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 葬仙棺

龐越冷笑道:“晉王已死,這局棋還有必要再下麼?”

亢定仙悠然道:“我宗長老曾立下道誓,要完成允諾之事,還請楚王見諒。”

龐越哂笑道:“只怕你留不住本王。”

說罷,他身形一晃,化作一道火光沖霄而起。

白骨道宮之中,傳來一聲輕嘆。

只見這座古老詭譎的宮殿,輕輕一震,便有漫天魔光鋪展開來。

一股生死流轉之意,覆壓千里。

整個天地,瞬間化作一座“牢籠”,此間一切生靈的生死,似乎都被這座白骨道宮所掌控。

天穹上,龐越不得已現了身形,冷冷地看向下方。

若用炎帝魔冠分身強行突圍,恐怕會被魔光浸染,化爲死物。

即便是混沌魔符本身不死不滅的特性在,數次之後,亦會對魔符造成重創。

“很好,元始魔宗這次本王記下了。”他俯瞰下方,面露慍怒之色,也不廢話,一甩衣袖,天空中頓時浮現出一塊巨大的墓碑來。

這塊暗黃、古老、破敗不堪的墓碑,乍一看好似玉石一般,但細細看去,又彷彿血肉凝聚,表面上無數肉須化作符文,蠕動不休。

再看第二眼時,墓碑上面已是光滑如鏡,平整無比,上面隱約可見一幅黑洞吞噬羣星的浮凋。

赫然是天魔刑衝!

只見這塊墓碑之上,散發出一道暗黃色的玉質光芒,濃稠粘膩,四散開來。

光芒所過之處,漫天魔光崩散,分解爲一團團雜亂無序的魔氣,一種崩壞、混亂、寂滅之意,油然而生。

炎帝魔冠化作火焰巨人,身形膨脹變大,一手托住墓碑,踏空蹈虛,化解沿途魔光,飄然而去,轉眼就消失在天際。

白骨道宮中的魔光未有任何動靜,也沒有繼續阻攔他。

那元始魔宗的亢定仙身懷九階法寶,他這幾尊魔符分身暫時收拾不下,龐越便懶得與之鬥法,徑自離開。

但元始魔宗這筆賬,他卻是記下了!

白骨道宮靜懸虛空,一道人影坐在殿內,怔然看着前方被天魔刑衝打通的“通道”。

“天魔刑衝……想不到此人竟能駕馭如此厲害的魔物,這天下又要進入多事之秋了!”

良久。

這位魔門巨擘自言自語一句,然後整個白骨道宮輕輕一震,收了漫天魔光,倏然一轉,就消失不見。

……

兩日後。

一則震驚天下的消息傳遍大楚仙朝三十三州地域。

前朝餘孽勾結朝中仙官,妄圖禍亂朝政,引發了魔窟動亂。

楚王親自出宮鎮壓魔亂,斬殺數頭天羅級魔物,蕩清魔氛。

但接下來,大楚仙朝內部要掀起一股清理叛逆之潮,凡與前朝餘孽有勾結者,殺無赦!

如有自首和立功者,可免於死罪。

鎮魔司不知道從哪裡得來情報,率先抓捕了一批涉桉的仙官大臣,在玉京仙城之中當衆行刑。

鎮魔司大護法袁褚親自出手監刑,整個過程沒有出現任何亂子。

接下來一年之中,鎮魔司陸陸續續查出諸多叛逆,不少宗門、世家被鎮魔司滅門,在修真界掀起驚天的腥風血雨。

如今整個仙朝,天羅大能不出的情況下,袁褚和鎮魔司配合之下,足以橫推除了四大天羅宗門之外的任何勢力。

何況,王宮之中還有兩位妖族王妃,同樣實力強橫。

人們卻是不知道,鎮魔司很多情報,皆是從王宮之中流出。

只有少數情報纔是得自朝中仙官相互檢舉……

整個仙朝上下,各大勢力噤若寒蟬,懾於楚王之威,行事越發小心翼翼。

念及楚王之名,皆有忌憚畏懼之意,再不復當年大楚王族衰落之時。

一番大力整頓之後,仙朝氣運漸漸穩固下來。

不久之後,仙朝昭告天下,楚王廢綾妃,將之打入冷宮軟禁。

朝野上下紛紛猜測雲煙綾可能也是勾結前朝餘孽之人,不禁生出諸多感慨唏噓。

數月之後,大晉王后這位豐熟美婦終究還是敵不過龐越,被徹底征服了。

身心俱都淪陷。

她所知曉的一切,也都悉數吐露給了龐越。

大晉仙朝當初不愧是能夠與大楚爭奪天下的強大勢力,底蘊深厚,遠遠超過其他一些修仙巨族。

幾乎能夠與當世那些頂尖天羅宗門相媲美。

千年之前,大晉後人之中出來一位驚才豔豔的高手,一路突飛勐進,修成了天羅境界。

此人正是晉王。

他雄才大略,福緣深厚,成道之初就立下大志,誓要復辟大晉仙朝。

他先是找了元始魔宗,得到此宗相助,暗中佈局魔窟、仙冢等禁地。

又與六大世家之一的周氏結爲聯盟,共謀大事。

就連他選中的道侶,都是天賦驚人之輩,在他相助之下,成功突破天羅境界。

此後,晉王韜光養晦,從容佈局,暗中收服大楚仙官,經營自己的勢力,日漸成了氣候。

終於在百年之前,他一舉暗算了楚成王和太子,斬斷了大楚王族熊氏的氣運!

若非當時林氏、白氏兩家的天羅一明一暗,左右朝政,及時找來龐越頂替太子,偷天換日,大楚如今早已改朝換代。

此次他出手,用的亦是陽謀!

本擬百無一失,楚王離開王宮,林家和白家的天羅亦有魔物牽制,只待大晉王后制住林嬙,朝中暗子趁機而動,拿下大楚不過是舉手之勞。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林家找來的偷天換日之人,竟然如此強橫!

大晉王后對楚王的強橫之處,更是深有體會。

好在龐越乃是憐香惜玉之人,見美婦身心歸順,於是便賜下符詔,將這位天羅女修封爲王宮內司,爲宮中女官之長,掌管宮內諸事,其官職品階堪比六部尚書,僅在左右二相和鎮魔司司主之下。

這位美婦亦斬斷過去,以“青蘿”爲名,在王宮之中開始了新的生活。

龐越在王宮中修煉了數年,見朝局穩固,便帶着後宮中的王后王妃出宮巡遊天下,微服私訪,觀賞大楚壯美的山河景緻。

一路上,他也免不了指點一番後宮佳麗們的修爲,期間尋歡作樂,自是難免。

大楚諸多山河名勝,皆在宗門和世家掌控之下,故而此番出巡,雖未大張旗鼓,但到了各大勢力門前,無不早早做好準備,恭迎楚王大駕。

龐越遊山玩水的同時,順便也在各大宗門世家的藏經閣中觀摩了一番各類鎮派鎮族絕學。

各家自是竭力滿足楚王一切喜好。

這日,一行人來到帝陵。

玄明靈域,古往今來,只有一位大帝。

這座帝陵乃是一座巍峨高聳的浮空仙山,屹立在萬丈高空的滔滔雲海之中,蔚爲奇觀。

當年玄明大帝隕落之後,其後人與玄明仙朝的舊臣,在大帝修行之地建立了這座寢陵。

這座帝陵仙山高懸在玄明靈域極天之上,漂泊不定,時隱時現,但其多數時間是在大胤仙朝境內。

只有少數時間,可以在大楚或者大乾境內,遇到這座仙山。

不少修士偶遇此山之後,必然要登上仙山祭拜一番。

蓋因此山乃是玄明大帝修成劫仙后的修煉之地,此山之中藏有一座秘境,內有大帝本尊留下的諸多寶物和傳承,這也是諸多修士上山的原因之一。

只是大帝留下的秘境,每隔千年纔會開啓一次,其他時候,便是天羅大能,也難以進入其中。

大帝隕落的十萬多年來,秘境先後開啓過百次,曾有不少修士在其中收穫驚天仙緣,出來後實力大增。

也有天羅修士乾脆隱居在秘境之中,尋找突破劫仙之道,不再出來……

故而,整個秘境之中,除了玄明大帝留下的寶藏之外,還有其他衆多天羅修士的洞府和隱修之地。

這座秘境對於玄明靈域的修士來說,上至天羅,下至元神金丹,都可稱爲靈域第一寶地!

只是至今爲止,始終無人能夠繼承玄明大帝的真正衣鉢。

大胤仙朝雖然強大,卻也只得了部分。

而大楚和大乾二朝,所得更是不多。

以大楚仙朝爲例,真正源自大帝的遺澤,僅僅是一部《天火正法》和那座九階王宮法寶!

而且這座王宮法寶在一衆九階法寶之中,也是屬於較差的那一類。

這次龐越微服私訪,竟然偶遇帝陵仙山,他自然免不了上山祭拜一番。

傳聞中,玄明大帝曾親手煉製了一口葬仙棺,乃是通天靈寶級數,便留在了此山之中。

龐越對此頗爲好奇。

九階法寶之上,八十一道禁制圓滿,化爲一道純陽神禁,便是通天靈寶!

只有劫仙修爲的大能,才能煉製出通天靈寶,其威能與九階法寶相比,又是不同。

若能得到傳說中擁有絕世殺伐寶術的葬仙棺,他的實力必將迎來大爆發,起碼敢在玄明靈域橫着走。

縱橫一域而無敵!

到時候,吞併其他兩道仙朝,舉一域資源,補益自身,再加上萬界古船得來的天道果實,九天彌羅塔突破九階,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照此計劃,龐越便有極大希望在玄明靈域突破劫仙境界,成爲此域自古以來,第二位劫境大能!

091 大日琉璃寶焰佛光第257章 元神傀儡321 宗門大戰(5K,求訂閱月票!)第240章 破解天劫的秘法314 八首第268章 元神符詔422 弱肉強食051 合歡宗277 太虛之門363 失聯016 幽魂幡第475章 廣大天地299 無解之法第500章 桌底遊戲130 上官婉兒101 太清宗第441章 老祖講法(支線結束)303 反殺擄掠(求訂閱求月票!)540 暴露387 侄媳168 聞木晴、聞木晗557 選妃356 銷路429 輕熟女587 玄明大帝026 天魔附身術第272章 斬殺平太炎(下)406 局勢第444章 好徒兒327 金丹六轉102 紫煌劍159 三轉元胎功132 虛空雷砂312 太陰玄虎375 兩大元神第216章 金甲戰神第238章 格龍160 乾焰神宮167 濃烈紅塵406 局勢586 雅鑑074 龐越VS徐問天 下第377章 失手347 花開並蒂第465章 萬界古船302 羣修劫殺(求訂閱求月票)557 選妃138 金丹(一)134 大道之基202 天魔神俑011 呑日神猿變306 尤物(4K求訂閱!)054 逆斬金丹第504章 美人計568 元始魔宗(4K補更)377 紫霄神雷第250章 報復之始526 雲震330 元神魔孽075 天魔籠第442章 九轉三劫第456章 顯聖 上335 轉過去151 角第239章 天妖誅仙法011 呑日神猿變第238章 格龍第440章 晚禮服086 魔門修士(一)196 傳授奇功016 幽魂幡356 銷路167 濃烈紅塵第252章 周言月139 金丹(二)336 花中玄女514 大鬧族老會第216章 金甲戰神345 盤龍大雷印第485章 花信少婦270 金錢和女人271 心照不宣的男女571 納妃185 一起來第459章 羊入虎口第486章 玄血丹004 決爭 上585 各路高手第216章 金甲戰神192 美貌公主第232章 帝沄鄭家191 天選神衛356 銷路165 搶親525 仙藤秘境第459章 羊入虎口347 花開並蒂144 神光之威548 星君之徒第457章 顯聖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