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定略

第406章 定略

在天馬堡短暫停歇,趙延洵帶着侍衛們,繼續往北邊趕了去。

更多的馬匹,都配給了南下的侍衛們,所以除了趙延洵少數幾人,其餘侍衛們都是步行。

事實上,趙延洵之所以立主北伐,除了想要朱晉璋治下人口,也對其佔據的兩三千匹駿馬眼饞。

他想組建專門的騎兵,卻苦於沒有足夠多的馬匹,以至於現有的馬匹,只能用來用作傳遞消息。

唯一備馬的,也只有侍衛司一個百戶所,被他派往南邊收復失地去了。

往北前行十二三裡,趙延洵來到了一處坳口,這裡是東西兩條山脈的交匯點,也是元陽北上遼平的必經之地。

此處,已經搭建起了簡易的營寨。

真的就是簡易的營寨,周圍是一圈拒馬當做隔離帶,裡面直接駐紮的士兵,只搭建了簡易的帳篷。

這樣簡易的營寨,一方面可以防備喪屍突襲,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收取,快速轉移。

當然了,這種營寨的壞處,是難以防備強敵進攻。

可問題是,現在除了沒腦子的喪屍,還存在讓王府軍畏懼的強敵嗎?

當趙延洵帶着侍衛們出現,得到消息的高正安,已經快步迎了出來,在他身後是六名百戶。

他統管的這支軍隊,來自於兵馬司各部,人數有六百多人。

雖然都是普通士卒,但這些脫產訓練,且裝備精良的士兵,絕對算是一般意義上的精銳。

更何況,他們心中有信仰,這更帶給了他們無盡力量。

“參見王爺!”

看着面前的高正安,趙延洵平靜道:“前方敵情如何?”

“回稟王爺,中午彙總的消息,三十里內暫未發現敵軍蹤跡!”

現階段,趙延洵一方獲取軍情的渠道有兩個,一是接收潛伏的探子傳遞的軍情,二是由派出去的斥候打探消息。

只聽高正安接着說道:“敵軍主力,現正駐紮在白山縣!”

雖然朱晉璋被刺殺,但他還是咬着牙,強行把白山縣佔領了。

他這是爲了抵禦趙延洵的進逼,不得不走的一步險棋,不然他的遼平府就門戶大開了。

但這樣也導致一個問題,他的戰略嚴重阻礙了他的春耕,到了秋季必然出現糧食短缺。

這種短缺,是指即便吃草根啃樹皮,也無法維持的短缺。

可以說,雖然還未開打,朱晉璋已經被逼上了絕路,這也體現出兩方勢力的整體差距。

這次兩方對戰,朱晉璋是絕不能輸的,輸了就是覆滅的下場。

“白山縣,和最前面的方勝,只有不到四十里,騎兵只要小半個時辰就能殺到!”趙延洵淡然道。

“王爺放心,卑職等會嚴加防備,絕不讓賊軍偷襲!”

野戰騎兵有優勢,但如果拿來攻堅,無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真這樣趙延洵做夢都要笑醒。

“等會兒隨我去前線看看!”趙延洵平靜道。

“是!”

接下來,趙延洵繞着高正安的“營盤”轉了一圈,檢查一遍沒有發現疏漏之處。

這次對高正安來說是翻身的機會,他自然要投出所有精力和熱情,以求在此番作戰中立下功勳,扭轉自身不利局面。

越過了高正安所部,趙延洵帶隊繼續北上巡查,最終到了最前線的營盤中。

如今的最前線,是由方勝攜六個百戶所駐紮。

一共三個營盤,從南到北排列,兩兩之間相聚不過三五里,這也是爲了相互照應。

站在一處山丘上,這裡視野相對開闊,趙延洵把三位千戶級軍官召集了過來。

“探子回報,對面集中在白山縣的軍隊,有一千五百之數……你們覺得,這一仗該怎麼打?”趙延洵背對着部下問道。

這個時候發言要慎重,所以三位千戶都沒急着答話。

最終還是汪成先開口道:“王爺,對方雖是騎兵,但都是些半吊子,既沒有強弓硬弩,也沒有足夠的甲冑兵器,只要行軍求穩,我軍不怕他們衝擊!”

這一點,崔興安之前的戰鬥給出了證明。

他們的步兵是精銳步兵,對方的騎兵是騎着馬的步兵。

“所以呢?”趙延洵回過頭來。

勾着腰,汪成接着說道:“所以臣以爲,咱們大軍可以直接開赴白山,逼他們決戰!”

“若是他們出城接戰,咱們直接與他硬拼殺就是……”

“若他們只是襲擾,我軍就繼續開赴白山,圍住賢白山縣斷了他們的糧,他們還是得跟咱們決戰!”

這種打法,其實算的不得高明,完全是以力破巧,前提是他們的力要足夠大。

“你確定,野戰時能擋住敵軍?”趙延洵又問道。

思索再三後,汪成答道:“王爺,我軍全部都配發了竹甲,有長矛大盾,還有弓箭……”

“即便是賊軍全軍出擊,臣也能擋住他們兩三次衝擊,足夠等待援兵到來!”

趙延洵目光掃向餘下兩人,問道:“你們覺得如何?”

只聽方勝答道:“回王爺,臣以爲汪千戶所言有理,敵軍騎兵雖來去自如,但白山縣卻跑不了,我們可以直接向其開拔!”

“只要我們前後照應着,敵軍來少了是送死,來多了還是送死!”

聽着這一個個自信的話,按道理說趙延洵該高興,此時他的心裡卻擔憂起來。

自信是好事,自滿自傲就就危險了。

“聽你們說起來,對面那一千多兵馬,跟廢材蠢豬沒啥區別……”

聽到這話,三位千戶都笑了起來,他們確實就是這麼認爲的,他們對麾下士兵有絕對信心。

但下一刻,只聽趙延洵聲音變冷說道:“但即便他們是豬,那也是一千多頭騎着馬的豬,亂竄起來三天三夜也殺不完……”

“何況,他們還有武器,還有殊死一戰的決心……輕視他們,你們是拿自己和部下的性命犯險!”

被趙延洵這番訓斥,在場三人都老實低下了頭,

“臣知罪!”

“臣也知罪!”

經過一番敲打,趙延洵接着問道:“如你們這般打法,一但距離太遠,圍城時間太長,糧食供應卻是難事!”

一直沒開口的高正安答道:“王爺,沒人帶上三天糧食,每三天運送一次,全軍三天的糧食,不需要太多人運送,只需派一支精兵即可!”

“如何抽調這支精兵?”

這個問題,在場三人都沒有答話,誰都不想從自己手下抽人。

趙延洵笑了笑,這事兒還得自己獨斷才行。

(本章完)

第824章 伯府第506章 滿倉第704章 請大將軍早做決斷第659章 投降吧!第243章 回水溝村第820章 射箭第177章 隴右同僚第400章 結訓1第844章 吸收第558章 識破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329章 陳家第855章 西蠻子第637章 自我權衡第139章 朝見第865章 平叛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846章 田埂上第275章 奏摺如雪花第218章 失序第73章 首殺第286章 蘇楚雲到元陽第394章 田間地頭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445章 南邊情況第602章 表彰大會2第929章 選妃事2第938章 劉家堡2第843章 去軍營第530章 前線1第611章 長守齋內第865章 平叛第174章 虎大嶺第80章 瘋子第442章 如賊寇第50章 元陽府第18章 王府長史司第193章 謹身殿外第37章 鉗制第148章 經驗池第595章 殿議第524章 柳山驛3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627章 各方算計第494章 何四道的忙碌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737章 到京第306章 兄弟不見第875章 大單于的禮物第237章 放眼隴右第311章 表彰大會第24章 驚變第872章 議事第838章 交卷第631章 鄭凡之心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641章 勸降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46章 怪物2第260章 檢討大會第138章 識時務者第721章 西北事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274章 東宮議第406章 定略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159章 三階系統第607章 逃跑者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155章 緊急出動第141章 論罪第654章 渡河第650章 高級軍官覲見第191章 碼頭第454章 京城變故第863章 依靠百姓第654章 渡河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800章 勸進第87章 問話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942章 忠死節2第599章 重啓談判第945章 羣情憤2第719章 朝廷亂了第769章 情分第522章 柳山驛1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866章 控制第935章 喪屍亂4第813章 針鋒相對第301章 萬歲第712章 驚現神龍第353章 三箭第682章 這是死命令第835章 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