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伐樑

第二天上朝,應天早早地來到了韜晦殿。

韜晦殿,燧國皇宮主殿,取‘韜光養晦’之意。

“衆愛卿,我大燧與周國簽訂了條約,誰去接收這泰德,嘉康,遂平三城啊?”應天問道。

“這種事,是歸禮部管,自然是由禮部尚書推薦人去接收了。”劉俾說道。

“呵呵,不可,不可。三城新歸,應當武力震懾之。朕欲以趙定國將軍爲使接收之,諸卿以爲如何?”應天笑道。

“這……”一羣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應天今天太反常了,平時他哪裡會問他們這些官員的意思,一向都是自己裁決。

當然,只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他要打仗的時候!

所以,他們看見應天這態度,頓時明白了應天的想法:他還是想打仗!

“陛下,若是接收城池,自然誰去都可以。就是不知道陛下接下來該怎麼做?”大將軍陳文廣說道。

陳文廣,燧國大將軍,戰神級別的人物,曾經率領燧國軍隊抵抗周、樑兩國聯軍,以少勝多,並反攻到樑國首都新鄭城下,與樑國簽到了城下之盟。

“呵呵,還是陳將軍懂我。自然是乘勢追擊,滅了周國!”應天大手一揮。

“我大燧剛與周國簽訂和約,便出兵攻打,怕是不好吧?”陳文廣說道。

“就是要乘他們以爲我們簽了和約不會出兵,麻痹大意之下,奇兵盡出,打他個措手不及!”應天得意的說道。

“那陛下以爲多少人能完成此舉?”陳文廣問道。

“精兵十萬,愛卿以爲如何?”應天看着陳文廣。

“陛下,恕臣直言,以區區十萬之兵,滅周國,是斷不可能的。”陳文廣跪道。

“愛卿以爲多少人可以?”應天問道。

“陛下,如今周國新君剛立,加之周國各州府不服新君,確實是進攻周國的大好時機。然而周國民衆團結一心,一旦我大燧進攻周國,必然會導致他們一致對外,與我大燧死磕到底。這樣一來,我大燧深陷戰爭泥潭不說,還可能遭受樑國的背後偷襲,實乃不智之舉啊!”陳文廣分析道。

“陳將軍,難道就沒有可以兩面兼顧之法?”應天問道。

“想要兩面兼顧,就必須同時與兩國開戰。這樣的話,所需兵馬必然要增多,所需糧草也必然加大,自然會和老百姓去要,要增稅。如此,百姓必然怨恨陛下,然後反。三方開戰,後方不保,實乃滅國之禍啊!”陳文廣分析着。

“愛卿,若是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攻破周國國都陽晉,趁着樑國未察,然後反攻樑,卿以爲如何?”應天提出建議。

“此計可以,然而變數太多。且不說我們如何瞞過樑周兩國,隔着十餘城,運送十萬大軍至周國國都陽晉。單說我們在陽晉,萬一沒有快速攻下其城,造成樑國或是周國國內諸侯來救,不僅偷襲的十萬大軍全部完蛋,我大燧也將遭受樑周兩國進攻。到那時,我大燧,可就難保了!”陳文廣跪了下來。

“愛卿之意,就是不想我出兵咯?”應天臉色難看。

“陛下,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層層推進方爲上策啊!”陳文廣說道。

“趙定國,你有什麼意見麼?”應天反過來問趙定國。

安國將軍趙定國,兩朝老臣,多次率軍進攻樑周兩國。

“臣以爲,攻周不如攻樑。樑小而周大,樑弱而周強。更爲重要的是,周國現在內亂,且與我大燧簽訂和約,必然無法派兵救援樑國。我們可一鼓作氣,攻入樑都新鄭。”趙定國說道。

“嗯?趙將軍此解,甚是有道理。”應天一聽笑了。

趙定國雖然不攻周國,但是提出來一個新的方案,只不過變成了攻擊樑國。

“陛下,趙將軍此策有一個漏洞。”陳文廣進諫道。

“什麼漏洞啊?”應天聽着不高興了。

人家趙定國提出個意見,你說有漏洞。讓你來提意見,你就一直說打了有各種害處。要不是現在燧國能打仗的將領沒幾個,應天真的想把陳文廣殺掉。

“樑國國都新鄭靠近周國,周若救,幾日即可。”陳文廣說道。

“人家不是說了周不會來救麼!”應天生氣了。

“國事非家事,一點差錯就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如今我大燧連年歉收,百姓流離失所,妄圖干戈實不明智啊!”陳文廣跪下磕頭。

“那我們也不是每年都打仗麼?能有什麼事!你就是不想助朕一統天下,成萬世帝業!”應天指着陳文廣的罵道。

“陛下,臣沒這個意思啊!”陳文廣接連磕頭。

“沒這個意思就給我帶兵去,趙定國防守周國,隨時接應。”應天直接走了。

“退朝!”寺人贄喊道。

“恭送陛下!”衆臣喊道。

應天回到後宮,就在大摔東西。

“該死的陳文廣,要不是朕沒人可用,哪輪得到你來教訓朕!”應天一邊罵一邊摔東西。

“陛下!陳文廣將軍也是爲了大燧好。畢竟,打仗是有些風險。”寺人贄一邊勸道。

“贄,朕只是想一統天下,成就王霸之業。他們這羣官員,就知道在這裡打不得,打不得朕打了這麼多年,還不是照樣打着?他們啊,就是怕。”應天憤怒的說道。

“陛下,眼下諸臣反對開戰,必然會遭受阻攔。到時候,兵馬至,糧草未到,那可如何是好?”寺人贄說道。

“你是說,他們會故意阻撓?”應天望着寺人贄。

“這只是一種可能,畢竟,打仗影響的東西太多了。”寺人贄說道。

“如此良機,進攻周樑都可。然而陳文廣卻反對,實在是讓朕惱怒。想必讓他去伐樑,必定拖延。贄,你去下令,讓趙定國爲帥,張文爲先鋒,領兵二十萬滅樑!陳文廣嘛……就讓他率領五萬兵馬在邊境接應。”應天說道。

“這糧草之事?”寺人贄看着應天。

“糧草之事,就由你艹辦,各部全力配合!贄,可得好好給朕做好啊!”應天拍着寺人贄的肩膀。

“定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託。”寺人贄趕緊跪下表明忠心。

“去吧!”應天揮手道。

第231章,女人了不起第57章,逃出皇宮第105章,四個小女孩第217章,提稅議第142章,北伐準備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56章,冊封大典第47章,匯合第2章,小郡主第106章,和談反應第56章,冊封大典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208章,新鄭計劃第76章,改革(一)第232章,胡心雨的陵墓第68章,馬賓說也先第19章,武興失守第238章,往南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73章,‘陳文廣’的救援第216章,刺殺鄭穎第124章,代國入質第47章,匯合第227章,宮變(二)第255章,約狩獵第190章,樑國事第18章,等待第144章,原因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186章,功高蓋主第194章,鄭穎離開帝丘第127章,鄭穎懷孕第18章,等待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47章,匯合第76章,改革(一)第33章,削藩畢第45章,重逢第242章,三蠻裁軍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139章,樑國大亂第143章,長公主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125章,處罰萬弘第170章,大戰過後第187章,欺騙計劃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220章,抓人不成反被抓第195章,代軍撤離烏雲關第234章,代國遠遁第42章,決斷第138章,嬰齊認師第107章,古繼潭之心第118章,比武(一)第225章,文婆婆之死第164章,糧食運輸問題第257章,狩獵(二)第58章,兄弟相聚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44章,條件第8章,胡家族長第6章,越做越划算了第145章,關於視聽衛第178章,準備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141章,一路走好第168章,烏雲關之戰(二)第135章,黃選第173章,普光兵變第31章,滅中山國第98章,奪回江都第89章,劉思珺的胎兒第82章,聊天第57章,逃出皇宮第246章,回國的方向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91章,撤離統萬第30章,天下要亂了第26章,武興反擊戰(二)第7章,背黑鍋第3章,夜深第41章,自取其辱第124章,代國入質第138章,嬰齊認師第205章,逃離離山第202章,出逃方案第8章,胡家族長第90章,胡心雨被關小黑屋第60章,戰前準備第197章,試探性進攻第197章,試探性進攻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247章,先經濟第83章,應天死,叔笙繼位第5章,回帝丘第21章,宴會(一)第167章,烏雲關之戰(一)第240章,區劃與分權第232章,胡心雨的陵墓