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先經濟

北荒,五十里寨

應叔笙每五十里立一寨,按照距離雲城遠近,分別叫做五十里寨、百里寨、百五十里寨。

而應叔笙所在的位置,就是這五十里寨。

“找到沒有?”應叔笙問道。

“十萬人都散開了,沒找到鄭將軍他們,反倒找到一堆大小部落。”向漢說道。

“大小部落?有沒有人見過鄭灝他啊?”應叔笙問道。

“沒有人見過十萬大軍路過,也沒有人見幾個人回來過。”向漢說道。

“這裡沒人見過,那代表沒有走過這條路。嗯,繼續前進到前面,再繼續散開,尋找部落。”應叔笙說道。

“是,王爺。”向漢領命而去。

“這將軍當的,真愜意啊!”應叔笙舒展了一下身體。

他在鍾吾當王爺,處處受視聽衛和當地太守監視。到了這裡,監視雖然還有,但是自己想做點事還是很簡單的,比在鍾吾受制於人,遭受白眼好的多。

韜晦殿

“列位,不好意思,昨日未能起來,讓大家白等一趟了。”應仲良笑眯眯的說道。

“陛下大婚,沒事,沒事。”劉俾笑道。

他們可不敢說自己昨天壓根沒來,畢竟應仲良不知道這個事。

“嗯,話說,朕都忘記冊封她們兩人,今日就封了。封邵詩音爲淑妃,文絹爲德妃。”應仲良說道。

“謝陛下。”邵文中和文貅代她們兩人謝恩。

“朕,有一事想詢問諸位。國家太平了,什麼爲施政之本呢?”應仲良問道。

“外有強敵,則以軍馬爲先;若無,則以民生爲先。民生又以衣食住行爲先,衣冠正,百姓直,禮儀昌盛。食可果腹,則初平;食可盈餘,則太平;食可肉糜,則富貴。居陋室,則民生凋敝;居平屋,則民生平平;居廣廈,則國強之。行無阻礙,達至各地,則不懼任何意外,是昌明盛世焉。”唐單說出了自己的理念。

“唐參政所言不錯,但是有句話說的好,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天下承平,但是也不可忘記各種威脅。所以,發展軍力也應當同步進行。我們發展軍力不一定要多少部隊,而在於武器的創新,更新。所以,臣覺得應該設立武器研究所,研發各種新式武器。”魏琿說道。

“我們不是有武器研究所麼?”應仲良問道。

這個武器研究所是萬弘新政的一部分,仗打完了之後,戶部就再也沒給這個武器研究所撥款,導致解散。

“因爲沒有資金,已經解散了。”魏琿說道。

“戶部,怎麼回事啊?”應仲良問道。

“稟陛下,天下太平之後,武器研究已屬多餘,再加上需要修建運河,直道,還有倉庫,所以就停止撥款了。這多出來的錢,全部用於以上事情。”李釗說道。

“陛下,給研究所撥錢,不如撥錢給太學,讓太學多招募一些學子。畢竟學子多了,整體文化提高,到時候選拔人才也更容易。”劉俾說道。

“嗯,教育確實是需要。”應仲良點點頭。

“陛下,商賈貿易,是富民之本,理應支持。”魏鸞說道。

“等等,這,這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啊!竟然有這麼多需要發展的。現在,朕很爲難。你們說說哪個比較重要,我們就先發展哪個。”應仲良說道。

“應當先發展經濟,經濟是國家之本,民富國強是也。”魏鸞說道。

“應當先研究武器,安內必先制敵於外,畢竟代國還未亡。”司馬雋說道。

“百姓無知,則政令難行!應當大力發展教育,讓老百姓多學知識,上則爲國效力,下則濟世安民。”劉俾說道。

“有沒有其他意見的?”應仲良問道。

“無外乎就是發展軍事、經濟和文化了。這三點都很重要,但是發展軍事和文化,首先需要錢,沒錢什麼都幹不了,臣建議先行發展經濟,然後文化,最後軍事。”鄭會棋說道。

“爲什麼軍事要放在最後?”司馬雋不滿。

“沒有這方面人才,怎麼能去研究好新武器,制定新的作戰計劃?”鄭會棋說道。

“那發展經濟,不也需要人才麼?幹嘛不先弄好教育?”劉俾說道。

“我國經濟實屬不錯,沒必要進行投入,可以先行把錢投入教育。而經濟那邊,只消下幾個好政策就行了,還可以讓各地建立貿易場所,以後只許在貿易所交易、買賣,誰建誰有權使用,而我們只需要向他們徵用土地使用的費用就可以了。”鄭會棋說道。

“鄭參政此舉不錯,好的很。”應仲良點點頭。

不花錢,還能拿到錢,付出的只是掌握在手裡的土地,這是最好不過了。

“那羣唯利是圖的商人會信這種好事?”劉俾不相信。

“第一,這對商人有好處,精明的商人能想到這裡面巨大的利潤;第二,國師的父親,可是帝丘最大的商家,可以讓他先出面建造,起領頭作用。”鄭會棋說道。

國師,即漆雕殤;其父漆雕德文,帝丘最大商人。

“漆雕家已經那麼有錢了,會在乎這個?”劉俾說道。

“可是漆雕德文一直想當官,我們可以應這個打動他,就看陛下舍不捨得這一二官職了。”鄭會棋說道。

“於國有利,爲何不可?”應仲良說道。

“陛下,此,不就相當於賣官鬻爵麼?”劉俾說道。

“是啊,這與賣官何異啊!”衆人紛紛反對。

“嗯,這倒是。”應仲良想想也是。

“陛下,於國有功,是不是即使他是一個平民,也應該獎賞?”鄭會棋問道。

“不錯。”應仲良說道。

“漆雕德文之前助大燧北伐,一統天下,此功如何?”鄭會棋再問道。

“甚大。”應仲良點頭說道。

“陛下未曾封賞漆雕德文一官一職,現今封賞,有何不可?再說,漆雕德文乃是國師之父,封個一官半職,又有誰能嚼舌頭?”鄭會棋說道。

“嗯,鄭愛卿有理。”應仲良又點頭。

“陛下,開此先河,怕是遭人笑話。”劉俾反對。

他是個文人,又是士家大族,特別瞧不起商人,所以反對漆雕德文當官。

“還請陛下決斷。”鄭會棋可不管劉俾的態度,就看應仲良怎麼選擇了。

“按鄭愛卿說的做,國家爲重。”應仲良說道。

“陛下聖明!”鄭會棋笑道。

於是,燧國確立了先經濟,後文化教育,最後軍事研究的方針。

第7章,背黑鍋第25章,武興反擊戰(一)第97章,交換第218章,清理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118章,比武(一)第181章,突襲陽晉第10章,救命之人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128章,鄭穎出宮第49章,火燒吳鎮關第124章,代國入質第118章,比武(一)第36章,出使代國第103章,打劫第103章,打劫第113章,生病痊癒第236章,改元第199章,趕赴離山第149章,準備第二次科舉考試第54章,盛州的抵抗第217章,提稅議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124章,代國入質第140章,林佩兒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72章,甘疾的選擇第144章,原因第180章,交換人質的背後第162章,反間計第211章,萬弘之死第170章,大戰過後第219章,何去何從第52章,生機第38章,政變第162章,反間計第135章,黃選第69章,鄭穎回宮第171章,關門打狗計劃第234章,代國遠遁第259章,討論封王第202章,出逃方案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16章,削藩與應對第80章,皇上加油喲第123章,貪便宜第99章,應叔笙投降第123章,貪便宜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129章,南蠻叛亂(一)第18章,等待第131章,你能幹嘛第65章,同樣的等待第127章,鄭穎懷孕第178章,準備第41章,自取其辱第44章,條件第188章,周國滅亡第199章,趕赴離山第137章,新暮方國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235章,是不是傻?第247章,先經濟第66章,應仲良的制衡之策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63章,這麼多人第137章,新暮方國第234章,代國遠遁第196章,調動部隊第17章,夜襲第159章,劍峰峽慘敗第230章,商議後事第23章,婚禮第20章,要忍第47章,匯合第205章,逃離離山第41章,自取其辱第258章,和氣滿滿第116章,鄭穎偷出宮第230章,商議後事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57章,逃出皇宮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137章,新暮方國第155章,誓師大會第238章,往南第239章,關於南蠻裁軍第85章,倉平關失守第3章,夜深第41章,自取其辱第58章,兄弟相聚第112章,杞人憂天?第98章,奪回江都第28章,這樣啊第102章,偶感風寒第170章,大戰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