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孔孟之道治江湖

“義父,這裡是座岳飛的廟,我們進去坐坐。”

一行十多位大漢走到廟前,其中一個面帶桀驁之色的年輕漢子下了馬,指着廟門上的匾額大大咧咧地說道。

“千丈!不可無理!”

一個面目威嚴的老者大聲喝道:“嶽帝廟乃是武修的聖地,我等來到此處當心存敬畏,不可亂來。”

“是,義父!”

面目桀驁的大漢暗暗撇嘴,口中大聲地答應着。

“都隨我上柱香!”

“是,幫主!”

老者身後跟着一羣黑袍的弟子,在黑袍後背位置上都印着一個血紅的掌印。

“相公,他們都是鐵掌幫的人。”

廟宇裡,趙敏看着一衆從門外涌進來的人,悄悄地提示道。

“好人壞人?”

王維記得原著中鐵掌幫幫主是個壞人,可是看到那個老者面帶正氣,不想是個壞人。

趙敏無語地看着他,搖頭嘆了口氣。

“咋了,是壞人?”

趙敏無奈道:“相公,江湖上只分守不守道義,從不講好壞。你這問題真是太外行了?”

“咯咯!”

看到王維臉色尷尬,蘇小妹高興地笑了起來,秦可卿也笑容嫣然。

王維尷尬地摸了下假鬍子,此時他終於有點明白陸小鳳爲什麼要留鬍子了,一者可以裝嗶,再者可以遮掩尷尬。

忽地王維想到,身邊三人都是自家女人,有必要在她們面前不自在嗎?

完全沒與必要。

他看到鐵掌幫的人上完了香,在廟堂的另一邊坐下,兩方距離不遠。

他擔心對方聽去,問道:“敢問趙賢弟什麼是江湖道義?”

趙敏搖着摺扇,淡淡一笑:“王大哥,道義便是規矩,廟堂有規矩,那就是律法,江湖也自然有規矩。”

“什麼規矩?”

“大體上分仁義禮智勇,忠孝不敢忘。”

王維微微點頭,卻又有些奇怪。

“這江湖道義怎地跟儒教五常差不多?”

文聖孔子和亞聖孟子傳下了君子之道,爲‘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此乃文修立身之道,若敢違背,輕則名聲受損,重則入不了大道,道基受損。

可是一羣沒文化的江湖人爲何也要守君子之禮呢,這未免太苛刻了。

趙敏道:“相公博覽羣書,可知文聖在成聖之前,曾遊走天下江湖,爲江湖人立下了‘三達德’。”

王維只知道孔子周遊列國,試圖恢復周禮、推行仁義的政治主張,宣傳儒教教義,卻不知道他還是個江湖人。

“賢弟,何爲‘三達德’?”

“說起三達德,便要講一講,孔子之前的江湖。”

在孔子周遊天下江湖之前,江湖上信守的道義,乃是莊子的江湖,他主張逍遙自在,無拘無束。

這種道義將江湖人與國家、民族、朝廷徹底割裂開來。

在聖族崛起的時代,此種道義一不合於時,二不利於天下安定。

那時天下高手盡在江湖之中,一些人族高手信奉莊子的道義,只想着修煉成仙,不願意爲人族的崛起出力,導致人族在與聖族的交戰中,屢屢失敗。

孔子周遊天下,勸說各方勢力加入人族聯軍,爲人族崛起出力。

江湖人都不同意,當時天下江湖人皆以莊子的弟子列禦寇爲盟主。

列禦寇輕功極高,可憑虛御風,五日而遊遍混元大陸,據說混元大陸最早的地圖就是列禦寇繪製成的。

對於孔子周遊天下,招攬江湖人的舉動,列禦寇認爲他是來搗亂的,用功名利祿來壞人清修,認爲他是一個沽名釣譽,被功名利祿矇蔽的俗人。

孔子則批評莊子的道義是錯的。

堅守莊子道義之人,大都貪生畏死,輕信薄義,循規蹈矩之人,不能追求不朽的靈魂光輝,亦不貪享人性,卻追求向獸性下滑的快感,只爲些須肉身飽暖之樂而生存,這不是人之道,而是獸之道。

孔子曰:“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

孔子認爲獸之道不好,乃取死之道,作爲人應該追求人之道。

列禦寇詢問何爲‘人之道’?

孔子趁機提出了‘三達德’。

“三達德指的是‘智、仁、勇’。”

‘智’:孔子勸說江湖人別躲在山中,要進入人族間,多讀書學習,以此來擺脫原始的矇昧狀態,將人與野獸區分開來。

‘仁’,仁慈。何爲‘仁’,人二爲人,人者愛人,意思是人族之間要親親相愛,和睦一家,一起對付外族。

‘勇’,要求高手們在對付外族時,一定要勇猛,不能貪生怕死,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爲人族崛起而死,死得其所。

孔子認爲三達德是三條通達天界的德行,只要遵守了,一定能早日飛昇成仙。

孔子與列子列禦寇在八荒原上辯論了七天七夜。

列子讀書少,辯不過孔子,含恨敗退。

孔子留下武道修爲最高的子路在江湖中傳播道義。

百餘年後,一直躲在大山中的江湖人,漸漸走進了人族城市中。

爲了教化那些江湖人,孔子又宣揚‘禮’之道。

按照禮儀行事,才能算是文明人,是野蠻人與文明人的劃分標準。

江湖人不想被稱爲野蠻人,漸漸地接受了禮的概念。

後又過了千餘年,亞聖孟子出世。

孟子執掌儒家,修改了孔子的江湖道義,改爲‘仁義禮智勇’,人之四德。

主張江湖人要有惻隱之心,仁也;有羞惡之心,義也;有恭敬之心,禮也;有是非之心,智也;有無畏之心,勇也。

就這麼一步步地教化,到了如今,江湖人大都遵守着孔孟之道,失去了本色,成了被籠頭套住的驢子,如同文道的附庸。

這也是文修看不起江湖中人的原因。

王維仔細地聽着,慢慢地回過味來,所謂的‘仁義禮智勇’,就是孔子和孟子聯手挖下的一個大坑,將江湖人都裝了進去。

原本的化外之民,也就是教化之外的江湖人,學習了孔孟之道後,漸漸地變成了順民。

“賢弟,如今江湖上有人不遵守江湖道義嗎?”

“有哇,有兩種人。”

一種是逍遙派一類的隱逸門派,逍遙派是莊子的嫡傳派系,一直傳承到今天,他們始終遵守着莊子的道義,任意而行,逍遙自在,喜怒無常,想殺就殺。

他們本是江湖上的異端,可修爲太高,江湖人不敢拿他們怎麼樣,反而更多的是羨慕。

“王大哥可見到過純陽真人、鐵柺李、濟公等神仙?”

“見過!”

“兄長覺得這些神仙行事與凡人有何區別?”

王維想了下,忽然明白了,“他們遵守的便是莊子之道?”

“哈哈,不錯,其實莊子之道乃是仙道,孔孟之道只是人道,那羣江湖人放棄仙道,轉爲人道,再求仙道,豈不是走了彎路?”

王維狠狠地抓了下臉,孔老夫子挖的坑好大,直接將人帶進了坑裡,孟子再接再厲,將坑挖得更深,組隊坑人!

“相公看到他們的行爲與衣着,可曾覺得怪異邋遢?”

“確實如此!”

“咯咯,這說明相公也被儒教的教化框住了。”

“那該怎麼辦?”

“有人明白了此事,便誕生第二種人。”

“什麼人?”

“也就是相公眼中的壞人。”

有些人一朝頓悟,想要追求自由自在的江湖,不想再被孔孟之道束縛。

他們開始不按照江湖道義行事,便成了江湖異端,成了‘壞人’。

成了壞人之後,就有一大批‘大俠’‘少俠’冒出來,殺掉壞人,保持江湖道義不被破壞。

“你看,江湖人可以自行教化,殺掉那些明白人,將‘糊塗人’捧上高位,名利雙收,完全不用儒教插手,這便是教化之力的恐怖之處。

這種教化可以讓壞人變成好人,好人變成壞人,將孔孟之道刻進每一個江湖人的骨子裡,這天下再無江湖人!”

“砰!”

忽然廟宇另一邊的老者,拍着案子大聲呼喝起道:

“說得好!!”

“自從三萬年前列禦寇敗退八荒原之後,這天下就變了,這江湖之中就再也沒有了真正的江湖人,只有一羣爲了名利規矩殺來殺去的愚夫。”

“那些所謂的大俠者,只不過是一羣被孔孟之道束縛住的可憐蟲,一羣被儒家捧起來的打手,他們早已忘了莊子之道,忘了江湖乃是自在之地,江湖人便是自在之人......”

聽着老頭子吐槽,王維不由地想起了死守襄陽的郭大俠,戰死在雁門關的喬大俠、楊大俠、張大俠等等,他們在前線拼死拼活,一羣文官大臣卻在拖後腿,貪圖享樂。

等大俠們戰死後,卻連一篇像樣的傳記都沒有,正史中也不曾記載過他們的歷史功績,這便說明了文人的態度:瞧不起!

好吧,這些大俠都是虛構之人,可歷史上真的沒有大俠嗎,肯定有,只是史官們不屑一顧罷了。

還有一些大俠最後的結局爲何是歸隱呢?

難道不是他們從中悟出了點什麼,重新迴歸到莊子的懷抱中嗎?

莊子的江湖纔是江湖,孔孟的江湖只不過是廟堂的附屬物,早已失去了江湖的本源。

那一篇篇爲俠客們歌功頌德的小冊子不就是儒教的花招嗎?

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果不其然!

第345章 魔頭滅農夫與蛇第230章 黑色詩人黑色詩第222章 驚魂一刺暗驚魂第499章 道術比法術更強第408章 騙吃騙喝騙到我第367章 爲了長生欲屠神第326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105章 京兆府中金九齡第430章 心猿意馬難駕馭第467章 兩個徒弟都麻煩第293章 無法描繪出樣貌第068章 愚溪詩出文王現第475章 說走就走的路程第276章 九陰真經攝魂術第093章 一枝紅豔露凝香第255章 紹敏郡主想要嫁第076章 真實版倩女幽魂第476章 睜着眼睛說瞎話第329章 忠孝仁義禮智信第484章 秋後算賬不算晚第097章 人生難得一對手第290章 種出一座花果山第345章 魔頭滅農夫與蛇第346章 放出魔頭當漁翁第046章 五指山上神劍宗第170章 仙丹之味有點土第057章 女裝大佬張無忌第240章 夜半有賊入營盤第097章 人生難得一對手第414章 和尚站住不要跑第019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第276章 九陰真經攝魂術第209章 全國通緝鐵柺李第174章 黛玉焚稿爲哪般第162章 瀟湘妃子不願爲第410章 長刀清鳴似龍吟第358章 龍門陣中知玄虛第180章 太妃奶糖特別甜第222章 神仙大會定仙道第018章 仕途不順詩家幸第115章 繡出個絕世美人第298章 請詩絕大顯身手第109章 春雨綿綿婦獨睡第083章 她又打了賈寶玉第477章 背後傷人最可惡第040章 仙蟲蝜蝂鬥寶塔第018章 仕途不順詩家幸第289章 再搬一座大山來第207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75章 說走就走的路程第110章 大唐逗士雷萬春第051章 癡男怨女幾時休第075章 風月寶鑑玉蒲團第481章 極目遠舒心開闊第330章 宋公明黃袍加身第071章 廟堂之上多風雨第359章 神國崩毀石珠出第242章 黃庭堅狂放待客第085章 入新宅再得晴雯第492章 牆上有奇怪符號第206章 收得徒兒薛丁山第242章 黃庭堅狂放待客第437章 不斷奮鬥的征程第437章 不斷奮鬥的征程第333章 花果山上做奶爸第375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22章 楊貴妃生蛋逢劫第074章 貪財好色難勘破第061章 一葫濁酒喜相逢第148章 純陰之體賈迎春第077章 封泰山以鎮黃河第409章 福大命大造化大第258章 神劍之道第六脈第471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487章 畏首畏尾不敢行第361章 長樂谷中暫存身第488章 堅持下去才能贏第198章 觀幻境昨日重現第207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0章 不教而誅天之道第347章 說清白先請自污第422章 造個謠害死個人第250章 我有一言駁大宋第272章 潭中戲水謹防賊第220章 遇仙姑無辜受氣第430章 心猿意馬難駕馭第366章 渡盡劫波終成神第499章 道術比法術更強第047章 始皇功開六色城第489章 看透人心的本事第176章 杜子美又來偷菜第080章 蘭若寺中見紅裳第084章 先朝遺女秦可卿第001章 魔族衰落人族興第313章 安祿山登基稱皇第349章 陣前請戰趙匡胤第001章 魔族衰落人族興第261章 嶽帝廟中論文武第424章 你就是個撒謊精第267章 老頑童與小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