譜的人才領此職。

可正如趙延洵所說,誰又能勝任這個職務呢?

至少目前,很難找出這麼一個人。

級別低了資歷不夠,理不順與各官署的關係,級別高了的人趙延洵又信不過。

而趙延洵信得過的人,卻又有更爲關鍵重要的差事,就比如此刻大殿內的四位。

說穿了,還是趙延洵起家的時間太短,統領這個國家方方面面,手底下人才確實不夠。

別看當時王府上下官員衆多,可分到六部極衙署和各地藩臬二司,那點兒根本算不了什麼。

所以趙延洵今年纔會開科舉,纔會把鼓搗學子們進國子監,本質上就是爲了擴充自己能用的人。

衆人沉默之際,趙延洵語氣嚴肅道:“朕有個打算!”

“請皇上示下!”成文光領頭道。

“西蠻有近七十萬大軍,如今已是我朝乃至我神州之民……生死存亡之際!”

“諸卿以爲然否?”

在場官員對局勢很清晰,所以他們知道趙延洵所言不虛。

那些西蠻子燒殺搶掠,真要是被他們攻入神州,那就不只是趙家江山傾覆之危,更可能是禮儀文化的覆滅。

趙家江山沒了,其他人做皇帝也沒啥,可若連禮儀文化都覆滅,土地宮闕被蠻人所侵佔,那可就什麼都沒了。

“皇上所言極是,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成文光極爲鄭重道。

“朕膺天命,護神州牧萬民,保衛國家乃是朕的職責!”

“所以朕打算,親臨西北督戰!”

趙延洵最後一句說出,讓在場衆人大受震動,但他們又不覺得意外。

畢竟趙延洵乃實打實的馬上天子,從太安二十四年就藩到現在,也就今年消停了一段時間,其他時候不是在砍人就是在砍人的路上。

“皇上,請三思!”成文光第一個跪下。

皇帝身系國家,如今趙延洵繼位不到一年,整個天下到處都是問題,成文光又豈願趙延洵離開。

緊接着,關和泰也跟着跪下,勸解道:“皇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前線刀劍無眼,若是傷着皇上,豈不爲國家大禍!”

隨即兩位樞密使也跪下,全都勸趙延洵要三思,不要拿自己生命去冒險。

雖然趙延洵提出上戰場很正常,但他畢竟是皇帝,牽扯的干係實在太大,衆人反對也屬正常,這恰恰是忠心的表現。

如今朝廷危機四伏,皇帝要是在前線有個什麼閃失,那樂子可就真的大了。

“諸卿,朕有天命在身,誰能傷得了我?”趙延洵平靜一笑,神色間自信無比。

他也確實有資格自信,畢竟他這幾年前後征戰,都對敵人是碾壓而勝。

(本章完)

第595章 殿議第13章 馴獸監第902章 夜半第397章 來報信者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426章 空城第142章 吳家堡第173章 無罪第550章 後宮事1第550章 後宮事1第261章 灞河打漁人第380章 挽救第720章 使西南第591章 鄉巴佬的厲害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73章 首殺第844章 吸收第1章 我是九皇子第97章 內部問題第744章 王者歸來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695章 處置第2章 奪嫡事第580章 威懾第403章 老鼠肉第928章 選妃事1第827章 出招第263章 分歧完本感言第502章 承天大典3第347章 春耕已開始第796章 會見第666章 泣血上奏1第550章 後宮事1第321章 除夕夜1第722章 濟水西第727章 朝廷有幾個衛所?第151章 逝世第191章 碼頭第452章 城內亂2第204章 再出發第482章 考較前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338章 交戰第29章 驚險第927章 萬歲【終章】第271章 太子歿第287章 我要追隨雍王殿下第522章 柳山驛1第513章 潛入城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874章 敲定第259章 震怒第614章 慰問第919章 奇襲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632章 不能敗太快第746章 不可避免的誅殺第682章 這是死命令第140章 揭發第689章 計議第829章 皇上聖明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919章 奇襲第674章 西南第694章 大怒第360章 遲了第322章 除夕夜2第496章 道賀第76章 生機第827章 出招第437章 亂起2第588章 打促談第458章 聚衆第178章 圍殺第530章 前線1第600章 奪權第140章 揭發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606章 紙箋第404章 奸細第869章 常朝第76章 生機第327章 監國第855章 西蠻子第795章 龍椅和刀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240章 西向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434章 王府內第897章 皆英雄也第142章 吳家堡第343章 更大謀劃第415章 交鋒第818章 罷官第39章 王妃病了第281章 蘇家莊來客第285章 軍威第632章 不能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