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凌遲

第876章 凌遲

“什麼?匈奴單于要嫁女兒給朕?”

延壽宮內,聽到吳宏帶來的消息,趙延洵大感驚訝。

不止是他,大殿內的妃嬪們,此刻一樣感到驚訝。

今日與妃嬪齊聚延壽宮,趙延洵是專門陪太后說話來的,也算是一場簡單的家庭聚會。

“皇上,是羅倫羅大人傳回的消息,說人已進了天御關,請皇上示下!”

匈奴單于嫁女兒,這廝莫非是想佔自己便宜?趙延洵腹誹道。

當然了,這件事並非只關係一個女人,而應從兩國邦交的角度來考慮。

“這些匈奴人,倒是用心良苦!”趙延洵沉聲道。

這時主位上的曹妙音問道:“皇帝打算如何處置?”

時間過去快兩個月,太后與皇帝的關係大致已經修復,但談話中仍舊有些生疏。

趙延洵平靜道:“此事關乎重大,朕還得仔細考慮!”

大殿內沉默下來,幾息後卻聽黃蓉蓉說道:“皇上……匈奴人兇惡野蠻,她們的女子只怕也是如此,您可不能讓她進宮!”

好傢伙,黃蓉蓉的這番話,讓殿內衆人目光都掃向了她。

實打實的說,她這番話有些冒失。

有人暗自幸災樂禍,有人悄悄看笑話,也有人恨鐵不成鋼。

反倒是趙延洵對此無感,只笑罵道:“你懂個什麼!”

黃蓉蓉還想說話,卻被對面的林靜玉瞪了一眼,示意她趕緊老實閉嘴。

這件事趙延洵還要細細思索,所以也就沒在延壽宮繼續討論。

只可惜,羅倫是公開傳回的消息,所以單于嫁女兒的事情,輕易就在朝廷上傳開了。

時間來到第二天,在每日干安宮議事時,大臣們提出了這件事。

“皇上,匈奴單于嫁女,以此鞏固兩國邦交,微臣以爲此事大善!”大學士陸朝文說道。

還是那句話,在得知西邊蠻子強大之後,朝臣們對匈奴人的態度就變了。

有人頂在前面硬抗,這自然是好事,安匈奴人的心也就很有必要。

其實這件事,趙延洵也細細想過,眼下聽了陸朝文這番話,他心裡便做好了決定。

“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趙延洵問道。

“臣以爲,陸閣老所言有理!”成文光站出來答話道。

兩位閣臣表示支持,說明聯姻確實有必要。

“臣附議……”

“臣附議……”

等在場衆人表態之後,趙延洵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令羅倫,派人送匈奴公主入京!”

“皇上聖明!”

娶個小老婆,這事兒還能扯上聖明,這讓趙延洵很是感慨,大臣們拍馬屁的功夫又精進了。

“說說正事吧!”

“如今江西動亂已平,鄰近各都司衛所,其戰備等級可以恢復正常,這件事兵部儘快落實!”

聽得這話,兵部尚書曾長鬆躬身道:“微臣領命!”

趙延洵接着說道:“從南方加徵的稅賦,如今已陸續抵京,戶部要詳加記錄,並按此前內閣所議方略,往西北調運糧食!”

“遵命!”戶部尚書王世偉答道。

這次徵集稅賦,在江西郡鬧出了動亂。

經過官府鐵腕鎮壓,江西士紳受到了毀滅性打擊,反倒讓徵糧和清查田畝兩件大事,推行起來順暢了許多。

以至現在,清茶田畝在江西郡鋪開的同時,南方其他郡也在陸續展開。

最終,趙延洵還是對謝孝方食言了。

他答應過謝孝方,辦完江西的差事就準其告老,可眼下他又讓其主持南方田畝清查。

五郡的田畝清查,其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以至於趙延洵都有些不好意思。

實話實說,這種波及面廣,涉及利益深的改革,還就得謝孝方這種老臣來辦。

只可惜,這樣的老臣太少了。

相比之下,主持中原田畝清查的王庭鶴,他的運氣就要好出許多。

鑑於他年事已高,清查田畝讓其形容憔悴,趙延洵纔沒給他加擔子。

換句話說,謝孝方是吃了“年輕”的虧。

當然了,要把手裡的差事辦完,這兩位怎麼也得熬到明年去。

“糧食轉運干係重大,經過京畿、河西、隴右最後纔到北地,此四郡都司要派兵護送,樞密院也要詳加安排!”趙延洵目光掃向了陳安明。

“微臣領旨!”

大規模軍事調動,是由兵部進行安排發令,這種護送任務則是由樞密院負責。

“王謙望的事,如今查得如何了?”趙延洵又問道。

具體查得如何,趙延洵當然知道,大理寺今天早上才送了奏報。

之所以問出來,是趙延洵相讓其他人瞭解。

這個問題,只能由大理寺卿嚴培基回答。

“稟皇上,王謙望逼反百姓一案,如今已基本查明情況……”

緊接着嚴培基就詳細講述起來,聽得現場衆人皺眉不已。

“都聽到了吧?飽讀聖賢書的知府,爲了撈好處逼反了百姓,這樣的人便是處以極刑,也難抵消他的罪過!”

“如今王謙望被查,可我大晉上下那麼多官員,其中還有多少王謙望?又有多少是誰的學生?又有哪些是誰的鄉黨?”

後面這段話,完全是對現場高官的質問。

站起身來,趙延洵走向大殿中央,語氣不善說道:“成閣老,王謙望是你舉薦,朕罰了你的俸祿……你可服氣?”

聽到這話,成文光連忙答道:“微臣心服口服!”

趙延洵接着說道:“這是頭一次,朕可以從輕處罰,但若有下次……朕必嚴懲!”

只聽成文光答道:“是,微臣往後,必萬加小心!”

兩人一唱一和,讓殿內衆人明白了內涵。

這時趙延洵又說道:“殿內諸位,都是朝中砥柱,要以王謙望之事爲戒,各人的學生同年鄉黨,各人要好生約束,莫要再給朕找麻煩!”

衆臣皆不答話,只因他們不知該如何作答。

返回龍椅的路上,趙延洵突然問道:“王謙望之罪,大理寺如何判決?”

這事自然也是議過,只聽嚴培基答道:“稟皇上,擬判其斬立決!”

趙延洵卻問道:“斬立決?是不是太便宜他了?”

“請皇上示下!”嚴培基連忙說道。

趙延洵當即道:“當衆凌遲,以儆效尤!”

用凌遲之刑,老實說把現場衆人嚇到了。

在刑不上大夫的時代,砍頭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凌遲無疑很難讓人接受。

大家都是做官的,又怎願有被凌遲的可能,所以出於本能就想反對。

當然了,本能也僅僅是本能,面對趙延洵這位皇帝,他們有話也只能憋在心裡。

左右望了一眼,嚴培基便答道:“臣領旨!”

有了他做總結,其他人即便有意見,也沒了說出的機會。

(本章完)

第228章 重逢第332章 喪屍異動第623章 昌金縣第107章 離心第789章 好第138章 識時務者第181章 楷模第459章 滋事第434章 王府內第264章 開天眼第362章 掀起大案第686章 通話第608章 除夕前第87章 問話第257章 接見第220章 隕石作怪第399章 集結第91章 親眼見第165章 喪屍暴動第78章 宅院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141章 論罪第455章 乾安宮內第784章 雜魚第87章 問話第563章 奪隕石第1章 我是九皇子第266章 喜變喪第847章 巡撫衙門第587章 衆志成城2第93章 變異第474章 西北的消息2第376章 分糧第553章 鹽之重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838章 交卷第509章 請尊太皇太后第817章 嚴查第36章 小衝突第800章 勸進第372章 獸行第526章 錢家莊第400章 結訓1第288章 蓉妃病了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470章 事務第583章 夜動第372章 獸行第434章 王府內第666章 泣血上奏1第597章 雍王萬歲第14章 探尋第446章 大忙碌第442章 如賊寇第490章 三階系統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166章 作坊外第549章 陶陽伯府第28章 起霧了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318章 面授機宜第120章 屍潮第393章 行刑第43章 禁地的發現第97章 內部問題第577章 賜福第731章 死守第26章 調查第202章 砍樹伐竹第481章 王爺聖明啊第142章 吳家堡第804章 聯不起名第666章 泣血上奏1第249章 迎接第887章 東撤第55章 散出侍衛第90章 挾持第206章 靠岸第626章 合作事宜第900章 戰前第359章 覲見第326章 發出號召第543章 結業典禮第618章 膽寒第171章 嫁錯郎第482章 考較前第242章 揚帆第249章 迎接第751章 相見第674章 西南第280章 戰兵第443章 平亂第929章 選妃事2第513章 潛入城第762章 皇帝願禪位第862章 震怒第65章 闖進王府第757章 寧王府第656章 道德大旗第701章 言必稱九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