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遲了

第360章 遲了

“皇上,該進藥了!”

看着陳長河遞來的湯藥,趙永鋮閉上眼睛微微搖頭。

“先放着!”

“是!”

“告訴告訴輯事監的人,好好查查幕後主使!”

“是!”

這位上奏的御史,只是被退出來試探風聲的,處置了他並未解決根源問題。

背後那些鼓動的人,纔是真正需要敲打的。

一但遷都朝廷便失了大義,威權下滑,到時候必受制於地方。

皇權威嚴掃地,那些士紳就可以胡作非爲,甚至肆意妄爲了。

“還有,再派出些人到江南,把原先那批撤換回來!”

宮裡在各地都派了太監,負責監軍和監督稅收,當然也有負責情報收集的。

要把這些人換了,對太監繫統來說亦是大換血,這讓陳長河一時間愣住了。

“是!”

“好了,去安排吧!”

“是!”

把這些事安排下去,趙永鋮心裡鬆了口氣,也想着能夠歇一歇。

他也只能管管眼前的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一命嗚呼,兒孫的事還是得兒孫去做。

閉上眼睛,趙永鋮腦中浮現的,是自己稀裡糊塗的一生。

從先帝手中接過的江山,被二十多年弄得千瘡百孔,如今更是社稷不穩,天下不安。

每每想起這些,趙永鋮就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稟告皇上,端妃娘娘在外求見!”

好不容易休息一會兒,這個時候又被打擾,皇帝心情自然不爽。

但來的人是端妃,卻讓他生不出太多怨氣。

“讓她進來吧!”

一陣腳步聲後,卻見端妃出現在大殿內。

沒等端妃開口,只聽趙永鋮問道:“佛經念得如何了?”

之前皇帝就說過,自己駕崩之後,就由端妃出家爲自己守靈,這樣可以保全她。

這個時候問佛經念得如何,就是要提醒端妃,別忘了答應自己的事。

但今天端妃要說的,恰恰就和皇帝的心思相悖。

端妃確實答應了皇帝的提議,可如今情況已經變了,那怕是違背皇帝的心意,她也要爲自己兒子爭好處。

走上近前,端妃看了一眼旁邊擺放着的藥碗,隨即怒視周遭侍奉的太監,呵斥道:“你們這些混賬,怎麼不伺候皇上服藥?”

聽到這話,一衆太監都低下了頭,這個時候可沒人敢和端妃頂嘴。

見端妃未曾回話,趙永鋮雖然不爽,但也說不出太多重話,只得轉過身面向臥榻裡面。

眼見皇帝如此,端妃心裡就有數了,緊接着繼續發怒道:“笨手笨腳的奴婢,全都該杖斃纔對!”

說完這話,端妃直接坐到了榻邊,然後小心端起了藥碗。

“皇上,該吃藥還得吃藥,臣妾來喂您!”

趙永鋮沒有說話,他在想端妃所來究竟爲了何事。

“皇上,您若不喝,臣妾豈能心安!”

三勸兩勸,端妃總算把趙永鋮勸了過來,拿着小勺子一口一口喂上了藥。

被端妃服侍着喝藥,趙永鋮平靜問道:“你說說你,讀了這麼久的佛經,爲何還有如此怒氣?”

“皇上,臣妾什麼性子,您還不知道?”

“朕當然知道,可如今畢竟年紀大了,性子也該收斂一些了,免得被人看了笑話!”

“有皇上在,豈敢有人笑話臣妾!”

“可朕終有撒手的那天!”

二人相互打着機鋒,說到最後竟相顧無言。

精舍之內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聽趙永鋮道:“妙音,朕給你的安排,纔是最好的歸屬,你怎麼就不聽話!”

說到最後,趙永鋮甚至用手拍打起牀榻,顯然對端妃是愛恨交加。

端妃連忙放下藥碗,替趙永鋮撫着胸膛,連忙道:“皇上切莫傷了身子!”

“臣妾此來,是有事情向皇上陳奏!”

好一會兒後,皇帝才逐漸恢復平靜,閉着眼睛問道:“說吧!”

“煩請皇上,讓這些奴婢都退出去,臣妾要單獨向皇上陳奏!”

皇帝沒有表態,精舍內安靜了好一會兒,才聽皇帝冷聲道:“都聽到了?”

“是!”

於是殿內伺候的幾十名宮女太監,此刻全部都退出了大殿。

皇帝依舊閉着眼睛,等待着端妃開口說話。

再度將藥碗端起,端妃纔開口道:“皇上,臣妾派去隴右的人,回來了!”

僅這一句話,就讓皇帝睜開了眼睛。

但他沒有多問,眼中精光徐徐散去,等待着端妃繼續說。

“洵兒,還活着!”

趙永鋮才平靜下的心,立馬由被激起了千層浪,甚至真個人都撐着坐了起來。

“你說什麼?”

眼眶冒出淚花,端妃忍着哭腔道:“洵兒他還活着!”

消息得到確認,趙永鋮先是欣喜,然後便覺五味雜陳。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

僅說了這一句,皇帝就沒其他說的,端妃只得遞話道:“皇上,既然洵兒還活着,臣妾的意思是,能否派人將他接回……”

“尊我大晉祖制,父死子繼……”

不得不說,端妃這番話已經僭越。

皇帝本人還活着,就直接說父死子繼的事,爲了兒子能回來當太子,端妃已經不管不顧了。

但皇帝也沒追究的意思,而是嘆了口氣說道:“遲了,一切都遲了!”

“大晉江山,不是兒戲,朕是父親,更是皇帝!”

端妃的話很直白,卻沒想到皇帝更直白。

權力都已經放出去,整個江山差不多都交了出去,此刻又豈能因爲一個兒子,就把之前全部安排推倒。

真要是這樣做了,且不說趙延洵登上帝位之後能不能坐穩,此時更換儲君可能朝廷就先亂了。

如今內憂外患,又豈能做此不智之舉。

趙永鋮還沒昏聵到這個地步,兒子女人都不是最重要的,江山社稷纔是第一位。

“皇上……”

“不要再說了!”

一時間,大殿內又陷入沉寂,只餘銅壺滴漏的聲音。

“朕可以派人,把洵兒接回來!”

端妃放下藥碗,從榻上起了身,躬身拜道:“既然皇上心意已決,便不必接洵兒回來了,他在隴右過得很好,此刻接他回來未必是福!”

“今日之事,今日之言,皇上就當沒聽過,臣妾也全都沒說過!”

“讓他就做個藩王吧,至少能有一世富貴,而不會有殺身之禍!”

“臣妾也會尊皇上旨意,出家當姑子去,不會給皇上添麻煩的!”

端妃話說完了,直接跪倒在地上,等待着皇帝聖諭。

“你能這樣想,甚好,甚好!”

“回去吧,洵兒會有一世富貴,你也會平安無事!”

“是!”

再向皇帝叩頭後,端妃徐徐退出了大殿,只聽得身後傳來一聲長嘆。

但是此刻的端妃,卻並未如皇帝所想那般,扔到了心裡的一切想法。

“我兒兵強馬壯,結果還未可知!”

(本章完)

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138章 識時務者第492章 殺喪屍2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549章 陶陽伯府第229章 中秋至第51章 迎王第725章 兩家第851章 指示第357章 喜極第890章 繼任單于第945章 羣情憤2第467章 盜賊第240章 西向第224章 楊賀的心思第162章 父子議第379章 村之急第516章 抓舌頭第579章 熱鬧的碼頭第931章 選妃事4第406章 定略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83章 殺殺殺第321章 除夕夜1第642章 飛石第600章 奪權第170章 五百斤第362章 掀起大案第310章 跪着要飯第297章 固守第704章 請大將軍早做決斷第370章 殺狼第944章 羣情憤1第818章 罷官第130章 割草第577章 賜福第201章 招募第157章 去侯家第494章 何四道的忙碌第479章 風暴來臨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609章 吃火鍋第842章 輿論第160章 驕兵第737章 到京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573章 解憂第67章 王之威壓1第620章 將計就計第151章 逝世第615章 延峰縣第151章 逝世第164章 爭論第568章 問明情況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17章 告誡皇帝第612章 大逆之事第653章 皇帝難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523章 柳山驛2第930章 選妃事3第636章 北安府內外第511章 延壽宮第526章 錢家莊第792章 面授機宜第581章 雍王府使臣第620章 將計就計第706章 城內外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328章 教誨第485章 北行者第815章 怕,也不怕!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641章 勸降第810章 借宿第352章 箭至第649章 雍王是神棍?第96章 黃天衍第689章 計議第788章 到蓉城第58章 回稟第863章 依靠百姓第135章 子時做事第191章 碼頭第651章 抄家第438章 亂起3第530章 前線1第617章 檢閱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41章 憤怒第560章 屍王第69章 慎重對待第649章 雍王是神棍?第520章 汲取教訓第808章 光武元年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81章 軟禁他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227章 父子議第572章 情況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