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光武元年

第808章 光武元年

寒冬如利刃,在當前這個時代,是真的可以殺人的。

整個十二月,那冷得簡直不像話,各地都有百姓被凍死的消息。

即便熬過了十二月,進入光武元年正月,氣溫也沒有回升的跡象。

此刻,幹安宮暖閣內,趙延洵正在查看彙總的奏報,閣臣陸朝文與成文光恭然侍立。

如今內閣四位閣臣,首輔王庭鶴專職負責清查土地,次輔謝孝方在南方,借這寧王謀反一事打壓地方豪族。

如今內閣真正主事的,便是陸朝文與成文光。

“到當前爲止,南陽凍死五百六十三人,河西凍死一百二十五人,河東凍死二百七十八人,淮陽……”

看着書案上的清單,趙延洵念出了各郡的死亡人數,每一句都令人心驚。

“京畿……凍死了一千二百人!”

唸到最後一句時,趙延洵語氣已然冰冷,讓殿內兩位閣臣膽戰心驚。

“天子腳下,凍死一千二百多人,內閣總領百官,調理陰陽……二位,就沒什麼要說的?”

看着殿內兩人,趙延洵語氣冰冷。

“臣有失職之罪!”

陸朝文跪地請罪,一旁的成文光跟着跪下。

雖然嘴上請罪,但對於趙延洵大發雷霆這件事,陸朝文表示很不能理解。

凍死人這種事,歷年都不可避免,以往只要不是太過分,事情根本不會出現在臺面上。

事實上是,今年凍死的人,相較以往還少了許多。

只聽趙延洵接着說道:“朕代天牧民,這個冬還未過完,已有如此多的百姓凍死,這只是你們失職?”

沒錯,光武元年正月已快結束,但天氣依然十分寒冷,昨天還下了一場大雪。

“在入冬時,朕就明發諭旨,敕令各地官府護民過冬!”

“你們說……到底是內閣沒有傳達朕的旨意,還是地方官府多數瀆職?”

這番話,問得兩位閣臣五內如焚,此刻根本不知如何作答。

既不是他們沒傳達,也不是地方官府瀆職。

上諭雖有明示,但以往年也有如此上諭,還有人凍死還是得凍死。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現在改朝換代了,但主政的官員還是那些人,他們做事的思維還跟以前一樣,所以很難真切體察趙延洵的“聖意”。

畢竟,善待百姓這這種事,以往都是當口號順帶喊的。

“你二人,罰俸兩月!”

“凍死百姓超過百人的縣,知縣免職,超過五百人的府,知府免職!”

聽趙延洵說完,兩位閣臣皆叩首,高呼道:“臣等領旨!”

“如今大河以南諸郡,怪物基本已經肅清,這些空出來的土地,內閣要儘快拿出方案,將流亡各地的百姓安置過去!”

如今中原各郡和南方五郡,百姓密度非常之大,相對而言人比土地要多,人口處於超飽和狀態。

只有人口和土地結合,才能轉變爲生產力,所以遷移百姓勢在必行。

只不過,眼下只能先安置流民,只因這些人孑然一身,對現住之地沒有太多依戀。

而要讓各地原住民遷移,就得考慮到故土難離,以及地方大族會阻撓。

當然了,遷移各地原住民這件事,之後肯定還是會做,尤其是南方几個郡的百姓要遷移。

一句話,南方人口密度高,土地兼併嚴重,對朝廷而言是一顆巨雷。

現在,朝廷有武力,且北方空出了大片土地,正是解決土地人口問題的時候。

否則,按照正常的王朝發展規律,要不了兩三代大晉還是會亡國。

“臣等領旨!”

“去吧!”

“是!”

待兩位閣臣離開,沒一會兒外面便有太監報告,說欽天監監正到了。

作爲邊緣部門,欽天監的監正,很少有機會到幹安宮面聖。

在太監引領下,監正杜究隆進了幹安宮暖閣,這是他頭一次來到此處。

杜究隆已經五十多歲,在太安二十五年接任監正,因他一心撲在觀星記歷事業上,所以改朝換代沒影響到他。

“臣欽天監監正杜究隆,叩見皇上!”

“平身!”

“謝皇上!”

起身後,杜究隆低垂着腦袋,不敢正面直視皇帝。

趙延洵隨即問道:“今年冬季,與往年似有不同,以往可有今年這般情況?”

天氣反常,反常到是個人都能發現,這讓趙延洵不得不找欽天監問問。

一年四季每一天的天氣,欽天監都有專門記錄,這件差事從立國一直堅持到現在。

對於天氣反常,作爲監正杜究隆自然有感,所以好些天前他就查閱了以往資料。

但他萬萬沒想到,皇帝今日會親自過問。

好在我早有準備……杜究隆暗暗道。

“回稟皇上,京畿之地,最後之雪會在正月上旬,即便有遲也絕不會過十五!”

“如今已至月末,卻在昨日還下了一場雪,實在是過於反常!”

見杜究隆所答如此有理有據,趙延洵順口道:“你接着說!”

“臣翻閱以往記錄,發現自太安二十四年始,冬季便在逐漸變長!”

“太安二十四年,初雪至末雪五十三天,二十五年是五十九天,二十六年,至少是六十七天……”

之所以太安二十六年是至少六十七天,是因爲誰都無法保證,昨天下的雪會是最後一場。

正當趙延洵思索間,杜究隆接着說道:“國朝傳承一百八十五年,初雪末雪最長間隔,也只有六十天!”

“那必是極冷的一年!”趙延洵沉聲道。

關於冬天時間變長這件事,如果沒有專門的人記錄,一般來講很難有明確答案。

今年是因爲太離譜了,所有趙延洵纔想着問問,哪知情況已如此眼中。

冬季變成,意味着氣候在變化,而氣候又影響着耕種事宜,歸根結底會影響到糧食安全。

如今朝廷,根本沒有應急儲備糧食,一但今年糧食欠收,又不知道還要餓死多少人。

偏偏如今西北不寧,據西北羅倫上報,如今已有不少胡人部族東遷,到時候西北又將不得安寧。

到時候一旦打起來,又將耗費大量物資,其中就包括大量糧食。

實際上,現在還沒打起來,往西北調兵就已經開始消耗資源,戶部兵部爲此忙得焦頭爛額。

正當趙延洵想着糟心事,只聽杜究隆答道:“那一年,京畿凍死了不少人!”

趙延洵只得嘆道:“天降末世,朝廷難百姓也難!”

又問了杜究隆一些事,趙延洵便命他退下了。

光武元年這個開局,簡直讓他焦頭爛額。

雖有系統在身,但對於三千多萬人的大帝國,系統可兌換的東西實在太少了些。

新任幹安宮大總管吳軒,小心翼翼端了熱茶過來,稟告道:“皇上,您喝茶!”

(本章完)

第526章 錢家莊第163章 伐竹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392章 爆炸2第139章 朝見第455章 乾安宮內第825章 月缺第82章 詭譎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883章 動心第400章 結訓1第802章 袞冕第526章 錢家莊第286章 蘇楚雲到元陽第571章 議事第103章 倆道士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862章 震怒第753章 平叛事第453章 末路第820章 射箭第49章 下山第742章 末路第932章 喪屍亂1第263章 分歧第13章 馴獸監第280章 戰兵第385章 捉拿1第901章 圍殺第497章 官員到第120章 屍潮第446章 大忙碌第841章 時不我待第367章 親臨第17章 告誡皇帝第788章 到蓉城第389章 躬耕第211章 危險之地第143章 殺頭日第36章 小衝突第566章 故人相見第809章 皇帝的衣服第936章 喪屍亂5第545章 問對第518章 看電影第98章 亂相第417章 抵禦第409章 好事輪不到第135章 子時做事第578章 覲見第205章 樞密院第916章 那就安排去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436章 亂起1第381章 村子內1第452章 城內亂2第198章 夜難安第232章 皇帝問疾完本感言第424章 萬念俱灰第548章 祈福第789章 好第145章 喝酒第450章 勸降2第40章 屍體第834章 是我最大對手第357章 喜極第703章 血色黎明第725章 兩家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373章 王爺到第584章 戰前動員第418章 抓魚1第201章 招募第588章 打促談第802章 袞冕第843章 去軍營第869章 常朝第600章 奪權第41章 憤怒第122章 圍城第45章 怪物1第9章 末世降臨第620章 將計就計第851章 指示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799章 葬禮2第170章 五百斤第420章 位面之子第746章 不可避免的誅殺第848章 威脅第120章 屍潮第266章 喜變喪第826章 事難平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822章 矛盾第291章 反目第147章 整軍第725章 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