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抄家

第651章 抄家

京城,寒風刺骨。

長街上少有行人,這是自喪屍爆發後的常態,只爲防止屍毒在城內傳播。

所以在街道上,行走多是官家人物。

對城內住着的人來說,安靜些是好事,比如已經閉門謝客近十天的陶陽伯府。

自從太皇太后夜哭太廟,對端妃的清算捲土重來,即便有皇帝本人力保,還是有幾名官員被彈劾罷官。

其中自然也有奏疏彈劾陶陽伯府,所以這些天曹嘉盛閉門謝客,只爲方便自己做手腳。

聽了端妃的計謀,這近一個月時間裡,曹嘉盛已儘可能的遣散家人,當然這一卻都是秘密進行的。

書房內,曹嘉盛站在窗前,嘆息道:“也不知雲輝到了何處,可還安好!”

端妃讓他派人去隴右傳訊,曹嘉盛直接把差事派給了曹雲輝。

一方面,如此可以讓曹雲輝遠離漩渦,到了隴右至少能活下去。

另一方面,若趙延洵真的起兵成功,曹雲輝也能有個從龍之功。

當然了,第一條是保本兒,第二條是曹嘉盛的奢望。

“但願他平安吧!”曹劉氏站在一旁。

就在這時,書房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稟伯爺,外面來了刑部欽差,沒等小人稟報,就帶兵闖進府內,如今已在忠慶堂等候,請伯爺速去迎接!”

聽着管家急促的話,曹嘉盛卻是一點兒不慌。

曹嘉盛轉身,對身旁妻子說道:“比我預料中要早一些!”

自從太皇太后夜哭太廟,局面就向曹家不利的局面發展,有今日着實不算以外。

“還是妙音看的準……早早就看到了今日!”

聽着丈夫的感嘆聲,曹劉氏已是淚流滿面。

她能忍受榮華富貴煙消雲散,卻爲這個家的破滅而痛心。

“若不是她,伯府豈會落得這個下場?”

聽到妻子這番話,曹嘉盛無言以對。

事情都已經發生了,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

替妻子擦去臉上淚花,曹嘉盛笑着說道:“夫人,下輩子……咱們還做夫妻,過安生日子!”

快五十的人了,老夫老妻之間,已許久沒有如此親暱過。

二人依依惜別時,只聽外面傳來呵斥聲:“曹嘉盛……速去前廳接旨!”

顯然,前廳的欽差等得已經不耐煩了。

告別妻子,曹嘉盛來到前廳,裡面已經佔滿了人。

曹家族人衆多,尤其是封爵之後,上一輩的各方親戚都聚了過來,跟着一起享受了榮華富貴。

在享受富貴同時,這些人藉着伯府威勢,欺行霸市也沒少幹。

所以,如今陶陽伯府落難,牽連到他們這些人,也算是罪有應得。

眼見家主過來,這些被押送過來的曹家男丁們,全部都涌到了曹嘉盛周圍。

“伯爺……好端端的,這是怎麼回事?”

“大伯,官兵怎麼找上門來了……”

就在這時,只聽上首官員呵斥道:“曹嘉盛,還不跪下接旨!”

衆人立刻安靜下來,他們也是現在才知道,欽差是帶了聖旨來的。

跪在這位欽差面前,曹嘉盛叩頭道:“臣曹嘉盛,接旨!”

只見這欽差打開聖旨,念道:“上諭……”

“查陶陽伯府賣官鬻爵,勾結朋黨,干涉朝政,草菅人命……”

好傢伙,念出的每一個罪名,都能把人一棍子打死,偏偏曹嘉盛幾樣都佔了。

實打實的說,這些罪名沒有冤枉他,更何況皇帝已經放棄了他,所以他連辯解的心思都沒有。

“此等惡行,人神共憤……”

“着削其官爵,查抄伯府,府上人丁押刑部大牢,待審明罪行,再行發落!”

“欽此!”

在念到抄家時,現場許多人都哭了起來,唯有曹嘉盛一臉淡定。

“臣領旨,謝恩!”曹嘉盛淡定叩頭。

他的幾個兒女,都在半個月前秘密送走,周圍這些人的死活他就沒那麼在意。

“來人,全部綁起來,帶走!”

府裡的兵丁立刻忙碌起來,有的在前廳綁人,有的去各府院貼封條,還有的進了內宅驅趕女眷。

整個陶陽伯府,上下哭嚎一片。

一般來講,查抄伯府在京城會有話題度,但眼下卻有另一件大事,壓過了曹家垮塌這件事。

比如此刻林家,現任都察院僉都御史林觀海,便在書房內嘆息道:“誰能想到,西南真的反了……”

趙維隆登基,林觀海出了大力,所以他從一普通御史,已擢升爲僉事御史。

因爲女兒被嫁給雍王,林觀海這位清流中的清流,在都察院立刻被排擠,最終淪爲他人笑柄。

有人說他攀龍附鳳,有人說他懼怕權勢,毫無文人風骨……

但如今,有新皇多次爲林觀海站臺,外加他本人辦了幾次大案,林觀海在都察院又站了起來。

此刻在他書房內,還有兩位三位御史,他們都是林觀海的同盟。

“誰能想到,新任命的兩位都使,竟敢欺瞞朝廷,謊報清剿進程!”

“若朝廷早日察覺,提前防範,定不會有今日之禍!”

林觀海點了點頭,卻沒有繼續深入分析。

對西南的喪屍清剿,兩年以來失利不大斷,負責此事的官員已有許多被嚴懲。

據林觀海掌握的情況,已經有六名都使外加幾十號官員,因清剿不利被朝廷砍了腦袋。

⊙тт kán ⊙CO

當然了,這些都是太安帝當政的事。

新皇即位後,未曾施行雷霆手段,西南的情況在逐漸好轉,朝廷上下本來都挺高興的。

那知半個月前,一位巡查御史的奏疏,把這精心編制的謊言戳破了。

太安帝崩逝時,西南兩郡只有三分之一城池被喪屍佔據,那知現在已淪陷了一半多。

書房內安靜之時,只聽一年輕御史說道:“想來還是朝廷逼迫太甚,那些人爲了保住官位和腦袋,才上下串通一氣欺瞞……”

這話可謂大膽,林觀海立馬提醒道:“振章,慎言……”

事實上,這番話林觀海比較認同,西南反叛朝廷確實也有責任。

“眼下,還是多想想如何解決此事!”林觀海沉聲道。

這時有人說道:“眼下,他們只是不奉旨做事,還未明言反叛……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朝廷可以派人前去蜀郡,先把情況問明白!”

“只要講明朝廷大度,西南那些人迷途知返,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話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難如登天。

卻聽魏振章笑着說道:“其實……這事也非全無益處!”

旁邊御史便問道:“什麼好處?”

魏振章說道:“若非如此,清除端妃殘餘勢力,也不會如此迅速!”

因太皇太后夜哭太廟,朝廷上爲端妃的事吵得不可開交。

新皇上位,端妃出了大力朝野皆知,所以趙維隆出了大力要保端妃。

否則,這件事沒啥可吵的,朝廷內外端妃的敵人,輕易就能將她賜死,讓她到天上陪太安帝去。

西南反叛之事發生,趙維隆自然要以朝堂和睦爲重,只能被迫讓步。

魏振章這番話,把這些內情點了出來,以至於屋內衆人看向了林觀海。

說起來,林觀海和端妃還是親家。

對於此事,林觀海毫無波瀾。

端妃後宮干政,染指儲君人選,破壞祖宗成法,朝廷制度……這些本就讓他厭惡。

這時,又聽魏振章嘆息道:“只可惜,端妃還活着!”

旁邊幾人只想把他掐死,這年輕人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本章完)

第917章 兩山堡的黃龍旗第106章 苦一苦百姓第208章 作坊第705章 追擊第475章 我彈劾過你第191章 碼頭第644章 兵諫第200章 情況彙報第304章 不必擔心第816章 己溺己飢第814章 劫了他第886章 趙延洵第358章 太孫府第838章 交卷第571章 議事第157章 去侯家第166章 作坊外第99章 諸府之人第684章 月黑第347章 春耕已開始第272章 暗流第876章 凌遲第383章 進展第439章 扯皮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36章 小衝突第473章 西北的消息1第914章 勢變第140章 揭發第699章 邱佑先第242章 揚帆第131章 二階系統第448章 兄弟重逢第142章 吳家堡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68章 王之威壓2第405章 禮尚往來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913章 北上第638章 拳腳相加第771章 不大吉利第378章 顧蒙府城第539章 訓示第744章 王者歸來第9章 末世降臨第4章 見皇帝第14章 探尋第154章 擴散第829章 皇上聖明第241章 本王此議如何?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50章 元陽府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717章 毀苗第354章 到京城第317章 飯是要分鍋吃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689章 計議第196章 搬運第448章 兄弟重逢第34章 議侍衛事第881章 小勝第66章 衝撞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545章 問對第630章 攻城去第395章 大事開小會1第657章 十五衛使第893章 改變第427章 天馬堡外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417章 抵禦第640章 訓練成果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903章 西蠻內第919章 奇襲第865章 平叛第925章 捷後第805章 明月夜第153章 靈堂第436章 亂起1第699章 邱佑先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278章 交易第769章 情分第174章 虎大嶺第559章 爆炸第76章 生機第913章 北上第724章 主將誰當第443章 平亂第33章 和泰月下留承平第142章 吳家堡第222章 搭救第487章 基層組織2第506章 滿倉第767章 入宮第488章 秋收開始第353章 三箭第536章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