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想法變

第276章 想法變

“皇上,這事兒奴婢說了清楚,只有看了他們的奏摺,理清上奏官員與三位閣臣的關係,事情也就清楚了!”

這種事情,陳長河確實無從揣測,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辦法,而這正好與趙永鋮不謀而合。

“那你還不趕緊去催催他們!”

“是……奴婢這就去!”

於是乎,陳長河一溜煙就跑了出去。

內廷十二監,掌印監和輯事監排名最靠前,自是因爲其全力最大。

尤其是掌印監有批紅之權,地位幾乎與內閣並重。

此刻的掌印監內,十幾名小太監正在翻閱奏摺,把所有上奏人的姓名與推舉者關聯。

寫好的名單立刻交給一旁輯事監的人,後者便按照名單查閱官員履歷,搞清楚他們的人際關係。

正當陳長河走進值房,裡面的工作已經完成。

“見過老祖宗!”

裡面的所有小太監,都對陳長河這位老太監行禮。

沒錯,不管掌印監還是輯事監的管事太監,地位都比不上陳長河這位幹安宮大總管。

“都弄好了沒?皇上還等着看呢!”

輯事監總管太監王安立馬答道:“老祖宗,您來得正是時候,我們正要去跟皇上稟報!”

看了一眼旁邊的掌印監總管劉正,陳長河繼續問道:“大致說說……”

“經過彙總,王閣老的門生故舊,有四十七人推舉皇次孫,有二十九人推舉皇長孫……”

“至於謝閣老的門生,也多是推舉皇孫子,推舉十殿下的不過十三人!”

“陸閣老的門生,皇子皇孫都有推舉,看不出有何偏向!”

得知這些,陳長河便大概有數,一會兒若是皇帝問起,他也該知道如何作答。

隨即陳長河傳了旨意,讓王安劉正二人跟隨自己一道,往幹安後稟報情況去了。

時間逐漸流逝,轉眼又是一天過去。

關於儲君的推舉情況,慢慢向外流傳出來。

後宮之內,靜妃氣得掀翻了桌子。

明明以爲盡在掌握,可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受推舉的力度如此之低。

只有四十來人推舉老十,不足趙惟恆的一半,這簡直狠狠打了她的耳光。

三天時間已過,推薦情況已經結束,這下就只能看皇帝的取捨了。

若是不出意外,儲君之位會落在趙惟恆手中。

可以說,在經過自己和孃家人全力折騰,最後還是落得這樣一個結果後靜妃的心氣兒完全被打掉。

此刻的她,已經沒了再爭的心思,因爲她也明白什麼叫大勢。

和靜妃的頹廢不同,雖然十一皇子受推舉的力度也不高,但王貴人還是沒有放棄的意思。

此刻的她,再度帶着二人來到了鹹福宮外。

一路通行進入正殿,王貴人卻沒見到端妃。

“娘娘正在禮佛,若是貴人您不介意,便請稍待!”

端妃不願見自己?這是王貴人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但她並不放棄,而是坐在一旁椅子上,並命趙延菘坐下一同等待。

見王貴人母子如此固執,靈素本人也沒有辦法,只能自覺離開殿內。

爲什麼王貴人不死心?只因她已經瞭解清楚,陶陽伯府還沒上奏摺。

這意味着,端妃本人還沒出手,所以王貴人不會放棄。

只要有端妃幫助,聯合二三十官員上奏,可以說是毫無問題。

此刻在佛堂內,端妃正敲着木魚,心思卻在立儲一事上。

雖然她知道,太子一方實力雄厚,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奏請立皇孫的人會如此多。

“看來在洵兒離開後,朝裡那些騎牆的人,也有不少倒向了太子!”端妃低聲念道。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也是端妃還需要看清的現實。

到了如今,便是她考慮如何出手的時候了。

這時靈素在外稟告道:“娘娘,王貴人她們還在,說是要等您出去!”

“那就讓他們等着吧!”端妃冷聲說到。

幫助王貴人,在此刻看來耗力甚大,但卻又很大可能失敗,這對端妃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他的目的是讓皇后難受,而不是替王貴人完成心願。

如今,趙惟恆受擁戴最多,皇后肯定是出了大力的,此刻自然也是幾位高興的。

要讓皇后不高興,就得把趙惟恆拉下來,這已成了端妃新目標。

把趙惟隆拉下來,意味着還得推一個上去,否則這事兒做不成。

那該推誰呢?

肯定要推一個把握大的,老十一基本沒可能,老十的親孃是靜妃,人家根本沒求過來。

趙惟隆……這位皇長孫,倒是可以推舉的對象。

首先一個,趙惟隆的親孃死了,而且還死得不明不白,天然便和皇后不對付。

其二,趙惟隆是皇長孫,天然便能團結一批大臣,雖然比不上趙惟恆勢大,但其實也沒差太多。

綜合來看,推舉趙惟隆可以讓皇后難受,而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那何樂而不爲呢。

當然了,在合作的同時,端妃也會要到足夠多的好處。

但現在的問題是,該如何與趙惟隆聯繫。

端妃絕不會主動聯繫,一來這樣面子上她過不去,二來她會喪失主動權。

所以接下來的事,還極其傷腦筋,偏偏他還不能拖太長時間,皇帝隨時可能頒詔。

與端妃同樣苦惱的,還有此刻在東宮守靈的趙惟隆。

他雖被李素欣打壓,但在東宮內總有自己人,所以此刻他已知曉外界情況。

推舉儲君之位的結果,自己只排在趙惟恆之後,而且差得不是太遠,這意味着他並非沒有可能。

但問題是,他沒有皇后扶持,差得雖不多但卻難以翻盤。

原本他該在外奔走,可現在卻只能待在靈前,什麼事都做不了。

“殿下……”

聽到身後的聲音,趙惟隆見是的太子詹事黃志成。

此人爲東宮官員之長,也是趙惟隆和趙惟恆的老師。

“黃師傅,你怎麼來了!”趙惟隆一臉頹然。

走到趙惟隆身邊,看向周遭跪着的太子眷屬,黃志成拉着趙惟隆走到角落處。

“殿下難道放棄了?”

這個問題很突兀,趙惟隆不明白黃志成的意圖。

“黃師傅你都明白,學生有心無力,能有什麼辦法!”趙惟隆說得很隱晦。

黃志成點了點頭,隨即說道:“非常時期,非常手段……臣倒是有個法子,可以助殿下翻盤!”

(本章完)

第614章 慰問第242章 揚帆第942章 忠死節2第199章 壓力第64章 難辦的都司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358章 太孫府第839章 放榜日第67章 王之威壓1第19章 就藩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566章 故人相見第407章 戰鼓擂第170章 五百斤第16章 欽天監第701章 言必稱九叔第757章 寧王府第529章 刺激第354章 到京城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701章 言必稱九叔第42章 圍寺第808章 光武元年第827章 出招第34章 議侍衛事第722章 濟水西第482章 考較前第750章 鹹福門外第27章 獵戶的蹤跡第844章 吸收第537章 觀摩1第736章 各有心思第227章 父子議第856章 八匹第238章 河城光復第407章 戰鼓擂第135章 子時做事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262章 吳家堡內第146章 賜酒第648章 各有心情第579章 熱鬧的碼頭第348章 北望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940章 離元陽2第226章 收穫第655章 躊躇滿志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314章 冬狩1第602章 表彰大會2第849章 天御關外的來客第849章 天御關外的來客第874章 敲定第200章 情況彙報第356章 進宮第251章 不同的夜第263章 分歧第773章 援軍第404章 奸細第89章 非常手段第516章 抓舌頭第613章 教導隊第711章 我們信第814章 劫了他第781章 竟如此之強第390章 整軍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329章 陳家第897章 皆英雄也第797章 宣詔第316章 冬狩3第545章 問對第623章 昌金縣第163章 伐竹第845章 殿試第471章 有孕第145章 喝酒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149章 城北望第125章 陳玉和第591章 鄉巴佬的厲害第132章 神通第204章 再出發第729章 已經結束了第676章 戰事第698章 勸降書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776章 逃亡第277章 出手第123章 上架感言第253章 襲擊第328章 教誨第674章 西南第584章 戰前動員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619章 譁變第537章 觀摩1第408章 白山縣內第73章 首殺第18章 王府長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